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大医疗海洋石油医院;天津300452)
【摘要】目的:针对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护理干预治疗作用予以探讨研究。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70例,并将其随机平均分为35例观察组和35例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恢复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4.28%,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为68.5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帮助患者快速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患者及其家人有着积极作用,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9753(2019)01-0049-01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在胃肠疾病患者中占有比较高的比例,约为20%~50%左右,严重影响人们身体健康。由于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再加上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剧,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人数越来越多,并且有研究发现,其发病与个体行为模式、生活习惯、应激状态以及个性特征等因素有关[1]。因此,本文主要针对我院收治的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进行分析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70例,其中男性患者40例,女性患者30例,年龄在67~8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3.2±4.1岁,并将其平均分为35例观察组和35例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在69~8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4.1±4.8岁;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在67~8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3.2±4.1岁。通过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进行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之间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主要是对患者进行日常检查。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1)心理干预。护理人员需积极主动与患者沟通,进行健康宣教,按照患者的文化水平及实际年龄等找准合适途径向患者讲解相关疾病知识以及治疗、护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纠正患者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疾病的错误观念及认识偏差,提高患者的临床依从性。对患者有效掌握调节负面情绪方法进行指导,叮嘱患者家属给予患者更多关心与关爱,并通过支持、解释以及劝导等多种方式有效缓解或者消除患者抑郁及消极等不良心理,帮助患者树立治愈信心[2]。(2)饮食护理。护理人员及时叮嘱患者需按时就餐,少食多餐,确保饮食规律性,少食用易产生气体食物,多食果蔬。纠正患者不良生活习惯,并在餐后做好口腔护理。(3)用药护理。在功能性消化不良疾病发作较为严重时,适时选择相关药物治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患者上腹疼痛显著、伴有灼烧症状时,可使用抑制胃酸分泌药物,如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同时也可以选择胃黏膜保护剂硫糖铝等;患者在餐后饱胀感显著,可使用促进胃动力药物,如莫沙必利等;患者有胃胀气等症状时,可选用复方阿嗪米特等药物。当患者伴有精神症状,可以适当使用抑郁药物。在患者用药期间若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应及时就诊,调整用药剂量或药物。(4)生活指导。做到起居有序,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同时告诉老年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睡眠适当减少是正常现象。不要随意服用安眠药,进食后不宜立刻躺下。以防止食物倒流回食道;可在饭后休息半小时后外出走动,积极参加适量的体育锻炼和集体活动,定期组织老年患者联谊会,做到劳逸结合,保持愉快心情。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软件对本文所设计到的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及分析,本次研究中的相关计数资料采用n以及%表示,并用t值进行检验,P<0.05,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恢复情况比较,35例观察组患者中显效13例,有效20例,无效2例,其总有效率为94.28%;35对照组患者中显效9例、有效15、无效11例,其总有效率为68.57%,观察组患者的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恢复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逐渐走向老龄化,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率也逐渐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老年人消化功能衰退,无法正常吸取营养,造成老年人出现各种不适。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消化内科极为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疾病的一种,同时是一种排除癌症、溃疡等其他性质的消化系统的疾病,其临床症状为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胀、上腹痛、早饱等,发病原因复杂多样,易于诱发多种合并并发症,且易于反复发作,治疗和护理有一定的难度。
此次研究结果表明,两组患者恢复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28%;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8.57%,观察组患者的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恢复情况。在患者治疗期间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减少其出现焦虑、紧张等不良心理反应,并且对患者的用药、饮食日常生活等根据医嘱进行指导,使患者能够进行规律、正常的生活,降低其心理不良反应的发生。因此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饮食护理、服药指导、生活指导等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帮助患者进行恢复,是临床疗效发挥到最佳效果,减少患者恢复过程出现的各种合并并发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家属及其社会的负担[3]。
综上所述,对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饮食护理、服药指导、生活指导等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在患者的日常生活以及治疗后恢复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患者及其家人有着积极作用。同时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患者出现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反应,为患者战胜疾病树立信心,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罗捷.一对一护理干预对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应用效果[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7,3(3):53-55。
[2]雷玉娥.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心理评估及护理干预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8,7(2):50-52.
[3]沙文瑞.整体护理于预对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心身健康的影响价值评估[J].中国实用医药,2018,3(2):17-19.
论文作者:马静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1月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
标签:患者论文; 消化不良论文; 功能论文; 老年论文; 对照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心理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1月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