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后脑出血转化的相关因素分析论文_ 黄俊仪

黄俊仪

(启东市人民医院;江苏启东226200)

【摘要】目的:分析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后脑出血转化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11月为时间段,将此时间内接受阿替普酶治疗的急性脑梗死病人56例作为对象,治疗结束采用CT、MRI诊断对脑出血转化现象进行判断,对脑出血转化病人进行回顾分析。结果:56例病人9例发生脑出血转化,最终经过因素分析发现脑出血与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房颤及治疗前血糖浓度具有直接性联系,P<0.05。结论:加强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房颤以及高血糖检查力度对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后脑出血减少具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急性脑梗死;脑出血转化;相关因素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9)01-0204-01

急性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的脑部疾病,多是因病人的脑组织受到影响血供中断所致。临床相关研究数据显示:在4.5小时内急性脑梗死发病病人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有利于改善病人的临床症状,改善预后效果[1]。脑出血作为静脉溶栓治疗后时常可见的并发症,此类病症对病人的生命健康威胁性较高。鉴于此,本研究以收治的病人为对象,回顾分析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后脑出血转化的相关因素分析。

1.资料和方法

1.1基础资料

随机抽取56例本院在2017年3月-2018年11月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病人,患者男女各有29例、27例,年龄56-75岁,平均(65.03±10.23)岁,合并症:19例高血压、15例糖尿病、12例房颤、8例抽烟、2例以往脑卒中病史,发生9例脑出血,其中4例HI-1、2例HI-2、2例PH-1、1例PH-2。

入选标准:急性脑梗死发病时间不超过4.5小时;术后伴有肢体功能障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4分;治疗前经过临床头颅CT等诊断,无颅内出血现象;研究对象和家属全部知情研究内容;研究通过伦理委员会审批。

排除标准:发病时间不明确;以往具有颅内动脉瘤、癫痫、精神疾病史;短期内接受外科手术;研究对象和家属对研究不知情。

1.2方法

对病人的全部基础性资料、以往病史、现病史、融霜治疗期间,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梗死位置、生活习惯等资料进行调查,正式治疗前,并采用凝血功能、电解质、心电图等检查方法,经过24小时溶栓治疗,再次采用头颅CT检查[2]。

1.3观察指标

静脉溶栓治疗后脑出血转化标准:按照头颅CT诊断标准,又可以细分为梗死边缘斑点出血(HI-1),梗塞内部大融合斑点出血,无占位效应(HI-2),梗死区域出血面积≤30%伴有轻微占位效应(PH-1),梗死面积>30%且伴有显着占位效应(PH-2)[3]。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者所有数据全部采用SPSS23.0系统软件处理,数据分为用()表示计量和[n,%]表示的计数两种,检验方法分别采用t与卡方,最终采用Logistic回顾分析,数据经过检验P<0.05,统计学价值存在。

2.结果

经过Logistic回顾分析,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Exp为0.881,95%CI为0.700-1.105,P=0.023,房颤Exp为0.744,95%CI为0.865-25.523,P=0.041,术治疗前血糖浓度Exp为0.777,95%CI为0.584-1.016,P=0.037,报道见表1。

3.讨论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病症,有利于疏通脑动脉血管,促使血液供应得到恢复,确保脑组织供氧、供血得到保障,确保临床治疗有效率。不过随诊病情的金针,脑组织受损逐渐加重,面对强大的压力,脑部组织发生出血现象,导致病人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因此,本研究针对静脉溶栓治疗后急性脑梗死后脑出血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发现房颤作为急性脑梗死病症预测因素,相对比未发生房颤的病人,溶栓治疗后伴有房颤的病人脑出血风险高,而神经缺损评分作为脑梗死病人病情反映的主要指标,其评分越高表示病人的溶栓治疗效果越不理想。血糖升高作为影响病人血液正常运行的影响因素,其可诱发急性脑梗死疾病的发生。本研究经过治疗前血糖浓度、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抽烟、房颤及高血压病症等分析,证实脑出血与房颤、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糖浓度关系密切。

综上所述,对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后脑出血病人加强术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房颤及血糖控制,为预防脑出血提供条件。

参考文献:

[1]尚俊英,李雪峰,赵虹,等.急性脑梗死患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出血性转化的相关因素分析[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7,34(7):1009-1012.

[2]刘春梅,周俊山,施洪超,等.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出血性转化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18,v.25(03):40-44.

[3]鲁文先,苏毅鹏,陈金波.急性脑梗死患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的疗效及出血性转化影响因素分析[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17,25(25):33.

论文作者: 黄俊仪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1月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

标签:;  ;  ;  ;  ;  ;  ;  ;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后脑出血转化的相关因素分析论文_ 黄俊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