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特区发展国际研讨会综述_经济特区论文

中国经济特区发展国际研讨会综述_经济特区论文

中国经济特区发展国际研讨会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经济论文,特区论文,国际研讨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由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召开的“中国经济特区发展国际研讨会”,于1995年4月13日到15日在海口举行。来自中国大陆、美国、德国、智利、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近80位专家学者和官员,就中国经济特区面临的新形势、经济特区的国际比较、中国经济特区发展的目标模式及近期对策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与会代表普遍认为,由于中国国内和国际形势的发展,目前中国经济特区正进入发展的关键时刻,正处于向更高目标发展的过渡阶段。在推进中国经济特区进一步发展的过程中,要突出解决三大问题。

一、新形势下中国经济特区的地位和作用

1.在全国改革开放的新格局中,经济特区面临的改革开放的试验任务更加繁重。

代表们认为,16年来,特区成功地发挥了改革开放“窗口”作用和示范作用,成功地繁荣了地区经济和扶持、带动落后经济地区的发展。在全国全方位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特区应充分利用先行改革的优势,为全国的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进行深层次的探索,提供新经验,进一步发挥“窗口”、“试验场”和“排头兵”作用。

有专家强调,超前改革试验是经济特区的生命。特区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最重要的莫过于作为中国经济体制深化改革的试验场。今后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过程中,经济特区仍将起到超前改革试验的作用。

专家指出,全国加快向市场经济过渡,赋予经济特区在改革试验方面的责任更重,任务更为艰巨。第一,我国向市场经济过渡是一个很长的过程,随着改革的深入,深层次的利益关系和矛盾将更加复杂,更需要经济特区在先行一步的改革试验中提供更成熟的经验;第二,经济特区目前和今后继续深入进行的经济改革、社会改革、行政改革以及民主法制建设,更具深刻性和复杂性,对全国的改革能够继续起到示范作用,对我国的体制转轨提供全面的经验。由此看来,保持经济特区在改革上更大的灵活性和经济管理上更大自主权的基本政策不变,就显得十分必要。

专家们认为,中国的对外开放是多层次的,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接轨需要逐步推进。中国是一个大国,各地的情况千差万别,不同区域的开放会形成不同的效应。经济特区由于过去已有的开放基础和区位优势,能够起到连接内地与世界经济的桥梁作用。在对外开放中中国经济特区肯定要比其他地方更早一步融入世界经济格局,率先与国际市场接轨。特别是在当前整个世界出现了更加开放的新格局、全球贸易自由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给经济特区进一步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极有必要让经济特区实施更加开放的政策和体制,让经济特区按照国际惯例,参与国际间的平等竞争。

2.经济特区在联接内地、促进中国区域平衡发展,以及实现国家宏观经济平衡中扮演重要角色。

有专家指出,对于中国宏观经济不平衡及其产生的问题应予以高度重视,但不要把问题估计得过于严重。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特区带动了其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前,华南地区经济增长率曾持续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均国民收入水平也大大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华南地区经济赶上并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1993年华南四省区的总体经济实力和人均GDP与长江三角洲相当。中国沿海地区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一半,其经济却迅速发展,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成绩。应当说,经济特区从总体上促进了中国宏观经济的平衡和稳定发展,至于内地少数落后地区,与经济特区和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拉大,应视为特殊情况。

代表们认为,特区发展与内地发展并不构成矛盾关系,而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特区的发展已为内地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带动和促进了内地的发展。

有专家特别提出,目前必须克服一个误区,即把东西部地区差别提高到一个不恰当的地位,特区对内地的发展起到的是一种扶持作用,而不是压制作用。只有特区的进一步发展,才能更加有效地带动其他地区的发展。东西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必须解决,但不能以牺牲特区的进一步发展为代价。同时,特区在实现国家宏观经济平衡中也将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贡献,例如,可以通过更多地上缴中央财政,向内地更多的投资和输送人才等,为全国宏观经济平衡发展继续作出贡献。

3.经济特区是祖国统一的前沿阵地,在祖国统一大业中起着其他地区不可取代的作用。

代表们指出,创办经济特区是落实“一国两制”构想,完成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需要,不仅有利于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和长期稳定,也有利于促使台湾早日回归。经济特区在今后的祖国统一大业中应当发挥更大的作用。深圳、珠海两特区在香港、澳门回归后更能结成紧密的经济联合体。厦门特区在海峡两岸的经贸交往以及统一的历程中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琼台经济合作也越来越受到两岛的重视。

二、经济特区要根据新的形势,立足于现实,增创新优势

1.特区要增创改革的新优势,通过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促进特区进一步发展。

专家指出:特区政策的基本点,就是经济特区的改革要有更大的灵活性。经济特区今后的发展,要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先行一步,积极探索,创造更多的经验。特区增创改革新优势,是特区增创新优势的关键所在。

专家们普遍认为,经济特区经过十几年的改革,已经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但目前经济特区的体制与世界市场经济的通行做法仍有相当大的差距,特区已有的改革仍然是初步的,特区增创改革新优势,就要在已有的改革基础上,加大改革的深度和力度,着力解决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促进新旧体制的彻底转轨。

2.经济特区要根据自身的不同情况,发挥各个特区不同的优势。

专家们一致认为,各个特区都有自身不同的情况,不同的特点,它们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应根据它们各自的产业发展目标,调整产业结构,运用经济调控手段,对产业发展进行引导。要发展优势产业,同时,有条件的特区要加快产业升级换代,发展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产业,增强国际竞争力。

3.特区再造新优势,需要在宏观政策上适应特区进一步发展的要求,形成新的推动力。

一些专家认为,经济特区十几年来的发展,从根本上讲首先是国家在宏观政策和体制上赋予了经济特区特殊的政策和地方自主权。保持政策优势是经济特区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经济特区今后进一步发展,仍然有赖于国家在宏观政策和体制上给予支持,保障特区再造新优势。

专家指出,今后经济特区在改革开放中要发挥更大的作用,必须在宏观体制上,给予地方更多的自主权。要在保证各项基本政策不变的前提下,赋予必要的新政策。

4.要深入研究利用特区引进高科技问题

专家们,尤其是境外专家多次讨论这一问题,其主要观点是:特区不适合作为引进高精尖技术的渠道。国外企业不会愿意将高精技术和复杂的生产流程引进到专利和知识产权难以得到非常严格的保护和人才水平不够高、密集度不够大以及加工业不够发达的地方。但可以建立高科技工业园来提高科技水平,其途径是政府提供资金,为全国最好的科技研究所和代理机构搬迁到工业园内提供辅助设施、基础设施和投资资助,使国内外企业为寻找创新、技术和人才而到园内来投资,从而形成“硅谷”,继而达到发展高科技产业的目的。

5.中央政府和特区政府要对五个经济特区的问题进行深刻的专门的研究。

三、要注意研究和借鉴国际经验,促进我国经济特区发展

1.各国和地区不同类型的经济特区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值得中国经济特区加以借鉴。

大多数与会专家认为,世界经济特区有着共同的特点和国际通行做法,如自由港、自由贸易区等都是实行境内关外模式。中国经济特区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认真研究国际的通行做法和世界经济特区的发展经验,可以采用世界经济特区的关境外模式,把中国经济特区定位为海关监督下的非关税区。

也有部分代表提出,中国经济特区不同于世界上的经济特区,是一种关境内的综合型经济特区,鉴于中国经济特区的功能和作用与国外经济特区的不同,因而不必发展成为自由港和自由贸易区,但可实施自由港的政策。

2.中国经济特区应当结合自己的特点,研究世界经济特区不同的模式,以创造自己的模式。

一些专家指出,世界经济特区既有共同特点,也有具体不同的模式。由于中国各个经济特区不同的情况,每个经济特区也应当有不同的发展模式,要注意发展的多样化。此外,有专家提出要在中国中西部地区造几个自由贸易区,以繁荣中西部经济。

3.要注意研究世界贸易自由化和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给我国经济特区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我国经济特区要把握时机,采取更加开放的政策,加快适应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要求,早日与国际经济接轨。

标签:;  ;  ;  ;  ;  

中国经济特区发展国际研讨会综述_经济特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