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

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罗 娟,白 祥

(新疆农业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2)

摘 要: 面对国家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历史机遇、乌鲁木齐打造南山国际旅游区的契机,达坂城区结合其区情、资源等条件提出了“生态立区、旅游活区、产业强区、文化兴区”的发展战略和“天山绿谷、文化达坂”的发展定位。文章基于我国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历史背景,多角度分析达坂城区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并提出达坂城区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1)引领性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力度不够;(2)乡村旅游品牌打造力度不够;(3)乡村旅游客源市场开发力度疲软;(4)乡村旅游行业组织及专业性人才匮乏;(5)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对应的对策措施,以期促进达坂城区乡村旅游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乡村旅游;达坂城;发展现状;发展对策

乡村旅游是以乡村地区为活动场所,利用乡村自然和人文历史资源,吸引游客前往休息、观光、体验、购物及学习等的旅游活动[1]。随着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和需求结构升级,人们的旅游经验越来越丰富,浅层次、粗糙的观光型旅游产品越来越满足不了旅游者的旅游需求,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迫切需要一方宁静的田园使心灵得到回归,希望能够体验高质量、有内涵的文化旅游产品[2]。与此同时,人们对农产品品种、品质、品位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对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等需求呈井喷式增长态势[3-4]。乡村旅游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为促进农民增收,改善农民生活质量,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良好的基石。

1 达坂城区旅游资源基本情况

达坂城地理区位优越,自古就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联接南北疆的交通要冲,自汉唐开始,即作为军政要地受到广泛关注,出现了军事、交通要道白水涧道,并由此成为丝绸之路新北道的重要经过地。优越的地理区位和深厚的历史底蕴,为达坂城区积聚了丰富的旅游资源[5-8]

通过将达坂城旅游资源与《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2-2003)国家标准对比,达坂城区旅游资源分类可涵盖8 个主类、24 个亚类、45 个基本类型、99 个旅游资源单体,旅游资源种类丰富。达坂城旅游资源单体的品级很高,通过调研发现:达坂城区现有旅游资源中五级资源(世界级)1 个,四级资源(国家级)3 个,三级资源(省级)10 个,具有区域影响力的资源6 个(表1)。

表1 达坂城区旅游资源分类表

1.1 自然旅游资源

达坂城境内有著名的博格达峰,峰下有冰山湖泊南天池,有高山湿地、湖滨湿地等各类型湿地15 333.33 hm2,约占乌鲁木齐市湿地总面积27 533.3 hm2 的1/2。有“中国死海”之称的盐湖和风景秀美的柴窝堡湖,有开发价值很高的高山草甸、河谷次生林。同时,达坂城区作为首府乌鲁木齐的生态涵养区,现有天然林 4 600 hm2,公益林 21 600 hm2,人工林5 066.7 hm2,森林覆盖率达5.3%,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9%,自然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1.2 人文旅游资源

达坂城区旅游资源众多,进入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名录的有134 处,占乌鲁木齐市文物普查名录275 处的近一半,涵盖了从远古到清朝各个时期。从汉唐时期的车师古道,到唐时的黑水城,再到清时的嘉德城,形成完整的历史序列。白水涧古镇遗址、乌拉泊轮台古城遗址等历史烙印至今尤在。王洛宾先生的《达坂城的姑娘》使得达坂城名扬天下。

虽然学界对科技创新政策有多方面的研究,但对于科技创新政策冲突的研究却相对较少。徐喆、李春艳的基于政策相互作用视角的研究对科技创新政策冲突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但其并不是专门针对科技创新政策冲突的研究。因此,对科技创新政策冲突进行研究,分析政策冲突产生的内在机理,并探索科技创新政策冲突的统筹路径十分重要。

1.3 民俗风情旅游资源

另外,经与达坂城区景区管委会政府工作人员进行深度访谈中了解到:(1)“十二五”期间(2011—2015年),达坂城区景区管委会根据乌鲁木齐市旅游局统计工作要求,将达坂城区柴窝堡辣子鸡一条街的旅游接待量和旅游总收入纳入到达坂城区乡村旅游相关数据统计范围中,如达坂城区游客人数接待情况(图1)和旅游年总收入(图2)所示,2012年至2015年游客人数接待量和旅游年收入分别为71.70 人次、136.50 人次、153.70 人次、173.9 人次和3 123.50 万元、4 036.4 万元、4 601.04 万元、5 171.57 万元,较上年分别增长247.55%,90.38%,12.6%,13.14%和111.68%,29.23%,13.99%,14.00%,呈现稳步增长的良好趋势;(2)2016年和2017年由于乌鲁木齐市旅游局再次调整旅游数据统计范围,这2年的数据未将达坂城区柴窝堡辣子鸡一条街的旅游接待量和旅游总收入纳入到达坂城区乡村旅游相关统计范中,2016年和2017年的旅游接待量和旅游总收入分别为196.9 万人次,221.71 万人次和5 969.03 万元、6 873.03 万元,增长率分别为13.23%,12.6%,13.8%和15.2%,旅游接待量和旅游收入较上分别年增长 0.09%,-0.63%和-0.2%,1.4%;(3)2018年,达坂城区景区管委会根据乌鲁木齐市旅游局统计工作要求,再次将达坂城区柴窝堡辣子鸡一条街的旅游接待量和旅游总收入纳入到达坂城区乡村旅游相关数据统计范围中,游客人数接待和旅游年总收入增长幅度较大,较上年分别增长131.3%和390%;(4)2012年乡村旅游点接待游客71.7 万人次和旅游总收入3 123.5 万元,同比2011年乡村旅游点接待游客20.63 万人次和旅游总收入1 475.61 万元,分别增长247.55%和111.68%,增长趋势较明显。

2 达坂城区乡村旅游发展概况

达坂城区按照“生态立区、旅游活区、产业强区、文化兴区”发展定位,抢抓国家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历史机遇和乌鲁木齐市打造南山国际旅游区的有利契机,持之以恒地把旅游业作为提升区域形象的“金名片”,加快富民强区的“助推器”,拉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进行规划和打造,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10]

2012—2018年期间,达坂城区游客人数接待情况(图1)和旅游年总收入(图2)两项关键指标始终保持着高速趋稳的增长态势,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持续攀高。这都体现了达坂城区在推动乡村旅游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资金投入不断加大、旅游资源优势发挥明显、旅游项目建设等稳步推进,旅游业呈现健康良好发展态势,乡村旅游具备较快较好的发展潜力。

2.1 达坂城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概况

通过对达坂城区2012—2018年乡村旅游点接待游客人次和旅游总收入统计发现:2018年达坂城区乡村旅游接待量最高512.81 万人次,同比增长率131.3%;2018年旅游收入最大33 677.85 万元,同比增长390%。

2.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建立涠洲岛资源环境监测预警数据库和信息技术平台,定期编制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报告,在资源消耗和环境容量超过或接近承载能力时,实行预警提醒和采取限制性措施。

达坂城区是多民族聚居地,现有汉族、回族、哈族、维吾尔族等15 个民族,各民族在共同生产生活中相互影响、和谐共融,在这里可以感受叼羊、赛马、阿肯弹唱等传统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还可以品尝到柴窝堡辣子鸡、马肉、骆驼奶、酥油茶等特色餐饮的独有风味。

人为了谋求发展,总是在不停地改造自然界,改造身边的事物,也一直欣喜于自己创造的现代化社会。然而,人却忽视了对“现实的人”的关注,忽视了对自我的批判与思考,迷失了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定位。“人既是目的的人,又是手段的人”[10],人作为手段已经在现代化进程中得到体现,最值得关注的便是作为目的的人何以更好地发展。现代的人似乎都成为捆绑在技术上的人,人本应是技术的引导者,却成为了技术的傀儡。身体作为人思想的载体,需要不断学习,单纯依赖技术而告别身体的实践,人的生活便如机器一般机械运动,毫无生命的活力。在没有实践的基础下,生命活动的能力逐渐退化,人的发展也就成为了单纯的机器制造。

达坂城区现有国家4A 级旅游景区1 处:新疆天山野生动物园;国家2A 级景区1 处:白水涧古镇景区;已开发景点1 处:东沟河谷次生林徒步道;保护挽救景点1 处:盐湖城景区。

图1 达坂城区乡村旅游人数接待情况

数据来源于达坂城区景区管委会,下图同。

图2 达坂城区乡村旅游年总收入变化

2.2 达坂城区农家乐发展现状

达坂城区目前共有农家乐60 余家,其中四星级农家乐1 家,三星级农家乐19 家,主要分布在东沟乡、达坂城镇、西沟乡等6 大农家乐聚集区(表2)。2009年和2017年,达坂城区共有7 家农家乐荣获自治区“优秀称号”,累计获得自治区级奖励资金40 万元。

根据“一村一品”、“一户一特色”的格局,达坂城区各乡镇把区域内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保护好、发展好,使每个景点都有特色和亮点,明确乡村旅游发展定位,并将其体现在建筑风貌、歌舞演绎、服装服饰等方面,做到特色鲜明,突出引领性资源特色,推进乡村旅游的多元化发展。

近年来,达坂城区政府积极扶持引导农家乐规模化、产业化。2014—2017年累计投入157 万元,完成20 户农家乐星级评定及复验合格奖励及18 户440 m2 的改厕改卫工作,2018年投入400 余万元支持乡村旅游业态繁荣,鼓励农牧民创业就业,引导各乡村旅游企业(农家乐)提档升级,提高服务,大力发展旅游民宿。

表2 达坂城区星级农(牧)家乐情况统计

2.3 达坂城区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大力推动“旅游厕所革命”,2017年至2018年2年累计新建旅游公厕11 座,争取市级补助资金50余万元。截止到2018年达坂城区累计新建(改扩建)乡村公路1 000 多km,通往各乡镇的公路两侧绿化率达到60%,旅游乡镇的污染治理、生态综合建设、环境整治工作进一步增强。随着城际铁路达坂城站的建成,达坂城沿线停靠火车已有6 趟,截止目前,达坂城站已接待乘客5 000 多人。交通设施的不断充实,不仅为达坂城区各族群众的日常出行提供了便利,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也在人文交流和旅游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4 达坂城区乡村旅游节庆赛事活动举办情况

Lesions that were located in the colon and at the rectosigmoid junction were defined as “colon”, while lesions in the upper rectum were defined as “rectum”.

3 达坂城区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引领性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力度不够

达坂城区拥有冰川、博格达雪峰、风力发电、车师古道、丝路驿站等丰富的旅游资源,更有声名远扬的王洛宾文化和达坂城姑娘,这些旅游资源错落分布在达坂城区的柴窝堡管委会及三乡一镇二街道。但目前达坂城区引领性旅游资源没有被开发,旅游资源发挥的品牌效应不足,市场竞争力不充分。例如:(1)博格达雪峰,同样的博格达峰,北坡的昌吉州打造出了“天山天池”的世界级品牌,而南坡的达坂城区长期以来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没有充分利用达坂城区位于乌鲁木齐主城区与吐鲁番市之间旅游黄金线的地缘优势;(2)王洛宾文化和达坂城的姑娘,同样是民歌,四川康定就因为一首《康定情歌》而撬动了旅游大市场,广西桂林就因为《刘三姐》而蜚声中外,而王洛宾先生长期在达坂城区生活,创作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民歌情歌《达坂城的姑娘》更是传唱世界,达坂城区需要统筹把民歌优势转化为旅游业品牌优势的策略。

3.2 乡村旅游品牌打造力度不足

达坂城区进入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名录的有134 处,特别是地域品牌“达坂城”声名远扬。由于缺乏总体规划,没有一个能够集中展示“达坂城”民俗风情文化的平台和全面市场化的开发机制,也没有打造出以“达坂城”为主题的商务游、亲子游、康养游等旅游线路产品,以“达坂城”为主的旅游商品也主要集中在达坂城大豆以及各类深加工豆制品上,产品种类较单一。“达坂城”品牌没有形成品牌效应,其旅游价值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在外部形象和知名度上显得零散和浅显。

3.3 乡村旅游客源市场开发力度疲软

达坂城虽因一首《达坂城的姑娘》远近闻名,但其乡村旅游发展较慢,整个区域内的旅游景区(点)大部分为自然景观,这满足了人们一方宁静的田园使心灵得到回归的迫切需要。由于达坂城区政府用于旅游方向的资金有限,通常以节促游等形式或者在媒介报刊上发布达坂城区季节特色等内容,增加消费者来达坂城旅游的意向,相较于“互联网+”的信息宣传方式,上述促销手段过于简单,尚未形成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体系,效果不佳。

3.4 乡村旅游行业组织及专业性人才匮乏

目前,达坂城区仅有景区管委会负责达坂城区乡村旅游的全部工作,没有具有旅游社经营资质的旅游综合运营机构,农家乐协会、旅游商品经营者协会等行业组织也没有建立起来。达坂城区景区管委会目前有工作人员15 人,既要负责达坂城区柴管会、三乡一镇两街道旅游景区、农家乐的管理扶持,乡村旅游的整体规划,又要完成区委区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加上乡村旅游方面的专业性人才缺口较大,致使达坂城区旅游线路设计、旅游产品产销、旅游宣传推广、市场营销开发等工作相对较慢,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较迟缓。

3.5 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目前,达坂城区乡村旅游主要以观光旅游为主,达坂城区各旅游景区(点)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投资力度不充分。虽然达坂城区委区政府出台了很多乡村旅游优惠政策,但作用发挥不明显。达坂城区各旅游景区(点)的供水、供电、通信等配套设施,卫生厕所、垃圾、污水处理等设施建设还不完善,许多基础设施依然不能满足游客多层次、多样化的需要,影响了游客的体验质量。例如:休息区、停车区域等公共设施水平较低,娱乐、餐饮等场所卫生状况一般。

4 达坂城区乡村旅游的发展对策

4.1 因地制宜,突出区域资源特色

杨琳说,那天晚上我拉肚子,每隔三十分钟跑一次厕所。我记得是古历十四,上半夜,天空中的乌云太厚,圆月躲在乌云里面,天空上像涂了一层黑漆。我前几次拉肚子,都是拿着手电去的。下半夜,再去上厕所时,乌云跑了,但我仍然带着手电。杨琳说,我路过欧阳橘红住的工具房时,首先没看到那滩血,只感到一股腥味,那是一个转角,月亮也不往那里去,我打开手电一照,一滩黑红的血从门缝里流了出来。我用力撞开门时,欧阳橘红手腕上的血管被割开,人已经昏过去了。

一是做好区域内整体营销,合理规划旅游线路,以“达坂城旅游”为主题,推出一批在全疆旅游市场上影响大、竞争力强的乡村旅游产品和旅游线路。

达坂城镇依托丝路文化及王洛宾音乐文化底蕴打造文化旅游体验区,充分发挥达坂城镇人文景观带的特色;阿克苏乡围绕哈萨克族独特的赛马、歌舞、饮食等传统民俗文化,结合“哈萨克鹰舞”这一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民俗文化旅游区建设;东沟乡利用河谷次生林景区地理优势发展集徒步健身、康养、接待、购物以及少数民族风情特色为一体的生态休闲康养体验度假区。

4.2 发掘品牌资源,推动产业融合

加强达坂城区乡村旅游市场的分析和开拓,立足达坂城区旅游资源优势,发掘品牌资源,实施“互联网+乡村旅游”模式,利用微博、微信、微电影等新型媒体,进一步挖掘、培育和发展品牌资源。

围绕东沟乡苇子村、西沟乡水磨村两个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将乡村旅游发展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扶贫开发和生态保护结合起来,突出现有的旅游品牌,通过与高校、科研机构、乡村旅游小企业等机构合作,促进达坂城旅游文化产品、民族特色手工品、农副产品深加工等特色产品的开发,提高品牌的发掘力度。

达坂城区规划现有的乡村旅游资源,召开旅行社座谈会,推出了“休闲、康养、亲子、健身”等系列旅游线路,举办了“达坂城雪菊文化旅游节”、“达坂城新疆女子半程马拉松赛”、“越野摩托车赛”等节庆赛事活动;在乌鲁木齐市具有影响力的电视台、广播电台、报刊等市属媒体开展达坂城区旅游产品的宣传推介;积极在自治区旅发委乡村旅游微信平台、达坂城零距离等平台加强宣传促销力度。

4.3 实施营销战略广泛开拓市场

智慧城市得到充分发展,这是推进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举措。以设备厂商的层面来看,光通信设备厂商、无线通信设备厂商将自身具备的优势得到最大的发挥,把无线和有线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将网络资源的配置得以最优化,从而推进智慧城市得到更大幅度的发展,同时相关的通信设备厂商、芯片厂商会得到最大的发展,收获较大的经济效益。

矿体内夹石及矿体间围岩其岩性与矿石差异极小,均为质纯的厚—巨厚层微晶灰岩,包括藻灰岩、藻屑灰岩、砂屑灰岩及鲕粒灰岩等,常具铅锌矿化,与矿体界线呈逐渐过渡状态,无明显岩性差异标志可区分矿与非矿。

二是围绕达坂城区乡村旅游已有的知名度,组织各种文化、体育活动,继续做好“节事旅游”,创造条件积极举办音乐节、垂钓节等活动,进一步提高达坂城区乡村旅游的知名度、美誉度。

三是挖掘具有艺术性、创新性为一体的、切合达坂城区地方文化特点的标志性文化旅游工艺品(纪念品)。倚靠当地农牧资源,发展生态、休闲和体验型农家乐,多方位开发融休闲度假、田园观光、采摘、农耕体验、农家美食等乡村旅游精品工程。

我决定放弃注册。小伙子即说:“那就不能打折了。”我说:“不对。你刚才说不扫码打七折,你看着,我把关注删除掉,就等于没有扫码。仍然应该享受七折优惠。”小伙子无语默认。最后我以七折优惠买下了鞋子。我不会为两折便宜而把自己的身份信息和盘托出,尽管这个品牌是知名品牌,我也已经穿了很多年。

4.4 夯实乡村旅游队伍建设

一是以乌鲁木齐市打造大南山国际旅游区的契机,与有经验的乡村旅游行业组织进行学习交流,以具有一定资质的旅行社为依托,成立达坂城区旅游运行综合运营机构。并以达坂城区旅游项目为基础,对申报旅游项目的旅游景区协会、农家乐协会等组织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促进达坂城区旅游景区协会、农家乐协会、旅游商品经营者协会等组织的建立。

二是实施人才强区战略。鼓励旅游专业的优秀毕业生来达坂城区,通过引进“千人计划”等高层次人才、聘任国内著名专家、学者等组成顾问团,成立旅游业专家智库。为推动达坂城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为旅游业发展提供支撑。

三是有序开展从业人员培训。以达坂城区景区管委会为依托,推行全行业教育培训,加强全民教育,通过报刊、广播及知识竞赛等方式,开展广泛的旅游宣传,进一步增强旅游意识。

4.5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以《达坂城区2018年乡村旅游发展扶持奖励办法》、《2018年达坂城区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惠农政策》等政策为依托,通过明确旅游项目资金的使用方向和用途,以招商引资项目、旅游项目投入来弥补达坂城区基础设施差的短板,加快乡村旅游的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乡村旅游业发展与交通、餐饮、住宿、通讯等行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二是依托G30、S314、城际列车等构建“快进”交通网络,加快建设和改善通往区内主要旅游景区、景点的高速公路,鼓励高速公路与旅游景区融合发展;建设汇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慢游”交通网络,结合达坂城区各乡镇街道公路沿线景观风貌和旅游资源,打造集通达、游憩、休闲、教育等复合功能的旅游公路。

纳入标准:①均存在性生活史;②宫颈完整无器质性损伤;③意识清晰能够配合进行调研;④病历资料齐全者;⑤入选对象对本次调研的过程、方法及原理清楚明白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精神疾患者;②合并其他器质性疾病如冠心病、肾衰竭等;③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④近1年内接受过子宫颈癌筛查者;⑤拒绝接受宫颈检查者。剔除标准:①随访过程中失联者;②主动要求退出调研者。

三是按照《达坂城区农家乐旅游发展扶持奖励实施办法》开展星级农家乐的评定及复验,鼓励农家乐经营户提档升级,引导农家乐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支持有条件的乡镇积极发展旅游民宿,强化达坂城区星级宾馆建设。

参考文献:

[1]黄淑梅.桂林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9(17):8260-8261.

[2]马彩霞.国内外乡村旅游微型企业研究综述[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1):1-2.

[3]中共中央,国务院.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全面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J].中国农村科技,2018(2):12-14.

[4]杨光宗.山西休闲农业发展分析与对策[J].山西农业科学,2018,46(9):1574-1576.

[5]中共达坂城区委员会,达坂城区人民政府.达坂城区旅游业发展情况汇报[R].乌鲁木齐:2017.

[6]中共达坂城区委员会,达坂城区人民政府.达坂城区乡村旅游发展情况报告[R].乌鲁木齐:2017.

[7]中共达坂城区委员会,达坂城区人民政府.达坂城区关于全面融入大南山旅游区发展规划推动全域旅游发展情况汇报[R].乌鲁木齐:2018.

[8]中共达坂城区委员会,达坂城区人民政府.新疆达坂城全域旅游总体规划第二阶段——征求意见稿[R].乌鲁木齐:2018.

[9]中共达坂城区委员会,达坂城区人民政府,新疆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达坂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研究[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

[10]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区文体旅游局.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区旅游业“十三五”规划(2016—2020)[R].乌鲁木齐:2015.

Research on the Status Quo and Countermeasures of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in Dabancheng District,Urumqi

LUO Juan,BAI Xia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Trade,Xinji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Urumqi, Xinjiang 830052,China)

Abstract: Facing the historical opportunity of the country to build the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and the opportunity for Urumqi to build Nanshan International Tourism Zone,Dabancheng District put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ecological zone,tourism zone,industrial zone,cultural development zone",in combination with its regional conditions and resources,and the development orientation of "Tianshan Green Valley and Cultural Dalai".Based on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in China,this paper analyz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in Dabancheng from various angles,and proposed that the main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in Dabancheng were: (1) insufficient development of leading rural tourism resources; (2) insufficient construction of rural tourism brands; (3) weak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source market; (4) lack of rural tourism industry organizations and professional talents; (5) imperfect rural tourism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In response to the above problems,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were proposed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rural tourism industry in Dabancheng District.

Key words: rural tourism; Dabancheng; development status; development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 F590

文献标识码: A

DOI 编码: 10.3969/j.issn.1006-6500.2019.07.007

收稿日期: 2019-03-11

基金项目: 新疆农业大学校前期资助课题(XJAU201628)

作者简介: 罗娟(1992—),女,四川宜宾人,在读硕士生,主要从事乡村旅游方面的研究。

通讯作者简介: 白祥(1982—),男,新疆吐鲁蕃人,博士,主要从事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方面的研究工作。

标签:;  ;  ;  ;  ;  

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