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繁殖技术_孔雀论文

孔雀繁殖技术_孔雀论文

孔雀饲养技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孔雀论文,技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人工育雏需要育雏笼舍、育雏器、水槽和食槽等设备,育雏前将笼舍及设备进行彻底消毒。温度应根据雏鸟的日龄和表现灵活掌握。一般情况下1—10日龄34C—38℃,11—20日龄28°C—26°C,21~30日龄26°C~24°C。以后,随着孔雀日龄的增加,羽毛的增加,抗寒能力逐渐加强。1周后,在天气晴时,可将孔雀放置室外活动,使其慢慢地适应外界的环境、气候、温度等。

孔雀雏出壳后即能自己取食,开食前应让其自饮一些低浓度的高锰酸钾水。然后饲喂鸡花料。1—10日龄,每天喂4次,同时在鸡花料中加入熟鸡蛋黄、黄粉虫和切碎的青绿饲料;11—30日龄,每天喂3次,鸡花料中适当加入熟鸡蛋、青绿饲料及面粉虫;31日龄以后,每天喂2—3次。饲料中可适当添加高粱、黄粉虫、面粉虫等。熟鸡蛋在饲料中的含量逐渐减少,至60日龄时可以结束饲喂,90日龄以后和成年孔雀饲喂相同。

管理 雏孔雀的日常管理要求非常细致。尽力保持环境的安静,严禁嘈杂。逐渐建立食物条件反射。春季是孔雀求偶、交配产卵的繁殖季节。应加大喂量,提高饲料中的营养水平,补充蛋黄、面粉虫、鱼料及各种维生素,增加钙磷等矿物质饲料。同时要求在笼舍内搭产蛋窝,为产卵做好准备;夏季孔雀管理重点是防暑降温,无树木遮阳的要搭凉棚,饲料应增加青绿饲料的比例;秋季主要防止各种疾病及寄生虫病的发生;冬季气候冷、日照短。饲料中应增加软料作物种子的比例。同时应注意防寒,多晒太阳。

疾病防治 孔雀的传染病,主要有鸡新城疫、鸡马立克、鸡白痢、禽痘等,另外,也常见各种体内外寄生虫病的发生。为避免这些疾病的发生,首先要严格日常卫生工作,每年春秋两季全面清理大消毒,将笼舍中的沙子彻底清除,消毒后铺换新沙。梅雨季节注意防潮,并定期投喂驱虫药,一般半个月至1个月为一疗程。为防治肠炎,可适当喂0.1%的高锰酸钾水。

联系电话:0871-3126725

标签:;  ;  ;  ;  ;  

孔雀繁殖技术_孔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