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电气自动化与电力安全运行研究论文_魏志国

变电站电气自动化与电力安全运行研究论文_魏志国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黑龙江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黑龙江哈尔滨 150030)

摘要: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的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将电压升高,从而有利于电能的远距离输送,或是将电压降低,从而给居民用户供电。因此,变电站作为变电的主要场所,起到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这也进一步确定了变电站自动化的必要性。随着电压等级和电网复杂程度的提高,电力系统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的运行模式,传统模式已经被证明无法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和行业要求,逐渐成为制约电力系统发展的阻力。因此电气自动化技术广泛的应用在了电力系统行业。

关键词:电力行业;变电站;电气自动化;安全

变电站电气自动化的实现必须有一个完整的电气系统作为保障,这样才能为自动化运行创造有力的条件。变电站电气自动化的实现还离不开各种电气设备的操作,每个设备都能为变电站处理电压提供帮助。下面我们就从控制系统的控制方式、变电设备接地的设计、控制途径和管理上来分别对变电站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加以分析。

1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优越性

1.1 传统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优越性更多地体现在与传统模式的相比较而言,经过多年的运行经验表明,传统模式存在很多问题。首先,传统模式虽然能满足升压和降压的基本要求,但是面对日益增长的经济,其很难再满足各行业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和电能质量的要求,无法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性。与此同时,其占地面积过大,已经远不适应现代化电网的要求和发展。

1.2 变电站采取综合自动化技术的优越性

同时还要考虑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优越性。自动化技术在电能质量和电压水平上都能更加满足要求,不但较少了占地面积,而且提高了供电可靠性。因此在降低运营投资的同时,保证了电网的安全和稳定。

2 变电站电气自动化技术的运用

2.1 防雷接地技术

变电站电气自动化控制的很多设备都是暴露在露天下的,在雷雨天气下很容易受到雷击的破坏。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逐渐完善的过程中,变电站自身结构及使用的设备变得更加的复杂化,防雷接地已经成为控制系统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建设施工必需具备的重要基础设施,这是安全作业的保证。在电气自动化控制改造中把握好防雷装置的区域划分,选择的防雷装置是防雷接地的主要工作。根据不同的区域地形和环境须知不同的防雷设备,是防雷接地的前提保证。

2.2 保护接地

在变电站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实施时实现保护接地,这是保证电气上班安全的重要途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变电站的保护接地主要是为了监督和保护电气工程的设备和连接的线路出现问题,如:电流过大、电阻偏小等,在这种异常的情况下利用保护接地来控制电气设备,确保能够有效数据的传输,作业人员通过数据上的分析从而来发现问题,并加以研究相处解决的办法,保证在最短的时间内最低的损失内解决问题,这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变电站电气自动化的工作效率。

2.3 自动化的操作和控制技术

电气自动化还可以实现在后台对变电站的各种设备进行远程操作和控制。而这在变电站正常运行中是非常有用的,因为变电站由于电压等级高以及距离远等因素给操作带来不便,而通过自动化平台远程操作则可以避免很多麻烦。但是与此同时考虑到故障时无法进行自动操作的缘故,应同时安装自动化设备和人工操作设备,从而全方位的保证变电站的安全运行。

2.4 采集和处理运行数据

为了保证变电站在发生故障时能及时的反应故障点,变电站需要实时的采集和处理数据,变电站的数据采集和处理是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基本功能的体现。其采集和处理的数据包括很多方面,例如变电站的脉冲数据、状态数据和模拟数据等等。在系统运行时,通过光电隔离等方式采集获取无功功率值、各段母线电压、电流、馈线电流等模拟数据,一旦发生事故,则会启动保护动作,对事故跳闸进行解决,并对断路器和预告信号进行处理等。

3 加强电力安全运行的措施

3.1 加大信息技术的运用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科技将逐渐成为竞争的主体。在电力运行中,加大信息化技术应用是电力行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求得生存的有力保障。在电力系统中,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对电力运行进行全程监控,不仅可以保障电力通信网络稳定,同时也有利于建立统一的网络管理系统,便于电力信息的共享,提高电力运行效率。另外,加强信息化的宣传、交流、推广工作,提高企业对信息化的认识,把信息化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应用为突破点,提高现代信息化系统的技术水平,进而保障电力通信稳定。

3.2 加大管理设备的投入

为了提高电力系统管理水平,电力企业必须加大管理设备的投入,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保障。首先,电力企业应当加大资金的投入,购进先进的设备,利用设备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其次,电力企业必须加强设备的维护与管理,要对设备进行定期巡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进而降低故障的发生,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3.3 加强电力运行管理

为了确保电力系统运行安全,保证供配电正常,电力企业就必须加强电力运行的管理。首先电力企业应当成立专业的管理小组,负责电力线路、设备的日常维护与管理,一旦发现线路破损、设备故障时,要立即给予处理,避免事故的发生。同时,电力企业必须健全相关的管理体制,落实责任制度,以制度约束行为,进而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另外,电力企业要健全电力管理标准,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加以完善和健全,进而不断提高电力信息化管理水平,进而降低故障的发生。

能源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基础,随着生成的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不仅仅停留在数量上,在构成和管理上的要求也越来越大。电力是能源的核心工业的基础,在人民生活工业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满足国民经济的发展,电力必须超前发展进行改革。变电站是我国电力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电力的传输中转变电压的大小过程中发辉着重要的作用。面对电力的改革,我们必须坚持在科技的道路上实现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运用,以此来促进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戴丽君. 电力系统变电站自动化调试策略的研究与应用[D]. 浙江大学,2009.

[2]陆礼盈. 论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安全运行管理[J]. 中华民居,2011,12:87+86.

[3]司树华. 变电站电气自动化与电力安全运行研究[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05:144.

论文作者:魏志国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6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3

标签:;  ;  ;  ;  ;  ;  ;  ;  

变电站电气自动化与电力安全运行研究论文_魏志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