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培智学校生活数学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论文

浅谈在培智学校生活数学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论文

浅谈在培智学校生活数学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

李 蓉

(芜湖市培智学校 安徽芜湖 241006)

摘要 :本文阐述了在培智学校生活数学教学中借助教材、实践活动、生活实际等实施生命教育,让智障学生体会到生命的可贵与生命的意义,使智障学生认识生命、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感恩生命,从而养成坚韧的性格,提高生存的能力,提升生命的品质和生活的质量。

关键词 :培智学校 生活数学 生命教育

随着社会发展,全社会对特殊教育的要求逐步提高,家长对特教学校教育的期望值逐渐在加大,学校对智力障碍学生的生命成长的重视度也在不断提升。如何增强智力障碍学生对自我生命的珍惜、重视和保护的意识,培养生存的能力,提升生命的价值,把学生培养成拥有健康的身心、良好的素质,学会构建优质的生存质量等已成为当前培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而“生命教育”作为隐性课程成为所有学科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应该渗透在每一门学科之中。

2.机制不畅。公职律师办公室的机构性质、级别不明确,身份定位不清。公职律师从事相关法律事务没有固定的工作机制,导致其出具的法律意见的专业性和针对性不强。

一 、培智学校生命教育的内涵

生命教育这个概念是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于1906年提出的,旨在唤起人们对生命的热爱,消解生命的威胁,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对于培智学校范畴内的生命教育而言,既是一切教育的前提,更是教育的最高追求。它是在充分考察智力障碍学生的生命本质和发展规律,以及社会进步的需要下,所进行的一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通过教育目标的制定、课程体系的构建、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促使智力障碍学生的生命意识得以熏陶,生存能力得以培养,生命价值得以提升,帮助他们通过思考与实践,对自身缺陷与不足有良好的认识和感悟,并珍惜和尊重他人生命,从而让智障学生在价值观、人格观等方面获得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能够正视残疾、珍爱生命、尊重生命、欣赏生命,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探索生命的真谛,实现生命的价值。培智学校的生命教育旨在帮助智障学生认识生命、热爱生命、感知生命、呵护生命,提高生存技能,是提升生命的品质和生活的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

二 、培智学校实施生命教育的重要性

智障学生由于先天的生理缺陷,导致学习能力和自理能力都较差,观察和接受事物时存在片面性、表面化,在智力、语言、交际等方面的发展受到制约,容易受到他人的歧视,形成自卑、偏执等心理问题,严重地影响了智障学生的心理发展,让他们不能正确认识生命、爱惜生命,很难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学生自伤、自残和意外伤害的频繁发生在培智学校显得尤为突出。适时、适地、适宜地针对智障学生开展生命教育,通过教师的引领和点拨,使他们在认识生命从孕育到成长等一系列问题的基础上,通过自我的思考与实践,对生命有良好的感悟和认知,调整心态,振奋自我,树立自信、自强、自主和自立意识,学会珍惜、欣赏乃至关怀和保护生命,形成良好的生命观。因此,在培智学校开展生命教育,能积极补偿学生的生理缺陷,深入挖掘智障学生的生命潜能,能有效地帮助智障学生直面现实,应对未来,着眼于他们的终身发展,最大限度地提高其生存质量,提升生命价值,具有非常现实的重要意义。

三 、培智学校生活数学课程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泰戈尔曾说过:“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传送生命的气息。”特殊学校生命教育的主阵地就是课堂,这儿是师生互动的天堂,是师生心灵交融的舞台,每一个智障学生都是活生生的个体。作为生活数学的老师,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不仅仅是为了知识而教学,更应该关注每一个智障学生成长中的整个生命,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对智障学生进行生命相关的教育,以生命发展为基础,在生活数学教学中抓住契机,结合教材对智障学生渗透生命教育,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全面提升生命质量,使教师专业生命活力得以焕发,师生生命在和谐互动、共同经历中不断发展。同时还可以帮助智障学生健全人格,实现人文关怀,形成健康生命观。

四 、利用生活数学课堂 ,渗透生命教育

3.激“活”实际,渗透生命教育

数学学科教学应注重结合智障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的独特性为前提,追求最佳生命教育效果的实现。在当前创建和谐社会、共筑中国梦的新形势下,我们要积极营造和谐、民主、宽松、愉悦、具有人文气息的育人氛围,关注每一个智障学生,为每一个生命的成长护航。例如:利用奥运会、特奥会、南方雪灾,汶川、玉树地震等时事素材以及智障学生身边的好人好事等,向智障学生渗透团结、互助、勇敢、努力、自强、自立等教育,从而让智障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为悦纳自我、具有健全人格的人。让智障学生的认知学习过程伴随着积极的生命情感活动进行,在“生命化”的数学课堂上实现教与学,使每个智障学生在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自然而然地体验生命的可贵和存在的意义,感悟生命的真谛。

让智障学生自己去“做”,去探究、去经历、去感受是生活数学实践活动的关键。在“做”的过程中获取知识、找准方法,提高手脑协调能力、合作意识、探究能力以及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生活数学的实践活动课“量一量”“称一称”,通过量一量身高、臂长、头围、胸围、腰围,称一称体重,让智障学生了解自己年龄阶段身高、体重的正常值,促使智障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合理膳食、适当运动、按时作息的好习惯,才能使其身体健康、正常发育。又如:学习《图形的认识》后,让智障学生三五个同学组成一组,用不同的图形合作绘制一些美丽的图案,并把这些图案张贴在教室里,一来可以美化班级环境,二来可以树立学生自豪感,同时着重引导智障学生学习调节且能维持良好的情绪状态,拥有自信且能与他人沟通交流,学会欣赏且能发现自己和他人的优点。再如:在学习《人民币的认识》的相关内容时,有许多关于家电物品价格的题目,在讲解这种题目的同时,通过对比我们国家过去和现在的变化,对比家乡过去和现在的变化,让智障学生知道我们国家正处于高速发展中,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让智障学生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教师要努力将知识的传授与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紧密结合,使学生在生活数学课堂教学中充分感受到强劲跃动的生命脉搏和浓郁的人文气息。

2.做“活”实践,渗透生命教育

我班使用的是上海卢湾区辅读学校的教材,这套教材根据中度弱智教育大纲编写,注重以人为本,将大量的生命教育素材蕴含其中,我充分运用并加以补充,努力使资源的范围更加扩充,让生命教育渗透得更具体,更适合智障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对智障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身心发展都极为有益。例如:教授 “长度单位、重量单位的认识”时,搜集的每一组数据、统计的每一件事情、测量的每一样物品,都引导学生接纳生活、感知生命。通过手把手地指导智障学生测量身高、体重,延伸至教育他们积极参加文体活动,多吃新鲜的蔬菜瓜果,选择观看健康有益的电视节目、书籍,警示他们应该对自己的身体、成长负责,从中让智障学生了解了有益健康的常识,质朴、真实地感受生活体验,学会了适应生活,从而启发他们的潜能,促其多元性的快乐成长,真正地学会品味生活、享受生命,做一个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的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用“人本”的生命教育观指导课堂教学工作,以关怀人的成长为目的,使学生身心获得和谐发展,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良好的生命情怀。

很多智障学生在解题的时候,总爱生搬硬套,所以,我经常在向智障学生讲解完解题方法后,便引导智障学生凡事多从另一角度去想,学会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问题,主动地解决问题,形成积极向上的生命观。因此,在教授《比较物体的长短、大小、轻重、高矮》和《24时计时法》这些内容的过程中,我让智障学生通过实践,自己动手比一比、掂一掂、播一播,然后自由交流,从中了解智障学生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并分小组制作关于智障学生的饮食习惯、作息习惯等的统计图,鼓励智障学生积极锻炼身体,善待自己的健康与生命,进而对智障学生进行习惯养成、体育锻炼、意志磨炼等方面的生命教育。让他们通过亲自参加实践活动,感悟生命的美好,善待生命,感恩生命。

守护生命、呵护心灵的教育是当今特殊教育的实质所在,我根据生活数学的学科特点,结合学生的生活经历,注重在课堂上对智障学生渗透生命教育。

1.用“活”教材,渗透生命教育

总体布局上考虑到酒店昭示性以及避免对东侧住宅视线的影响等因素,将酒店塔楼布置在基地北面,并将大部分的客房布置在塔楼南面,以取得文翰湖最佳的景观;同时避免了酒店塔楼对基地东侧住宅的影响,住宅也可以取得文翰湖最佳的景观。酒店宴会厅布置在基地南面,预留大片的绿地作为婚宴花园;酒店主入口及宴会厅入口设置在基地西面,直接面对文翰湖,视野极其开阔,彰显酒店品质,如图2所示。

总之,在培智学校生活数学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将生命教育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渗进智障学生的心灵中,可以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培养积极的生命情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使智障学生认识生命、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感恩生命,从而养成坚韧的性格,提高生存的能力,提升生命的品质和生活的质量。让我们的教育为智障学生的生命质量负责,更为智障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结构力学(一)核心课程建设通过不断的摸索,构建理论与实践开放的实践教学体系;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以提升教学质量为目的,以提升教学方法与手段、健全考核评价体系及师资建设为手段,以充分保障实践环节的实施。最终实现培养出有较强团队协作能力,足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学生。同时为他们后续的专业学习和未来的岗位需求打下坚实的基础。以探索一条符合卓越工程师培养需求的实践化改革之路。

可不是吗,没有味道了也就没有了兴趣,这似乎正暗示了两个人的爱情,刚好走到了尽头,刚好可以结束了。女人选择了缄默,换一个词来说可能是逃跑。

参考文献 :

[1]李瑞江,王丽.当代特殊教育学校生命教育的研究与实践[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1.

[2]李正银.数学教育中生命化教学的缺失与建构[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6(5).

[3] 杨高全.数学教育与人的发展[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2).

责任编辑:丁 蔚

标签:;  ;  ;  ;  

浅谈在培智学校生活数学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