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海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福建省福州市 350001
摘要:由于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也在不断地进步,人们的生活需求越来越高,因此建筑在应用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时候,需要更多的注意,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的监控管理也越来越重要。无论是过去还是如今,抑或未来,我们在生产、生活所需要的很多方面都需要建筑工程项目。但建筑工程项目随着社会需求的发展和作业过程中质量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它为人类提供更好的服务。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
1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意义
1.1减少机电设备的事故
对建筑施工现场进行维护和管理的时候,需要在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下进行,特别是对设备和安全要加强管理。在正常的环境中使用正常的设备能够提高建筑施工效率,减少施工事故。能耗减少了,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建筑设备的事故,同时对其直接或者间接出现的各种损失,耽误的效率也降到最低。
1.2对于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保障
建筑设备综合利用和保护可以减少设备对工人的伤害,特别是在设备运转和适应的时候保护可以为施工人员的安全提供一定的保障。如果不对建筑设备进行保护就会出现一些安全隐患。一旦设备突然报废,就很容易让机械设备全体瘫痪,或者防护设备对人员造成了比较大的伤害,而操作人员提供的精准数据同样可以提高对设备保护的水平。加强对设备和使用的监管就可以保证在一定数据下,让设备合理运用。保护施工设备可以减少安全隐患,还能为设备带来一套科学合理的装置,使设备合理运行,实现设备的安全应用。精准的数据配合及时的保护,有效保障设备的安全,全面进行保养,能够让设备安全运行,极大地为施工人员带来安全保障。
2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管理人才短缺
虽然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时间已经比较长,但建筑管理行业的起步却比较晚,使得管理人才短缺现象一直没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在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进行安全监督管理时,要求管理人员既要具备专业的建筑类知识,又要具备较强的管理能力,能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所需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进行合理的调配。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比较差,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管理质量不高。比如,岗位薪酬偏低、工作环境比较差,接受过正规教育的人员一般不愿意从事这样的工作,或者管理人员的流动性很大。而有部分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人员来源于一线生产人员,虽然其懂得生产相关知识,但对安全监督管理知识的了解却很少,也缺乏相关的工作经验,导致管理工作的质量不高。
1.2安防设施不到位
由于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是安全事故的高发地点,所以必须在施工现场设置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以保障施工人员及其他现场人员的安全性。但是,有的施工单位为节约工程建设成本,并未按照相关规定设置安防设施,导致施工过程出现安全事故的概率加大。比如,未在洞口加盖或围栏防护,一旦经过洞口的人员不注意,容易掉入洞内,造成人员受伤,严重时会导致人死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有的施工单位虽然会在施工现场采取相关的安防措施,设置安全防护设施,但现场安全监督管理人员却不注重对这些措施和设施的检查,导致有的设施已经被毁坏而没有及时发现,达不到对施工现场人员进行保护的目的。还有的安防设施本身具有危险性,如灭火器,其设置地点应远离火源,如果其放置位置不对,则可能引发安全事故。
3建筑安全监督工作的改进建议
3.1建立健全的安全监督机制
首先,建筑安全监督部门需要明确自身的职责,对各级安全监督机构进行垂直管理,避免出现行政干扰,以此来充分发挥出监管机构的重要作用;然后,安全监督部门需要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使其树立安全监督意识,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施工流程和施工规范相关内容的培训,安全监督部门的工作人员还需要到施工现场进行监督,保障各个施工环节都能安全进行;最后,安全监督部门需要重点监管重大危险源,将可能发生安全事故的施工环节作为重点监管对象,从而有效控制危险源,避免施工中出现安全事故,从而提高建筑安全监督工作的成效。
3.2加强日常安全监督
首先,增加建筑安全巡查的频率,安全监督部门需要每周进行一次小型巡查,每月进行一次中型巡查,每季度进行一次大型巡查,确保建筑安全监督工作有效实施,这样才能够减少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危险因素,从而避免安全隐患的出现。如果在施工工程中发现了安全问题,但是施工单位却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防范危险源,安全监督部门需要将这种状况报告给建设管理部门,由该部门给予施工单位一定的惩罚,或者勒令该施工单位进行停工整改,从而避免安全事故的出现。其次,改变传统的安全监督理念,在传统的安全监督理念下,安全监督部门十分重视专项大调查,忽略日常安全监督。因此,安全监督部门需要改变传统的理念,加强对日常安全监督的重视,所有的施工环节都要纳入到安全监督的范围内。与此同时,安全监督部门还需要改变运动式检查的模式,将监管施工单位的实体施工安全转化为监管施工单位的安全措施制定状况。另外,安全监督部门还需要检查施工单位是否具备施工的条件,是否有效实施安全责任制度以及是否严格执行相关的安全法律法规,从而确保施工单位能够安全施工。最后,加强对安全资料的管理,在安全监督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经常由一个人进行多个工地的安全资料管理,这些安全资料存在着非常严重的造假现象,对施工安全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因此,建筑安全监督部门需要加强对安全资料的管理,严禁安全资料造假现象的出现,这样才能保障施工安全。
3.3引进先进技术
很多发达国家和地区都构建了建筑安全监督的信息化系统,这种系统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能够实时进行建筑施工状况的监控,从而避免安全事故的出现。我国的安全监督部门也需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构建安全监督的信息化系统。该系统需要包括安全信用档案平台、重大事故处理平台、事故统计平台以及安全生产管理平台等,用来采集、传输以及整合相关的安全事故信息,真正实现安全监督工作的信息化和科学化,从而提高安全监督的质量。比如,某地区的安全监督部门就构建了监控管理信息系统,构建了施工现场的视频网络,安全监督部门能够通过视频传输了解施工现场的实时施工状况,该系统还具备在线预警纠错功能,如果安全监督部门的工作人员在监管过程中发现施工出现问题,可以在线进行预警和纠错,施工现场的施工人员能够及时消除施工安全隐患,从而提高施工的安全性。由此可以看出,信息化系统能够有效解决建筑安全监督中力度不够以及分布广等问题,还能够在应急抢险的过程中,第一时间了解施工现场的信息,从而使救援工作迅速开展,提高建筑安全监督的质量和效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技术管理方面的工作对于工程人员和工作人员的安全都是至关重要的,而建筑工程项目的技术主要有两个层面。第一个是勘探作业的能力。在建筑勘探施工中,对各种因素的要求都是比较高的,包括时间、气候等等,在勘探过程中,如果有哪个节点出现了问题,就会导致后续一系列的问题发生,建筑施工质量也不会太好。因此,建筑施工技术必须要过关。第二点就是建筑施工技术。从最开始的地基到高层作业,再到最后的工程验收,这一系列过程都会或多或少涉及技术上的细节,因此施工管理人员对这项工作是不能够疏忽的,这样才能够保证建筑施工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任亚超,申聪聪,陈震.刍议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J].考试周刊,2018(93):26.
[2]杜鉴.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控制与安全监督管理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42):165-166.
[3]刘卫东.探析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成效提升的方法运用[J].建材与装饰,2018(41):179-180.
论文作者:董颖超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6
标签:安全监督论文; 建筑论文; 施工现场论文; 部门论文; 设备论文; 施工单位论文; 安全事故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