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健康教育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王海燕论文_王海燕

睢宁县中医院 221200

【摘要】目的:探究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健康教育在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方面的影响,总结出理想的高血压患者护理方案。方法:本研究将30例社区高血压患者纳入研究中,并根据抽签方式平均分为常规护理组15例和健康教育组15例,常规护理组实施常规护理,健康教育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健康教育,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自我管理能力水平。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得分与护理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且健康教育组患者得分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达到自我管理好水平。结论:健康教育护理针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能够有效的促进其积极主动的采取保护措施,对自身形成良好约束,有效改善不良生活习惯,进而对减少和延缓高血压病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健康教育;护理;社区高血压;自我管理

[中图分类号] R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2-5018(2016)04-387-01

在经济的不断发展下,生活习惯也随之变化,我国高血压患者呈迅速增长趋势。高血压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慢性疾病,特点在于多发、病程长,且治疗困难。在控制该病的过程中,以药物治疗为主,但同时也不能忽视护理干预的作用[1]。基于此,本研究对纳入社区管理体系中的60例高血压患者分别实施不同的护理方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自我管理能力水平,以期为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以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纳入的社区高血压患者30例为对象。患者入选标准:(1)血压在140/90 mmHg及以上,经确诊为高血压;(2)患者意识清楚,可正常沟通;(3)患者本人或其家属对本研究了解,同意并愿意积极配合本研究,签署知情通知书。所有患者采用抽签的方式,随机平均分为常规护理组15名和健康教育组15名。其中常规护理组患者年龄最小为36,最大为79岁,平均年龄(62.32±11.25)岁,男女比例为8:7,病程(18.71±5.34)岁,文化程度:3例小学及以下,5例初中,4例高中,3例大学。健康教育组患者年龄最小37,最大81岁,平均年龄(63.46±10.78)岁,男女比例为9:6,病程(17.95±5.56)岁,文化程度:4例小学及以下,5例初中,4例高中,2例大学。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常规护理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健康教育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因人、因病情、因内容而异,实行个别指导与集体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内容应尽量简单且通俗易懂。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

(1)建立起患者的健康档案,将患者的相关个人信息,包括患者的病情状况、心理状态、饮食习惯、以及治疗依从性等进行尽心详细的记录;(2)医护人员向患者讲解有关高血压疾病的知识,将宣传手册发放到患者手中,讲解内容要涉及到高血压发病的原因、症状、危害以及疾病的预防方式等等,每1个月开设1次集中讲座,提供患者咨询的机会,促进患患、医患之间的交流沟通。(3)饮食健康教育。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针对性的饮食方案,指导患者戒烟戒酒,食物应以鱼虾、蔬菜、水果、牛奶等高蛋白、高维生素与低脂肪等易消化食物为主,避免高盐、高脂肪食物的食用。(4)运动护理:平衡患者运动与休息,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与习惯等制定个体化运动方案,保证患者得到适度的运动量,以不感到疲劳为宜。(5)心理护理:高血压需要长期药物控制与干预,因此患者往往易产生负面心理,护士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应保持态度温和、亲切,并仔细倾听患者的诉求,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认真解答疑问。同时,可通过组织病友及家庭开展座谈,让病友之间畅所欲言,帮助患者缓解或消除焦虑恐惧、绝望无助等负面心理,让患者获得正面的理解、支持、鼓励、安慰与帮助[2]。(6)用药护理:患者在使用药物时,一定要遵从医嘱,对药物进行定量按时服用,杜绝停服或漏服行为诶的出现。

1.3 评价指标

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指标的评价于研究开展后的第 12 个月进行问卷调查,参照邓丽金[1]调查方法,调查内容包括:饮食控制情况、服药依从性情况、情绪管理情况、运动情况、血压监测情况、定期随访情况、体重控制情况等。(1)饮食控制情况、情绪管理情况、运动情况、监测血压情况、定期随访情况采取4 级评分,具体分级为:①很少,②偶尔,③经常,④总是;分别计0.25、0.50、0.75、1分,0.75 分及以上则定为护理较好。(2)体重控制评分:采取回答的方式计分,“是”表示 1 分,“否” 表示 0 分。(3)服药依从性:根据患者的配合程度分为4个等级:①1分:积极主动按时定量服药得,②0.75分:积极主动但是未按时定量服用得,③0.5分:需提醒才肯服药得,④0.25分需加强劝导才肯服药得。问卷共9分,得分7.20分及以上为自我管理好,6.30-7.19 分为自我管理较好,5.40-6.29 分为自我管理一般,5.40 分以下为自我管理差。

1.4 统计学处理

上述饮各项指标评分数据均采用表示,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护理前后及两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由表1可知:护理后与护理前比较,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均明显改善(P<0.05);开展护理工作前,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得分相差不大(P>0.05),经过12个月的不同方式护理后,两组患者得分差异显著,健康教育组患者得分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达自我管理好水平。

3.讨论

高血压疾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慢性疾病,在药物控制基础上患者可通过不断加强自我管理,改善生活习惯、心理素质,定期去医院检查等达到预防和控制疾病的目的。

邓丽金[2]等研究表明采中药足浴、打太极拳、耳穴按压等中医护理干预配合社区健康教育能显著改善患者不良生活习惯,并达到良好的血压控制效果。韦微光[3]等研究发现在社区健康教育基础上增加同伴教育,则能够促使高血压患者掌握更多疾病相关知识,提高患者心理素质和治疗依从性,达到有效控制血压的效果。曾桂月[4]研究发现系统全面的健康教育能显著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的认知,促进患者自我调节,通过运动管理和饮食管理方面的强化,可有效的预防和降低高血压并发症发生率。

本研究发现,健康教育组患者经过12个月的护理后,绝大多数患者均能够积极主动的加强饮食控制和体重控制,参加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心情,按时定量服药,定期去医院做血压检查,自我管理能力明显提升,而患者的血压情况得到显著控制。本研究结论与邓丽金、曾桂月等保持一致,表明健康教育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秦慧.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J].北方药学,2012,9(9):116,58.

[2]邓丽金,郑丽维,郑智慧,等.社区中医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J].护理学报,2011,18(16):1-4.

[3]韦微光,黄萍芳.同伴教育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18):2777-2778.

[4]曾桂月.健康教育对农村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影响的调查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1):159-160.

论文作者:王海燕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8

标签:;  ;  ;  ;  ;  ;  ;  ;  

护理健康教育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王海燕论文_王海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