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高产栽培技术论文_林勇霞

黄瓜高产栽培技术论文_林勇霞

黑龙江省萝北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1、整地、施肥

作物的生长所需养分主要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养分含量对于作物的生长十分重要。黄瓜栽培在土壤的选择上以砂壤土为宜,要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而且具有良好的透气性,保水保肥。另外,排水顺畅、灌溉要方便,栽培地块要通风向阳。黄瓜喜肥、耐肥,棚室栽培要施足底肥,可用鸡粪、猪粪、豆饼等作底肥,亩用量为10000千克左右,亩产黄瓜15000~20000千克,在使用有机肥时,一定要将肥料进行充分的腐熟,也可选用成品的有机肥,用量与施用鸡粪等有机肥的价值相同即可;大量元素氮、磷、钾的补充要适量,可以加入硫酸钾复合肥50-100千克;中量、微量元素的补充要得当,可以加入过磷酸钙100-200千克,硫酸镁15千克,硫酸铁3千克,硫酸锌3千克,硼砂或硼酸1-1.5千克,微量元素要与有机肥混合均匀后使用,肥料均匀撒施后深翻土壤并可加入生石灰进行闷棚消毒,当然,具体施用肥料的量最好配合测土配方施肥来确定,根据平衡施肥的原则来进行施肥即可达到高产稳产和减少病虫害以及降低土壤盐渍化程度的目的。

2.品种选择

选择合适的黄瓜品种,是保证高产和高质量的首要条件。黄瓜品种选择遵循的总体原则是产量高、品质好、环境适应性好、抗病虫害能力强。此外,侧蔓数量较少,质量较为稳定、随季节变化小,产品外观端正也都是优良品种应具备的特征。具体的品种选择还应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管理水平和消费习惯来决定。

3.播种育苗

种子露白即可播种,每孔/钵1粒,牙尖朝下,上面覆盖1.0~1.5cm的基质或潮湿细土,覆盖地膜,出芽温度控制以25~30℃为宜。寒冷季节注意保温加温,高温季节注意降温,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控。

4.定植前准备

4.1床土准备。播种前要首先进行土壤配制工作,选取6份大田土,3份腐熟的有机肥,1份腐熟马粪和一定数量的过磷酸钙、磷酸二铵。然后需要对配好的土壤做消毒处理,常用的方法是每立方米用50-80g苗菌敌充分拌匀,可以防止苗期病害。另外还可以用营养钵育苗的方式。

4.2播种育苗及苗床管理。黄瓜播种量一般是每亩100g,播种前两到三天对种子进行催芽,首先将种子放进55℃热水中进行搅拌,10到15分钟后取出,然后浸泡凉水4-6小时,取出后放在30℃的环境下催芽,时长24小时,出芽后用点播的方式进行播种,根据一定的株距和行距每穴3-5粒种子。播种完成后,要进行严格的温度控制,在子叶出土前要保持较高的温度,一般白天在25到30度,夜间在20度左右。幼苗出土以后将温度降低到白天25度,夜间16度,地面温度可略高于气温,保证水分充足,并可以用适量磷酸二氢钾和尿素追肥。

5.定植

黄瓜苗龄不宜太大,以三至四叶一心为宜,苗高10-13厘米。用1.1咯菌腈+6.6%嘧菌酯+3.3%精甲霜灵悬浮种衣剂10毫升加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5克+氨基酸叶面肥20毫升兑水30斤,定植前带穴盘蘸根2000棵苗。使用效果:可有效预防由于立枯病、猝倒病、根腐病、茎基腐病等造成的苗期死苗,同时促进根系发育,苗齐苗壮,缓苗快。定植后马上浇定植水,水量要充足,將栽培垄全部润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灌溉多采用膜下畦灌,有条件的地方可膜下滴灌或微喷灌,既可节水,又可避免棚内湿度过高而引起病害的发生。定植要点:埋土要浅,浇水要足。定植时浇足定植水,滴灌35立方米/亩左右,畦灌比滴灌多用水1/3-1/2。缓苗水:7-10天后浇一次缓苗水。每亩地施用好施得1-2升或图为特3-5公斤随水冲施,生根壮苗缓苗快。之后,原则上不再浇水,直到根瓜坐住,防治水分过大引起植株徒长,造成落花化瓜。

6.追肥

等到蹲苗完成后,可以对其进行必要的浇水、追肥处理,第一次浇水、追肥后,可以每隔1至2次清水追一次肥,盛瓜期每隔7至10天追一次。追肥的基本要求是少量多次,所用肥料的类型大多是化肥,再者为人粪尿,通常情况下,每次追肥需要硫酸铰10~20公斤,或尿素5~10公斤,或碳酸氢按15~25公斤,或人粪尿750公斤。

7.插架绑蔓

为避免刮风导致秧苗被撼动、不稳,在定植之后就需要迅速搭上架子,和其他瓜类不同的是,黄瓜架子一般呈人字形,通常是一根苗对应一根竿,且竿位于瓜苗的外侧,竿的上方两行会捆绑在一处。而当瓜蔓逐渐拔高而无法继续直立向上时,需要迅速进行绑蔓,此后每3~4个叶要绑一次,绑绳与架竿和蔓呈“8”字形,这可以起到良好的避免蔓与架竿互相摩擦并逐渐下滑的作用。当然,捆绑时要注意力度,以防绑太紧,一般会将缝隙控制在可插入一根食指的范围内。在每次绑蔓的过程中,都应该保证瓜蔓顶端处在同一水平线上,这能够为后期的长期打理打下很好的基础。从时间上看,一般会把绑蔓工作安排在一天中的下午阶段,这能够避免对伤蔓和叶造成伤害。

8.病虫害防治

8.1白粉病:为害植株地上各部分,但以叶、蔓受害为主。初期叶片两面出现白色近圆形小粉斑,后扩展成边缘不明显的大片白粉区。严重时整叶布满白粉,发病后期白色霉斑因菌丝老熟变为灰色,病叶黄枯,有小黑点。防治方法:田间管理:尽量选用抗病品种,注意透光、合理灌水、降低空气湿度、施足有机肥。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用天诺颗粒丰杀菌型兑水1000倍液喷雾,间隔5~7天喷一次,重复2~3次即可。

8.2灰霉病:该病不仅危害黄瓜,还对青椒、茄子、菜豆?等均有破坏,灰霉病主要危害黄瓜的叶、果、花等,灰霉病病菌从败谢的雌花中侵入,长出灰褐色霉层,继而侵入幼瓜,造成顶部腐烂,变软萎缩,大瓜受害病部先发黄,直至腐烂脱落。防治方法:田间管理:高哇栽培、降低田间湿度、合理灌水、傍晚浇水,要适当通风排湿,促其健壮生长。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2000或50%多霉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雾。

9.采收

采收期40~60天左右。一般亩产量3500~4500公斤。采瓜要适时,当瓜条顶端由尖变圆时采收。此时瓜条已充分长大,又不老,是采收适期。采收过早,产量低,虽嫩,但汁液少,风味差;采收过晚,皮厚硬,质量差,不好销售,且坠秧,妨碍其它瓜的生长。采收时,既要看瓜的生长情况,又要看整个植株生长和坐瓜情况。采根瓜时,因瓜秧还小,根系还在生长,根瓜着生节位低,若不及时采摘,会影响植株生长,所以要适当早采,不仅可提早上市,还能防止坠秧和化瓜。若植株弱人发不起秧时,可将根瓜在幼小时就疏掉。若植株生长旺盛,秧上瓜适当晚采,让秧上总有中。小瓜,这样可防止徒长。结瓜盛期,茎叶生长旺盛,瓜条可充分长大再收,一般隔一天收瓜一次。结瓜后期,植株已衰老,易出现畸形爪,这利瓜应及早摘除,使营养集中供应正常瓜条。

论文作者:林勇霞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9

标签:;  ;  ;  ;  ;  ;  ;  ;  

黄瓜高产栽培技术论文_林勇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