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实习生感染SARS流行病学分析

临床实习生感染SARS流行病学分析

一、临床实习学生SARS感染流行病学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杨晓华,张明,马磊[1](2021)在《我国临床医学生医院感染防控实践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文中认为在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的状况下,结合我国医院感染防控情况,分析临床医学生医院感染防控实践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探讨可能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途径与策略。指出,系统开设医院感染防控实践教育课程、编写针对临床医学生的医院感染防控实践教程、建立专门的医院感染防控实践教学中心、引入计算机虚拟仿真实践训练系统、建立严格的医院感染防控实践考核体系和岗前准入制度有助于提高临床医学生医院感染防控实践能力,为临床医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开展诊疗工作、做好医院感染防控提供保障,为我国各级医疗单位医院感染防控工作地顺利开展奠定基础,也为"健康中国"的建设贡献绵薄之力。

刘吉洛[2](2020)在《重要新发传染病(SFTS和COVID-19等)的流行病学、临床以及病毒基因进化特征》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生态环境改变和人类活动增加,自然界循环的病原体更频繁地向人类生活环境溢出,形成自然疫源性疾病。自然疫源性疾病是新发传染病的主要来源,对人类生存发展产生重大威胁。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重点新发传染病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SFTS)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的相关流行病学、临床和病原体进化特征从而探明新发传染病的流行特点和特异性防治要点。同时希望通过高通量测序等手段探索威胁东南沿海地区居民健康的病原体,对自然疫源性疾病进行实时监测和提供预警技术方法。研究方法:1.第一部分通过广义相加模型评估气象因素对SFTS流行的影响,以地理遥感分析方法探索地理环境与SFTS的关系。在SFTS流行区域进行野外动物样本收集以寻找潜在宿主。收集患者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指标数据,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Cox比例风险模型和广义估计方程等统计方法总结SFTS患者临床特征。实时定量PCR法对患者进行血清核酸诊断并确定病毒载量,患者特异性抗体Ig M通过ELISA法测得。收集SFTS患者急性期血清标本,通过感染工具细胞并培养、分离和鉴定得到SFTS病毒株。随后以公共数据库参考序列为模板,设计正反引物,完成病毒的全基因组测序。通过系统发育分析方法,结合测序结果和已发布的SFTS病毒参考序列信息,分析其基因进化规律。2.第二部分纳入研究的病例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收治的北京COVID-19确诊患者。收集、整理了患者发病时间、暴露史和实验室诊断等资料。通过Cox回归分析筛选影响疾病预后的因素。为探索新型冠状病毒(SARS-Co V-2)潜在的自然来源,收集公共数据库已经上传的冠状病毒序列进行重组分析。单倍型网络分析用于分析SARS-Co V-2的基因进化特征。通过计算病毒刺突蛋白和受体结合能力的改变评估病毒基因变异产生的影响。3.第三部分鼠类、蝙蝠、鸟类生物样本于东南沿海地区岛屿捕获,并收集血液、器官组织、咽拭子和肛拭子等。对相应样本肺组织核酸进行抽提、质检和二代高通量测序,并以拼接、比对等生物信息学手段筛查病毒序列信息,从而确定样本体内的病原体。结果:1.第一部分纳入宁波和舟山SFTS患者136例,河南地区患者1574例。总体上,死亡组患者年龄高于非死亡组(P<0.001),而性别和发病到入院时间无明显差异。浙江地区SFTS患者发病多集中在夏季(7-9月),在岱山等岛屿上生活的患者来源病毒基因型主要为E型(P=0.002),降水量、日照时长和大气温度与SFTS发病时间有统计学关联(P<0.05)。浙江SFTS非死亡组患者多出现肌肉酸痛和乏力症状(P<0.05),河南地区死亡患者多出现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和出血症状(P<0.05)。浙江地区患者入院时血尿素氮(BUN)升高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6),风险比为1.073(95%置信区间,1.021-1.128);而早期出现乏力症状为保护性因素(P=0.010),风险比为0.190(95%置信区间,0.053-0.675)。两地患者实验室检查项目入院时总体上乳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AST)、BUN和血肌酐(CREA)在死亡患者组显着高于非死亡患者组(P≤0.001)。浙江地区患者除白细胞(WBC)指标外,其余实验室检查项目和病毒载量动态变化趋势在死亡组和非死亡组患者间有显着差异(PGEE<0.05)。河南地区病例除WBC和肌酸激酶(CK)外,其余实验室检查项目动态变化趋势在死亡组和非死亡组患者间有显着差异(PGEE<0.05)。两地实验室检查指标动态趋势不同的项目为非死亡患者的谷丙转氨酶(ALT)以及死亡患者的CREA(PGEE<0.05)。累计收集舟山地区90只鼠类样本,SFTS病毒核酸检查均为阴性。分离174条患者来源毒株并完成全基因组测序,河南地区均为A型(117/117例),舟山(52/57例)和宁波(14/25例)地区多为E型,舟山和宁波分别发现9例和1例病毒重组。进化分析表明,病毒起源于河南并于1990-2005年由江苏输送至浙江和韩国,2005-2012年传播至日本并由韩国反向输入浙江。2.第二部分研究共计纳入55名COVID-19患者。患者平均潜伏期为8.42天,无症状携带者可能传播SARS-Co V-2,疾病的病程约为2周。与无肺炎表现的患者相比,有肺炎表现的患者年龄多15岁(P<0.001),有更高的比例患有高血压(有肺炎表现组为32.4%,无肺炎表现组为0%,P=0.004),更高比例出现发热(94.1%和71.4%,P=0.043)、咳嗽(61.8%和33.3%,P=0.040)症状。有肺炎表现患者入院时体内白细胞介素-6(14.61和8.06pg/m L,P=0.040)、B淋巴细胞比例(13.0%和10.0%,P=0.024)和红细胞沉降率(17.00和6.00m/60min,P=0.006)更高,而CD8+T显着降低(<190/μL)(33.3%和0%,P=0.019)。自发病至随后20天内的疾病发展过程中,与有肺炎表现患者相比,无肺炎组患者体内T淋巴细胞以及CD8+T细胞含量更高(PGEE<0.001)并且差距逐渐增加,表明CD8+T细胞介导的免疫功能需要更长的恢复时间。与穿山甲来源的冠状病毒序列相比,云南蝙蝠来源的Ra TG-13冠状病毒序列与新型冠状病毒(SARS-Co V-2)的相似性更高。单倍型网络分析表明,SARS-Co V-2病毒株在世界范围内可分为5组(A-E)。武汉来源的病毒株主要属于C组,而美国来源的病毒株包含全部的5种类型。V367F和N354D突变使SARS-Co V-2刺突蛋白与受体的结合能力比以往的冠状病毒更高。3.第三部分舟山市岱山岛共计收集动物样本44只,检测到长尾病毒科(Siphoviridae)、多瘤病毒科(Polyomaviridae)和逆转录病毒科(Retroviridae)等多种病毒。南海岛屿共计收集鼠类样本16只、鸟类样本31只;各调查点的平均鼠密度为3.7%,各调查点中最高鼠密度为10%;鸟类样本种类多样。结论:气候、地理环境因素与SFTS发病时空分布相关,河南与浙江地区SFTS临床特征略有区别但总体相似,都可以引起广泛的器官损伤,在疾病防治过程中应当遵循普遍规律并注重差异。进化分析结果表明韩国、日本地区SFTS病毒由浙江传入,这有助于寻找潜在的动物宿主。在舟山发现多种以往当地未报道的病原体,可为新发传染病的预防提供帮助。在南沙群岛,动物物种日渐丰富,应当积极预防自然疫源性疾病的威胁。武汉地区以外的COVID-19患者多有武汉暴露史。对于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和其他易感人群而言,接触无症状携带者和医院导致的感染是发病的危险因素。SARS-Co V-2导致的淋巴细胞减少引起肺炎的发生。研究结果可以为流行源头外地区的疾病防治提供借鉴。病毒基因进化分析结果不支持武汉是SARS-Co V-2由自然界向人类溢出的发源地。V367F和N354D突变可以提高病毒的传播、致病能力。

畅兆锋[3](2020)在《兰州大学临床医学类本科生安全防控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国家加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探索实施依法科学治校,不断加强和完善高校内部风险防控机制,有效维护高校安全稳定和学生健康成长,是实施国家教育职能、培养文化科技人才的根本保证,是促进社会发展和国家进步的重要保障。高校为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确保安全稳定的教学秩序,做好校园安全防控和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在国家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背景下,医学生培养作为国家各类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日益受到教育部门和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本文通过问卷调查、访谈、案例分析和文献研究等方法,对兰州大学临床医学类本科生安全防控工作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应用风险管理、公共危机管理、安全管理理论,从学生工作视角出发,按照危机管理四阶段模式构建安全防控机制,提出在安全防控工作中发挥辅导员的作用,结合医学专业特色和医学生的特点,强化医学生专业精神,把安全管理融入到专业学习中,把专业精神贯穿到安全管理中,通过专业化的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素养,最大限度地保障临床医学类本科生的安全,更好地服务于医学生的成长成才。通过本文的探索,为高校临床医学类本科生安全防控机制的有效运行提供一些对策和建议,为学生工作人员高效、科学开展危机管理和有效开展安全教育提供探索性的支持。

梅志强[4](2006)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流行病学特点及预防控制研究》文中认为目的从业务技术上全面总结山西省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疫情的流行病学特点、影响流行的因素以及开展预防控制疫情的经验与教训,为今后进一步防控SARS特别是处理其它类似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经验。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流行病学方法和血清流行病学方法研究SARS疫情的时间、地区、人群分布以及影响流行的因素,以揭示其流行特征和流行规律。①调查全省448例SARS临床确诊病例的流行病学史,绘制全省输入SARS原代病例的主要来源以及引起传播后被感染者的去向图,阐明SARS病例的输入与扩散原因;②用传播链图分析传播关系,了解SARS的主要传播过程;③选择SARS原代病例与续发病例接触日期、发病日期明确而完整的传播链病例计算不同传播链同一代之间以及同一传播链不同代之间的平均潜伏期,并计算观察病例潜伏期的中位数以及第5、第95百分位数,确定SARS的最短潜伏期和最长潜伏期;④对患者发病、就诊、住院时间以及医院诊断为SARS可疑病例、临床确诊病例的时间进行统计,分析SARS就诊的及时性以及临床诊治情况;⑤计算不同接触方式、关系密切程度传播SARS的危险度,筛选形成传播的主要危险因素;⑥检测不同人群和同一人群不同时间的SARS血清抗体,了解抗体的阳转时间和持续时间。结果①山西省SARS原代病例主要从广东、北京输入,并在省人民医院形成大规模医源性传播,该院医患之间、患者之间的严重交叉感染成为SARS疫情在省内扩散的“反应堆”、“转运站”;②448例SARS病例中,有明确接触史者411人,占91.74%,明确传播链31条,链上人数208人,占有明确接触史人数的50.61%,续发病例最多4代,以二代为多,占68.75%;③不同传播链同一代之间平均潜伏期为5.88天,同一传播链不同代之间平均潜伏期5天,观察病例潜伏期中位数为5.89天,最短潜伏期为0.93天(第5百分位数),最长潜伏期为13.6天(第95百分位数);④病人从发病到就诊的平均天数为2.64天,就诊到住院的平均天数为0.94天;从住院到做出疑似诊断平均天数为1.24天,从疑似诊断到临床诊断的平均天数为5.23天;从住院到临床确诊平均天数为5.37天;⑤陪侍病人、医院探视、共同居住等不同接触方式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51.90、7.28、2.93,夫妻、父母、兄弟姐妹、子女、朋友等关系密切程度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39.90、19.00、15.83、9.09、11.40;⑥传播链病例SARS-IgG抗体阳性率远高于非传播链阳性率,两年后SARS患者的IgG抗体阳性率仍保持在88%以上。结论①减少或避免医院内感染是控制SARS疫情爆发的重要措施;②引起医院传播和家庭聚集性爆发,尽管与超级传播者有关,但就诊环境设置不合理,污染严重,个体防护

黄平[5](2006)在《广东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突发事件流行病学研究》文中提出突发事件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流行必须具备三个因素,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和人群易感性;而导致SARS感染发生也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即病因(病原体)、宿主和环境。本项目采用流行病学方法,对广东地区SARS病原体、感染宿主和它们所处的环境进行研究;研究工作由3部分组成,即流行特征、检测方法比较和影响因素分析。现根据目的、方法、结果和讨论分别介绍如下。 目的 (1) 根据广东地区2002年11月至2003年5月临床诊断SARS病例,筛检实验诊断SARS病例;分析其实验诊断SARS病例流行病学特征,描述SARS流行的时间分布、地点分布和人群分布,并计算其危险因素的比值比(OR)和95%可信区间(CI)等。 (2) 比较目前各种SARS的检测方法,分析各种检测方法的差异和优劣,并结合临床SARS特征以期归纳出最佳的实验诊断策略。 (3) 探索三个影响因素: ①气候因素:探索广东地区SARS发病与各种气候因素的关系,为从环境角度预防和控制SARS提供科学依据。 ②毒株因素:通过对SARS CoV毒株基因序列的变异分析,揭示SARS-CoV毒株出现和流行与基因进化的关系,为从病原学角度预防和控制SARS提供科学依据。 ③患者因素:通过SARS患者危险因素分析,为从患者角度更好地和有效地

郑慧贞,余德文,林锦炎,彭国文,何剑峰,梁文佳,李灵辉,马文军,林鹏,宋铁,曾四清,凌莉[6](2005)在《广东省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感染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了解SARS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02年11月16日至2003年6月30日广东省报告的符合“卫生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临床诊断标准(试行)》”的病例,在病例的邻居中选择与病例年龄相差不超过5岁,性别相同,无接触史且无发病者作为对照,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流行病学史、家庭环境、工作场所环境、个人饮食和卫生情况。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行比较。结果共调查病例809例、对照331例。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发病前20 d有外县旅行史(OR=1.82,95%CI为1.053.17)、去过医院(OR=1.59,95%CI为1.062.39),有SARS/可疑SARS病例接触史(OR=1.66,95%CI为1.332.08)和有动物接触史(OR=1.53,95%CI为1.052.24)是SARS感染的危险因素,工作场所通风良好(OR=0.56,95%CI为0.410.76)是SARS感染的保护因素。结论接触SARS或可疑SARS病例、去过医院、有外县旅行史和有接触动物史是SARS感染的危险因素。

周洁萍[7](2005)在《基于个体的医院内SARS时空传播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2003年至今,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对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SARS)的时空传播过程及其规律的研究,主要侧重于疫情信息的发布与制图,以及在宏观尺度上的SARS时空分布规律研究。 而基于个体从微观尺度对SARS时空传播和模拟的研究,从目前发表的国内外相关文献来看则较少。本文基于SARS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对医院内部的SARS时空传播特征与规律进行研究,引入人的行为模型和环境对SARS传播的影响因素,建立了基于个体的SARS时空传播智能体模型,并将智能体技术的集成到虚拟地理环境平台中,实现了SARS传播模型在该平台上的应用,建立了SARS时空传播模拟原型系统。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基于医院内SARS传播流行病调查数据,对医院内SARS时空传播过程进行分析,结合国内外从传染病方面对SARS的研究成果,建立基于个体的SARS时空传播模型。在该模型中,考虑了医院内SARS传播过程中,传染源和易感者的行为差异以及传染途径差异所造成的SARS疫情在医院的集中爆发。 基于智能体技术建立SARS时空传播智能体模型,将“人”和“环境”同作为主体进行智能体建模,并结合人和环境两类主体进行多智能体建模,表达传染源、易感者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实现虚拟地理环境平台与智能体技术的集成,在此基础上引入SARS时空传播智能体模型,建立了SARS时空传播模拟原型系统。 基于SARS时空传播模拟原型系统,在具有真实医院空间特征的三维虚拟医院中,对SARS在医院内的传播过程进行模拟。在该模拟过程中,分别考虑了人的行为和环境因素对SARS时空传播过程的影响,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邹宝波,程科萍,赵进顺,朱艳萍,孙宏伟,邱海波,蒋梨[8](2005)在《SARS病毒隐性感染调查》文中提出

张广,杨维中[9](2004)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汤芳[10](2004)在《部队人群SARS流行规律调查研究》文中指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rv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亦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是近期出现的一种新发传染病。2002年11月在我国广东佛山市出现第一例病例后,便迅速在全球蔓延,波及到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疫情以我国尤为严重。由于SARS临床症状重、传染性强,并可通过密切接触等途径造成区域性暴发,因而受到WHO和各国政府的广泛关注,我国将其纳入法定报告传染病管理。部队人群是一个特殊群体,由于部队的聚集性、流动性的特点很容易发生疫情并造成区域内的暴发、流行。因此,掌握部队人群SARS的流行规律,是防止疫情在部队蔓延的关键。本研究利用现场流行病学、血清流行病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的方法,从SARS传播链分析、抗体变化规律、病原体动态监测及病毒变异等多角度对部队人群SARS流行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 首先,针对SARS病例传播快,易造成区域性聚集发病的特点,对部队3起典型聚集暴发案例进行了描述和分析。从首发病例(指征病例)入手,追踪调查所有在同一传播链中的继发病例,用SPSS、Excel等软件对病例的人群、时间、空间分布进行分析,绘制暴露关系和传播链图,探讨SARS的潜伏期、传播途径及暴发的可能原因。第二,选择部队医院临床确诊SARS病例、医护人员(高暴露人群)和正常人群(对照),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血清抗SARS—CoV IgG抗体检测,探讨SARS病人发病后血清抗体产生和变化规律以及医护人员和正常人群有无隐性感染情况,从而为临床诊断和开展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依据。第三,本研究从SARS病毒排毒角度进行以下几方面的研究:①确诊SARS患者病毒排出途径及变化规律研究,通过对不同病程SARS确诊病例的粪便、痰液、血液等标本的病原体检测,了解病毒在机体内生长与排泄的动态变化、病毒的排出途径及期限,为临床检验提供可靠数据;②病毒检测阳性病例的排毒持续时间研究,通过对病毒检测阳性病例队列进行长期追踪观察,持续检测标本以明确不同标本病毒排出持续时间,并对排毒持续时间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制定合理的检疫和隔离期限提供科学依据。第四,针对SARS病毒变异较多的特点,纵向上动态研究病毒变异与不同疾病流行阶段间的关系、病毒在“流行簇”病例间连续传播时发生的变异,同一病人不同发病阶

二、临床实习学生SARS感染流行病学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临床实习学生SARS感染流行病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临床医学生医院感染防控实践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医学生医院感染防控实践教育现状与问题
2 临床医学生医院感染防控实践教育对策
    2.1 系统开设医院感染防控相关课程,重点突出实践教育环节
    2.2 编写针对临床医学生的医院感染防控实践教程,为医院感染防控实践教育的开展提供依据与指导
    2.3 建立专门的医院感染防控实践教学中心,引入计算机虚拟仿真实践训练系统,建立真实场景实践训练基地,提供全方位、多功能的实践教学平台,全面提升临床医学生的实战能力
    2.4 建立严格的医院感染控制实践考核体系与职业准入制度,实施多途径、全方位的考核与监督
3 结语

(2)重要新发传染病(SFTS和COVID-19等)的流行病学、临床以及病毒基因进化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SFTS流行病学、临床以及病原体基因进化特征研究
    一、引言
    二、材料与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第二部分 COVID-19流行病学、临床及病原体基因进化研究
    一、引言
    二、材料与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第三部分 东南沿海地区自然疫源性疾病监测
    一、引言
    二、材料与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 One Health Strategy and its Usage to Prevent Zoonosis in Military Troops
    References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说明
致谢

(3)兰州大学临床医学类本科生安全防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内容
二、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安全、风险及危机
        2.1.2 安全防控机制及高校学生安全防控
    2.2 理论基础
        2.2.1 风险管理理论
        2.2.2 公共危机管理理论
        2.2.3 安全管理理论
三、兰州大学临床医学类本科生安全防控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兰州大学临床医学类本科生面临的主要安全风险
        3.1.1 治安类安全
        3.1.2 网络与信息类安全
        3.1.3 心理健康类安全
        3.1.4 实验室安全
        3.1.5 疾病防护安全
        3.1.6 医院实习安全
        3.1.7 其它安全问题
    3.2 兰州大学临床医学类本科生基本情况及安全防控现状
        3.2.1 兰州大学医学教育及临床医学类本科生基本情况
        3.2.2 兰州大学临床医学类本科生安全防控调研
        3.2.3 兰州大学临床医学类本科生安全防控现状
    3.3 兰州大学临床医学类本科生安全防控存在的问题分析
        3.3.1 安全管理制度保障不够
        3.3.2 安全管理机构权责不清
        3.3.3 安全管理人员缺乏专业性
        3.3.4 对安全工作缺乏有效的考核评估机制
四、兰州大学临床医学类本科生安全防控机制构建
    4.1 安全防控理念及目标
        4.1.1 安全防控理念
        4.1.2 安全防控目标
    4.2 安全防控组织机构及职责
    4.3 安全防控流程及主要内容
        4.3.1 减缓阶段
        4.3.2 准备阶段
        4.3.3 响应阶段
        4.3.4 恢复阶段
    4.4 安全教育体系
        4.4.1 教育计划
        4.4.2 教育内容
        4.4.3 教育方式
        4.4.4 延伸教育
        4.4.5 安全教育案例
五、兰州大学临床医学类本科生安全防控机制运行
    5.1 建立健全安全防控制度体系
    5.2 建立领导团队与专家团队协作机制
    5.3 建设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的辅导员队伍
    5.4 建立科学、合理、有效地绩效考核体系
    5.5 调动师生参与的积极性:教师激励与学分制
    5.6 应用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加强危机管理
六、结论及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流行病学特点及预防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 要
Abstracts
前言
第一部分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描述流行病学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流行因素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密切接触者不同接触方式危险度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病毒血清流行病学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五部分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防控技术措施与体会
    1 防控 SARS 的技术措施
    2 防控 SARS 的经验
    3 防控 SARS 的体会
第六部分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控制干预措施效果评价
    1 控制干预措施
    2 主要评价指标计算方法
    3 评价结果
    4 讨论
第七部分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预防控制治疗的教训与反思
    1 SARS 时期我国公共卫生信息利用存在的问题
    2 SARS 时期我国医院感染管理存在的问题
    3 SARS 流行不同阶段公共卫生危机管理的特殊表现
    参考文献
综述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流行病学
    1 SARS流行的三个环节
    2 SARS的流行病学特征
    3 影响SARS流行的因素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5)广东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突发事件流行病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目的
    方法
    结果
    结论
ABSTRACT
    Objectives
    Methods
    Result
    Conclusions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SARS实验诊断病例流行特征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章 SARS检测方法比较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章 SARS流行的影响因素研究
    第一节 气候影响因素研究
        1 资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二节 毒株基因变异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三节 患者危险因素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四节 小结
附录
    附录1 人类冠状病毒与SARS CoV
    附录2 Meta分析的目的与评价
    附录3 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附录4 广东省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例个案调查表
    附录5 遗传密码字典
    附录6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参考文献
成果
    学术论文和着作
致谢
第一军医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6)广东省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感染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和方法
    1.1 调查对象
    1.2 调查方法及内容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2.2 单因素分析
    2.3 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7)基于个体的医院内SARS时空传播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概述
    1.1 SARS研究综述
        1.1.1 传染病研究进展及其在SARS上的应用
        1.1.2 统计学模型在传染病流行病学及其SARS研究中的应用
        1.1.3 地理信息系统(GIS)在传染病包括SARS研究中的应用
    1.2 智能体技术研究综述
        1.2.1 智能体技术基本概念
        1.2.2 智能体技术研究进展及其在GIS上的应用
        1.2.3 智能体技术在SARS研究中的应用
    1.3 虚拟地理环境研究综述
        1.3.1 虚拟地理环境基本概念
        1.3.2 虚拟地理环境在SARS研究的应用
    1.4 本章小节
第二章 数据收集及处理
    2.1 SARS数据的收集及分析
        2.1.1 SARS案例相关传播链数据收集与分析
        2.1.2 SARS疫情蔓延相关空间信息的收集与分析
        2.1.3 SARS疫情传播过程的回顾与分析
    2.2 医院数据收集与整理
        2.2.1 医院空间数据收集及模型建立
        2.2.2 医院就医流程、工作流程数据收集及整理
    2.3 本章小节
第三章 基于个体的SARS时空传播智能体建模
    3.1 SARS作为传染病的基本概念和特性
        3.1.1 病原体感染人体
        3.1.1.1 病原体感染人体的侵入门户
        3.1.1.2 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
        3.1.1.3 感染后病程发展阶段
        3.1.2 传染病流行的基本条件及影响因素
        3.1.2.1 传染病流行的基本条件
        3.1.2.2 传染病流行的影响因素
    3.2 基于个体的SARS时空传播模型
        3.2.1 SARS动力学概念模型
        3.2.2 引入传染源和易感者行为差异的SARS传播模型
        3.2.3 引入传播途径差异的SARS时空传播物理模型
        3.2.4 SARS时空传播模型中传染源、易感者和环境之间的关系
    3.3 SARS时空传播智能体建模
        3.3.1 以人为主体进行智能体建模
        3.3.2 以环境为主体进行智能体建模
        3.3.3 结合人和环境两类主体进行多智能体建模
    3.4 本章小节
第四章 原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4.1 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4.1.1 控制跟踪模块设计
        4.1.2 虚拟地理环境模块设计
        4.1.3 智能体模块设计
    4.2 针对SARS的时空传播特点的智能体详细设计
        4.2.1 智能体属性数据库设计
        4.2.2 智能体知识库设计
        4.2.3 智能体决策引擎设计
    4.3 原型系统实现
        4.3.1 智能体模块的实现
        4.3.1.1 智能体属性
        4.3.1.2 智能体行为规则(包括多智能体之间的交互)
        4.3.2 虚拟地理环境模块的实现
        4.3.3 控制跟踪模块的实现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4.4.1 对引入传染源和易感者行为差异模型的对比实验
        4.4.2 对引入传播途径差异模型的对比实验
    4.5 本章小节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研究工作和研究结论
    5.2 本研究创新点、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5.2.1 本研究的创新点
        5.2.2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5.3 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衰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的科研项目

(10)部队人群SARS流行规律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一览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论文正文 部队人群SARS流行规律调查研究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SARS院内暴发流行的现场流行病学研究
    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SARS患者血清IgG抗体变化规律的调查研究
    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SARS患者排毒规律的调查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SARS病毒变异规律的调查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总结
致谢
附件 文献综述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流行病学进展
参考文献 研究生学习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科技进步奖励情况

四、临床实习学生SARS感染流行病学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临床医学生医院感染防控实践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J]. 杨晓华,张明,马磊.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1(05)
  • [2]重要新发传染病(SFTS和COVID-19等)的流行病学、临床以及病毒基因进化特征[D]. 刘吉洛.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0(02)
  • [3]兰州大学临床医学类本科生安全防控机制研究[D]. 畅兆锋. 兰州大学, 2020(12)
  • [4]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流行病学特点及预防控制研究[D]. 梅志强. 山西医科大学, 2006(12)
  • [5]广东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突发事件流行病学研究[D]. 黄平. 第一军医大学, 2006(01)
  • [6]广东省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感染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J]. 郑慧贞,余德文,林锦炎,彭国文,何剑峰,梁文佳,李灵辉,马文军,林鹏,宋铁,曾四清,凌莉. 华南预防医学, 2005(05)
  • [7]基于个体的医院内SARS时空传播模拟研究[D]. 周洁萍.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2005(07)
  • [8]SARS病毒隐性感染调查[J]. 邹宝波,程科萍,赵进顺,朱艳萍,孙宏伟,邱海波,蒋梨. 中国公共卫生, 2005(05)
  • [9]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研究进展[J]. 张广,杨维中.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2004(05)
  • [10]部队人群SARS流行规律调查研究[D]. 汤芳. 第三军医大学, 2004(03)

标签:;  ;  ;  ;  ;  

临床实习生感染SARS流行病学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