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年度会计报表期初余额审计_期初余额论文

国有企业年度会计报表期初余额审计_期初余额论文

国有企业年度会计报表期初余额的审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余额论文,国有企业论文,会计报表论文,期初论文,年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期初余额审计的方法

期初余额的审计在国外有多种方法,但均考虑到以下因素:控制风险的计划估计水平;须了解的内部控制制度范围。我认为有两种方法值得推荐,一是主要证实法。它将上述因素作如下规定:(1)将控制风险的计划估计水平设定较高;(2)计划较少了解内部控制制度的有关部份;(3)计划较少的符合性测试;(4)安排较大的实质性测试。这种方法适用于发生额较大,次数不多的帐户有关认定,如长期投资、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实收资本等。二是较低控制风险估计水平法,它是将四个要素作如下规定:(1)将控制风险计划估计水平定为中等或低;(2)计划扩大了解内控制度的相关部分;(3)计划扩大符合性测试;(4)安排较少的实质性测试。这种方法适用于哪些受大量日常交易影响的帐户的有关认定,如应收帐款、存贷、应付帐款等。

期初余额审计的实施

1.询问被审单位有关人员。(1)询问被审单位管理当局,主要内容包括:企业成立的时间,厂长、经理的姓名、领导能力、领导风格与品质,企业当前的形势及面临的困难等。这些因素均可能影响到期初余额的真实性。(2)询问财务会计人员。主要内容有:财会人员的组成、素质、岗位分配,内部牵制情况,近年来会计政策的变化以及管理当局对财会工作的重视程度等。(3)询问财税专管员。按照税收征管制度规定,企业均有相应的财税专管员,他们对自己所分管的企业比较了解,通过与他们的接触,可以确定期初余额的审计重点。

2.通过复核内部审计人员工作加以确认。主要通过复核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计划表,审计工作底稿,内部审计报告,并结合询问内部审计有关人员情况,判断期初余额的可信性。

3.审阅以前年度会计资料及相关资料。若通过对内审人员工作的复核以及实质性测试均无法确认,则可以通过审阅上期会计资料加以证实。(1)通过分析性复核加以证实。(2)采用主要证实法加以确认。对于那些发生金额较大、次数不多的帐户可以运用此法。(3)对于分析性复核有异常的项目。要根据企业的性质来确定审计重点和范围,有可能还要对上期报表进行审计。

4.通过对本期会计报表执行实质性测试证实其正确性。有些帐项可以通过本年度报表实质性测试得以确认,而不必审阅上期会计、资料。如应收帐款或应付帐款的期初余额,通常在本期内可以收回或支付,则此后收回或支付的事实,即可视为应收帐款或应付帐款期初余额存在的适当依据。

如果实施上述审计程序后,乃无法对其期初余额加以确认,我认为可以利用1995年度清产核资报告的结果,考虑具体情况加以调整确认。若还不能确认,还可往以前年度追溯,但最好不超过三年。因为现在的上市公司审计均这样做,国有企业审计可以成为参照。

标签:;  ;  ;  ;  ;  

国有企业年度会计报表期初余额审计_期初余额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