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素联合伊马替尼治疗初发慢性髓性白血病的疗效论文_朱凯波,罗自勉,谭振清,杨文群

朱凯波 罗自勉 谭振清 杨文群

湘潭市中心医院血液科 湖南湘潭 411100

摘要:目的:探讨初发慢性髓性白血病采取干扰素联合伊马替尼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62例初发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31例)和观察组(n=31例),对照组采取伊马替尼治疗治疗,观察组采取干扰素联合伊马替尼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CCR发生率(48.3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2.26%),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2.5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5.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发慢性髓性白血病采取干扰素-α联合伊马替尼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初发慢性髓性白血病;干扰素-α;伊马替尼;安全性

慢性髓性白血病为血液系统常见的恶性疾病,其是一种起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的骨髓增殖性疾病,主要特征为异常造血细胞克隆扩增、携带费城染色体(Ph),发病率较高,占成人白血病的12%~15%,且多见于男性。有研究发现,慢性髓性白血病的发病与BCR-ABL融合蛋白存在密切关系,其具有较强的酪氨酸激酶活性,促进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及黏附[1]。伊马替尼是临床上一代治疗慢性髓性白血病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可抑制细胞凋亡。但随着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发现药物的耐药性、不能耐受治疗、无法停药等问题日益突出。国内外开展采取干扰素联合伊马替尼治疗初发慢性髓性白血病的临床研究,临床研究结果较好,为临床用药治疗提供理论依据。由此,笔者对初发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采取干扰素联合伊马替尼治疗,现将结果进行如下报告: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62例初发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入选标准:均经骨髓细胞形态学慢性髓性白血病、骨细胞遗传学检查发现携带费城染色体+或其变异体;入选前均未接受针对慢性髓性白血病的系统治疗。排除标准:药物过敏者;肝肾功能异常者;心脏功能异常者。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观察组31例,男21例,女10例,年龄28~67岁,平均年龄(45.3±2.4)岁。对照组31例,男22例,女9例,年龄29~66岁,平均年龄(44.8±2.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具有可比性,研究结果无差异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伊马替尼(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43340)治疗,用法用量:口服400mg/d,根据患者的病情酌情调整用药剂量,最高剂量不得超过600mg/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干扰素(哈高科白天鹅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050062)治疗,用法用量:肌内注射300U,3次/周,待骨髓象及血象得到缓解后,剂量改为200U,2次/周。治疗过程中需注意以下两点:一是发现患者出现肝脏毒性反应,需立即停止给药;二是患者血小板及粒细胞减少持续1个月,需立即停药。

1.3 评价标准

参照细胞遗传学反应标准[2]:NCR(无反应):Ph染色体阳性细胞占85%~100%;MCR(微小细胞遗传学反应):Ph染色体阳性细胞占40%~85%;PCR(部分细胞遗传学反应):Ph染色体阳性细胞占1%~5%;CCR(完全细胞遗传学反应):Ph染色体阳性细胞完全消失。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细胞遗传学反应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本组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单位均值±标准差( )来表达,采用卡方检验,进行计数资料的对比,单位以百分率表达,P<0.05时,则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细胞遗传学反应情况比较

观察组的CCR发生率为48.39%,对照组的CCR发生率为32.26%,观察组的细胞遗传学反应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4059,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有1例肝功能损害、1例肾功能损害、2例恶心呕吐、2例皮疹、1例关节肌肉疼痛,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58%,对照组有2例肝功能损害、2例肾功能损害、3例恶心呕吐、3例皮疹、4例关节肌肉疼痛,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3816,P=0.0007)。

3 讨论

慢性髓性白血病是血液系统常见的恶性疾病,严重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因此,加强该病的早期治疗,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临床治疗中,伊马替尼是临床上一代治疗慢性髓性白血病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可选择性地抑制BCR-ABI基因的阳性细胞分化及增殖。但由于该药物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耐药,使得其治疗效果并不乐观。干扰素具有抑制肿瘤生长、强化机体抗白血病免疫反应、免疫调节活性功能及靶向抑制Ph(+)白血病干细胞的作用。而伊马替尼具有无法作用于慢性髓性白血病干细胞的特点[3]。因此,采取慢性髓性白血病采取干扰素联合伊马替尼治疗可能会提高疗效。有研究显示,干扰素联合伊马替尼治疗对慢性髓性白血病干细胞杀伤具有协同作用[4]。经本组分析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的细胞遗传学反应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58%,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16%。可见慢性髓性白血病采取干扰素联合伊马替尼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刘洋,包尔宁,钟文雯等.干扰素联合伊马替尼治疗慢性髓系白血病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4,22(2):304-309.

[2]吴圣豪,郑翠苹,徐杰等.伊马替尼联合干扰素-α治疗慢性髓性白血病的回顾性研究[J].中华血液学杂志,2012,33(4):311-315.

[3]李梦琪,张鸣,廖爱军等.伊马替尼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髓性白血病慢性期疗效的Meta分析[J].中华血液学杂志,2013,34(8):685-690.

[4]刘爱琴,苏智祥.联合应用伊马替尼和IFN-α治疗慢性髓性白血病的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2(21):1763-1765.

论文作者:朱凯波,罗自勉,谭振清,杨文群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20

标签:;  ;  ;  ;  ;  ;  ;  ;  

干扰素联合伊马替尼治疗初发慢性髓性白血病的疗效论文_朱凯波,罗自勉,谭振清,杨文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