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铺灸疗法治疗末梢神经炎21例论文_孙小鹏 赵中亭*

孙小鹏 赵中亭*

(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兰州730000)

【摘 要】末梢神经炎又称多发性神经病,是指由于多种原因损害多处神经末梢,从而引起四肢远端对称性感觉、运动功能障碍及植物神经功能减退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临床以下肢功能障碍多见,属周围神经疾病。因本病发病与发展规律不明显,个体表现不尽相同,且易复发,故在临床治疗上具有一定难度。笔者近来在针灸科用药物铺灸疗法治疗此病42例,获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药物铺灸疗法 末梢神经炎 21例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9)01-0242-01

1 临床资料

全部21例患者均来自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门诊针灸科。就诊时间自2008年4月~2012年2月,均已临床确诊为末梢神经炎。年龄最小16岁,最大62岁,平均年龄(39.1±6.9)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6年,平均(40.7±7.0)个月,均已处于疾病恢复期。部分患者因服药、中毒或感染引起,多数患者病因不明确。所有患者均已接受过西药治疗而疗效不佳,部分患者曾接受针灸治疗。临床表现均以四肢末端感觉异常为主,并见手足麻木、疼痛、冰冷、灼热、蚁行感、活动不利甚至废用等症状中的一种或几种。四肢部未见明显肌肉萎缩及肌力减退。感觉功能检查见肢体末端对称性感觉减退或消失,下肢为主者占9例,上肢为主者占7例,四肢末端均有异常者占5例。

中医辨证分为5型。其中肺热津伤型占4例,湿热浸淫型占6例,脾胃虚弱型占7例,肝肾亏损型占4例。

2 治疗方法

2.1 药品、材料与器械

痿证散(黄芪、白术各150g,淫羊藿、续断、当归、川芎、地龙、鸡血藤、山药各100g,升麻50g)共为细末,装瓶备用。鲜生姜适量捣烂成泥,挤出多余姜汁,姜泥与姜汁分开备用;艾绒选用精制无烟清艾绒适量;医用胶布。

2.2 施灸部位

选取以背腰部督脉线,两侧波及夹脊穴以外、背俞穴以内的长方形区域为主要施术部位。其中,病变在上肢者选取颈背部自颈5~胸6段,配合指掌穴区(包括手三阳经在指掌部的腧穴);病变在下肢者选取腰骶部腰1~骶4段,配合或足背趾穴区(由解溪、冲阳、陷谷、内庭、厉兑、足窍阴、侠溪、地五会、足临泣、束骨、足通谷、至阴、大敦、行间、太冲穴组成);四肢均有病变者上述部位均选取。

2.3 操作

患者先取俯卧位,因病变部位不同而充分裸露颈背部或腰骶部皮肤,施术部位处涂擦少许姜汁,取痿证散适量均匀铺撒其上。将姜泥做成约5mm厚的长方形姜泥饼,因患者体型差异,姜泥饼大小以能覆盖施术部位为宜。将艾绒制成底宽约4cm,高约5cm,截面为三角形的长条艾炷置于姜泥饼上,长度略短于姜泥饼。在整条艾炷上角点燃(可涂少许酒精以助燃),待患者有灼热感至难以忍受时保留姜泥饼更换新艾炷按上述方法继续燃烧两壮,共需3壮。完毕后取下残留艾绒与灰烬,局部清洗干净。再令患者取坐位,因病变部位不同将双手平放于桌面或将双脚平踩于小凳上,充分暴露指掌穴区或足背趾穴区。穴区处涂擦少许姜汁,取痿证散适量均匀铺撒,将适合所选穴区大小的长方形姜泥饼置于上,并按上述方法再操作3壮,操作完毕则一次治疗完成。每次约45min,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满6个疗程进行疗效统计。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

(1)痊愈:临床症状与体征完全消失;(2)显效:临床症状与体征明显减轻;(3)有效:临床症状与体征有所改善;(4)无效:临床症状与体征无改善。

3.2 治疗结果

痊愈8例,占38.1%;显效6例,占28.6%;有效4例,占19.0%;无效3例,占14.3%;总有效率85.7%。

对21例患者分证型进行疗效统计,其疗效比较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药物铺灸疗法对湿热浸淫型、肝肾亏损型的疗效较好,对脾胃虚弱型疗效次之,因每种证型样本量较小,数据有待于进一步分析。

4 典型病例

卜某某,男,43岁,农民,2007年1月6日初诊。主诉:双下肢麻木无力2年余。于两年前不明原因感觉双足发凉,轻微麻木,1月后麻木逐渐加重向上延伸到膝部,有袜套感,如虫蚁爬行,有时刺痛。5个月后下肢软弱无力,皮肤感觉障碍,逐渐加重。一年后双下肢肌肉萎缩,行走困难。经中西药治疗效不明显,经介绍来我处治疗。查体:发育正常,痛苦面容,心肺(—),肝脾未扪及,腹软无压痛,双下肢膝肌肉萎缩,肌力0级,双下肢反射减弱,神经系统未引出病理反射。腰膝痿软,眩晕耳鸣,舌质淡,舌苔薄白,脉沉细。诊断:双下肢末梢神经炎。辨证:肝肾亏损。按肝肾亏虚型铺灸治疗,1个疗程后肢体麻木减轻,治疗3个疗程后临床症状消失,肌力与皮肤感觉障碍有所改善,肌肉萎缩减轻,可自由行走,嘱其患者配合下肢按摩,共治疗6个疗程痊愈。随访一年未复发,可参加一般体力劳动。

5 体会

祖国医学认为,当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则易感受风寒湿邪而入里化热。毒邪流注经络,湿热久羁,经络运行障碍,阻滞不通,“不通则痛”;病后日久,余热灼伤津液,精血生化无源,脾失健运,肝肾亏损,气血不足,筋脉失于濡养,导致肢体筋脉弛缓不收或肌肉萎缩,从而形成袜套样分布的对称肢体麻木等感觉障碍为主,并见运动障碍或疼痛的一类疾病。因本病具有“肝肾肺胃四经为病”的病位、病机特点,故属中医学“痿证”范畴。“治痿独取阳明”为基本治疗原则,具体应根据偏实、偏虚的不同,早期宜祛邪通络,凉血活血,后期宜养血柔筋,补益肝肾。

药物铺灸疗法在保留传统艾灸的基础上,应用大量艾绒铺灸,火力大、热力强,施灸范围涉及多个腧穴,以艾灸泻法为主,补泻兼施,可宣通三焦气机,以热化湿引热。气机通畅,则瘀结消散。生姜泥作为本法的隔灸物,祛邪散寒,通络止痛,可针对本病而温化风寒湿外邪;在铺灸药方痿证散中,黄芪、当归、山药、白术等多以柔筋养血,补益肝肾为主,诸药合用,润肺健脾,益肝强肾,祛筋脉之邪,通经络之瘀,使末梢神经得以滋养,功能得以恢复。生姜偏于祛邪,痿证散偏于扶正,二者相配,补泻兼施,再与艾绒共用,共同发挥祛邪、活血、柔筋、养血的功效,补虚与泻实兼顾,达治疗本病的目的。

论文作者:孙小鹏 赵中亭*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1月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

标签:;  ;  ;  ;  ;  ;  ;  ;  

药物铺灸疗法治疗末梢神经炎21例论文_孙小鹏 赵中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