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海湾国家面临的经济一体化和挑战_经济一体化论文

阿拉伯海湾国家经济一体化及面临的挑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阿拉伯论文,海湾论文,国家论文,经济论文,一体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034(2007)01-0043-05

一、海湾国家经济一体化进程

阿拉伯海湾国家合作委员会(以下简称海合会)6个成员国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曼、巴林、卡塔尔、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于1981年5月25日成立,建立了阿拉伯世界内第一个重要的区域性组织,在签署海合会宪章的同时签署了《海合会国家经济一体化协议》,为经济贸易的共同发展制定了合作框架,海湾六国开始了地区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动荡不定,各地区经济一体化向纵深推进。2001年12月31日,海湾六国共同签署了《海合会国家经济协议》,新的经济协议共9章33条,其中包括贸易、海湾共同市场、经济和货币联盟、整体发展、人力资源、科技研究、运输、通讯和基础设施建设、执行机制和最终条款。海合会成员的经济一体化进程开始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海合会国家经济一体化主要内容是:

1.建立关税同盟

海湾六国关税同盟的成立,为海合会向经济一体化发展铺平了道路。长期以来,海合会6个成员国的关税复杂混乱,税率不一的状况制约了地区经济的发展。建立关税联盟有利于海合会作为一个整体同世界其它经济集团打交道。如欧盟是海湾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多年来,海湾国家向欧盟出口的石化产品需交纳14%的关税,而欧盟向海湾出口的商品中,近一半是免税品。海合会一直要求同欧盟签署自由贸易协议,消除双方在税收方面的差异,但欧盟提出海湾六国须统一税率。基于多方面的考虑,海湾六国最终达成一致,签署了《海湾国家关税同盟协定》。

关税同盟主要内容包括统一海关法、统一海关体制及入关手续、统一关税等。明确进口商品的关税除53种保护性的免税商品外,其余1236种商品统一征收5%的关税,实行保护性关税的进口商品也将逐步实行统一关税,各国进口的商品实行“一关制”关税税收,完税后的进口商品可持税单在其他5国内自由流通,最后再进行关税税收的清算。此外,一国产品在办理相关手续后,均视为其他成员国的本国产品。

2002年3月六国根据各成员国的平均进口额、国民收入和人口为基础,确定了海关关税收入分配方案,具体为沙特45%,阿联酋21%,科威特 12%,阿曼9%,巴林7%,卡塔尔6%。①尽管分配方案已定,但因部分成员国有不同看法,至今未能实施。

《海湾国家关税同盟协定》已于2003年1月 1日提前启动。按照规定,2005年底后,开始付诸实施。海合会六国关税同盟的启动,标志着海湾地区开始向经济一体化方向推进。过渡期的主要任务有统一货币的先期准备工作、建立海湾共同市场的必要工作,以及协调各国发展规划、石油政策、工业活动、劳动力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等。

2.建立共同市场

《海合会国家经济协议》规定,海合会国家拟于2007年启动海湾共同市场计划,届时,海合会各成员国将视其它成员国公民为本国公民,并在所有经济活动中(居民的往返、就业、居住、福利、经营企业、房地产权、纳税等方面)享受与本国公民同等的待遇,这将有利于海湾国家技术人员及劳动力资源的互补和合理配置,带动相互间的经贸合作,促进各国在各领域的发展。

科威特对建立海湾地区共同市场的积极性较高,是最早允许海合会国家公民凭本国身份证进出,并可加入军队的国家。2002年5月,科威特允许所有海合会公民在科威特从事特定14种职业②之外的一切经济活动和职业。

3.建立货币联盟

海湾六国早在1981年海合会成立时就提出统一海湾货币议题,因当时条件不具备而搁浅。之后,各成员国中央银行行长于1992年共同商议了海湾地区统一货币问题。2000年6月决定将各成员国的货币同美元挂钩,并确定了与美元的固定汇率。2001年底,六国财长会议决定,到2010年,最终实现海合会成员国货币的统一。

海合会建立货币联盟的宗旨是,增强对欧盟、美国、日本等主要贸易伙伴的谈判地位,并在同其他经济集团的贸易协议中争取最优惠的进口价,尽最大可能减少出口障碍,达到促进六国经济发展的目标。建立货币联盟,统一货币,海湾六国首先要做的是实现统一的货币汇率体系,然后实现本地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融合与协调。2001年6月27日,海合会货币联盟技术委员会就实行统一货币确定了“三步走”的方案。第一步:美元作为六国共同的结算货币,通过一个固定汇率同各国货币挂钩,允许有一定幅度的浮动范围;第二步:建立相应的机构负责制定统一的货币标准,确定统一货币的法律框架;第三步:建立统一货币机构——海湾中央银行,发行统一货币。③

目前,各国均已完成本国货币与美元的直接挂钩,各成员国的政府财政赤字、公债规模、经常项目赤字、利率水平和通货膨胀率等问题已于 2005年2月中旬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召开的海合会财政和工业部长会议上商定解决,为建立货币联盟扫清了路障,为货币统一铺平了道路。

二、海湾国家经济一体化取得的成果

1.1983年3月建立了海合会成员国自由贸易区,对在自由区内流通的各国生产的工农业产品,其中国产部分附加值超过40%的产品视为本国商品,销售不需委托代理,没有任何关税,可自由流动。

2.海合会首脑会议至今已在农业政策、工业发展战略、未来发展规划与目标以及相关规章等方面通过了近40个文件,对成员国在计划、发展、人口、工业、石油和农业等方面制订了带有普遍性的战略方针,如集体采购大米、小麦等大宗商品。其中部分文件有约束力,部分具指导性。

3.允许一国企业(包括银行)在其他成员国开设分支机构。截止到1998年底,海合会共颁发跨国经营执照5770个,跨国持股交易股份公司772家,资本总额920亿美元,跨国购置房地产1.5万户,跨国投资工业贷款项目116笔总贷款额5.36亿美元。

4.海合会成员国的公民不需要办理入境签证,只需持本国身份证便可自由出入其他海合会国家。允许一个成员国的公民(包括自然人和法人)在其他成员国自由从事各种经济活动和职业,享受与本国公民平等的税收待遇。

5.内外贸易有了进一步发展。海湾6国依靠该地区得天独厚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促进了6国经济的发展,其产值均占各国GDP的1/3以上,占出口总值的90%,占各国财政收入的2/3。因此,海湾国家进出口贸易是各国经济的命脉,而进出口又受国际油价的制约。1981年海合会成立时 (石油价格暴涨时期)海湾6国外贸金额达2244亿美元,1995年为1799.9亿美元,2000年实现 2370亿美元。同期六国内贸总值分别为102亿美元、99亿美元和125.2亿美元,到2003年地区外贸和内贸分别为2753亿美元和175.5亿美元。经过20多年的共同努力,2003年国民生产总值达到3966.9亿美元,人均产值1.228万美元,比 1995年增长了70%(见表1)。④

海湾六国经济支柱都是单一的石油经济,至今已探明的石油储量4779亿桶,占世界石油总储量1.1477万亿桶的41.6%,其石油生产直接影响世界石油市场。这些国家依靠丰厚的石油美元,在促进国民经济多元化发展道路上取得了一定成绩。

6.建立了多个海湾国家经济技术合作机构和联合体,如海湾投资公司、海合会国家规格标准署、海湾商业仲裁中心、发明与专利办公室、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通讯技术办公室、海湾电力联网署等。此外,还开发了海湾联合项目400多个,资本总额198亿美元。海合会成员国电网联网计划已于2004年正式启动,项目总投资60亿美元,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投资22.5亿美元(沙特承担40%,科威特承担36.6%,卡塔尔承担13.5%,巴林承担10%),以沙特达曼市的电网为中心,连接科威特、巴林和卡塔尔。第二阶段将阿联酋和阿曼的电网纳入地区的统一电网,计划2010年完成全部工程。⑤

7.各国在科技、货币金融、调查研究、资料统计、石油天然气和石化工业等领域开展了不同层次的合作。在海湾地区的公路联网和电讯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达成一致。

8.在国际经济关系方面,海合会国家制订了统一的同主要贸易伙伴进行磋商的战略,建立了同美、日、欧盟进行经济对话和集体磋商的机制。与欧盟、埃及、挪威、瑞士、冰岛、列支敦士登、韩国及非洲一些国家的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已经启动,有的接近尾声。与美国签署经济合作协定的谈判也在进行之中。2004年7月海合会六国财长和海合会秘书长联袂访华,与我国签订了《经济、贸易、投资和技术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海合会与我国的双边自由贸易区谈判正式启动。

三、海湾国家经济一体化面临的挑战

海合会在经济一体化道路上已取得了可喜的发展,但由于各国经济实力的差异、经济发展水平和政策的不同,要建立像欧盟一样的经济体,还面临着不少困难与挑战。

1.经济发展差异,政策难以周全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2001年卡塔尔人均 GDP高达27917美元,是六国中最高的,而世界头号石油大国沙特阿拉伯的GDP总额虽高达 1864.89亿美元,位居六国榜首,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GDP仅为8868美元,不到前者的1/3,是六国中最低的。海合会内部公布的2003年数据显示,沙特阿拉伯GDP为2148.7亿美元,居六国榜首,人均收入为4745美元,卡塔尔GDP为204.2亿美元,人均收入达到3.2万美元,是海湾国家人均收入最高的国家。(详见表1)

在债务水平方面,海湾各国相差也很大。按照欧盟的标准,政府债务水平应当不超过GDP的 60%。沙特2001年的债务高达1680亿美元,占当年GDP的92.1%,阿联酋的债务水平仅为4%,巴林、科威特、卡塔尔和阿曼的债务占GDP的比重分别为31.1%、33.8%、55.6%和20.3%。债务水平相差迥异,六国就此真正达成一致,并非易事。在国家预算方面,由于六国都是产油国,财政收入严重依赖石油出口,国际油价的波动直接影响各国当年财政收入,因而各国政府难以控制预算赤字。因此,在制定相关政策上难以平衡和协调各方实际情况,各国只能是在实现地区经济一体化取得共识的大原则基础上签订有关协议,在具体问题的处理上则各抒己见。

2.各国贫富差距,政策难以协调

在依靠石油致富的海湾六国中,石油储量三大国沙特阿拉伯、阿联酋、科威特的人均收入均不如卡塔尔,卡塔尔的人均收入高于头号石油强国沙特人均收入6.7倍。三国石油政策着眼于长远,希望把石油产量和价格定在一个国际市场可接受的范围内,而巴林、阿曼的剩余石油资源非常有限,开采期限不足20年,希望把油价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以获取最大的收益。六国在外人眼里都是富国,但是在这些富国中还有“穷国”,时常为各自的利益发生贸易摩擦,如沙特和科威特、卡塔尔因钢材问题引起贸易纠纷,造成双方不和。在过去实施《关税同盟》三年过渡期中,由于个别国家对2002年海合会制定的关税税收收益的分配方案有异议,至今未能付诸实施。此外,统一关税对原来“高”关税国家的收益有很大影响,虽然在制定分配收益时考虑了这个因素,但个别国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表现出抵触情绪。

3.法律法规不全,缺乏约束机制

健全的法律法规是贯彻实施《海合会国家经济协议》的保障。海湾6国虽然共同签署了建立关税同盟和货币联盟的相关文件,并且已经开始着手细致的准备工作,但是实际效果不尽如人意,这是由于没有具体的强有力的约束机制所致。为建立海湾共同市场,规定各成员国公民视同本国国民,享有一切本国国民权力,但实施时有差距。如科威特为保护本国国民的利益,对其他成员国公民在其国内的工作范围加以限制。此外,对进口商品一律采取“一关制”入关征税的做法造成各国为从中获得大利和不降低本国贸易地位而产生内部竞争。

因此,海湾六国面临建立健全相关的立法、机构组建和技术支持等方面的工作,有了法律依据,有了约束机制,各国才能依法行事,即便发生分歧和问题也能及时协调解决。

4.统一认识不足,难于一致行动

近几年海合会启动了与部分经济集团的自由贸易谈判,巴林与美国在2003年底开始谈判, 2004年9月双方正式签订了海湾地区第一个自由贸易协定。同时,美国还与阿联酋和卡塔尔国进行了接触,计划签订类似协议。这招致了沙特的不满,沙特是海湾地区大国,在实施关税同盟时做出了很大让步,在沙特看来,海合会关税同盟的建立是使海合会六国组成一个经济整体,提高在国际上的地位,扩大在世界舞台的影响,增强与世界经济实体的谈判实力。沙特认为巴林与美国自行签订自由贸易协定违背了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宗旨,这种做法给了美国各个击破的机会。对此,沙特王储未出席2004年12月在巴林首都麦纳麦举行的海合会首脑会议。

以上足以说明真正实现海湾地区经济一体化,需要各国正确处理地区经济的一体化发展与本国经济发展的关系。

5.内贸外贸悬殊,影响经济发展

在过去几年间,海合会国家为改变本地区单一的石油经济状况,利用从石油资源换取的外汇加大对国内其他工矿企业建设投入,从而促进国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同时也带动了进出口贸易的发展。以1997年和2003年为例,六国外贸由 2147亿美元增长到2753亿美元,6年增长28%;内贸由119亿美元增长到176亿美元,增长了 48%(见表2、3)。尽管在各国的努力下内贸增长高出外贸增长71%,但是这两年内贸和外贸相比,内贸均仅占外贸的6%,远远低于欧盟成员国之间的相互贸易比例。海湾6国应对此高度重视,积极扩大相互间的贸易,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发展。

6.信息资料匮乏,传递缓慢

在信息时代,准确全面的资料和信息是一个国家正确了解形势,做出重大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海合会国家对信息资料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不仅对相关信息资料收集不得力,对已掌握的信息资料也不能充分利用。

商人、企业家确定企业发展方向;政府制定国家发展战略方针;地区集团推动地区经济的不断发展,都需要以宏观、微观的各类信息资料为依据,海合会国家为制定实现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大政方针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今后,各国不仅要重视信息资料的收集,更要重视信息资料的使用价值,及时传送,使之发挥应有的作用。

海合会经济一体化在实施中还存在其他的问题,如一些部门领导更换过频,政策不能及时贯彻;专业人员不熟悉工作业务,影响具体项目实施;有的国家经济结构不能马上适应关税同盟的工作,需要“磨合”;另外,海湾地区的经济一体化缺乏宣传力度,这些都是海合会国家需要解决的问题。

面对世界经济发展新趋势,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海合会国家要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改变被掠夺、受欺辱、附属的地位,就应真正地联合起来,团结一致、统一立场、统一认识、统一步调,以一个地区“大国”的姿态面对外来世界的各种挑战。海湾六国经济一体化已开始了第二个高潮:2006年正式启动关税同盟,2007年建成共同市场,2010年实现货币联盟。只要海湾六国齐心协力,同心同德,目标应能够如期实现。

[文稿日期]2006-06-20

注释:

①商务部驻阿联酋经商参处网站(http://ae.mofcom.gov.cn/), 2004年8月13日经贸消息。

②被禁止的职业是:组织穆斯林朝觐、职业介绍所、保险服务、商业代理、海关清关、机场装卸、国内运输、政府机构服务、房地产、土地和建筑物租赁及转租、残疾人和老人福利院及相关社会服务、汽车出租、旅行社以及印刷出版和宣传 (创办报纸杂志、广告、照相、电影、艺术生产、商业性剧团、电影院、剧场、艺术展览馆等)。

③朱琦:《提高谈判地位,减少石油出口障碍》,《环球时报》2003年4月4日。

④数字均源于海湾合作委员会网站(http://www.gcc-sg.org/)。

⑤佘莉:《海湾国家:经济联合及其对外合作走向》,商务部《国际经济合作》杂志2005年第10期61页。

标签:;  ;  ;  ;  ;  ;  ;  ;  ;  ;  ;  ;  

阿拉伯海湾国家面临的经济一体化和挑战_经济一体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