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优化管理探讨论文_陈德福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优化管理探讨论文_陈德福

身份证号码:44142319870125XXXX 广东阳江 529500

摘要:随着我国现代化城市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相关建筑工程活动也越来越频繁。但由于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不完善,部分施工工人在施工过程中又缺乏专业能力,使得我国目前建筑工程存在很大的威胁,不仅影响各种建筑的质量,还造成资源的浪费。本文分析建筑工程质量的影响因素,并结合我国建筑工程施工过程存在的问题提出质量管理策略,通过管理手段的优化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建筑工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筑工程从来就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城市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工程现场的管理工作将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间接影响着建筑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是关乎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事项。做好工程现场的管理工作,符合国家的政策要求和法律要求,符合国家发展的需求,也符合人员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因此,建筑施工类企业要加强对工程现场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和研究力度,做好现场材料、设备和施工人员的管理工作,不断提高企业的工程现场管理水平,以确保工程现场秩序井然,项目工程按时竣工。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主要特征

在进行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时应将管理规范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并利用动态管理方式实现对人员、设备、资源等方面的统一分配、统一管理。现阶段,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主要特征有:一方面体现在建筑施工现场管理能效方面。施工现场管理主要包括现场人员的分配、现场施工材料的分配以及施工中所用设备的分配。在对现场资源进行分配时,应确保其科学性、合理性并可以达到对资源的高效利用,从中充分体现出现场管理的能效。另外一方面,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由于施工现场涉及到的人员、材料、设备等相对较多,各部门在建设时经常会出现穿插项目,所以会导致分配混乱、管理无序的情况,若没有好的现场管理规范,非常容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给后续的施工留下隐患。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优化管理措施

2.1完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现阶段的建筑行业在迅猛发展,但是在建筑施工管理体系中仍然存在这不完善的地方,比如有不少建筑企业的施工单位没有建立清晰明确的用于管理各部分工作的规章制度,也没有关于奖励和惩罚的制度,这就不利于管理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问题,也不利于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更好的为建筑企业贡献自己的力量。无规矩不成方圆,做任何工作都要有规章制度的制约。建筑企业应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并且建立相关的奖罚制度,这样使得工作人员更有积极性和责任意识。除此之外还应该完善监督机制,更好地规范工作人员的行为,为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利条件。

2.2加大质量监督管理力度

在工程项目进行施工时,施工单位结合自身情况以及现实的需求设立施工监管机制,以此来监督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监督机构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进行监督。比如,随机检查。根据调查显示,不定期检查工程项目的施工情况,能够降低施工人员违规操作的发生率,可以促进工程管理质量的提升。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建筑施工企业必须明确管理人员的权利和职责,全方位动态控制建筑工程项目质量。同时,建筑施工企业在验收之前,一定要做好工程项目的验收工作,严格地按照相关规定,对施工材料、施工设备等进行验收。在工程竣工阶段时,一定要和工程项目组织部门、设计部门、管理部门等相互沟通,核对施工图纸与数据,做到全方位仔细验收工程项目。

2.3树立质量管理责任意识

建立工作责任意识可以极大的避免项目建造过程中发生危险事故,为接下来的所有环节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不会发生资源浪费的现象,前期实地勘探、设计工作的开展务必要保证在较高的责任意识的前提下进行,并且从管理层到一线员工都要给予重视,有的岗位人员都要清楚的理解本职工作的内容和作用,这样才能更加高效的完成工作,其次,还要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大力宣传质量第一的工作宗旨,这样才能有条不紊的开展各项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树立质量精细化管理理念

对当前质量管理工作问题来说,若想有效处理,必须要积极转变质量管理意识,树立精细化管理理念。在具体实践中,将质量管理工作,细化为各个单元模块,设置具体的负责人,来负责作业现场的质量管理工作。强化管理人员的精细化管理意识,使其能够注重细节的把控,实施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方式,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实施责任制度,组织相关人员,来做好具体工作,实现质量管理目标。采取针对性管理措施,加强质量管控。具体措施如下:一是,设备。结合机械设备的性能和工作效率等,优化配置机械设备,保证设备合理利用,提高作业效率。二是,材料。在选材和采购以及贮存等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把控。三是,施工环境。从技术环境、管理环境、劳动环境以及市场环境入手,以工程地质、水文、质量保证体系、劳动安全工具等为着力点,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最大程度上保障施工质量。在具体实践中,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2.5引入BIM管理技术

质量管理工作的强化和提升,需要创新管理方法。管理要超前,紧跟社会经济发展实际,积极引入现代化技术,比如BIM技术,辅助工程质量管理。在工程施工阶段,应用BIM模型,能够全面呈现建筑工程的各个细节。基于标准化云计算数据,同时结合建筑工程设计要则,对应用模型进行相应的优化,从设计阶段做好合理性把控。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工作中,采用移动终端关联技术,对建筑工程施工作业,采取远程控制以及监控,为技术人员提供技术支持,使其能够更好的掌握作业现场信息的掌握能力,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确保其能够达到工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2.6创新管理工作方法

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水平,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还要全面提高管理工作有效性,根据建筑工程施工的实际需要采用新型的管理方法。首先,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工程管理制度工,优化分配管理技术人员,从制度上保证各项工程的管理到位,切实端正技术人员与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强调做到责任落实到人。其次,加强保证施工技术人员的资质,做到施工技术人员与专业岗位人员持证上岗,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检查人员的专业性。第三,强化工程建设方、监理方对工程质量控制的参与义务,注重由第三方机构对工程质量进行评估,有效预判工程质量与工程管理中的风险,从而针对性的采用工程质量控制与约束措施。第四,在工程质量管理过程中还要采用信息化的方法,全面加强工技术配置工作,运用信息化的方式进行工程信息汇总,从而提高工程质量管理有效性,达到科学化、专业化、具体化进行工程质量控制目标。

2.1完善现场协调与监督机制

施工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突发事件,如停水停电、设备故障或是由人为因素所导致的停工问题等,这样的情况在施工现场出现后会给工程的建设带来一定的影响。所以,为了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相关管理人员应做好责任分工并做好相应的协调工作,将所有的力量进行统筹,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突发事件,避免产生更多的损失。同时,在进行施工现场管理时,为了确保施工进度、施工质量、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等还应强化监督工作,构建起科学的监督机制,充分的发挥出监督工作在各个环节中的作用,同时对管理措施进行严格、准确的落实,确保管理的精准性,从而提升施工现场管理的水平与管理效率。

结语

有效的施工现场管理工作可以不断的提升工程的质量、确保工程的进度与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从而为企业赢得更大的利益,因此在进行实际管理时,相关的人员应对工程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形成科学的、有效的管理方法,并积极的应对施工现场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实现对施工现场有效管理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信义.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方法及控制策略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8(11):151-152.

[2]韩硕.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质量控制要点探析[J].中国标准化,2017(10):77-78.

[3]杜颖,胡苏.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与控制措施[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13):332-333+336.

论文作者:陈德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5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优化管理探讨论文_陈德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