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公务员思想的意义_为人民服务论文

周恩来公务员思想的意义_为人民服务论文

周恩来公仆思想的时代意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周恩来论文,公仆论文,意义论文,思想论文,时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当代中国,周恩来——一个伟人的名字,作为人民公仆化身,深深铭刻在亿万人民心中。人民深深怀念他,崇敬他,就在于他以堪称楷模的公仆实践将自己的一切奉献给人民。伟大的公仆实践源于光辉的公仆思想。廉洁奉公、艰苦朴素,谦虚谨慎、勤政敬业,严于律己、无私奉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周恩来公仆思想的内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则是其基本内核。在党的十五大上,江泽民同志庄严申明:“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这表明,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周恩来公仆思想依然是中国共产党人走向新世纪之魂。

周恩来公仆思想:基本内核与思想源泉

翻开周恩来的著作,“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无不闪烁在各个篇章的字里行间。他深情地说:“假如是对人民,我们要如对孺子一样地为他们做牛的。要诚诚恳恳、老老实实为人民服务。我们要有所恨,有所怒,有所爱,有所为。”“人民的世纪到了,所以应该象条牛一样努力奋斗,团结一致,为人民服务而死。”他反复强调“我们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人民的。”他明确指出:“我们国家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应该和群众同甘苦,共命运。”他要求干部“以人民的疾苦为忧”。在周恩来看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人永远不变的宗旨和天职,因为中国共产党站在“为绝大多数人民的最高利益着想的人民立场”,“我们的国家机关是属于人民群众的,是决心为人民服务的”。

在周恩来看来,中国共产党人的宗旨和公仆地位决定了她天经地义必须自觉接受人民监督。他认为,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可以防止工作偏差和品质蜕变;可以集中人民智慧,保证决策正确;可以及时修正错误。他认为“政府应该让人民代表批评自己的错误,承认应该承认的错误”,政府工作人员应主动听取人大、政协和群众的意见。在他看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自觉接受人民监督”的动力源泉,“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保证。只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自觉、主动和真诚接受人民监督;只有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才能不断克服缺点错误和官僚主义,很好履行人民公仆职责。

晚年的周恩来,一枚“为人民服务”的纪念章经常挂在胸前。这个细小举止意味深长,表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持久和深刻地渗透在他的时时、处处和事事,成为他工作和生活的座右铭。作为新中国第一任总理,他为改变中国贫穷落后面貌,使人民摆脱贫困,实现温饱而运筹帷幄,呕心沥血,励精图治。即使在身患绝症的情况下,他仍然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为挽救濒临崩溃边缘的国民经济而竭尽全力。他时刻保持人民勤务员本色,时刻将人民的疾苦挂在心上,在细微之处对人民群众关怀备至,体贴入微,为人民创造幸福生活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无私奉献自己的一切。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评价的“周总理是一生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工作的人”,“是同志们和人民很尊敬的人。”正如世人所公认的,周恩来公仆思想不仅体现在他的语言和文字上,更体现在他的震撼人们心灵的行动和工作实践上。公仆思想与公仆实践的有机统一,塑造了周恩来人民总理的伟大公仆形象。“人民总理爱人民,人民总理人民爱”则正是这种伟大公仆形象最真实最生动的写照。

同一切优秀思想一样,周恩来公仆思想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根之树。这个“源”就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美德,特别是“民本”思想。这个“本”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公仆观,这个“根”则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公仆群体与优良传统作风。

在古老中国的文明长河中,从孟子“民贵君轻”、贾谊“民为政本”、柳宗元“吏为民役”、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到孙中山“主权在民”,无不闪烁“民本”思想的火花。马克思、恩格斯则系统阐述人民选举、监督和罢免“社会的负责的公仆”,公仆为人民服务,“防止国家和国家机关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的科学社会主义公仆观。在早年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周恩来接受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立志“救民于水火之中”。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他又接受传播到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公仆观,将朴素的“民本”思想升华到“社会的负责的公仆”的理性高度。在同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自觉接受人民监督”为基本内核的公仆思想。

纵览半个多世纪的革命和建设历史,我们清晰地看到,周恩来这位公仆楷模与中国共产党人公仆群体融为一体,周恩来公仆思想与党的优良传统作风融为一体,成为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周恩来以自己的公仆实践,逐步形成超乎他人之上的人格魅力和公仆形象,与他的公仆思想共同影响和促进了我党公仆群体和优良传统作风的形成和发扬。而周恩来这位公仆楷模的形成和公仆思想的发扬光大,更得益于我党公仆群体和优良传统作风的形成和发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是我们党不变的宗旨,“密切联系群众”是我党三大优良作风之一,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为人民服务”的著名论断及其系统丰富的论述同周恩来公仆思想一道影响和教育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形成千千万万个为人民解放事业奉献一切的公仆所组成的公仆群体。毛泽东、刘少奇、朱德、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同周恩来一样,由于品德高尚、深受人民崇敬爱戴,而成为这个公仆群体的楷模和杰出代表。

周恩来公仆思想:跨越两个伟大时代的党魂

回首本世纪初叶,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封建军阀连年混战,中国人民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残酷剥削压迫下苦苦挣扎,面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艰巨任务,深刻认识到“力量的源泉是人民”的包括周恩来在内的中国共产党人,向人民展示了比历史上所有农民起义领袖、明君、清官、贤臣和侠士更加崭新的人格形象,向人民申明自己是他们利益的忠实代表,是全心全意为他们服务的公仆。他们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艰苦朴素平易近人的工作作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品德、不畏艰险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在人民群众中产生巨大的激励、教育和鼓舞的人格力量。人民从他们的言行举止认识了党,认识了革命,看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希望,看到了中国未来的光明前途,找到了从未有过的信仰依托和精神家园。正因为如此,人民义无反顾地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汇成浩浩荡荡的革命洪流。在白色恐怖中,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多少人民群众为掩护革命干部和子弟兵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在物质财富严重匮乏的岁月,多少人民群众将自己的口中食、身上衣用扁担和小车送上前线;在新中国诞生后的和平年代,多少人民群众为建设社会主义新生活而忘我劳动,为了国家大局利益而甘愿牺牲自己的利益。中国共产党人正是以周恩来公仆思想所体现的优秀品质和公仆形象,实现亿万人民最充分的组织动员和投入,使革命力量由小到大、由弱到强,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最后胜利,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伟大成就的奥秘和法宝。正如周恩来所指出的:中国革命如果“没有千千万万人民的决死支持,绝对不可能设想这样巨大这样迅速这样彻底的胜利。”

瞩目现实,展望未来,我们虽然不再面对白色恐怖、枪林弹雨,但是,我们却面对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和更加严峻的考验与挑战,面对着人口众多、经济文化发展相当不发达且极不平衡的基本国情,更面对着实现现代化宏伟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民主政治体制,实现中国向富裕、民主、文明的现代社会全面转型这个中国历史上空前艰巨复杂的时代任务。毫无疑问,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宏伟目标,没有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没有全国人民的同心同德、坚持不懈地长期艰苦奋斗,是不可想象的;我们要实现体制转换和社会转型,协调日益错综复杂的各种利益关系,解决复杂的社会问题和矛盾,没有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崇高威望和巨大凝聚力、号召力,没有广大干部以公仆身份与人民同甘共苦,同舟共济,也是不可想象的;我们要对付种种严峻挑战,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没有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没有人民群众作为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没有与人民生死与共的血肉联系,更是不可想象的。

由此而来,一个值得深深思考,更要求必须正确回答和解决的严峻问题摆在我们面前。这就是,在时代环境和时代任务发生变化的今天,我们党靠什么最广泛的团结、凝聚和组织、动员全国人民为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同心同德、奋发图强、艰苦奋斗。答案毫无疑问是只能靠一如既往地牢牢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更加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更好地保持与人民的血肉联系和鱼水关系,弘扬光大周恩来公仆思想这个中国共产党走向新世纪的党魂。

我们欣喜地看到,在现代化和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我们党公仆群体不断壮大,孔繁森等人民公仆楷模不断铭刻在时代丰碑上。他们改革创新、开拓进取、勤政廉洁、无私奉献、励精图治、艰苦奋斗的感人事迹震撼着人民的心灵,在全社会引起轰动。然而,现实生活中,金钱、美色、权位、灯红酒绿诱惑驱使一些“意志薄弱者”滑向腐败堕落的深渊。腐败现象、官僚主义和不正之风久治不除且滋长蔓延,已经引起人民群众不满和忧虑,一些腐败大案曝光更令人民群众震惊和愤怒。表明进一步继承和发展周恩来公仆思想,彻底消除腐败现象、官僚主义和不正之风,实现党风政风的根本好转,涌现更多孔繁森式的优秀人民公仆,壮大我党公仆群体,已成为亿万人民的强烈渴望和深切呼唤,成为中国共产党走向新世纪的时代要求。

继承发展周恩来公仆思想:中国走向新世纪的时代要求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党第二、三代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周恩来公仆思想。邓小平同志深情地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他反复强调,我们要把人民答应不答应,拥护不拥护,满意不满意,作为我们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他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健全完善监督约束机制,从法律上、制度上监督约束干部履行人民公仆职责。党的十二大首次将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写进党的章程。《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则系统阐述了新时期党的公仆思想。在多次讲话中,江泽民同志反复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密切联系群众、自觉接受人民监督作为“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和“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重要内容。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他特别强调:“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根本的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充分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这表明,在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今天,周恩来公仆思想不仅必须继承发展和弘扬光大,而且被赋予新的时代要求。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承发展和弘扬光大周恩来公仆思想,将激励鞭策我们励精图治,奋发图强,艰苦奋斗,加快现代化建设进程,使人民永远告别贫困,走向文明与富裕。

在当代中国,人民群众最大的愿望就是根本改变我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尽快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使我国早日跻身世界现代化强国行列。因此,今天我们弘扬周恩来公仆思想,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最根本的就是为顺应和满足人民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的强烈愿望,领导组织人民为过上富裕文明的生活而奋发图强,真正“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始终牢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排除各种干扰,竭尽全力推进现代化建设进程,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推动我国经济不断跃上新台阶,使我国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逐步向小康乃至富裕迈进。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承发展和弘扬光大周恩来公仆思想,将激励鞭策我们勇于探索,改革创新,开拓进取,为人民创造充分发挥积极性、创造性和聪明才智的体制环境。

众所周知,我们今天进行的改革,就是建立与现阶段我国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符合人民根本利益和愿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民主政治体制及其社会管理体制,使人民充分发挥积极性、创造性和聪明才智,保障人民更好地成为国家主人,国家干部成为人民公仆。因此,我们今天弘扬周恩来公仆思想最具时代特色的要求,就是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不畏艰难挫折,敢为人先,开拓创新,以“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大厦,健全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实现形式和社会主义民主实现形式,努力为人民创造充分发挥积极性、创造性和聪明才智,充分实现经济、政治、社会的民主权利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良好体制环境。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承发展和弘扬光大周恩来公仆思想,将教育鞭策我们坚持对人民长远和整体利益高度负责的精神,正确处理包括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关系在内的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进行科学决策和管理,为实现社会公平和人民共同富裕而努力。

随着社会全面转型,我国社会利益关系正呈现出日益错综复杂的态势。正确处理社会利益关系,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长远和整体利益,无疑成为今天我们弘扬周恩来公仆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重要内容。我们必须以“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态度,统筹兼顾和协调理顺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我们应当坚持效率优先原则,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但我们同时又必须为未富的地区和人民创造脱贫致富的环境和条件,为城乡贫困人口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和救助,为失业人口创造再就业的机会和条件,为社会绝大多数人创造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生存发展的均等机会和条件,为实现共同富裕这个符合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最终目标而努力。

毋庸置疑,干部决策是否科学,管理是否得当,与人民利益得失息息相关。面对决策难度增大的复杂环境,我们必须本着对人民利益高度负责的精神和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态度,准确把握所处环境的实际情况,认真学习和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和管理技能,实现科学化的决策和管理。在决策和管理活动中,摆正全局与局部、眼前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坚决杜绝地方保护主义、本位主义和小团体主义,坚决杜绝长官意志、贻害子孙的对人民利益极不负责任的决策和管理行为,多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实事,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承发展和弘扬光大周恩来公仆思想,将教育鞭策我们经受市场经济考验,模范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伦理道德,依法行政,廉洁自律,永远保持与人民的血肉联系。

滚滚而来的市场经济大潮,以其天然缺陷和负效应使我们党与人民的血肉联系面临严峻考验。在严峻考验面前,我们比以往更需要弘扬周恩来公仆思想,做到廉洁自律,顶住形形色色“糖衣炮弹”的袭击,像周恩来那样视人民为父母、为主人、为师长,视自己为儿女、为公仆、为学生,时刻关心人民的疾苦,及时解决群众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对人民切实尽到公仆之责、儿女之情;认真学习和科学总结人民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和聪明才智,制定和贯彻执行符合人民群众愿望和利益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并且将其变成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努力增强法制观念和提高法律知识水平,依法行政和规范自身行为,模范履行法定义务和职责,杜绝任何超越法律的言行,依法自觉接受党组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监督;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在社会日常生活中担当合格乃至优秀的社会角色,处处履行好自己的多重职责和义务,真正成为与人民水乳交融、血肉相连,深受人民群众爱戴的大写的“人”。唯此,进一步提高党在人民中的威信,使亿万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更加同心同德地投身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使富裕、民主、文明和强大、统一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崛起于未来二十一世纪的世界东方。

标签:;  ;  ;  

周恩来公务员思想的意义_为人民服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