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昆颖
摘要: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建筑行业的进步,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背景下,要想站稳脚跟,谋求更长远的发展,一定要依靠科技创新,应用新工艺新方法,更好的提升工程项目的质量,保证其性能的同时降低成本。本文就以此为中心,从自身工作经验出发,对几种主要的新型施工工艺和方法进行了分析论述,希望能够对今后的施工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更好的促进新工艺新方法的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施工新技术;施工工艺;应用
0前言
当前的经济环境对于建筑行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建筑行业的繁荣让越来越多的企业投身于房地产开发,但是建筑行业已经趋近于饱和,更多的企业加入让建筑行业的竞争变得更为激烈,相关建筑企业想要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就必须增强企业自身的实力,实现企业的长久发展。
想要切实提升企业的实力,必须依靠科技的进步,利用新型施工技术来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纵观我国的建筑行业,虽然我国建筑业的经济总量很大,每年新增建筑面积占世界新增建筑面积的百分之五十,但是我国的建筑行业仍旧以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为主,相关的建筑企业迫切需要依靠新的施工技术的推广来降低施工成本,同时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再者我国现有的施工技术在某些方面已经赶上甚至超过了发达国家,这些新的施工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
1、概述土建施工新工艺新方法的具体应用
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过程中,新工艺新方法的应用能够更好的保证工程质量,近年来,这些技术广泛的应用在施工的各个环节当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下面本文就对每个具体环节中的应用进行分析论述。
1.1防水施工中新工艺新方法的应用
防水施工是土建施工中十分重要的环节,防水实际上就是在和水接触的部位防止渗漏,防止有害裂缝的出现。在设计环节,应该坚持正确的原则,实现综合设计、多道设防、防排并用,并且要进行复合防水和节点密封施工,并恰当的选择防水材料和施工工艺。
现阶段,在防水施工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新工艺是聚合物水泥基复合涂膜施工。应用该技术,首先需要做好板缝、基层和节点位置的处理工作。对于塔楼屋面和裙楼屋面施工的过程中涂膜应该分遍涂布,先涂的涂料干燥之后形成膜,然后在涂布后一遍涂料。铺设的方向需要垂直,保证最上面的土层厚度不能够小于一毫米。同时,涂膜防水层的收头要用防水涂料进行多遍涂刷,不能够出现流淌或者是堆积的现象。
而在外墙防水施工的过程中,需要采用加气砼砖墙施工法,即为了防止抹灰层开裂空鼓,加气砼砌块墙提抹灰前需要先在两种不同的材料之间的界面挂上钢丝网,等到钢丝网固定之后再进行基面处理,要用20%的108胶水结合15%的水泥配置成浆体进行涂刷。需要注意的是,要等基面处理完成之后再进行抹灰层的施工,不能够随浇随砌。对于竖向灰缝宽度和水平灰缝的厚度要控制在十毫米左右,范围的浮动不能够超多两毫米。
1.2概述建筑新技术及其应用
1.2.1施工测控新技术
施工控制网是施工放样的依据,其精度要求高,测设困难,GPS 精密定位技术能较好地解决该问题,且省时、省力,工作效率高,成果的可靠性有保障。随着超高层建筑和高耸结构物的不断出现,高层土建施工常规测控方法已经很难满足规范的要求,如何在温差、日照、风载等外界环境因素影响下迅速、准确地完成平面轴线控制、高程传递、建筑构件的安装定位,已成为影响超高层土建施工的首要因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利用 GPS 测控技术具有方便、快捷、可靠等优点,可动态测定建筑物的摆动周期和摆动规律,测定建筑物(或构件)的垂直度,保证施工测量的质量。此外,全站仪坐标法放样技术也已应用于土建施工的测控。全站仪具有测量精度高,仪器的集成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高等优点,已大量应用于各类工程的施工测量中。坐标法放样是充分利用全站仪的这些优点,直接利用施工控制点和放样点的坐标进行放样工作,避免了大量的放样数据的准备工作,提高了施工测量的工效,同时也减少了施工放样中可能出现的差错。该技术对一些形体复杂的建筑物放样工作有明显的优势。
1.2.2混凝土施工新技术
由于人口的增加,人均可占用空间的减小,为了获得更大更优的居住条件,高层建筑发展成为必然。为了满足高层建筑对工艺的要求,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越累越多的应用到土建施工中。清水混凝土技术是现浇钢筋混凝土技术中的一项新技术,它是将原始浇筑面直接作为装饰性表面的混凝土,质朴自然,体现出人类回归自然的追求理念。
按装饰效果可以分为三类:普通清水混凝土、饰面清装饰清水混凝土。水混凝土、清水混凝土技术作为混凝土技术的一项新技术,因其直接以原始浇筑面作为装饰表面,使施工更简单方便,成本也随之降低,工程进度大大加快,而且缩减了工程使用后的维修工作量,维修费用更低。此外,还有多层面大面积钢筋混凝土地面无缝施工技术。该技术是在传统的留置后浇带和伸缩缝的基础上延伸而来的新型施工技术。通过对施工缝的设置将大面积钢筋混凝土地面分为若干小块,每一块为一仓,施工期间实行分块跳仓浇筑。这种跳仓浇筑采用了短距离释放应力的办法应对较大的收缩,待混凝土经过早期较大的温差和收缩后(7~10天),各仓浇筑连接成整体,应对以后较小的收缩。即“先放后抗,抗放兼施,以抗为主”的辩证控制原则。
1.2.3新型防水材料的应用
防水实际上就是在与水接触的部位防渗漏、防有害裂缝的出现。因此,在设计过程中要遵循:综合治理、多道设防、刚柔结合、防排并用、复合防水、全面设防、节点密封的原则,合理选择防水材料和施工工艺。运用防水材料达到防水效果的传统作业方式是沥青防水,现在通过科研专家的不懈努力,已经发展出高分子卷材、新型防水涂料、密封膏等高效弹性防水作业。防水施工在向冷作业方向发展,综合机械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新型防水材料的应用以水泥基渗透非结晶型防水材料为例,它是以高强度水泥为载体,经特有活性物质和微硅粉改性而成,以此为基础,我们已经开发了聚合物改性水泥基渗透非结晶型防水涂料、混凝土外加剂、结构修补砂浆等多种产品。目前在我国土建施工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通过在土建施工中的应用实践验证,水泥基渗透非结晶防水材料渗透性强,防水性能持久,具有其他材料无法比拟的自我修复功能,整体防水性强,能抵御化学物质的侵蚀,并对钢筋起保护作用;而且环保无毒,不产生危害气体,施工简单,对复杂混凝土基面适应性好。
1.2.4创新技术在大跨度空间结构工程中的应用
大跨度建筑通常是指跨度在30m以上的建筑,主要用于民用建筑的影剧院、体育场馆、展览馆、大会堂、航空港以及其他大型公共建筑。在工业建筑中则主要用于飞机装配车间、飞机库和其他大跨度厂房。具有受力合理、自重轻、造价低以及结构形式多样等特点,成为目前发展较快的结构类型,被认为其是衡量一个国家建筑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一个国家文明发展的程序的象征。在大跨度空间结构工程中,也有新技术被应用其中。如第一,虚拟现实技术。通过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更加直观形象地表现建筑设计的意念和动态,并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制定奠定基础。第二,结构仿真技术。使用计算机结构仿真技术不但可以为施工过程中提供精确的力学计算和图像模型,还能为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选性,从而选择优化方案。
2、结束语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如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建筑企业想要在市场中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或者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需要提高企业自身的软实力,而采用新的施工工艺则是提高企业自身软实力的重要手段。新型施工工艺的推广和运用不仅能够提高施工的效率,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更重要的是降低了施工的成本,为企业创造了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袁书其.初探土建施工新技术的应用.城市科技导刊.2011.05期
[2]张家华.土建施工新技术的应用.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4期
[3]李强 张倩倩.浅谈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的应用.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0期
论文作者:余昆颖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8
标签:土建论文; 混凝土论文; 新技术论文; 技术论文; 防水材料论文; 建筑论文; 企业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