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肠炎实施蒙脱石散与连蒲双清片治疗的效果研究论文_易海玲

(句容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江苏句容 212400)

【摘要】目的:探究蒙脱石散与连蒲双清片治疗急性肠炎患者临床效果。方法:在本院收治的急性肠炎患者中,采用随机抽样法,选择出病例数50例开展研究。将这50例急性肠炎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进行分组,分成两组,一组患者给予蒙脱石散进行治疗(视为对照组),另一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连蒲双清片进行治疗(视为观察组),各组数均为25例。对比两组用药治疗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施不同治疗方式后,观察组急性肠炎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68.00%,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明显:P<0.05。而且两组患者用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但是观察组急性肠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经统计学软件处理后:P<0.05。结论:急性肠炎患者应用蒙脱石散联合连蒲双清片进行治疗后,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药物毒副作用,改善患者的病情,应用价值十分明显,建议推广。

【关键词】蒙脱石散;连蒲双清;急性肠炎;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5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5-0172-02

急性肠炎属于消化内科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具有季节性发病特点,主要是因为患者进食一些病毒、细菌感染的食物所致[1]。主要表现为:发病急促、病情发展较快、患者胃肠道反应明显等,伴有恶心、呕吐、发热、电解质紊乱等。临床上主要是通过药物治疗该疾病,随着研究的深入,选择的药物药效也在不断的提高[2]。在本文中,针对本院在2015年到2018年间收治的患者展开研究,探讨蒙脱石散与连蒲双清片联合应用后对患者的应用效果,以下是详细报道内容。

1.资料、方法

1.1 资料

收集2015年—2018年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50急性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量分配法将这50例急性肠炎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观察组,各组数分别为25例。所有患者均知晓并同意参与本次研究。

纳入标准:参与者符合全国腹泻病防治学术研讨会制定的相关诊断标准:发病急促,大便次数连续三天每天三次以上。大便呈现水样、稀释状、粘液脓血便,呈现出绿色或者深黄色。患者除胃肠道症状以外,还存在发热、腹痛、食欲下降等情况,病情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休克等。通过实验室检查,发现致病菌,镜检提示出红细胞、WBC升高。

排除标准:排除中毒、恶性肿瘤其他感染导致的腹泻,排除患有严重脏器功能衰竭或不全患者以及精神疾病患者。

其中,对照组患者中,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龄区间在20~74岁,平均年龄为;37.9±5.3岁,病程:3~5天,平均:4.3±0.4(d),病程分级:轻度、中度、重度,病例数分别为:11例、11例、3例。

观察组——男、女性患者占比各为15、10例;年龄范围上限值:70岁,下限值25岁,年龄平均值(37.8±5.5)岁。病程:3~7天,平均:4.1±0.3(d),病程分级:轻度、中度、重度例数分别为:10例、10例、5例。

比较上述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较小:P值大于0.05,具有可比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蒙脱石散进行治疗,每天三次,每次1袋。观察组急性肠炎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连蒲双清片进行治疗,每天3次,每次4片。首次服用剂量应加倍[3]。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急性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疗效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将患者的临床疗效分为:治愈、有效、无效,治愈表示:患者经过治疗后,其病症表现均全部消失,大便性状以及次数显著改善;有效:患者经过治疗后,其病症表现明显好转,大便性状及次数有效改善;无效:患者经过一个疗程治疗后病情并未的得到明显改善,甚至加重者。

总有效率=100%-无效率。

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发热等。

1.4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均进行准确核对和录入,采用SPSS17.0 for windows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将两组急性肠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总有效率均作为计数资料,使用n(%)表示,组间比较使用χ2检验。当数据对比存在P<0.05时,为两组急性肠炎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急性肠炎患者的总有效率对比

观察组急性肠炎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急性肠炎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8.00%,两组急性肠炎患者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软件对比:P<0.05(详细内容见表)。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1例恶心),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8.00%(2例恶心、3例呕吐、2例发热):卡方值=5.3571 P=0.0206。

3.讨论

导致急性肠炎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细菌、病毒、毒素、化学物质等因素引起,发病特点是发病急促,持续性腹泻等。根据相关研究表明,临床上导致急性肠炎发生的主要致病菌属于沙门菌,该病菌会引起患者粪便性质发生改变、刺激患者多次排便,影响患者的生活。传统的治疗方式主要是通过抗生素进行治疗,但是随着抗生素的滥用,很多病菌逐渐产生耐药性,随着研究不断深入,临床上逐渐采用蒙脱石散联合连蒲双清片对急性肠炎患者进行治疗[4]。

蒙脱石散属于矿物质药物,能够对消化道起到保护作用,并吸附患者胃肠道黏膜上的病原微生物、毒素等,帮助患者改善肠黏膜细胞,促使患者吸收功能逐渐恢复。同时增加患者体内黏液分泌,抵御病原微生物侵入。连蒲双清片属于中药制剂,药物成分含有蒲公英、黄连等,黄连具有清热燥湿的作用,能够减少细菌表面的菌毛,从而达到抗菌作用,促使细菌无法附着在人体细胞上,避免感染发生[5]。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而且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较大:P<0.05。

总之,蒙脱石散联合连蒲双清片治疗急性肠炎患者效果显著,应用价值十分理想,建议推广。

【参考文献】

[1]崔征.蒙脱石散联合连蒲双清片治疗急性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8(14):2612-2613.

[2]吴剑,于四永,张超等.蒙脱石散联合连蒲双清片治疗急性肠炎的疗效观察[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5,20(4):438-440.

[3]李健梅.口服酪酸梭菌、双歧杆菌二联活菌散剂和蒙脱石散治疗急性肠炎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9):112-113.

[4]林政煌.蒙脱石散不同剂量与左氧氟沙星对急性感染性肠炎患者伴严重腹泻的涩肠止泻疗效比较[J].抗感染药学,2017,14(8):1555-1557.

[5]钟利春.酪酸杆菌双歧杆菌二联活菌联合蒙脱石散治疗急性胃肠炎效果分析[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5,7(10):34-37.

论文作者:易海玲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9月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6

标签:;  ;  ;  ;  ;  ;  ;  ;  

急性肠炎实施蒙脱石散与连蒲双清片治疗的效果研究论文_易海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