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妇产后盆底肌功能影响的临床观察论文_李玉梅

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妇产后盆底肌功能影响的临床观察论文_李玉梅

李玉梅

广安市邻水县兴仁中心卫生院 638500

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妇产后盆底肌功能的影响。方法:本次临床实践研究主要选取了2014年5月-2015年5月期间,在本院进行产后6-8周复查的产妇256例作为临床实践研究的对象,结合患者的分娩方式将患者分为选择性剖宫产组128例和阴道分娩组128例,观察两组患者的产后盆底肌功能。结果:选择性剖宫产组Ⅰ类肌纤维肌肉受损106例,Ⅱ类肌纤维肌力受损96例;阴道分娩组Ⅰ类肌纤维肌肉受损116例,Ⅱ类肌纤维肌力受损120例,两组之间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妇产后盆底肌功能的影响较大,结合临床实践研究可以看出,相较于选择性剖宫产,阴道分娩对患者的产后早期盆肌损伤更为严重,需要在临床治疗中加以注意并及时进行开展早期治疗,提升产妇产后生活质量。

关键词:不同分娩方式;产妇;产后盆底肌功能影响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and analyze different delivery methods on the effects of maternal postpartum pelvic floor muscle function.Method:the clinical practice in May 2014 - May 2015,reviewed the postpartum 6-8 weeks in my hospital 256 cases of maternal as clinical practice research object,combined with the patient's birth,patients can be divided into selective cesarean delivery group 128 cases and 128 cases of vaginal delivery group,observ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postpartum pelvic floor muscle function.Results:the selective cesarean sections Ⅰ muscle damage in 106 cases of muscle fiber,Ⅱ type of muscle fiber strength damaged 96 cases;Vaginal delivery group Ⅰ muscle damage in 116 cases of muscle fiber,Ⅱ type of muscle fiber strength damaged 120 cases,contras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hav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 < 0.05).Conclusion:different delivery methods on the effects of maternal postpartum pelvic floor muscle function is larger,combined with clinical practice can be seen that,compared with selective cesarean section and vaginal delivery in the early postpartum period in patients with muscle injury is more serious,need attention i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and in a timely manner to carry out early treatment,Improve maternal postpartum quality of life.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the female pelvic floor dysfunction disease,PFD)是以盆腔脏器脱垂,压力性尿失禁及慢性盆腔疼痛为主要症状的高发疾病,对于患者的身体伤害较大。结合产妇的实际临床症状,给予针对性的治疗和防范工作,对于提升产妇产后的生活质量,保障产妇产后的身体健康具有重要影响。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加强对不同分娩方式下,产妇产后盆底肌功能会产生的影响研究尤为重要。为了更好的研究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妇产后盆底肌功能影响,本次临床实践研究主要选取了2014年5月-2015年5月期间,在本院进行产后6-8周复查的产妇256例作为临床实践研究的对象,进行临床实践研究,希望能够对产妇产后盆底肌功能的恢复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以下为本次临床实践研究的具体内容。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临床实践研究主要选取了2014年5月-2015年5月期间,在本院进行产后6-8周复查的产妇256例作为临床实践研究的对象,结合患者的分娩方式将患者分为选择性剖宫产组128例和阴道分娩组128例。在选择性剖宫产的患者中,年龄最大的患者为41岁,年龄最小的患者为20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27.89±4.56)岁,孕前体重指数为18.5到22.8之间,孕期体重增加15kg以内。在选择性剖宫产的患者中,年龄最大的患者为40岁,年龄最小的患者为20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27.81±4.71)岁,孕前体重指数为18.4到22.7之间,孕期体重增加17kg以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两组患者的年龄、临床表现等方面没有显著的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采用手法检测加PHENIX U8低频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检测患者的盆底肌情况,并对患者孕期和产后的情况进行问卷调查。

1.4 评价指标

采用手检和仪器检测综合评价进行产妇产后盆底肌功能情况的综合评价。手法检测评价主要是按照Laycock发展的Oxford骨盆底肌力评分系统进行评价,按照收缩力量和会所能力进行评估,共分为0分、1分、2分、3分、4分和5分五个等级[1]。0分为没有收缩,5分为强力收缩,分数和程度呈现出正比上升的趋势。PHENIX U8低频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对患者的盆底肌肉Ⅰ类和Ⅱ类肌纤维肌力进行评定,小于Ⅲ级则代表肌力受损,肌肉疲劳度正常为0%[2]。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临床实践研究主要采用SPSS 21.0软件对所测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进行检验,P<0.05则代表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选择性剖宫产组Ⅰ类肌纤维肌肉受损106例,Ⅱ类肌纤维肌力受损96例;阴道分娩组Ⅰ类肌纤维肌肉受损116例,Ⅱ类肌纤维肌力受损120例,两组之间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产后盆底肌功能情况(例)

组别患者Ⅰ类肌纤维肌肉受损Ⅱ类肌纤维肌力受损

选择性剖宫产组128 106 96

阴道分娩组 128 116 120

x2值-8.218.76

P值-<0.05<0.05

3.讨论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the female pelvic floor dysfunction disease,PFD)对于产妇产后的生活质量影响较大。骨盆底肌肉层是盆底支持组织的主要组成成份,主要由提肛肌组成,承载和支持着盆腔内的脏器,盆底支持组织的松弛是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重要原因。当前很多产妇在产后存在盆底肌功能受损的情况,使得产妇产后的生活质量影响较大,结合产妇的实际临床症状,给予针对性的治疗和防范工作,对于提升产妇产后的生活质量,提升分娩的质量具有重要影响,所以,加强对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妇产后盆底肌功能影响研究十分必要。

妊娠时期,产妇增大的子宫和子宫位置的改变会增加对产后盆底肌的压力,使得产妇的盆底肌肉长时间处在超负荷的形势当中,这种问题的长期存在会使得产后的肌肉萎缩变性,进而影响产妇盆底的支持力下降,易于造成各类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3]。产程时期是引导分娩对盆底肌肉损伤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所引发的损伤主要来源于产程当中,胎头下降、旋转以及胎儿分娩出盆底肌的高度都会造成产后软组织损伤,影响产妇盆腔位置,使得产妇第二产程时间的被迫延长。

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妇产后盆底肌功能影响研究能够更为清晰不同分娩方式下,对于产后产后身体各项功能的具体影响,从而结合产后的实际临床表现,加以针对性的治疗和开展有效的预防工作。在临床实践当中,主要是采用手法检测加PHENIX U8低频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检测患者的盆底肌情况,并对患者孕期和产后的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并借助PHENIX U8低频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进行全面检查,借助Laycock发展的Oxford骨盆底肌力评分系统等对患者的实际产后盆底肌功能情况进行实际研究,得出全面而有效的结论。

在本次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妇产后盆底肌功能影响的临床观察中,选择性剖宫产组Ⅰ类肌纤维肌肉受损106例,Ⅱ类肌纤维肌力受损96例;阴道分娩组Ⅰ类肌纤维肌肉受损116例,Ⅱ类肌纤维肌力受损120例,两组之间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临床实践研究可以看出,阴道分娩的方式对于产妇的产后盆底肌功能影响相对较大,在接受实践研究的128例阴道分娩患者当中,Ⅰ类肌纤维肌肉受损116例,Ⅱ类肌纤维肌力受损120例,相较于剖宫产组患者的盆底肌功能受损情况较为严重。

综上所述,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妇产后盆底肌功能的影响较大,结合临床实践研究可以看出,相较于选择性剖宫产,阴道分娩对患者的产后早期盆肌损伤更为严重。加强对不同分娩方式下,产妇产后盆底肌功能会产生的影响研究有利于产妇产后生活质量的提升。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妇产后盆底肌功能的影响需要在临床治疗中加以注意并及时进行开展早期治疗,提升产妇产后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张艳,易念华,吴兰,等.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早期盆底功能的影响及康复治疗效果评估[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43(3):351-355.

[2]林丽莎,黄吴健,宋岩峰,等.分娩方式对产妇早期盆底功能障碍的影响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2,2(89):785-787.

[3]刘湘晖,杜丹,黄淑妹.产后早期盆底肌康复治疗对产妇盆底功能的近期影响[J].国家妇产科学杂志,2012,3(96):613-615.

论文作者:李玉梅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14

标签:;  ;  ;  ;  ;  ;  ;  ;  

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妇产后盆底肌功能影响的临床观察论文_李玉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