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治疗延髓麻痹50例临床观察论文_李辉

李辉 (济南市中医医院针灸科 山东济南 250012)

【摘要】目的 观察针刺治疗延髓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00例延髓麻痹患者为观察对象,治疗组50例,针刺风府、哑门、风池、人迎、廉泉、金津、玉液等穴。对照组50例静滴乙酰谷酰胺,每天一次,每五天为一疗程。30天后治疗组有效率可达92%,对照组为38%,经统计学处理 (P< 0.05)。结论 针刺组治疗延髓麻痹疗效优于对照组。

【关键词】 延髓麻痹 针刺 乙酰谷酰胺

【中图分类号】R24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3-0255-03延髓麻痹,又称球麻痹,是指由延脑或大脑等病变引起的吞咽困难,饮水反呛,发音障碍为主症的一组病症。笔者自2011年以来运用针刺治疗延髓麻痹5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100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其中门诊病人32例,住院病人68例。

(1)年龄:

表1 .两组年龄比较

结论:经X2检验,P>0.05,两组病因比较无明显差异。

(5)病情:

以洼田氏饮水试验作为标准。即患者坐位按习惯自己饮用温水30ml,观察所需时间及呛咳情况,正常人能一次咽下,而且口腔含水至咽下,喉结运动时间不超过5秒,附:洼田氏评分标准:

结论:经X2检验,P>0.05,两组吞咽困难及饮水呛咳的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

1.2 诊断标准

1.2.1真性球麻痹的西医诊断标准:

(1)症状:吞咽困难,饮水呛咳,构音困难、语言困难。

(2)体征:咽腭反射消失,舌肌束颤或舌肌萎缩。

(3)肌电图:神经元性损害,或运动诱发电位,锥体束传导延迟。

(4)影像学检查:MI延髓空洞或颈椎过屈位片:环枢锥脱位。

(5)肌肉活组织检查:神经元性损害。凡符合1+2+3.4.5项中任一项者,即可确立诊断。

1.2.2真性球麻痹的中医诊断标准:

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声音嘶哑,语言无力,或带有鼻音。

1.3纳入剔除标准

1.3.1纳入病例标准

凡符合西医诊断标准的1+2+3.4.5项中任一项者,即可确立诊断,符合中医诊断及辨证标准者,也可确立诊断。

1.3.2剔除标准

不符合纳入标准,未按规定治疗,无法判断疗效或严重的疾病者,作为剔除病例。

2.治疗方法

2.1治疗组50例

2.1.1主穴: 风池、人迎、廉泉、金津.玉液、风府、哑门

针法:强刺激不留针,每日一次,10天为一个疗程,即可进行评价。

(1)风池

取法:在相后,与风府相平,当胸锁孔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取穴。

刺灸法:向人中方向斜刺0.5-0.8寸。

(2)人迎

取法:与喉结相平,在胸锁孔突肌前缘,距喉结1.5寸取穴。

刺灸法:避开动脉直刺0.2-0.4寸。

(3)风府

取法:正坐、头微前倾,后正中线上,后发际直上1寸取穴。

刺灸法:正坐位,头微前倾,向下颌方向缓慢刺入0.5-1寸。

(4)哑门

取法:正坐,头微前倾,后正中线上,入发际上0.5寸之凹陷处取穴。

刺灸法:同风府穴

(5)廉泉

取法:正坐,微仰头,在喉结上方,当舌骨的下缘凹陷处取。

刺灸法:直刺0.5-0.8寸。

(6)金津.玉液

取法:正坐张口,舌转卷向后方,于舌面下,舌系带两旁之静脉上取穴,左称金津,右称玉液。

刺灸法:点刺出血。

2.1.2配穴

(1)肺热叶焦:加外关、列缺、曲池穴

(2)肝肾阴虚:加少商、列缺、支沟、肾俞、三阴交、照海

(3)肝肾阳虚:加肾俞、关元俞、足三里

(4)痰湿闭阻:加内关、足三里、丰隆

(5)气阴两虚:加足三里、太溪

(6)兼有肢体瘫痪者加治瘫的穴位。

2.2对照组50例

5% GNS 250ml,乙酰谷酰胺100mg ivdrip qd 10天为一疗程,即可进行评价。乙酰古酰胺能通过血脑屏障,改善脑的功能,维持其良好的应激性能。

3. 疗效观察

3.1疗效评定标准(以吞咽困难、饮水呛咳为主要检测指标)

(1)治愈:治疗后洼田氏记分在2分以上,或治疗前后洼田氏记分,进步3分。

(2)有效:治疗后洼田氏记分在3分以上,或治疗前后洼田氏记分,进步2分。

(3)无效:治疗后洼田氏记分在4分以上,或治疗前后洼田氏记分,无进步。

3.2结果

(1)治疗5天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观察情况

表6.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情况

结论:经X2检验,P<0.05,治疗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4. 典型病例

高伟,男,60岁,因吞咽困难,呛咳,言语不清于2011年3月入我院就诊,患者入院时吞咽及饮水情况按洼田氏记分为5分,构音不清,咽腭反射消失,肌电图示:Ⅲ波缺失,V波幅降低,峰间潜伏期延长80%,颈椎MRI示:C5. 6椎间盘突出,中医诊断:萎症(脾肾阴虚)。西医诊断:1、进行性延髓麻痹 2、颈椎间盘突出。针灸取穴:风池、人迎、风府、哑门、廉泉、金津玉液、肾俞、照海、三阴交。刺灸法:强刺激,不留针,每日一次,经5天的治疗,患者吞咽及饮水情况按洼田氏记分为2分,构音不清,咽腭反射减弱,舌质红,苔少,脉细数,经过15天、30天后的针灸治疗,患者病情基本稳定,洼田氏记分2分,言语不清,较前好转,咽腭反射存在,有舌肌束颤,中度舌肌萎缩,舌质红,苔薄白,脉细,肌电图示:Ⅲ波出现波幅较低,V波幅正常,峰间潜伏期延长35%,6个月随访,无鼻饲。

5.讨论

吞咽、迷走、副、舌下神经皆发源于延髓部位,相互关系甚为密切,可总称谓延髓神经。这些神经因各种病损而发生麻痹总称为延髓神经麻痹或延髓麻痹。延髓麻痹又分为:上运动神经元性延髓麻痹,又称假性延髓麻痹,系两侧皮质脑干束损坏所产生:;下运动神经元性延髓,又称球麻痹,系延髓的神经核或其周围神经受累所产生的。常见的病因为延髓血管性病变,延髓空洞症,运动神经元病,颅颈部的畸形,颅底部的转移癌浸润,枕大孔附近的病变等。临床表现为延髓神经支配的、咽、腭、舌的肌肉瘫痪、萎缩,可见吞咽困难,进食时食物由鼻孔呛出,声音嘶哑,讲话困难,构音不清,咽腭反射消失,核性损害时尚可有舌肌束性纤维颤动。我们临床观察的是真性球麻痹,在西医治疗上,除针对病因治疗外,只能做对症处理,如:鼻饲流汁、静脉补液,预防感冒等相应处理,甚至作气管切开等,因该病患者神志始终清楚,晚期病人极其痛苦,临床医生往往无有效的治疗措施而束手无策。在现在针刺治疗假性球麻痹已得到医学的公认,近十年来,发表于各级中医杂志的论文每年均达数十篇。但涉及针刺治疗真性球麻痹的研究的还很少。

延髓麻痹这一组综合症属祖国医学中“中风”、“喑痱”、“痿证”等范畴。明代戴思恭《证治要诀》云“中风症,卒晕倒……或半身不遂,或舍强不语”。可见“语言障碍”、“吞咽困难”是中风的一种常见症状,“喑痱”,喑是舌部能言,喑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声音嘶哑,或不能发声的一种症状。本病机制复杂,本在脾、肾、肺,标在舌络咽喉,病因主要为痰,虚及外邪侵袭。中医辨证归纳起来也不外以下几种:1、痰湿闭阻,2、肺热叶焦,3、肝肾阴虚,4、脾肾阳虚,5、气阴而虚。我们治疗真性球麻痹,选取穴位,皆位于头颈部,与咽喉临近,针刺诸穴,可促进局部气血运行,通经活络,使咽喉筋脉得以濡养,促进功能恢复。从经络循行上看,督脉“上至风府,入脑上巅”,而“脑为髓海,其输上其盖,下在风府”。《灵枢海论》,故风府哑门经气与脑相通,针刺两穴可振奋督脉经气,使阳气上述清窍。促进脑部发挥其正常统摄功能,而咽喉又与两穴阳阳相对,取风府、哑门,可使气至病所,其通利咽喉之效迅捷。《百症赋》中之“哑门、关冲,不语而舌缓要紧。”《医宗金鉴》中则载有“哑门、风府、中风、舌缓不能言”,风池穴属足少阳胆经,是胆经与阳维脉交会穴,与风府穴相平,是治疗头部诸疾的要穴,具有清脑通窍,宣畅经气之功,针刺时针感可直接向咽喉部放射,可收立竿见影之功。现代临床研究表明,针刺风池、风府、哑门穴可改善脑部微循环,加速脑部血流,促进脑功能恢复。三穴深部为延脑,针刺三穴可对延髓微循环起调整作用。人迎穴,属足阳明胃经,位于喉结旁,胸锁乳突肌前缘,颈总动脉搏动处,为足阳明、足少阳之会,足阳明经多气多血,而人迎又位居气血充盈之处,对气血、阴阳起主要的调节作用,足阳明胃经属胃络脾,针对人迎穴可起到健脾益气祛痰之功,人迎穴位于咽喉部,其利咽喉开窍之力卓越。《针灸大成》、《铜人》均载有人迎穴可治疗“项气闷肿食不下”,“咽喉臃肿”。廉泉位居任脉,位于颈部正中线,结喉上方,舌骨上缘凹陷处,穴位深层有舍下N分支,刺之可使咽喉部肌肉收缩,改善吞咽功能,古籍中亦有廉泉穴治疗吞咽疾患的记载。如《针灸逢源》中云廉泉可以治疗“舌下肿,舌纵、舌根缩,涎出”等一系列症状,金津玉液位于舌下、刺之可疏通舌络,气血运行使舌体活动自如,喑哑得除。取上述穴位针刺50例病人观察,30天有效率可达92%,收到很好的效果,非常值得的临床推广。

论文作者:李辉

论文发表刊物:《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3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1-10

标签:;  ;  ;  ;  ;  ;  ;  ;  

针刺治疗延髓麻痹50例临床观察论文_李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