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高成圆

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高成圆

明光市人民医院 安徽光明 239400

【摘 要】目的:探讨对急诊危重患者行全程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急诊危重症患者190例作为本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全程组与常规组各95例,全程组行全程护理干预,常规组行基础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抢救成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全程组抢救成功率93例(97.96%)显著高于常规组89例(90.82%),全程组护理满意度92例(96.84%)显著高于常规组90例(94.73%),组间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急诊危重症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可使急诊抢救成功率显著提高,并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避免医患纠纷的发生。

【关键词】全程护理;急诊;危重患者

急诊科室患者具有发病急、病情危重的特点,若未给予及时抢救和治疗,将会错失最佳的救治时机。除此之外,由于急诊危重患者的患病类型十分繁多、病情复杂、预见性差,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和心理压力,增大发生医患纠纷的可能性[1]。传统急救护理干预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加的护理需求,因此,建立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护理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已经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被广大患者所普遍接受。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急诊危重症患者19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时间为2017年2月-2018年2月,根据随机数字表原则将190例患者分为两组,全程组98例患者中男性50例,女性45例,年龄18~78岁,平均(53.2±6.5)岁;常规组98例患者中男性53例,女性42例,年龄19~80岁,平均(52.6±5.9)岁;两组临床资料经统计学比较提示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护理方法

全程组患者均给予全程护理干预:①加强120联系。接到120急诊电话后,立即启动全程护理模式,通过电话与120系统了解急诊现场与患者实际情况,并根据获取信息快速制定科学的急救护理方案,并指导120救护车顺利到达患者所在位置,并在120回院前进行充足的抢救准备,如:抢救药物、抢救器械等,积极与相关科室进行联系,为患者创建宝贵的治疗时机;②快速分诊。由具有丰富急诊经验的护理医师开展分诊工作,在接受患者基本临床信息后立即开展初期分诊工作,准备氧气罐、抢救床,实施进一步的抢救工作。患者入院后准确评估患病情况,针对性实施急诊抢救处理;③急诊救治。护理人员需协助主治医生完成急诊工作,开展急诊抢救工作,对于各项情况作出准确而又果断评估。患者入院后,需要立即开展抢救工作,护理人员首先需要密切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提供氧气支持,确保呼吸道畅通,建立静脉通路的同时,遵照医生嘱咐及时补液,详细记录抢救信息;④一般护理。患者在抢救成功后,持续给予一般护理干预,严格按照特级护理的相关标准提供护理服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确保各条通路畅通,确保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的稳定,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要求完成所有护理操作。⑤陪同护理。对急诊患者开展影像学与实验室检查后,对患者病情进一步明确,并由专门陪护人员为患者提供全程陪同护理,在检查期间也要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变化进行密切检测,并为患者提供氧气支持,使呼吸道通畅得以保证。

常规组患者仅给予基础护理干预,入院后对急诊重症患者进行常规急救处理及护理。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急诊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与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本组试验应用SPSS1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经过计算后P<0.05,则为存在明显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抢救成功率

全程组抢救成功率93例(97.96%)显著高于常规组89例(90.82%),卡方值=4.719,P值=0.030,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

全程组护理满意度92例(96.84%)显著高于常规组90例(94.73%),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全程护理能够提高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满意度和抢救成功率,由于急诊患者患病急促、病情危重,相关急诊抢救的过程中,若医护人员稍不注意就会则增大医疗纠纷的发生率[2]。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人员缺乏信任,也会对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造成极大不良影响。因此,急诊护理工作的良好开展对于患者及其家属护理满意度提升具有重要影响意义。常规护理干预,抢救工作是以疾病为主而非患者,会严重忽视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心理情绪和舒适度。全程护理干预则是以患者为中心的一种全新护理模式[3],可使急诊接诊过程与抢救工作更加细致化,使抢救工作的整体质量显著提高,同时,可使急诊抢救过程中为患者提供更人性化护理服务,积极强调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基于尊重患者隐私的前提下,充分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4]。

本研究结果得出,全程组抢救成功率97.6%明显高于常规组90.82%;全程组护理满意度96.84%高于常规组94.73%,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果提示,全程护理干预的实施,可有效提高急诊危重患者的整体护理效果,提高护理满意度。

结语:

综上所述,对急诊危重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干预,不仅可使抢救成功率显著提高,也可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刘小琴,黎文娟.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33):157.

[2]杨玉凤,黄爱龙.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25):172-173+176.

[3]杨浩琦,郑晓丽.全程护理模式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24(03):72-74.

[4]刘钇彤.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10(10):126+131.

论文作者:高成圆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5月上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1

标签:;  ;  ;  ;  ;  ;  ;  ;  

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高成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