模块化生产网络:一种新的产业组织形式研究_系统集成商论文

模块化生产网络:一种新的产业组织形式研究_系统集成商论文

模块化生产网络:一种新产业组织形态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形态论文,组织论文,新产业论文,网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模块化生产网络:产业组织形态的新演进

产业组织形态(Form of Industry Organization)的演进与企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及其由此引致的企业内部及企业之间合作方式及水平的变化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18世纪70年代以前,制造业中占统治地位的是工场手工作坊的单件生产方式,这时的企业合作表现为工场手工作坊内部劳动者之间、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分工与专业化协作,产业组织形态基本上属于钱德勒(Chandler,1987)所说的“单体企业”。第二次产业革命后,由于市场容量的急剧扩大以及运输、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大工业生产体系得以建立,以大规模生产(Mass Production)为特征的福特制生产方式席卷了整个西方的制造业领域,资本密集型工业的特点要求把大量生产和大量分配的作业集中在一家公司完成,从而使得多功能、多单位的纵向一体化(Vertical Integration)大型企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成为主宰美、德、英等西方发达国家产业组织的基本形态。自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共同推动下,西方发达国家重要产业部门的企业生产方式发生了重大革新,由追求高度专业化、大批量、少品种的大规模生产(Mass Production)转向了以客户为中心、小批量、个性化的大规模定制(Mass Customization)。由于大规模定制本质上具有“持续创新+敏捷制造”的特征,纵向一体化(Vertical Integration)的层级制组织结构已无法对市场的多样化需求进行快速响应,竞争的压力迫使传统巨型企业放弃了将上、下游的业务活动集成于企业内部的做法,而转为实施“归核化”战略(Focus Strategy),在专注于核心业务的同时将非核心业务纷纷剥离,产业组织因而出现了纵向分离(Vertical Disintegration)的趋势。但是,产业组织的纵向分离并非意味着从一体化的科层组织简单地回到市场,而是形成一种企业之间为达到彼此互利共赢而开展大量交易和合作的网络组织结构(Network Organization Structure)。Sturgeon(2002)将这种产业组织的网络化称之为生产网络范式(Production Network Paradigm)。随着模块化(Modularity)生产方式的兴起,模块化生产网络(Modular Production Network)作为以产品的可模块化为前提,通过编码化信息(Codified Information)的交流与传递,并利用契约,将生产和组装模块的企业连接起来所形成的开放式网络生产体系,正是适应于产业组织纵向分离后企业间广泛协作的最佳网络治理模式,从而成为产业组织形态演进的一种新趋向。

1.模块化生产网络是一种灵活分散的开放式生产体系

由于模块化生产网络有关产品的技术规格作为“看得见的设计规则”是公开的,而设计每个模块所必须的信息处理过程能够包含在模块内部,即每个模块的设计信息都被“隐藏起来”(Hidden)或被“浓缩化”(Encapsulated)了(青木昌彦等,2003),成为“隐形的设计规则”,从而保证了模块的创新自由度,只要符合设计规则,就可以采用任何方法或模块组合产品。所以,模块化生产不必把产品的所有生产工序都集中于一个企业内部进行,而是对生产工序进行模块化分解,通过外包模块或从市场上向不同企业采购相同的模块部件来及时满足特定的顾客需求,这就使得模块化生产网络具有充分的灵活性和反应能力,能够适应模块化产品系统更新换代的速度。

2.模块化生产网络是一种全球制造系统

Sturgeon和Lester(2004)认为,模块化生产网络是价值链的模块化,它由默许行为(Tacit Activity)的节点组成,这些节点通过编码化信息的交换而连接,创造出全球规模的制造系统。Sturgeon(2002)的研究还指出,模块化生产网络在空间上的集中与分散是相容的,并且具有相互增强的趋势。全球性领导厂商以外包为基础,以产品设计为龙头,以开放共享为标准,跨国公司总部及其内嵌在各种专业化产业集群中的分支机构通过组织接近整合地理接近,在全球经济范围内重新建立战略体系,将分布在不同地区的企业或企业集群连接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以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朱瑞博,2006)。这样,模块化生产网络就突破了经济区位的有形疆界,既可是地理位置毗邻的产业集聚地,也可是跨地区、跨国界的网络组织,从而具有了全球化的特征。

3.知识和信息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

在模块化生产网络中,知识和信息成为贯穿生产全过程的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一是模块化系统的设计规则就是对事物进行数字化处理的编码化知识。在系统内部,设计信息在产业部门间传递和交换,模块生产者必须完全服从系统的设计规则,才能充分保证模块与系统的兼容。二是知识和信息在企业生产成本中的比例超过了物质资本。模块化生产网络由于大量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柔性制造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等新的制造技术,大大降低了生产设备等物质资本的投资;与此同时,以知识和以信息为基础的服务在成本中的比例急剧上升,从而成为创造财富的主要资产。三是客户信息成为关键的生产要素。模块化的产品结构使消费者可以自行设计和配置所需产品,厂商则按顾客需要进行定制生产。因此,客户信息在模块化生产中对于驱动公司战略非常重要,它们是价值的创造者和关键的生产要素(孙晓峰,2005)。

4.模块供应商与系统集成商之间是一种新型的合作关系

依照系统经济学的观点,模块化生产网络实际上是由系统集成商、通用/专用模块供应商及其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所共同构成的有机经济系统,可以用公式形象化地表达为:模块化生产网络=({系统集成商,通用/专用模块供应商},{系统集成商与通用/专用模块供应商之间的关系})。由于模块供应商是在遵循系统设计规则的前提下独立地研制和生产模块,甚至于在某些情况下还会影响到作为系统设计师的系统集成商对于系统设计规则的制定和修改。因此,模块供应商与系统集成商之间不再是单纯的依附与被依附关系,而是为了达到模块化价值网络的整体利益最优,彼此展开互惠互利的广泛合作。

5.替代经济成为企业追求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替代经济”(Economies of Substitution)一词是由Graud和Kumaraswamy(1995)率先提出的,他们认为,在需要设计一种高性能系统时,如果保留现有部分部件比完全重新设计的成本低,那么就存在替代经济。替代经济意味着企业可以通过替代技术系统中特定的模块而继续重用其他模块来进行产品和技术升级,从而有效地缩短了新产品从研制到投放市场的时间。获得替代经济的较好方法是对产品的技术系统实行模块化设计,原因在于模块化能够把新设计的模块与重用模块之间的不兼容性减少到最低限度,使新模块很容易地结合到现有系统中,降低了设计者与顾客之间的合作成本(孙晓峰,2005)。在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和顾客自己选购配件、自己组装、自己维护、自己升级的DIY(Do It Yourself)消费方式下,越来越多企业纷纷通过设计模块升级系统以实现模块重用和研发成本的大量节约。

二、模块化生产网络的市场结构效应

1.改变了传统市场结构的集中态势

一般在传统产业中,先行投资的那部分企业通过不断扩充资本,会形成稳定的市场结构,之后长期地、逐渐地向垄断发展。然而,模块化设计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逆转了市场结构的这一集中趋势。以计算机产业为例,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前,计算机设计并不是模块化的,计算机产业处于高度集中的状态。1964年,IBM发明了第一个“真正模块化”的计算机设计——360系统,这是一个可兼容的大型计算机产品族。在引入360系统的5年后,IBM的垄断地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原因在于越来越多的新兴企业都开始制造与IBM机器兼容并且可以外接的模块,从打印机、终端一直到存储器、软件,最后甚至于中央处理器(CPU),一应俱全。这些企业遵守IBM的设计规则,但同时又在充分认识到模块化的选择余地本身就具有“分权”基因这一模块化的精髓的前提下从事各自擅长的特定专业领域,所以,他们能制造出比IBM更好的产品来,从而导致IBM的市场价值在1973年突然发生了急剧下跌。到1996年,已没有1家企业超过市场价值的15%(Baldwin & Clark,2000)。如今,从全球范围来看,计算机产业正在逐渐演变为由1000多家企业所构成的分散的、立体簇群式的模块化生产网络。在该网络中,像IBM、苹果(Apple)、惠普(HP)等垄断企业的实力在一点点地被瓦解,它们多数会转变为模块化生产网络的“舵手”(主要是系统集成商),为整个系统提供界面信息;而其他绝大多数企业则只是作为专业的模块供应商,专注于自身拥有绝对技术优势的模块部件的设计和生产。

2.满足了顾客DIY消费对产品差别化的要求

随着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换,顾客对产品的多样化、差异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DIY消费已日趋普遍,从而促使企业生产方式由大规模生产转向了大规模定制。而模块化被视为确保大规模定制顺利实现的关键要素。模块化思路最早的出发点就是将产业链中的每个工序分别按一定的“块”进行调整和分割,通过具有独立完整功能的模块内部的简便设计、生产和维修,减少各个生产环节的成本。对于成形的产品,客户的差异性需求一般体现在对产品的某一部分、某些方面添加个性化用途。由于模块在功能上的独立性,模块化系统本身对下级子系统的不确定性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可以通过灵活的模块化操作来应对子模块各种临时的改变。比如,当一个模块失去市场价值或出现更新的技术足以取代它时,就可通过排除、替代或移植等手段迅速使系统恢复有效性和最佳状态。这样,在贯穿产品或服务的模块化系统中,用标准化的模块来实现产品的大规模定制,不仅可以提高产品的多样化程度,使企业能够较好地适应市场多元化、细分化所带来的需求扰动增加;同时,也能通过将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任务在模块部件一级加以统一,依靠规模大幅地降低制造成本,从而使得进行全新设计的产品开发和增加品种的变形设计速度更快。

3.降低了传统市场的进入与退出壁垒

市场进入方面,对于潜在的系统集成商来说,由于构成其产品系统的许多模块部件都可委托专业模块供应商进行设计和生产,因而它不再需要在厂房、设备等方面进行大规模、专业化的投资,这就大大减少了其作为新企业进入市场的必要资本量;而且,模块化系统的整体设计规则是“看得见的”,这就弱化了现有企业对潜在企业进入所实施的技术限制,潜在企业只要按照系统的设计规则对各类模块进行更高效率的模块操作和集成,就能借此推广自己的品牌,并作为新的系统集成商与现有企业展开激烈竞争。而对于模块供应商而言,其所面临的市场进入壁垒也要比传统产业低得多。在遵循模块间联系规则的基础上,潜在的模块供应商可以凭借其对模块内“隐性知识”的独特理解,设计和制造出在性能、质量、外观等方面优于市场上的在位企业所提供的产品,成为系统集成商新的战略合作伙伴。同时,新进入市场的模块供应商还可利用细化的模块化分工,专注于某一部件或产品的一个部分的生产,这使其不必投入大量资本就能较容易地获得规模经济效应,实现生产成本的持续下降,其相对于在位企业的绝对成本劣势也因此大为缩小。更为重要的是,随着模块供应商能力领域的不断延伸,它可以承揽更多价值环节的设计和生产任务,这使其在整个产业价值链上的地位与作用也与日俱增,从而有可能成为品牌制造商而与网络内的主导企业展开激烈竞争。

市场退出方面,在传统纵向一体化的产业价值链上,企业间通过高度的专业化分工实现最优规模生产,但由此也带来了资产专用性(Asset Specificity)风险,即企业的专用性投资往往会陷于价值链纵向环节之间的“锁定”(Lock-in)状态,从而导致企业退出市场的难度骤增。与此相反,模块化生产网络是按照模块化理论对产业系统进行分解而形成,从而使价值链顺序式的上下游关系转化为模块间平行的立体网状关系。在模块化生产网络中,产品系统是由半自律的功能模块构成,它们之间通过标准的界面接口连接起来,但每个模块相对于其他模块而言又是独立的,这样就能有效避免彼此间的衔接和相互依赖关系所产生的资产上的锁定效应。同时,由于各成员企业的资本、知识、技术和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以网络为平台进行各种灵活的虚拟组合,因而单个企业的投资对外界具有充分适应的弹性。上述两方面都大大化解了模块化生产网络的资产专用性风险,使企业在退出市场时所面临的各种限制和成本大为减少。

三、模块化生产网络的市场行为效应

1.企业的竞争行为以及相互间的竞争关系表现出新的特质

在传统市场条件下,企业的竞争行为主要表现为价格竞争和非价格竞争两种方式,二者的根本目的都是旨在通过扩大产品销售来获取更高的市场占有率和利润份额。而在模块化生产网络中,由于模块化促使了网络技术创新的不断加快,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日益加大,从而企业的竞争行为以及相互间的竞争关系表现出较以往明显不同的特质。

(1)合作竞争。合作竞争又可称为协同竞争,是企业间在“双赢”基础上建立的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的关系,通过企业间有意识的相互合作去得到由原来的单独竞争所得不到的经营效果(朱瑞博,2003)。模块化生产网络的企业竞争行为之所以具有合作竞争的特点,主要源于市场和技术两方面的原因。从市场的角度看,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全球统一大市场的形成,即使是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也无法掌控产业价值链的所有环节,而需在事先确定的系统规则下,协同其他企业甚至于竞争对手,基于各自的核心能力展开以互补和共赢为宗旨的价值网合作,以此达到削减成本、创新技术、扩大市场份额和进入新市场的目的,在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的同时实现整个网络价值的最大化。从技术的角度看,模块化产品系统是由许多模块部件组合而成,每个模块的设计和生产本身也很复杂,通常不同的组件是由不同的模块供应商以不同的生产和商业模式制造出来的。这样,为了保证系统在模块操作和产品使用上的最优性能,模块之间必然保持高度兼容,这就要求系统集成商与模块供应商必须结成一种良好的合作关系,以共同分担技术研发的创新、投资风险和应对其他系统的替代竞争。

(2)标准竞争。一是系统设计师之间存在标准竞争。模块化作为新型的产业标准化形式,其实质是用产品的功能标准替代技术标准,通过对产业内产品的分析研究,把其中含有相同或相似的功能单元分离出来,用标准化的原理进行统一、归并和简化,以通用单元(模块)的形式独立存在,然后用不同模块组合来构成多种新产品(胡晓鹏,2005)。因此,系统设计师的地位和作用举足轻重,由此引发了企业之间在系统规则制定上的标准竞争,谁能够让市场认同他的设计架构,谁就会在竞争中获胜,并成为模块化生产网络中具有巨大影响力和控制力的“舵手”。二是专用模块供应商之间也存在着标准竞争。专用模块供应商提供的是与指定系统相匹配的具有特定功能的专用模块,它们之间会为争当行业标准的制定者而进行激烈竞争,其中的胜出者将成功嵌入系统集成商的产品系统,从而借助系统集成商的市场势力拓展市场份额,先入为主地使消费者接受其设计,并且当其被广为接受成为标准时就占据了产品供应链的主导地位。

(3)“背对背”竞争。在一个复杂系统的模块化过程中,存在着两类信息:一类是“系统信息”,即关于系统环境的信息,它决定子模块之间的联系规则和界面的状态;另一类是“个别信息”,即关于各模块活动(设计、工序等)的固有环境的信息,可以相互保密。正是由于个别信息的存在,使得系统信息一旦确定,每个模块的设计和改进都会独立于其他模块而进行。这样,每一模块对系统而言都可以视作一个“黑箱”,各种各样的新兴模块供应商和现存的模块供应商之间会在每个模块的改进上展开激烈的“背对背”竞争,即模块供应商之间一般不能观察到竞争对手的行为,只能观测到“看得见”的系统信息部分,在遵守共同界面标准的前提下,相互独立地完成各自的研发。虽然“背对背”竞争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重复开发等方面的资源浪费,但由于可以建立在各种假设的基础上同时开展研发,其结果往往能够预留几个替代方案以应付未来的不确定性,使系统本身获得选择价值。

2.系统集成商与模块供应商之间的定价关系趋于合理

以往在大规模生产供应链上,总装厂商作为客户决定了零部件厂商之间的竞争,即零部件厂商竞标时的合同条件在招标过程中就已确定,通常出价最低的竞标者将获得订单,除非在选择供应商时存在严格的技术限制。总装厂商这种“损人利己”的采购策略,诱导了零部件厂商竞相采取自杀性的定价方式,最终导致大量零部件厂商破产,并使得供应链上购买双方的关系日趋紧张。

而在模块化生产方式下,产品系统是由若干子系统或模块组成,而每一模块又包含了许多零部件。这样,与系统集成商直接打交道的通常仅限于那些提供大的模块组件的模块供应商,他们的数量较以前大为减少,技术实力有所增强,规模也更为庞大;而众多零散的零部件供应商转而向模块供应商供货,不再成为系统集成商的直接供应来源。由于产品部件供应模式的改变,以及顾客对产品小批量、多批次、差异化的定制需求,利用询价和竞标来进行采购决策和选择供应商显然已不合时宜。于是,目标成本法取代成本加成法,成为新的合作阶段系统集成商解决零部件定价问题的有效方法。目标成本法的基本原理在于,首先以产品能在市场上获得成功为前提确定市场或最终消费者的支付价格,然后运用逆推计算,一层一层分摊,从而确定各部件的系统价格(Richard Lamming,2003)。在目标成本法的实施过程中,产品生产和财务数据等信息的高效交换非常重要,系统集成商和模块供应商可以借此彼此监测、预计和影响资产回报率。因此,目标成本法使得系统集成商和模块供应商之间原有在产品部件定价上的零和博弈关系转变为谋求共赢的正和博弈关系,双方之间的信任关系也由此建立起来。

3.企业的组织调整行为趋向柔性化、虚拟化

在模块化生产网络中,无论是系统集成商还是模块供应商,都已发展成为一种能力型组织。这时企业的边界不再取决于厂房、设备、资金、土地等有形资源,而是由技术、制度、理念、平台、体系、系统等企业自身的核心能力所决定。由于核心能力可以在不同的领域进行延伸,乃至在不同的价值网中无限次地重复使用,因此,企业的能力边界是无穷的(李海舰,原磊,2005)。随着企业边界由有形趋于无形的转化,传统的兼并等扩张企业有形边界的手段已不灵验,企业组织调整出现了新的行为趋向。

(1)组建虚拟企业(Virtual Corporation)。虚拟企业是没有长久组织机构的企业,它依靠现代通信和信息技术手段,通过某个牵头的企业把针对市场机遇策划或设想的产品的生产任务,分解到相关企业或大企业内部各相关部门,通过它们之间平行展开的工作与合作,及时生产出必须在短时间里提供才有价值的独特产品或服务。在模块化生产网络中,由于先进信息技术的推广运用和交易成本的进一步降低,企业之间的模块化分工和合作竞争更多的是通过虚拟企业的协调来进行。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虚拟企业所承担的各个子项目分别是由行业中最擅长的企业或企业中的部门承担,这使其能够根据市场需求灵捷地组合所需要的各种核心能力,产生比单个企业独立完成一项完整价值创造活动更高的效率。

(2)实施战略联盟(Strategic Alliance)。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产品和技术的生命周期不断缩短,产品结构的复杂化程度越来越高,产品和技术开发所涉及的学科和领域也越来越广。这样,无论是模块化系统规则的设计还是具体模块的研发,其难度都越来越大。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开始意识到,单凭企业自身的资源能力已难以在很短的时间内研制出更先进的产品和技术,并且高昂的研发费用以及失败的风险通常是单个企业所无力承担的。因此,许多企业纷纷对竞争战略做出重大调整,由对立竞争转向了合作竞争,通过技术联盟、生产联盟和营销联盟等战略联盟与合作,找到互为使用彼此资源和能力的有效方法,使各自都能创造出新的、难以为其他企业所理解和模仿的核心竞争力。

四、模块化生产网络的市场运行绩效

1.企业权威和市场激励的兼容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

在模块化生产网络内部,企业的科层化被市场的科层化所取代,从而企业和市场呈现出某种程度的融合趋势,这样就能既在保持企业的独立性与灵活性的同时,又克服了市场机制常见的效率缺陷,使资源配置效率在企业权威和市场激励的双重效能下得以大大提高。

(1)系统规则的确立有助于网络成员之间的信息沟通和传递。模块化生产网络是基于产品系统的模块化设计所形成,掌握系统设计和集成技术的企业成为网络的“舵手”,而其他企业则是在遵守系统设计规则的前提下围绕“舵手”提供各种产品和服务。这样,单个企业只是作为或逐步蜕变为功能较为单一的元素单位,彼此之间依靠信息网络和交易网络进行信息的横向传递和统筹协调,从而克服了原来纵向一体化企业内部人为构造的纵向信息系统对自然分散分布的横向信息系统的扭曲,使信息传递速度和真实性,以及参与网络各方的信息运用能力都得到了显著改善。

(2)模块整合取代行政协调有利于克服“X非效率”。随着先进信息技术的推广运用和交易费用的进一步降低,原来由实体企业内部协调的部分工作将逐步由模块化生产网络内部多个模块之间通过模块整合的横向协调方式来完成,企业组织结构由金字塔型向扁平型转变,企业的管理层次随之减少,再加上通用的界面规则,使企业内部信息的沟通、处理能力大大增强,消除了科层结构种种效率低下的问题。而且,在企业模块化趋势中,企业边界的柔性化使得模块化生产网络可以通过多样化和灵活的动态契约来进行各种特定的组合和协调,以主动适应市场变化甚至创造着新的市场需求,在未改变资产存量及其空间分布和所有权的同时使其用途和运用方式发生改变,从而实现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

(3)模块之间激烈的“背对背”竞争保证了市场激励效应的发挥。模块化生产网络突出的是低信息成本和单项核心能力,因而它更倾向于选择市场配置资源方式,模块供应商唯有千方百计在激烈的“背对背”竞争中胜出,才有可能成功地嵌入以系统集成商为核心的跨企业价值网络中发展新的经营业务和分享模块化的收益。在这种情况下,假如有一个系统集成商需要某个模块部件或服务,就会有若干个模块供应商能够提供这种产品或服务,每个模块供应商基于各自的技能、交易记录、产品或服务获得的难易、竞争动态提出自己的竞价,供系统集成商选择,只有其中的最优者才能与系统集成商达成供给契约。

2.模块外包带来了企业规模结构效率的明显提升

模块化生产网络是基于产业组织纵向分离而出现的,这样再以企业生产流程的纵向结合程度作为衡量产业规模结构是否合理的基准就失去了现实意义。产业组织纵向分离后,原有纵向一体化企业通过实施业务归核,将低附加值的业务环节外包出去而成为大脑企业。对整个产业来说,纵向分离企业不仅没有因失去“肢体”而使经济规模有所萎缩,反而在模块化网络的虚拟运营下大大增强了对市场的影响力和控制力。对此,国外的一些实证研究提供了对纵向分离、网络化和企业绩效相关性的支持。Ten Raa和Wolff(2001)利用来自美国投入一产出表的产业层面的数据计算外包的重要性,他们的研究显示,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增长与外包(定义为从服务产业购买投入)的增长呈正相关性。Holger Gorg、Aoife Hanley和Eric Strobl(2004)利用爱尔兰制造厂的工厂层面的数据调查国际化外包和生产率的关系,其研究结果表明,原材料的外包能够提高生产率,外包强度增加1个百分点,工厂层面的生产率会提高1.2个百分点。

在模块化生产网络中,实行大量外包的网络“旗舰”不仅能保有自己的规模结构效率,而且可以通过通用界面横向连接各模块供应商,从而扩大规模经济作用的范围,并使得各模块供应商的核心竞争力也得到了强化。由于领导企业专攻高附加值的研发和营销等环节的活动而将低附加值的活动外包给模块供应商,并不断地对模块供应商能力的提高提供帮助,从而将模块供应商纳入到模块化价值链和价值网络中,实现价值的协同创造。这样,对于模块供应商来说,只要其在某一模块的设计和生产上具有强于竞争对手的突出的核心能力,就可以成为领导企业的契约合作对象。因而,模块供应商不需要像纵向一体化企业一样为应付“从头到尾”生产而进行大量的专项投资,而只需在营造单项核心能力上投入必要的资本即可,这使其进入水平结构中的某一环节变得比传统市场要容易得多,并且可以通过特定模块的专业化生产而较快地达到规模经济。

3.模块部件的并行研发改善了网络的技术创新效率

在大规模生产条件下,技术创新具有熊彼特所称的“毁灭性创新”的特点,即创新表现为突变式的或非连续性的过程,创新的任务(思想)是由处在象牙塔般的实验室里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完成的,导致了创新和生产的严重脱节。而到了模块化时代,创新环境与熊彼特时代相比已经有了很大不同,技术变化速度不断加快,创新的方式也由突破性创新演变为渐进式创新,创新过程与生产过程日益紧密结合,使得创新的成果也更富于实践性和应用价值。不仅如此,在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下,由于环境的不确定性、创新的风险性以及创新技术的融合性等因素的影响,模块化生产网络的技术创新已不再局限于单个企业内部的自主创新,而是建立在网络不同成员之间以知识转移和知识共享为基础的信息交流过程的基础之上,技术创新网络结点组织间的合作实质是信息的交换(Rothwell,2000)。而作为技术创新基础的信息,则包括了可编码化的信息和非编码化的信息。前者即显性知识,指能在个人间或组织间系统地传达、更加规范和明确的知识;后者是指存在于组织个体的、有特殊背景的隐性知识,依赖于个人的不同体验、直觉和洞察力。由于技术创新网络的运作是以信息交换与信息集成为基础进行的,这使得模块化生产网络的技术创新可以利用多个平行的虚拟研发团队间的分模块研发来完成,由此带来了技术创新效率的极大提高,并确保了整个网络技术的持续领先和进步。

五、结语

模块化生产网络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计算机制造技术的迅速发展而兴起的一种以虚拟运作为特征的社会生产组织形式和企业组织管理模式,其出现,一方面为企业之间在共同遵守模块化设计规则的基础上更好地进行协调合作提供了一个高效的运作平台,使参与其中的每个企业都能凭借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开展规模化经营;另一方面又能通过产品零部组件的标准化和系列化生产,在较短时间内研制出市场亟需的产品,实现消费者福利的增加。由此可见,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条件下,模块化生产网络具有优化产业组织的作用。鉴此,我国在新一轮的产业发展中,应着重通过政府、企业和中间性组织的合力效应,充分把握模块化所带来的巨大商业契机,使产业和企业主动地融入到全球模块化生产网络中分享利益。

标签:;  ;  ;  

模块化生产网络:一种新的产业组织形式研究_系统集成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