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复合麻醉在无痛人流手术中的应用体会论文_戴玲芹

(射阳县第二人民医院;江苏盐城224300)

【摘要】目的:评价无痛人流手术应用静脉复合麻醉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无痛人流手术患者46例,随机分为两组,联合组采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方法,单用组采用丙泊酚静脉麻醉方法,观察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及安全性。结果:单用组丙泊酚用量、术后苏醒时间、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72±9.83mg、8±1.35min、69.56%、11.96%;联合组分别为:112±8.65mg、5±1.32min、86.96%、5.43%,经统计学分析(P<0.05)。结论:无痛人流手术临床应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能够减少丙泊酚的临床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麻醉效果和安全性。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无痛人流;丙泊酚;芬太尼;麻醉效果;安全性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医疗的需求也在不断的上升,就早期意外妊娠而言,对其手术的要求做到痛苦小、恐惧轻、时间短、康复快,因而无痛人流技术因运而生。所谓无痛人流是指在静脉使用麻醉药物前提下,以负压吸引的方式人工操作吸出胚囊而终止早期妊娠(妊娠70天内)的手术。目前临床上实施静脉麻醉最常用的药物为丙泊酚,其具有起效快、半衰期短的药理作用特点,对早期意外妊娠患者进行人工流产带来极大的福音。但经临床大量研究证实,丙泊酚在应用过程中发现其镇痛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想目的,患者如疼痛的阀值较低或多次妊娠手术不易时,宫颈扩张和反复负压吸引对子宫的刺激,会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甚至产生子宫穿孔、宫颈裂伤等不应有的并发症【1】。因此,如何正确的选择和使用静脉麻醉药物,确保人工流产手术的效果,是麻醉医生临床研究的课题。我院于2015年6月-2016年6月对23例患者采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方法,实施无痛人流手术,取得满意的麻醉和手术效果,现做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从我院妇产科门诊做无痛人流手术75例患者中,通过术前沟通告知患者两种麻醉方法的优缺点,患者在充分了解的情况下自主选择麻醉方法,选取其中46例作为本研究对象,根据数据随机分类方法,平均分成两组。联合组中,患者年龄:18-37岁,平均年龄:24±1.43岁;妊娠时间:35-68天,平均时间:50±3.38天;既往人流史:初次8例,1次13例,2次及以上3例;婚史:未婚18例,已婚5例;体重指数(BMI):BMI<24有10例,24<BMI <28有9例,BMI>28有4例。单用组中,患者年龄:18-40岁,平均年龄:24±1.58岁;妊娠时间:34-67天,平均时间:50±3.21天;既往人流史:初次10例,1次11例,2次及以上3例;婚史:未婚20例,已婚3例;体重指数(BMI):BMI<24有11例,24<BMI <28有10例,BMI>28有4例。两组患者在术前均经彩色多普勒B超检查确诊宫内妊娠,且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四项检查、心电图等检查均正常,同时询问病史无酗酒、吸毒、精神病等静脉麻醉禁忌症。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数据,经统计学分析(P>0.05),具有可比性。

1.2、静脉麻醉用药方法:两组患者在麻醉前,麻醉医生均要对患者进行术前麻醉评估,以制定应急方案,并嘱患者术前6小时禁烟、禁水、禁食,术前30分钟注射阿托品1mg,入手术室护士开通2组静脉通路,常规面罩吸氧,同时进行心电监护,检测患者血压、呼吸、心率及末梢氧饱和度。单用组应用丙泊酚,具体剂量:2.0-2.5mg/kg;用药方式:静脉推注;推注时间:1-2分钟。联合组应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具体剂量:丙泊酚2.0-2.5mg/kg,芬太尼的用量以每200mg丙泊酚中加入0.1mg芬太尼为比例;用药方式:静脉推注;推注时间;1-2分钟。我们在术中注意观察患者的表情、肢动、呼吸、血压、心率及末梢氧饱和度,对出现表情痛苦、呻吟频繁、肢动过蘋的患者,综合上述体征可以再次推注少量丙泊酚。

1.3、观察指标:我们对两组患者丙泊酚用量、术后苏醒时间、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

1.4、镇痛效果评价标准:①佳: 手术过程中患者病情平静、无呻吟、无肢动;②中:患者表情稍有变化;呻吟频率<10次/分,但不伴有出汗及心率、血压、末梢血氧饱和度变化;肢动<3次/分,不影响手术操作。差:患者表情痛苦;呻吟过频>11次/分,患者有出汗现象,且心率、血压、末梢血氧饱和度波动幅度大于5%。肢动>4次/分,影响手术操作。临床数据统计以镇痛效果佳+中/病例总数%=有效率。

2、结果:

2.1、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统计结果(见表一):单用组丙泊酚用量、术后苏醒时间、镇痛效果分别为:172±9.83mg、8±1.35min、69.56%;联合组分别为:112±8.65mg、5±1.32min、86.96%。经统计学分析(P<0.05),具有显著差异性。

3、讨论:

伴随着麻醉技术的日趋成熟和临床麻醉药的开发应用,无痛人流术在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应用,基层医院顺应患者的需求,也作为新技术得以推广使用。因其具有手术痛苦小、时间短、康复快等特点被受患者的推崇。据不完全统计,临床上早期意外妊娠妇女在手术方法的选择上有83.75%患者选择静脉麻醉下行无痛人流术。但无痛人流术并非患者想象中在无知觉、无痛苦状况下且无并发症的手术方式,需要麻醉医生合理选择药物,正确的使用方法,才能保证麻醉效果,达到无知觉、少痛苦、低并发症的效果,这就给临床麻醉医生提出了新的挑战。丙泊酚作为静脉麻醉一线药物,通过激活氨基丁酸(GABA)受体-氯离子复合物,常规剂量时增加氯离子传导,大剂量时使GABA受体脱敏,从而抑制中枢神经系统,达到镇静、诱导的目的。由于其药动学呈线性三室开放模型,故其在静脉推注后,能够在30s内起效,迅速达到有效药物浓度,且半衰期为2-4min,在体内完全代谢只有30-60min,由于该药起效快、半衰期短的药动学特点,使得患者迅速进入麻醉状态和迅速的苏醒,符合无痛人流的手术要求,有利于患者术后的康复【2】。但临床循证学研究显示,在无痛人流手术中单独应用丙泊酚镇痛效果往往不理想,不利于快速的人工将胚囊从患者体内吸出。因为在无痛人流手术中,宫颈扩张、反复负压吸引甚至应用刮匙剔除残留的胚胎组织,对患者具有强烈的疼痛刺激,如果麻醉效果不佳,引起患者肢动过频,会造成甚至产生子宫穿孔、宫颈裂伤等不应有的并发症,甚至引发医疗纠纷,甚至医疗事故,因此对麻醉的要求非常高。而阿片类的麻醉药芬太尼对手术患者的镇痛效果非常好,较吗啡镇痛效果高80倍,且持续时间短。据罗雄英.陈涛.李智祥.等.罗雄英等报道,小剂量的芬太尼与丙泊酚在无痛人流手术中的应用能够降低丙泊酚的用量,提高麻醉效果,减少其在体内的蓄积,从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3】。我们对本组23例患者的临床应用,对其临床效果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单用组丙泊酚用量、术后苏醒时间、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72±9.83mg、8±1.35min、69.56%、11.96%;联合组分别为:112±8.65mg、5±1.32min、86.96%、5.43%,经统计学分析(P<0.05)。经统计学分析(P<0.05)。说明其临床效果佳,与罗雄英.陈涛.李智祥.等报道结果相似【4】。

同时,我们在无痛人流手术临床应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到,麻醉医生必须对手术患者进行必要的麻醉前评估,对有人流史、无生产史和患者BMI指数要有充分的评估,在麻醉过程中要注意丙泊酚的使用量。当患者因有人流史、无生产史手术难度较大或患者因肥胖而加大丙泊酚的用量,注意患者血压、心率、末梢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并且在术后加强术后麻醉随访,防止增加麻醉风险【5】。

综上所述,无痛人流手术临床应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能够减少丙泊酚的临床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麻醉效果和安全性。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刘玉. 丙泊酚单用及联合芬太尼在无痛人流中的麻醉效果对比分析. [J] .医学信息, 2016,29(10): 292.

2、朱辉,朱楚琼,杨剑,等. 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减轻无痛人流术后宫缩痛. [J] .湖北医药学院学报, 2013(2): 154-157.

3、江俊文.解析静脉推注麻醉与吸入麻醉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医学信息,2015,28(12):311-312.

4、罗雄英.陈涛.李智祥.等. 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和舒芬太尼用于无痛人流术的比较.四川医学, 2013, 34(4): 509-510.

5、黎合. 肥胖患者异丙酚静脉全麻无痛人流术中麻醉并发症的临床探讨。[J].现代养生,2015,11(260):139.

论文作者:戴玲芹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10月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30

标签:;  ;  ;  ;  ;  ;  ;  ;  

静脉复合麻醉在无痛人流手术中的应用体会论文_戴玲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