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行性腰椎管狭窄和侧凸的影像表现及临床相关性论文_陈烨佳

陈烨佳

(汕头市潮阳区大峰医院 广东 汕头 515100)

【摘要】目的:探究退行性腰椎管狭窄和侧凸的影像表现及临床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自2017年1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53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合并侧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影像学资料,探究退行性腰椎管狭窄和侧凸的临床相关性。结果:按照度MRI片5分级法,53例患者的椎管狭窄程度最显著的为3级(45.3%),其次为2级、1级和4级、0级,不同级别的退行性腰椎管狭窄具有不同的影像学表现,椎管狭窄程度与硬膜横截面积差、椎管前后径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患者的侧凸脊柱多位于腰2/3或3/4位置,且腰3或腰4神经受压部位可见椎间孔出口狭窄或凹侧的椎间孔狭窄,侧凸患者的Cobb角均大于10°,通过分析患者的侧凸影像表现,可知,侧凸与患者椎间关节、椎间盘、腹部肌肉、腰椎肌肉以及脊柱力量的不平衡性方向等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退行性腰椎管狭窄和侧凸具有显著MRI影像表现特征,临床需根据患者影响分级的不同对其行针对性治疗,才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

【关键词】退行性腰椎管狭窄;侧凸;影像表现;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R68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4-0098-01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合并侧凸是老年人群多发疾病,多由患者椎间小关节退变滑脱引起椎间隙变窄,从而导致其小关节突增生、肥大,椎体边缘骨质增生以及椎间韧带发生松弛、退变而向椎体间滑移所致,可见腰椎管狭窄和侧凸两者互为因果关系,不仅会加重患者的病情,同时还易引发其出现反复的腰腿痛发作症状[1]。为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需采用影像学检查技术对患者进行确诊再行针对性治疗,MRI是该类疾病最常用的影像诊断技术[2]。本文主要探究了退行性腰椎管狭窄合并侧凸的MRI影像学以及其临床的相关性,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自2017年1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53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合并侧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29例,女性34例,患者年龄分布:53~76岁,平均年龄为(65.3±2.6)岁,所有患者均行MRI影像学检查。

1.2 方法

先对所有患者采用MRI检查,并将获得的MRI影片存储在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中,在系统中对T2横断面上的L1/2、L2/3、L3/4、L4/5、L5/S1平面椎管前后径、和狭窄程度MRI片5分级法以及硬膜横截面积进行分析测量,狭窄程度MRI片5分级法狭窄程度采用最狭窄的平面进行判定,由3名中年资骨科医师对所有患者的MRI片进行分析。

1.3 观察指标

观察和对比不同程度退行性腰椎管狭窄合并侧凸患者的影像学特征及临床相关性。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代表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不同程度退行性腰椎管狭窄患者的影像学表现

按照度MRI片5分级法,53例患者的椎管狭窄程度共可以分为0-4级五个等级,其中以3级最为常见,3例0级患者的影片表现为硬膜外脂肪环绕硬膜,黄韧带和椎间盘未压迫硬膜;7例1级患者的影片表现为黄韧带和椎间盘轻微压迫硬膜,但其无明显变形,且未压迫马尾神经;12例2级患者的影片表现为硬膜受压变形且压迫马尾神经;24例3级患者的影片表现为马尾神经和硬膜受压严重,不仅移位且变形;7例4级患者的影片表现为马尾神经和硬膜受压严重且完全堵塞脑脊液,通过分析椎管狭窄的MRI5分级法及临床相关性,可知椎管狭窄程度与硬膜横截面积差、椎管前后径具有显著的相关性,见表。

2.2 不同程度退行性腰椎侧凸患者的影像学表现

53例患者的侧凸脊柱多位于腰2/3或3/4位置,且腰3或腰4神经受压部位可见椎间孔出口狭窄或凹侧的椎间孔狭窄,侧凸患者的Cobb角均大于10°,通过分析患者的侧凸影像表现,可知,侧凸与患者椎间关节、椎间盘、腹部肌肉、腰椎肌肉以及脊柱力量的不平衡性方向等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3.讨论

腰椎管狭窄是临床常见的以退行性改变为主的腰椎疾病,多发于老年人群,该疾病会导致患者出现腰腿疼痛、麻木、歇性跛行等临床表现综合征,不仅给患者机体带来了巨大的痛苦,也是也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3]。为了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就必须采用有效的影像学诊断技术对患者进行确诊,临床有研究证实,MRI在诊断腰椎管狭窄症方面具有显著的应用优势,其通过对患部的冠状面、矢状面和横断面进行全面扫查,不仅能清晰的显示病变部位解剖结构,同时还有助于观察椎间孔及其内容物、椎体侧面、关节突关节等,进而为腰椎管狭窄症的诊断提供准确的判断依据。在实际的临床诊治过程中,腰椎管狭窄与侧凸常合并发生,原因是随着椎间盘退变、小关节增生、黄韧带肥厚以及半脱位,常会导致患者的脊柱矢状面和冠状面失衡,从而造成椎间和椎管的狭窄,进而引发患者出现神源性跛行、神经压迫症状和腰臀疼痛等。

本研究中,通过对53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合并侧凸患者采用MRI进行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椎管狭窄程度可分为五个MRI片等级,随着椎管狭窄程度的越严重,椎管对马尾神经和硬膜的压迫程度越严重,而椎间孔出口狭窄或凹侧的椎间孔狭窄易造成患者腰3或腰4部位神经受压,进而发生脊柱侧凸。

综上所述,退行性腰椎管狭窄和侧凸具有显著MRI影像表现特征,临床需根据患者影响分级的不同对其行针对性治疗,才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

【参考文献】

[1]韩伟峰,刘宝戈.经后路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伴退行性腰椎侧凸的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外科杂志,2017,25(02):141-144.

[2]袁仕国.退行性腰椎管狭窄和侧凸的影像表现及临床相关性[D].南方医科大学,2016.

[3]行勇刚,田伟,刘波,等.选择性减压固定融合方式治疗伴有退行性脊柱侧凸的腰椎管狭窄症[J].中国医刊,2013,48(12):72-74.

论文作者:陈烨佳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5月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9

标签:;  ;  ;  ;  ;  ;  ;  ;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和侧凸的影像表现及临床相关性论文_陈烨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