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倡导规划与生态城市规划的实现方法论文_蔡锐

浅谈城市倡导规划与生态城市规划的实现方法论文_蔡锐

蔡锐

大庆市城市管理委员会

摘要:对一个城市进行合理规划不仅能够提高城市空间的利用率,还能够增加城市整体的美观度,本文通过对城市倡导规划的内容进行具体论述,以及生态城市规划化的阐释,以科学开发为原则,提出如何建立一个有序整洁的生态城市。

关键词:城市规划;倡导规划;公众参与;生态规划

城市规划是研究城市未来发展以及如何进行合理布局的一种模式,在我国今后的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应该更加受到重视。它不仅关系到人们的生存与发展,还与生态环境保持着密切的关系,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能够保证这个城市的进一步发展,使生活在其中的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不断提高人们的物质与精神生活。

1.倡导规划的意义

1.1城市规划服务社会的目的

城市系统作为一个复杂的社会化网络结构,任何一项政策与行动都是这个网络结构中的社会系统工程,其中的每一个要素都会对其他要素产生影响。在城市中生活的每个人都离不开城市规划,它与人们的利益息息相关,但是它并不是仅仅为某一阶层或多数人而做的,其面对的目标是整个社会群体。城市的社会发展需求是城市规划的动力与来源,城市规划的内容与方式均是在特定时期内为满足社会普遍需求与愿望的真实反映,通过对城市社会系统进行检测与反馈,从而达到控制城市规划的目的。

1.2城市规划的实践性

制定城市规划不是理念上的构画,而是要将其应用在实际中,是一种具有实践意义的规划。空想社会主义告诉我们,在广阔的社会实践中找到改造社会的出路,实质就是要将规划实施出来,成为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规划的根本意义在于把城市建设的活动与过程作为城市建设与发展的依据,对城市规划中的实施对象、方法、内容以及规划与实施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使之成为政策的依据。公众的利益与团体的利益在讨论与协商政治参与的过程中体现出来。

2.对倡导规划的认识

城市规划这项工作是由与城市规划有关或与利益有关的人共同完成的社会活动。其对象反映的均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关系,与城市中各方面的利益密切相关。所以,影响城市规划的因素很多,受到利益方的关注同样很多。

“城市规划人群”包括规划师、城市规划专家、规划行政人员、城市规划司法人员等,同样还包括社会领袖、集团总裁、财团首脑、开发商甚至普通居民,只要是与城市规划有关的人群都可以称之为“城市规划人群”。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人人都参与其中,满足各阶层的要求,平衡各方面的利益,提供多种选择,实现最终目标。

3.生态城市规划主要内容

3.1城市生命支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的生存与发展取决于其生命支持系统的活力,重点在于:

3.1.1水资源利用

市区:开发各种节水技术节约用水;雨、污水分流,建设储藏雨水的设施,路面采用不含锌的材料,下水道口采取隔油措施等,并通过湿地等进行自然净化。

郊区:保护农田灌溉水;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禽畜牧场污染,在饮用水源地退耕还林;集中居民用地以更有效地建设。利用水处理设施。

3.1.2能源

节约能源、建筑物充分利用阳光,开发密封性能好的材料,使用节能电器等;开发永续能源和再生能源,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制气、能源利用的最终方式是电和氢气,使污染达到最小。

3.1.3交通

发展电车和氢气车,使用电力或清洁燃料,市中心和居民区限制燃油汽车通行,保留特种车辆的紧急通道,通过集中城市化,提高货运费用,发展耐用物品来减少交通需求,提高交通用地的利用效率,发展船运和铁路运输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1.4绿地系统

打破城郊界限,扩大城市生态系统的范围,努力增加绿化量,提高城市绿地率,覆盖率和人均绿化面积,调控好公共绿地均匀度,充分考虑绿地系统规划对城市生态环境和绿地游憩的影响,考虑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为生物栖境和迁移通道预留空间。

3.2人居环境

城市的表现形式是社区的格局,形态,人作为复合生态系统的主体,其日常活动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好坏起着重要作用,因此生态城市规划中强调社区建设,创造和谐优美的人居环境。城市活动的最终主体是人,强调人人参与,普及对各层次,各行业市民的环境教育是创建生态城市的重要保障,也是生态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方面。

4.生态城市科学规划与开发的原则

生态城市科学规划与开发的八项原则:恢复和充分展示土地的生态健康和发展潜力,

平衡开发强度与处理好土地承载力的相互关系,阻止城市过度开发与郊区无序蔓延,实现新型工业化与循环经济的战略思想,实行低水平的能源消耗,优化能源结构与效用,在生态环境优美的条件下,在城市建立市民安全,健康的居住,工作与游憩的空间,鼓励社区福利化建设,讲究生态开发策略,创造一个新型、现代的生态城市模式。

5.如何建设一个有序的生态城市

5.1科学编制生态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的总纲,科学编制生态城市规划,是建设生态城市的前提和基础,生态城市规划的内容主要包括经济总量的提高和生态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的分布,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环境质量的提高等,编制生态城市规划,首先要建立一套由经济,社会和环境三方面要素构成的生态城市规划指标体系。

5.2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

城市的形成源于我们的祖先“逐水草而居”的生存准则,因而,绝大多数城市特别是南方城市大多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态基础,生态城市建设必须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所谓充分利用,一是保护,二是提升,充分利用的基础首先在于保护,因为,原生态的环境是任何人工生态都不要比拟的,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其次是提升,提升是在保护的基础上提高和完善,通过工程技术措施维持和提高其生态效益以及共享性,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建设生态城市,是生态学原理在城市建设中的具体实践。

6.在中国推行倡导规划

在城市规划中引入公众参与机制,可以更好地发挥城市规划在保持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体现城市规划的人民性,主体性,强制性,从我国目前城市管理体制来看,由于非政府的社区组织发育还不成熟,社会公众参与主要是街道办事处及其辖区有关单位和居委会代表作为基层公众角色与到规划的制定与管理。

7.结束语

在发展城市规划的过程中,应将以自我为中心的传统观念深深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市场经济与社会多元化的发展,倡导城市规划理论不仅带给我国城市规划进一步的启发,还要求我们真正将改革做到位。人与人、人与社会的沟通是社会各个阶层在谋求自身利益时需要遵守的“契约”。土地调节城市的经济、文化、社会与政治等众多城市体系中出现的冲突,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城市规划的参与人群是由特定纽带联结在一起的集合体,大家共同参与其中,为城市的发展作出努力,是城市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城市规划的理论与具体实践相接轨的目标要求我们每个人都是城市的规划师,真正全身心的投入其中,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公众都能够参与其中的特色城市。

参考文献:

[1]李博.绿色基础设施与城市蔓延控制[J].城市问题.2009(01)

[2]张晋石.绿色基础设施——城市空间与环境问题的系统化解决途径[J].现代城市研究.2009(11)

[3]张泉,叶兴平.城市生态规划研究动态与展望[J].城市规划.2009(07)

论文作者:蔡锐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1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24

标签:;  ;  ;  ;  ;  ;  ;  ;  

浅谈城市倡导规划与生态城市规划的实现方法论文_蔡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