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设计中的新理念论文_庆启晟

城市道路设计中的新理念论文_庆启晟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摘 要】城市道路的设计关联到城市建设的效果,关系到城市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应引起道路设计工作者的高度重视。道路工程作为一项具有很强综合性、流程复杂、系统的工作,需要设计者具备开阔的眼界和前瞻性。

【关键词】城市道路;设计;新理念

一、我国道路交通现状

1.1道路发展的滞后与经济的快速发展不相适应

随经济的发展和国家产业转换的需要,我国对小汽车发展的态度由控制变为鼓励,汽车工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小汽车的保有量越来越多,导致与路网建设长期滞后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尤其是在我国这种人多地少的国家,国家投入和土地供给的不足,使道路交通的发展难以满足机动车迅猛增长的需要;近年来,我国虽然在投入上有所加大,但是由于房地产的集中开发,容积率和建筑密度大幅提升,道路面积被一再压缩,如要扩建道路,则须拆迁大量的房屋,难度较大。这些实际情况导致我国道路交通的情况更加严峻。

1.2交通流时间分布呈明显的早晚高峰型曲线

由于城市化规模的扩大,大型城市、超大型城市的改造和扩建不断加速,旧城区的人口和工业区逐步向外围城市转移,造成居住和就业之间的分离现象非常严重,导致在上下班高峰时期,各种车流交汇叠加,各城区之间出现潮汐式交通现象。

1.3次干道的建设不足

在我国的城市路网中,一方面,主干道的投入很大,大城市双向六车道、八车道、十车道的主干道、快速路越建越多,而过街天桥和地下通道的建设却被忽视,使行人穿越道路的时间很长,造成交通拥堵;另一方面,与主干道配套的次干道、支路的建设没有形成完整的系统,一个交叉路口的堵塞,可带动一片道路的堵塞,致使路段通行能力大大降低,成为制约交通发展的瓶颈。

1.4人车分流系统设置不够合理

我国部分道路建设采用混合交通模式,机动车、非机动车及行人之间的没有明显的分流设计,导致了各路段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相互干扰,使交通拥堵现象更加严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5公共交通系统服务水平较低

我国人口众多,公共交通以公共汽车为主,在道路交通十分严峻的情况下,运力显得严重不足。部分中小城市因为没有专门的公交线路和停靠站点,司机停车及乘客上下车会花费很长的时间,一旦遇到交通堵塞,乘客等候的时间会更长;且因运力不足,造成车辆超载,车内乘坐的环境十分拥挤,乘客上下车花费的时间更长,导致交通进一步拥堵。

1.6交通部门宣传、监督及执法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交通部门宣传、监督及执法力度不足,致使人为原因造成的道路堵塞情况严重。一些驾驶员对于交通法规并不重视,在道路上任意变更车道,穿越双黄线逆行,甚至酒后驾驶;人与车之间,车与车之间,争道情况时有发生。交通管理和执法力度不够,长期以罚款代替处罚,助长了驾驶员的侥幸心理。这不仅影响正常的交通秩序,且导致事故频发。

1.7静态交通设施有待进一步强化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车辆越来越多,但是与之相关的静态交通设施(如停车场等)配套不足,导致无处停靠的车辆大量占用车行道和人行道,使得车行道和人行道的通行效率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交通的拥堵。

二、改进措施

2.1 合理的人车分流设计

为了减少人流和车流的相互影响,可在道路上设置人行天桥。天桥有台阶,有坡道,且平缓的坡道可方便自行车及残疾人的通行;每一个天桥均设屋顶,甚至还可以有较好的绿化,有助于改善行人出行的环境。天桥连接了公交站点、重要的商业中心、公共活动中心及居住区。例如,商店区之间采用天桥连接,形成一站式购物环境,人们在商场间自由的穿梭,而不需穿越街道;市民购物完毕后,可通过相互连通的天桥直达最近的公交站点及停车场;商场、居住区等人流集中的地方都设有立体的停车系统,便于私家车、自行车和其他非机动车出行。这种合理的人车分流设计将交通与物业综合考虑,有效的将地面公共交通、私家车停放及商店布局组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大型的换乘枢纽系统,极大地方便了居民的出行,也促进了物业的开发。

2.2 公共交通系统服务水平的提高

车辆对载客的人数要有明确限制,严禁发生超员、超载情况;宽敞的乘车环境,可以节约乘客上下车的时间;专用的公交车道,专用的停靠站点,严禁其他车辆占用,这保证了车辆准时到达各个站点,居民可以按照固定的时间来搭乘公交车,其间误差很小,减少了乘车等候时间,使交通方便快捷,方便了市民的出行。

2.3 政府对交通安全的宣传深入人心,且执法严格

政府对市民大力宣传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并从小学生的教育抓起,用较长的时间来提升全面的交通意识,使注重交通安全的意识深入人心;并采用严密的监控系统和严格的执法来规范交通秩序,这些措施为现代城市交通建设和安全管理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在道路上,车辆与车辆之间、行人与车辆之间相互谦让,道路交通秩序良好;市民在等候公交车时,能自觉排队,司机和乘客都主动照顾需要帮助的人。良好的交通秩序使道路交通更加通畅。

三、总结:

城市道路的规划水平是衡量一个城市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而城市道路设计是城市交通的灵魂。若能做到科学合理,则不仅获利于眼前,更是一项百年大计,关系到城市未来的进一步发展与整个城市化进程的提高。因此,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应作为城市建设的一个重点问题来抓,唯此城市道路建设才能出现新的面貌、城市形象才能得以改善、城市内涵才能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剑.小议道路景观设计[J].经营管理者, 2010, (18):198.

[2]闵西国.山地城市道路设计新理念[J].公路与汽运, 2013, (1):139-141.

[3]龚卓群.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灵活性探讨[J].中国科技博览, 2011, (6):86-87. 2015年20期 153

论文作者:庆启晟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建设标准化》2015年12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4

标签:;  ;  ;  ;  ;  ;  ;  ;  

城市道路设计中的新理念论文_庆启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