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糖尿病的诊断及治疗论文_万红

妊娠合并糖尿病的诊断及治疗论文_万红

黑龙江省庆阳农场医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778

【摘 要】糖尿病是一种伴有遗传倾向的代谢障碍性内分泌疾病。它是以对糖类耐受性降低而引起的糖、蛋白质及脂肪等代谢紊乱,以高血糖、糖尿及乏力等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综合征。自胰岛素问世以来,糖尿病得到了有效控制,使很多糖尿病育龄妇女恢复了生殖功能,糖尿病合并妊娠者日益增多。由于妊娠本身是一个致糖尿病因子,随着妊娠进展,易造成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而出现或发现糖尿病,称之为妊娠期糖尿病。提高对妊娠期糖尿病的认识、早期诊断和治疗显得更为重要。

【关键词】妊娠糖尿病;诊断;治疗

1病因

妊娠本身是一个致糖尿病因子:①妊娠期多种激素分泌增加。胎盘所分泌的激素,胎盘泌乳素、黄体酮、雌二醇,孕期肾上腺皮质的可的松的分泌量也增多等都有对抗胰岛素作用,妊娠晚期垂体前叶催乳素的分泌量可增加5~10倍,影响了胰岛素的分泌量;②胎盘具有胰岛素降解酶,加速了体内胰岛素的降解;③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由于受上述诸因素的影响,为维持代谢平衡,随妊娠进展,胰岛素分泌量必须代偿性增高。

2发病机制

2.1糖尿病控制

①妊娠期的适应性改变及产生的各种并发症可导致临床控制糖尿病极为困难。胎盘泌乳素具有促进游离脂肪酸代谢以节约糖消耗的功能。在它的影响下,孕妇如胰岛素相对缺乏,脂肪酸就成为机体多数组织的主要能量来源,生成的酮体大量耗损体内碱储备,因而极易发生及恶化代谢性酸中毒。糖尿病孕妇如并发感染则更易引起胰岛素抵抗及酸中毒。②糖尿病孕妇的胰岛素用量不易掌握,早孕期恶心呕吐,进食量骤减,临产时剧烈的体力消耗伴进食少,这时就需要减少胰岛素用量或静滴葡萄糖液,否则很容易发生低血糖,甚至胰岛素休克。另一方面妊娠所诱发的胰岛素抵抗,如饥饿严重就足以引起酸中毒。

2.2产褥感染

分娩后孕期存在的所有致糖尿病因子,随胎盘排出而消失,可是垂体生长激素在产后几天内还维持低水平,导致胰岛素需要量迅速下降,可是如发生产褥感染,胰岛素需要量不但不能减少,可能还要增加。

3诊断

妊娠期体内糖代谢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由于妊娠期胰岛功能旺盛,分泌胰岛素增多,加之胎儿生长发育所需全部来自于母血葡萄糖,故孕妇空腹血糖值低于非孕妇。同时,由于妊娠期周围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故血糖峰值高于非孕时并延迟到达。鉴于妊娠期空腹血糖及糖负荷后血糖值变化不同于非孕期,因此妊娠期糖尿病与糖尿病合并妊娠的诊断标准不同。

3.1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标准

符合下述任何一项标准即可诊断为糖尿病。①妊娠期2次或2次以上FBG≥5.8mmol/L。②50g GCT lh血糖≥11.1mmol/L,FBG≥5.8mmol/L。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③OGTT各点血糖两项或两项以上达到或超过下述标准:空腹及口服葡萄糖后l,2,3h血糖分别为5.8,10.6,9.2,8.1mmol/ L。

3.2糖尿病合并妊娠的诊断

妊娠前糖尿病已确诊,所以孕期诊断较容易。非孕期糖尿病诊断采用1997年WHO推荐的75g葡萄糖耐量试验标准,即FBG以及口服葡萄糖后2h血糖分别为7.0mmol/L、11.2mmol/L,任何一项达到或超过上述标准可诊断为糖尿病;或者有多饮、多食、多尿及消瘦等自觉症状,随机血糖≥11.2mmol/ L。如果妊娠前从未进行过血糖检查,有以下表现也应考虑孕前患有糖尿病:①早孕期出现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不升或下降,甚至出现酮症酸中毒,伴血糖升高;②妊娠20周前,FBG≥7.0mmol/L。

4治疗

4.1糖尿病控制

4.1.1饮食治疗

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原则是提供一个平衡的饮食,既有足够的营养,能保持适当的体重增加,适宜于胎儿的生长发育和孕妇的特殊需要,而又不因脂类浓度升高,继发血管硬化。4.1.2运动疗法可以控制体重的增长速度,也可以通过增加外周组织的血供而明显改善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因而,运动可以起到协同其他治疗发挥更好效果的作用。运动可以依据孕妇的生理特点及自己喜好选择不同的运动方法。中等量活动可使病人感觉良好,并可帮助调节体重的增长及控制血糖浓度,但活动应该规律进行,运动量必须按照预定计划。凡保持日常生活的活动者,每天需要增加热量以保证营养,过多给予食物或控制过严均可促成酮症酸中毒的发生,对孕妇和胎儿发育均不利。

4.1.3胰岛素治疗

血糖控制水平与妊娠结局。确诊糖尿病孕妇只有少数能通过饮食控制得到良好效果,而90%以上需要胰岛素治疗。给药方法:胰岛素的作用开始于注射后2h,因而在早餐前注射,就是控制早、午餐后的血糖,晚餐时作用已消失;因而晚餐前需注射1次,作用持续至睡前。胰岛素治疗的成功关键在于医师的责任心和给药的时间,并且必须经常调整剂量。

4.2产科处理

4.2.1分娩方式

糖尿病合并妊娠本身不是剖宫产指征,但如有产科指征或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考虑剖宫产:①高龄初产;②糖尿病病程较长,尤其伴有血管病变;③有死胎、死产史;④产程进展缓慢或引产失败。临产过程中应持续进行宫缩及胎心率的电子监护。如在6~8h没有满意进展,则应停止引产,作剖宫产结束分娩。

4.2.2临产期血糖的控制

分娩过程中,如孕妇及胎儿有高血糖,则新生儿也多有高血糖。如孕妇有酮症酸中毒,可导致胎儿血 pH降低,易发生新生儿呼吸困难综合征。因而近年非常重视分娩期间孕妇的血糖控制。有两个因素导致临产过程中孕妇血糖浓度不易维持:①临产过程中,产妇基本中止进食,由于饥饿容易引起酮病,为防止这一意外,应维持静滴葡萄糖;②分娩后,由于hPL的消失,产妇胰岛素需要量急剧下降,为了防止产后低血糖,需降低分娩前胰岛素治疗剂量,最好应用短效胰岛素。

参考文献:

[1]杨慧霞.妊娠期糖尿病的筛查与诊断[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05年05期

[2]朱付凡,孟会.妊娠期糖尿病治疗及分娩时机、方式选择的研究[J].中国医师杂志,2003年10期

[3]朱逊,边旭明.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治进展[J].当代医学,2001年04期

论文作者:万红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7月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7

标签:;  ;  ;  ;  ;  ;  ;  ;  

妊娠合并糖尿病的诊断及治疗论文_万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