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当前社会经济全面发展背景下,人们生活品质得到提升,给景观园林设计提出了严格的标准。在景观园林设计中,植物开发和应用的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通过植物科学分配,给人们营造了良好的审美感受。通过把植物配置和规划融合到景观园林设计中,可以添加景观园林的生态、艺术等性能,同时还能防止把园林绿化当作绿色植物加以堆积,以此达到返璞归真的效果。下面,本文将进一步对景观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进行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园林景观;植物配置;原则;主要形式
引言
园林植物是主要的园林景观要素,和其他要素不同的是,园林植物具有生命,可以使得园林更能充满生机,为人类在园林中游息带来自然而舒适的感受,还能调节气候,防风除尘,净化空气,减轻污染,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增进人民的健康,提高工作效率。因而植物这一不同的特征,进行植物造景时既要考虑园林景观的营造、植物本身生长发育的需求,还要满足园林使用功能的要求,符合园林美的原则,即园林植物的造景,既要讲究科学性又要讲究艺术性。
1景观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相关标准
1.1植物选择
在进行景观园林设计的过程中,植物选择作为核心内容,在进行植物选择的过程中,需要结合植物生长习性以及生长需求加以科学选择。首先,在物种选择方面,尽可能选择一些本土植物,由于在进行本土植物种植时,将会更好的迎合该领域的土地状况和环境。但是,要想提升景观园林植物的多样性,还要选择其他领域的植物。并且,在植物选择时,需要保证其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在不同物种的带动下,提升景观园林的多样化效果。
1.2植物配置
要想让景观园林设计更贴合自然和生态环境,设计工作者需要在进行植物配置时,秉持科学和艺术的双重标准。从科学理念的角度来说,景观园林设计工作者应该对各个植物习性有所认识,同时还能对植物加以合理分配,把不同物种和习性的植物进行优化配置,利用各个植物实现多元化审美效果,让植物和景观融为一体。在植物配置的角度来说,园林设计工作者需要结合植物生长习性和习惯,对该领域土质、气候等进行思考,以此实现不同造景。此外,还要种植各个植物的合理配置,由于每个植物所生长规律将存在差异,通过把不同生长规律的植物融合一起,可以突显景观园林的独特魅力。在进行景观园林设计的过程中,还要重视艺术特性,借助不同的植物,营造分明的视觉层次,提升景观园林的整体色彩。
2园林植物配置的主要形式
2.1绿篱
绿篱是指用耐修剪的灌木或小乔木植物以相等的距离的株行距单行或双行、三行排列密植经修剪后而构成规则的植物篱垣,用以代替篱笆、栏杆和围墙,起分隔、防护或组织空间层次的作用。主要适用于庭院四周、建筑物周围用绿篱围合成独立的空间,以形成园林空间的安全性、私密性等种植功能。此外,一些道路、街道两边也常种植绿篱。绿篱按高度一般分为矮篱(高度小于50厘米)、中篱(高度为120-150厘米)和树墙(高度大于150厘米)等形式。
2.2孤植
孤植就是单独种植一株树木等设计成景的植物配置形式,主要表现植物的个体形态美或色彩美。这种种植主要安排在主景位置和视线焦点的重心位置。如广场的中央、场地轴线的交点、园路的交叉点、建筑旁边等。在设计孤植树时,需要与周围环境相适应,一般要有天空、灌木、树林等做背景,以衬托出孤植树的艺术美。孤植树要选择有较高观赏价值、形体高大、枝叶繁茂、树冠开阔、生长健壮、寿命长的独株大树。常用的孤植树种有:凤凰木、蓝花楹、香樟、榕树、木棉、乌桕、白玉兰、盆架子等。
2.3列植
列植是指按一定的株距,成行、成带栽植树木的形式,常用于行道路两侧或规则式广场的周围的种植。要求树木的树冠、胸径、高矮、品种要大体一致。列植的设计形式上较简单,主要有单纯列植和混合列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单纯列植就是用同一种树种进行等距离的种植,会产生很强的统一感效果。混合列植被采用较多,就是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树木等距间种,具有高低层次的韵律变化,常采用的形式有乔木和灌木球的相互搭配。列植可用的树种较多,如:盆架子、木棉、大王椰、人面子、芒果等。
2.4对植
对植是按一定的轴线关系对称地种植两株或两组树木的一种配植形式。其形式有对称和非对称两种,形体、姿态、色彩可以相同或有差异,但要求能保证形态上的均衡。常栽植在出入口的两侧、桥头、园门、建筑入口旁等处。对植的树种一般要求树木形态美观整齐,形体大,叶色娇美,如:南洋杉、大王椰子、雪松、白玉兰、霸王棕等都是很好的对植树种。
2.5丛植
丛植是指用2-9株植物做不等距离的组合种植形式,主要体现自然界植物小规模群体植物的形象美。丛植在布置要求和功能和上与孤植树基本相似,类似于把丛植作为一个孤植树,但是其观赏效果比孤植树更突出。可以单一树种丛植,也可以用两仲以上的乔木搭配,或乔灌木混合配植,还可以同山石花卉相结合。丛植形式有:两株丛植、三株丛植、四株丛植、五株丛植。在平面上一般呈不等边三角形或不等边四边形。配置上注意树木前后、左右呼应,前树不挡后树。除了考虑生态习性,丛植还要求以叶色为主进行种类搭配组合。
2.6群植
群植是指以一两种乔木为主体,由几十株树木组合种植,组成较大面积树木群体的一种配植形式,主要表现的是树木较大规模的园林树木形象美。规则式群植一般进行分层配植,前不掩后;自然式群植模仿自然生态群落。
3城市园林设计中植物景观的优化配置路径
3.1充分结合季节的变化
在城市园林景观中,四季变化会呈现出不同的园林面貌及景色,而这种变化主要是由其中的植物所体现出来的,也就是所谓的植物季节转变。城市园林景观的季节变化,能够让人们透过植物的生长形态感悟到生命的改变,更能传递有效信息,带给人精神上的愉悦感。大部分植物都是在春季开花结果,整体城市桃红柳绿、花团锦簇,夏季通常会绿草如茵、花繁叶茂,在经过硕果累累、落叶纷飞的秋天后,则会进入银装素裹、漫天飞雪的冬季。植物在不同季节下的各种美景,可展现当地的季节特征。然而,植物的季节变化会受到当地气候的影响,如北方属于四季分明地区,植物的季节特征变化较为明显,而许多南方地带却无法强烈地感受到植物发生的季节转变。如果四季景观分明,则可以用绿树、秋色叶树及落叶树作为主要植物进行灵活搭配,也可将观干、观花及观叶树苗协调合理配置到一起,从而展现出优美绚丽的景色,而且艺术效果会更加强烈。
3.2从整体出发合理布局
自然生态系统中的植物并不是全部为群体性的植物或是单独的植物,在植物景观配置中,应尽可能遵守并按照植物自身生长形态,构成形式多变、错落有致的城市园林景观。与此同时,在配置中出现了混植、片植、孤植及群植等不同的搭配组合方式,这样既能够让人们观赏到单独植物的风采,又能看到不同植物结合在一起的华美风貌。此外,不同的植物在长期的生长与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共同生存、拮抗与寄生等紧密的关系。因此,在植物配置中,要充分了解并掌握各种植物间具有的类似特征。比如,地衣植物是真菌通过藻类植物得到充足养料后形成的共生体。另外,某些植物中产生的分泌物对于其他植物的生长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如将白蜡和皂荚配置到一起,会促进彼此生长。只有科学进行植物配置,才能打造整体和谐统一、艺术感强的园林景观。
结语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园林植物在园林设计中显得越来越重要。以植物作为园林设计中最具有生命活力的自然因素,结合植物所需的生长环境条件,与周围环境相结合,采用艺术的设计技巧,才能创造出优美、和谐的园林艺术景观。
参考文献
[1]来静,胡静.生态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方案探索构建[J].价值工程,2015,34(7):22-23.
[2]刘涛.景观园林工程中植物配置设计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06):305~306.
[3]罗慧男.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的作用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6(23):72-73.
论文作者:王明星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7
标签:植物论文; 园林设计论文; 景观论文; 园林论文; 树木论文; 形式论文; 生长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