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工程地基沉陷变形原因分析及加固措施

某工程地基沉陷变形原因分析及加固措施

一、某工程基础下沉变形的原因分析与加固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薛祥,侯东利,马秉务[1](2021)在《某工程厚层红黏土素填土处理方案优化设计》文中认为近年来,在场地形成后平台上进行工程建设的项目越来越多,因设计施工考虑不周导致的工程问题常有发生。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及施工作业条件,对常用地基处理方法、施工工艺、造价及工期等进行综合对比研究和优化后,最终采用换填羊矸石及水稳料等处理方法,解决了某工程厚层红黏土素填土处理难题。换填处理设计时,采用了e-p曲线法、考虑应力历史的e-lgp曲线法,同时结合工程实际工况采用基于三轴K0固结变形曲线法等估算换填处理后地基变形,解决了欠固结土、超固结土及非饱和土固结度估算等复杂条件下沉降和工后沉降估算困难的问题,为设计方案提供了理论和经验支持。设计方案成功实施后,节约直接成本300余万元,缩短了工期,该红黏土素填土处理设计思路和变形估算方法,具有较强的实践参考价值。

张宇[2](2021)在《超期服役粉细砂基坑支护稳定性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西部大开发建设正在高速进行,在工程建设基坑开挖过程中遇到了诸多由粉细砂特性引起的工程问题,如长期暴露后粉细砂卸荷边坡的稳定性与治理措施问题。国内外已经开展了许多粉细砂边坡的稳定性与治理措施研究,但是,对于粉细砂边坡在“长期卸荷”条件下的变形机理、稳定性计算方法以及治理措施研究鲜有报道。因此研究超期服役粉细砂基坑支护稳定性计算方法、超期服役基坑支护加固措施及超期服役基坑重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工程应用意义。本文研究了粉细砂边坡在“长期卸荷”条件下的变形机理,通过数值仿真模拟,研究了原粉细砂基坑边坡支护结构在超期服役条件下的受力与变形特性,并根据计算结果提出二次支护措施,使超期服役基坑支护结构能满足基坑二次利用安全性要求。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总结目前关于粉细砂地基长期强度与变形的研究,从粉细砂地基强度与变形特性、粉细砂基坑支护结构长期稳定性等方面入手,建立本文所需的计算理论和模型。(2)长期暴露后粉细砂基坑放坡开挖段边坡稳定性研究。主要从粉细砂性质、粉细砂基坑变形研究方面,对研究粉细砂边坡经过长时间侧向卸荷后的稳定性做出预测模型,得到超期服役之后粉细砂强度参数,并根据此强度参数对边坡进行数值模拟,以此得到考虑时间因素的超期服役粉细砂边坡侧向变形量,提出进一步加固措施,使开挖边坡稳定性满足基坑再利用要求,为超期服役粉细砂基坑边坡侧向变形量预测及二次支护方式提供参考。(3)选取合适的数值仿真模型,将Mohr-Coulomb模型与Drucker-Prager模型做对比,提出两种模型的优缺点,并得到两种模型的相互转换方式,为通过土体蠕变效应模拟护坡桩超期服役状态做理论准备。(4)考虑粉细砂蠕变效应的超期服役护坡桩支护结构稳定性研究。以前文得到的粉细砂长期强度为基础,选取强度参数,建立数值分析模型,从超期服役护坡桩结构侧向变形沿深度的变化、不同深度处侧向变形与时间的关系等方面,通过不同开挖深度等方面的对比,对超期服役护坡桩结构变形做出综合性评价。在此研究基础上,提出护坡桩和桩后地表加固措施,减缓护坡桩变形,使该段边坡可以满足基坑重新利用安全性要求。(5)将基坑开挖看做均布卸荷,在前文数值模拟结果的基础上,考虑粉细砂蠕变效应,从基坑底一点随时间回弹量变化研究等方面,对粉细砂基坑底回弹量做出综合评价,从数值模拟的角度为粉细砂基坑开挖卸荷量的确定提供思路。

商治[3](2021)在《高压旋喷桩加固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的作用机理及应用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岩溶空洞软弱地基上修筑的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如何采取合理的措施来加固岩溶空洞软弱地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广州白云区某工程项目为典型的岩溶空洞软弱地基,该场地岩溶不良地质作用强烈发育,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较差。在遵循施工方便、安全可靠和经济合理的原则下,选用高压旋喷桩对场地岩溶空洞软弱地基进行加固处理。本文以该项目为依托工程,通过地质勘查资料、现场检测、高压旋喷桩加固技术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并引入理论计算、室内配合比试验、微观结构分析、土工试验以及稳定行分析等手段,建立了高压旋喷桩加固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的研究应用框架。主要进行的工作以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如下:(1)在现场实地踏勘的基础上,考虑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稳定性评价的复杂性,综合采用定性分析方法、半定量分析方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依托工程39#地块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分析结果表明,依托工程39#地块场地的岩溶空洞软弱地基在自然状态下稳定性较好,发生坍塌的可能性小,但当挖填方施工结束后或者在整体施工结束后的运营阶段,土洞和溶洞易使地面产生塌陷,对工程安全具有不利影响。(2)在土工试验结果以及高压旋喷桩设计技术参数的基础上,进行了三个不同配比,两种养护条件下高压旋喷固结体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并对原状土样和高压旋喷固结体进行了微观结构分析。结果表明,综合考虑设计要求及场地地下水的影响,加固时水泥浆液可采用每延米35%胶凝材料用量配比设计。外部胶凝材料的加入使原状土结构的表面增加了很多细微的颗粒,这些细微的颗粒起着连结和胶结原状土体的作用,且这种连结和胶结作用随着胶凝材料用量的增多而越发明显。(3)对旋喷桩加固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的施工前准备工作、工艺流程以及施工工艺参数等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采用多种手段对高压旋喷桩加固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的效果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塔楼范围内土洞和溶洞经高压旋喷桩处理后均得以填充,土洞和溶洞填充物的密实度较高,无钻孔泥浆漏失问题的存在。高压旋喷桩处理过的地基关键区域取芯率明显提高,土洞及溶洞发育区域的取芯率均高于90%,证明经过高压旋喷桩加固处理后,地基的完整性、稳定性以及连续性均得以显着提高。

朱俊福[4](2021)在《深部层状岩体巷道围岩松动圈形成机理及其工程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煤系地层沉积岩的成层特征以及层间的岩性差异,使煤矿巷道围岩的结构类型较多,其围岩松动圈的形成、范围、形状等特征也更为复杂。为此,论文以围岩松动圈巷道支护理论为基础,首先对基于Mohr-Coulomb准则、Drucker-Prager准则和Hoek-Brown经验强度准则等三种强度准则的松动圈理论求解方法进行分析与评述;然后采用“深部地下工程结构失稳全过程模拟试验系统”,设计了6个相似材料模型进行模拟试验,并与15组数值模拟方案的计算结果对比分析,研究深部高应力条件下层状岩体巷道开挖、围岩变形及破坏后松动圈的演化发展机理;在以上2方面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数值模拟进行方案设计,提出深部大松动圈围岩穿层巷道协同控制方案,成功的进行了深部巷道工程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支护效果。论文主要成果如下:(1)在基于三种强度准则的松动圈计算方法中,获得了M-C准则、D-P准则相对于H-B经验强度准则计算的松动圈半径偏小的影响因素,且一般均小于现场实测值,因此,特别强调支护设计时其松动圈的计算值与现场测试值相互校核的必要性。针对层状岩体巷道围岩松动圈解析有关边界条件设置、岩石强度软化方法、非圆形断面标准化等适用性进行了探讨,相比而言对围岩塑性区的计算理论上则比较严谨。(2)层状岩体巷道围岩松动圈呈跳跃性的梯级发展特征,其范围和形态受最大主应力作用方向控制,呈现正交各向异性特性,其对称轴垂直岩层且过巷道形心;当侧压系数小于1.0时,层状岩体巷道的顶部首先产生松动圈,其次是巷道两帮,而且两帮松动圈均较顶底部大;当岩层垂直方向与巷道底角平分线方向一致时,该底角部位松动圈将明显增大,而岩层倾角对松动圈大小和范围的影响并不显着。(3)软弱层处于巷道位置使巷道发生明显的偏压破坏现象,整体呈现明显的非对称变形特征,其松动圈和巷道破坏特征在巷道各部位的差异性较为明显,对此应采取局部如加长加密锚杆锚索等加强支护措施;研究结果显示支护的作用对软弱层附近的松动圈影响较大,而对远离软弱层的巷道部位则影响较弱。(4)现场测试数据显示河南城郊煤矿深部试验巷道的大松动圈围岩具有软岩、高应力和膨胀性三大特点,由于主应力相差很大,产生较大的偏应力导致巷道稳定性差;以喷网协同、锚杆和锚索协同,结合注浆的预应力协同控制技术,加强上帮底角部位和下帮拱肩部位的支护和加固措施,有效地解决了深部开采大松动圈围岩穿层巷道的稳定性问题。该论文有图107幅,表12张,参考文献186篇。

熊元林[5](2021)在《软土地区基坑开挖变形规律及支护结构参数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市准入门槛不断放宽导致了城市建筑密度的不断增长,因此人们将城市建设的目标转向地下,深基坑工程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深基坑工程作为地下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项目施工过程中会对周边环境造成较大影响。所以在进行基坑开挖的同时需要通过支护结构来提高基坑的稳定性。而在基坑设计的过程中,支护结构的选型和设计过于保守,会增加工程造价;减小支护结构设计参数则会存在安全隐患,因此,研究软土地区基坑开挖变形规律及支护结构参数优化具有重要的工程实际意义。论文以上海市长宁区某异形软土基工程为背景,采用数理统计、实际监测数据分析、数值模拟以及正交试验的方法,对该地区基坑工程围护结构的支护效果进行了研究;通过现场实际监测数据与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对基坑开挖不同阶段下的坑外地表沉降、围护结构侧向变形、临近既有建筑变形及倾斜率、支撑轴力和桩土作用进行了分析;对基坑变形影响因素的显着性进行分析并优化了支护结构细部参数。为优化围护结构型式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上海市已建成的基坑围护结构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该地区常用的两种围护结构型式,对这两种围护结构型式的适用范围及围护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对依托基坑工程的实际监测数据、计算模型进行分析,发现坑外地表沉降值、围护结构变形值、临近既有建筑变形值及支撑轴力值均在警戒值范围内,考虑原支护结构及支撑结构的参数设计过于保守,需要对此进行优化;基于Mohr-Coulomb本构关系建立了基坑模型分析了“坑角效应”对基坑变形的影响;计算并分析了基坑开挖再不同阶段下临近既有建筑的倾斜率及桩土作用;通过正交试验的方法从安全性及经济性的角度出发,以坑外地表沉降及围护桩最大水平位移作为评价指标对原支护结构的细部参数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的支护结构经济适用型更强,节约了工程造价,对软土地区相似基坑工程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程义广[6](2020)在《基于BIM的极软弱围岩大断面铁路隧道施工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中西部地区地质条件复杂多变,在局部地区,断层、褶皱、岩溶、地下暗河等不良地质现象星罗棋布。在隧道开挖的过程中,掌子面与围岩常呈现出“地层复杂多变、强度低、自稳能力差、富水性强”等软弱与极软弱特征,加之隧道断面大,开挖初期极易出现大变形、塌方、冒顶、突泥与涌水等灾害。针对该类工程地质条件极为复杂的高风险大断面隧道,研究基于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新型铁路隧道施工方法与施工管理理念及方法,对提高施工效率,确保施工质量,实现“快速、安全、高效”的施工目标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与现实意义。本文以宝兰客专石鼓山隧道为工程依托,运用BIM技术辅助解决施工中所面临的具体问题,主要研究工作包含以下四个方面。(1)针对铁路隧道“条带状,与地质密切相关”的地质特征,采用CATIA软件提出了一种面向长大山岭隧道的三维(3D)地质建模方法。基于该建模方法建立了石鼓山隧道3D地质模型,模型结果即符合二维(2D)地质资料的约束要求,也符合面向施工图的精度要求,从而论证了建模方法的可行性与可靠性。进一步研究了利用Skyline软件进行BIM模型的轻量化处理方法,创建了从CATIA到Skyline的文件转换接口,实现了上述石鼓山隧道3D地质模型的轻量化展示。(2)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三九”开挖技术。该开挖法以弧形导坑开挖预留核心土为基本模式,将大断面划分成九个小单元,同台阶采用预留核心土+临时仰拱的方式,有效发挥了初期支护结构承载能力。为应对富水区段在开挖过程中出现的渗水、涌沙现象,发展了一种二重管后退式超前深孔注浆预加固技术。采用CATIA软件对上述隧道开挖与支护技术工艺的详细施工过程建立了标准化的BIM模型,为实现3D可视化技术交底垫定了基础。(3)研发了基于BIM技术的隧道围岩监测与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搭建了一款隧道及地下工程施工监测信息系统(TGMIS),将监测结果实时传递至BIM管理平台,实现了数据自动处理并发出分级预警。同时将现有超前地质预报技术与BIM技术结合方便地获得了隧道掌子面前方的3D地质预报模型,进一步与云模型的结合实现了对掌子面稳定性的科学预测,为施工安全提供了技术保证。(4)以BIM协同管理平台与BIM模型为基础开展了4D虚拟施工模拟,并借助于倾斜摄影技术形成了4D+实景的进度管理模式。二者的有机结合有效避免了建材浪费和返工情况,构建了以4D理念为基础的精细化隧道施工组织管理技术,极大地提高了施工效率与管理水平。上述基于BIM的隧道开挖、支护、监测及施工管理技术在石鼓山隧道建造过程中的应用效果表明:(i)新技术不仅加快了施工进度,增强了施工安全性,还扩大了作业面施工空间,为机械化作业提供了良好环境;(ii)隧道开挖过程中,TGMIS与BIM平台的结合有效预警了20余次异常拱顶沉降变形,自动发送预警信息至相应责任人,避免了严重的拱顶塌方事故的发生;(iii)BIM技术的运用节约了总计约10%的预算建材,并比预计工期提前20余天竣工,有效降低了施工成本,且施工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杨帆[7](2020)在《基坑开挖对旁侧既有隧道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基坑工程是影响地铁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在其旁侧的隧道衬砌的弯矩、位移会产生一系列变化,衬砌外侧的覆土压力也会发生变化,这一系列变化可能会引发隧道的开裂变形,严重时甚至会影响地铁的运行安全。因此,研究基坑开挖对旁侧既有隧道的影响、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本文通过室内模型试验、数值分析等方法,研究了不同隧道空间位置条件下基坑开挖对旁侧既有隧道的影响规律,并将部分数据与工程实例及其模拟进行对比,并通过埋设不同长度的隔离桩,分析了隔离桩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对隧道的保护作用,主要研究成果有:(1)基坑开挖初期对隧道的影响很小;在基坑开挖后期,隧道两端弯矩增大,上下弯矩减小,隧道呈现两端拉伸、上下压缩的趋势;隧道横向位移大于竖向位移,右上部分的横向与竖向位移均大于左下部分,存在不均匀位移的趋势;隧道远基坑一侧土压力增大,近基坑一侧土压力减小。(2)距离基坑较近、埋深较浅的隧道受基坑开挖的影响较大,具体表现为隧道的弯矩、横向及竖向位移值均较大,隧道的位移、变形趋势更加明显,其中对位移的影响大于对弯矩的影响。(3)较长的隔离桩支护体系能够明显的缩小隧道的弯矩、位移及土压力变化值,对隧道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较短的隔离桩支护体系隧道也能减小隧道的弯矩、位移及土压力变化值,但减小幅度有限,无法对隧道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效费比较低。(4)隔离桩越长,隧道的弯矩及位移值越小,但长度未超基坑开挖深度的、较短的隔离桩减小幅度有限,效费比较低;长度在基坑嵌固深度上下的、较长的隔离桩能够较大幅度地减小隧道的变形及位移值,对隧道有较好的保护作用。但隔离桩过长对隧道的控制不再起更大的作用,因此选择合适长度的隔离桩,能够在保护隧道的同时达到较好的经济性。

王正振[8](2020)在《悬索桥锚碇沉井下沉机理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大跨度悬索桥的发展,大型锚碇沉井基础的运用越来越多。但大型沉井的设计施工尚不成熟:目前关于大型沉井的设计规程大多基于大直径桩或小型沉井的研究成果,施工中由于下沉机理不明确导致地基承载力不足、沉井拉裂、下沉困难、突然下沉、在主缆拉力作用下位移过大等问题频频出现。因此,深入研究悬索桥大型锚碇沉井的下沉机理,解决大型沉井设计、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保障大型沉井在建造阶段及桥梁运营过程中的安全,对我国桥梁工程的飞速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基于2017年中国铁路总公司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重大课题“连镇铁路五峰山公铁两用悬索桥施工控制及运营维护关键技术研究”(2017G006-A),主要以五峰山长江大桥北锚碇沉井为工程背景,通过理论分析、现场试验、现场监测、数值模拟等手段尝试解决上述大型沉井设计、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本文主要工作及结论如下:(1)从桥型、跨度、基础形式等方面对长江干流上所有跨江桥梁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了锚碇沉井在长江桥梁中的应用情况。结果表明:斜拉桥及悬索桥是长江大桥的主要桥型;长江大桥跨度多集中在400~600m;目前共有10个锚碇采用大型沉井基础,占比为15.1%;(2)针对大型沉井常用的地基处理形式——厚垫层砂桩复合地基,分别以温州瓯江北口大桥南锚碇沉井及五峰山长江大桥北锚碇沉井为工程背景展开现场试验,分析了该种地基处理形式的承载力影响因素、砂桩施工的相互影响、实际加固效果等。结果表明:厚垫层砂桩复合地基加固软土地基效果非常好;可通过降低土体含水率、采用良好的垫层材料、增大垫层厚度等方法提高地基承载力;砂桩施工对周围已完成砂桩的影响很大,可通过增大砂桩间距、利用阻隔效应降低影响程度;(3)以Timoshenko深梁理论为基础,建立了大型沉井高度方向内力计算模型,推导了大型沉井高度方向内力计算公式,分析了沉井底部拉应力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利用Timoshenko深梁理论推导的大型沉井挠度及内力计算公式与有限元模拟结果接近,计算结果可靠;下沉一定深度之后,沉井高度的增大及周围土压力作用使得沉井挠度和内力均有所减小;增大初始下沉高度、采用合理的开挖下沉方式是较为可行的、经济的控制沉井挠度和拉应力的措施;(4)基于极限分析理论推导了大型沉井刃脚及内隔墙下双层土地基的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分析了大型沉井侧壁摩阻力的分布模式,提出了临界深度的计算方法。结果表明:本文利用极限分析理论推导的刃脚及内隔墙下双层土地基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可有效计算沉井底面双层土地基的承载力;根据大型沉井下沉深度与临界深度的关系可将大型沉井侧壁摩阻力的计算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下沉深度小于临界深度)侧壁摩阻力随沉井入土深度的增大而线性增大,第二个阶段(下沉深度大于临界深度)侧壁摩阻力分布模式与土体性质、沉井埋深有关;(5)分析了五峰山长江大桥北锚碇沉井首次下沉过程中的监测结果,根据监测结果进行了土体参数反演。结果表明:当大型沉井下沉进入稳定状态后,土性越好,下沉速率越慢;沉井结构的内力受开挖方式的影响较大;本工程根据实测数据反演的摩阻强度约为地勘推荐摩阻强度的0.8倍;长江大堤沉降与其到沉井的距离有关,对于本沉井而言,在距离沉井3倍下沉深度处仍有沉降产生;(6)基于朗肯土压力理论及双参数法提出了考虑位移影响的土压力计算方法,根据Winkler模型建立了大型沉井在组合荷载作用下的响应计算方法。结果表明:产生极限被动土压力所需位移较大,实际工程中很难出现被动侧土压力全部达到极限状态的情况;本文土压力计算方法可很好地拟合实测土压力值;本文给出的大型沉井在组合荷载作用下响应计算方法可很好地计算出大型沉井在任意外荷载作用下的转角及转动点位置;大型沉井与土体之间的摩阻力在被动力中所占比重较小。

陈凯[9](2020)在《上软下硬岩浅埋地铁车站预留岩柱施工力学特征及围岩稳定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地铁在城市交通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我国发达地区的地铁建设与布局已经较为完善。近年来,地铁的发展逐渐从发达地区的重要城市转移到经济相对落后的西南地区,西南地区各个城市的地铁线路规划与建设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其中就包括了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贵阳。贵阳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其地形与环境较为复杂,城市布局紧凑,造成了其修建难度大的特点,遇到的工程难题没有完全可之比较的类似工程。为解决贵阳地区复杂环境下的地铁车站修建难题,以贵阳地铁二号线观水路站工程为背景,通过理论分析、模型试验、数值计算与现场监测数据相结合的手段,得到了车站工程开挖方案的力学特征规律与围岩稳定性影响。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利用自然平衡拱修正跨度对岩土柱理论的最大向下位移块体自重计算公式作了分析,得出隧道最大可能向下位移块体自重的计算修正公式,用于计算预留岩柱浅埋超大断面隧道的最大可能向下位移块体自重。(2)通过预留中岩柱隧道开挖模型试验研究,对围岩应力分布进行了分析,在开挖两侧导洞时,隧道两侧边墙及拱顶围岩应力从0~1k Pa缓慢增加,随着中岩柱的开挖,拱顶处的竖向应力发生突变,出现应力峰值4.7k Pa,且拱顶出现塌落的趋势。结合试验结果,得出了预留中岩柱对隧道稳定起着重要作用。(3)通过对预留中岩柱的隧道开挖方案进行施工数值模拟研究,以不同中岩柱宽度与不同中岩柱拆除长度为控制因素,结合浅埋暗挖与现场地质的条件,从地表沉降、拱顶沉降、边墙水平位移及中岩柱的角度分析中岩柱对隧道稳定性的影响,建议中岩柱宽度不宜大于0.4倍跨径,宜取0.3倍左右。中岩柱拆除长度不应大于40m,宜取值在20-30m的范围内。(4)为了研究不同覆土埋深对隧道成拱效应的影响,令中岩柱宽度为隧道跨度的0.3倍,分别取6组隧道埋深数据表示不同的上覆土压力,分析不同覆土埋深对中岩柱的力学特征,得出当取埋深在0.75倍到1倍隧道高度范围时,中岩柱塑性变形较小,中岩柱基本可以实现自稳。而超过1倍隧道高度的埋深时,中岩柱的及隧道围岩的塑性变形明显的增加,此时应重点监测中岩柱及围岩的变形,增加量测频率,同时对中岩柱做好加固措施,比如注浆加固后再采用预应力锚杆加固。(5)通过实际工程的现场监测与数值模拟,指出了预留中岩柱对隧道围岩变形的控制起着重要作用,数据表明:当开挖中岩柱后,隧道的变形监测值成增大趋势,但隧道变形值都在10mm以内,且满足小于最小控制值20mm。

常锡科[10](2020)在《复杂地层下穿隧道对既有立交桥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城镇化的进程持续加快,无法避免的引起城市交通的日益繁忙与拥堵,各大城市均采用了以修建城市轨道交通的方法来缓解交通拥堵状况。由于城市地表建筑物繁多,在修建城市轨道的过程中,大多数工程都采用浅埋暗挖施工。当隧道穿越既有立交桥时,暗挖施工必然会破坏围岩的初始平衡状态,会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应力重分布,可能会使地面发生沉降或塌陷。而桩与土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导致立交桥的不均匀沉降和变形,从而导致结构开裂或承载力降低,进而会影响公路的正常使用,减少使用寿命,甚至会对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因此,研究在隧道开挖过程中,对既有立交桥和地层的产生影响,对于指导隧道安全施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研究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1)对近些年国内典型新建隧道引起地层沉降与桥梁桩基变形资料及数据进行了收集,并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归纳总结新建隧道施工引起地层沉降与桥梁桩基沉降规律及受力特性。(2)运用有限元软件对不同的施工环境进行模拟分析研究,详细分析了在不同施工环境下,隧道拱顶沉降、周边收敛、地表沉降、桩基位移以及桩基内力变化情况。从而得出浅埋隧道在施工过程中,不同的岩层倾角下不同隧道施工方法对地表和桩基础的影响情况,不同埋深下不同隧道施工方法对地层和桩基础的影响情况,不同隧道施工方法对不同位置处桩基础的影响情况。从以上研究可以知道,采用不同的隧道施工方法对地层与桩基的影响也是不同的,整体来看,采用中隔壁(CD)法要比采用台阶法加临时仰拱对地层和桩基的影响小。因此建议在围岩较差地段可以采用支护能力更强的支护手段或是缩短进尺的隧道施工方法进行施工,以确保施工过程安全顺利。(3)依托下穿立交桥实际工程,即重庆市渝北区金山隧道下穿赵家溪立交工程,选取与数值模拟相似地质情况的区间工程,采用现场实际监测数据与数值模拟结果作对比的方法,发现地表沉降曲线大致吻合,进一步验证数值模拟结果与参数选择的正确与合理性。从而对今后类似工程的施工提出了借鉴参考的价值。

二、某工程基础下沉变形的原因分析与加固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某工程基础下沉变形的原因分析与加固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2)超期服役粉细砂基坑支护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粉细砂卸荷边坡的稳定性与治理措施研究现状
        1.2.2 粉细砂深基坑护坡桩蠕变侧移机理及控制理论研究现状
        1.2.3 深基坑回弹变形及承载力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2 粉细砂地基长期强度与变形研究
    2.1 粉细砂地基强度与变形特性
    2.2 粉细砂地基长期强度特性
    2.3 粉细砂地基长期变形特性
    2.4 本章小结
3 长期暴露后粉细砂边坡的稳定性与治理措施研究
    3.1 工程场地条件
    3.2 基坑坡率法原开挖支护设计
    3.3 原支护结构稳定性分析
    3.4 基坑再利用支护结构设计
    3.5 计算结果汇总研究
    3.6 本章小结
4 粉细砂基坑护坡桩蠕变侧移及坑底回弹变形机理
    4.1 本构关系选取
    4.2 砂土蠕变参数及模型选取
        4.2.1 砂土蠕变参数的确定
        4.2.2 数值分析模型的建立及工况说明
    4.3 计算结果及对比分析
    4.4 长期暴露的粉细砂基坑回弹变形研究
    4.5 计算结果汇总研究
    4.6 本章小结
5 粉细砂基坑超期服役护坡桩加固改善措施
    5.1 变形监测及桩后地表加固措施研究
    5.2 护坡桩身加固措施研究
    5.3 基坑底加固措施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3)高压旋喷桩加固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的作用机理及应用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的研究概况
        1.2.1 岩溶地区空洞的发育机理
        1.2.2 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的的特点
        1.2.3 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的研究现状
    1.3 地基处理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地基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1.3.2 岩溶空洞软弱地基治理方法
    1.4 高压旋喷桩地基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1.4.1 高压旋喷桩的加固机理
        1.4.2 高压旋喷桩加固技术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1.5 本文研究内容
2 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稳定性的分析与评价
    2.1 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和分析方法
        2.1.1 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2.1.2 稳定性的分析方法
    2.2 广州某典型岩溶发育场地的地质环境条件
        2.2.1 场地工程地质概况
        2.2.2 场地分析与评价
        2.2.3 场地地基基础选型
    2.3 依托工程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的稳定性评价
        2.3.1 场地稳定性的定性评价
        2.3.2 场地稳定性的半定量评价
    2.4 依托工程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稳定性模糊综合评价
        2.4.1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基本原理
        2.4.2 稳定性模糊综合评价结果
    2.5 本章小结
3 高压旋喷固结体的室内配合比试验及微观结构分析
    3.1 原状土样土工试验
        3.1.1 密度和含水率测试
        3.1.2 液限和塑限测试
        3.1.3 土的固结试验
        3.1.4 土的直剪试验
    3.2 原状土样微观结构分析
        3.2.1 XRD射线物相分析
        3.2.2 光学显微分析
        3.2.3 电镜扫描分析
    3.3 高压旋喷固结体的室内配合比试验
        3.3.1 高压旋喷固结体配合比设计及制作养护
        3.3.2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现象
        3.3.3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结果分析
    3.4 高压旋喷固结体的电镜扫描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高压旋喷桩在岩溶空洞软弱地基加固中的应用
    4.1 高压旋喷桩加固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的方案设计
        4.1.1 39#地块软弱地基状况
        4.1.2 39#地块软弱地基处理设计
        4.1.3 施工技术参数设计
    4.2 高压旋喷桩加固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的关键技术
        4.2.1 准备工作
        4.2.2 高压旋喷桩施工
        4.2.3 引孔和旋喷工程的质量保证措施
        4.2.4 高压旋喷桩施工应急预案
    4.3 岩溶空洞软弱地基处理效果检验
        4.3.1 水泥浆液固结体检验
        4.3.2 钻孔取芯检验
        4.3.3 土常规试验检验
        4.3.4 物探勘查检验
    4.4 本章小结
5 高压旋喷桩加固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的工艺设计
    5.1 高压旋喷桩加固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的工艺流程
        5.1.1 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的稳定性评价
        5.1.2 旋喷浆液配比设计
        5.1.3 施工关键技术
        5.1.4 岩溶空洞软弱地基处理效果检验
    5.2 高压旋喷桩加固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的施工工艺设计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本人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2:本人申请的国家发明专利
    附录3: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附录4: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学术会议

(4)深部层状岩体巷道围岩松动圈形成机理及其工程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1.2 深部层状岩体围岩变形、破坏与支护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 技术路线
2 基于强度准则法计算围岩松动圈的分析与研究
    2.1 岩石强度准则法计算松动圈的基本假设
    2.2 基于Mohr-Coulomb准则求解
    2.3 基于Drucker-Prager准则求解
    2.4 基于Hoek-Brown准则求解
    2.5 解析法求解松动圈在层状岩体中的应用
    2.6 本章小结
3 深部层状岩体巷道围岩失稳全过程模型试验
    3.1 模型试验系统
    3.2 试验方案设计
    3.3 模型试验的相似准则、材料与模型制作
    3.4 试验加载方案
    3.5 试验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
    3.6 本章小结
4 深部层状岩体巷道围岩松动圈形成机理的试验分析
    4.1 层状岩体巷道围岩松动圈形成过程中的围岩破裂演化分析
    4.2 含软弱层围岩的松动圈及其与支护作用分析
    4.3 含软弱层围岩巷道的稳定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层状岩体结构对松动圈形成机理的影响分析
    5.1 数值计算模型与方案
    5.2 加载方向对层状围岩松动圈的影响
    5.3 不同层状岩体结构对松动圈形成机理的影响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深部大松动圈围岩穿层巷道协同控制的应用研究
    6.1 工程背景
    6.2 现场原位测试分析
    6.3 层状围岩非对称协同控制设计
    6.4 现场试验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5)软土地区基坑开挖变形规律及支护结构参数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基坑开挖对周边环境影响研究现状
        1.2.2 基坑支护的优化设计研究现状
        1.2.3 基坑正交试验法的研究现状
        1.2.4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2 软土地层深基坑变形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2.1 软土地层深基坑变形特征研究
        2.1.1 基坑变形类型
        2.1.2 基坑变形诱因
    2.2 支护结构型式对基坑变形影响的探讨
        2.2.1 软土地层常用基坑支护方式
        2.2.2 上海软土地层基坑支护案例分析
    2.3 支护结构参数对基坑变形影响的探讨
        2.3.1 地下连续墙及钻孔灌注桩插入比对软土基坑变形的影响
        2.3.2 地下连续墙厚度与钻孔灌注桩桩径对软土基坑变形的影响
        2.3.3 钻孔灌注桩间距对软土基坑变形的影响
        2.3.4 内支撑位置对软土基坑变形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3 软土地层深基坑开挖变形规律实例研究
    3.1 工程概况
        3.1.1 工程简介
        3.1.2 周边环境情况
        3.1.3 工程地质条件
        3.1.4 支护结构方案
        3.1.5 施工工况
        3.1.6 监测方案
        3.1.7 监测点的布设
    3.2 基坑监测结果分析
        3.2.1 坑外地表沉降分析
        3.2.2 围护结构侧向变形分析
        3.2.3 支护结构轴力分析
    3.3 临近建筑沉降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软土地层深基坑开挖三维数值模拟
    4.1 数值模拟模型建立
        4.1.1 模型尺寸及本构模型的确定
        4.1.2 材料参数确定
        4.1.3 基坑施工工况模拟
    4.2 软土地层深基坑开挖三维变形规律
        4.2.1 坑外地表变形规律分析
        4.2.2 既有建筑三维变形分析
        4.2.3 钻孔灌注桩水平侧移分析
        4.2.4 基坑支护结构轴力分析
    4.3 基坑开挖桩土作用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基坑变形影响因素显着性分析及支护结构参数优化
    5.1 正交试验理论
        5.1.1 正交试验的概念及原理
        5.1.2 正交试验的步骤
        5.1.3 正交试验设计的结果分析
    5.2 正交试验参数选取
    5.3 正交试验条件下设计参数优化分析
        5.3.1 极差分析
        5.3.2 方差分析
    5.4 经济性对比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6)基于BIM的极软弱围岩大断面铁路隧道施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极软弱围岩大断面隧道施工技术现状
        1.2.1 隧道开挖与支护技术现状
        1.2.2 隧道监测技术现状
        1.2.3 隧道施工管理技术现状
    1.3 BIM技术全球推广与应用现状
        1.3.1 BIM技术的诞生与发展
        1.3.2 BIM技术工程应用现状
    1.4 基于BIM的极软弱围岩大断面铁路隧道施工技术前景与关键问题
    1.5 研究目标与内容
2 BIM基础理论与建模技术研究
    2.1 BIM基础理论简介
        2.1.1 BIM基础理论研究
        2.1.2 BIM软件开发研究
    2.2 基于CATIA的长大山岭隧道3D地质建模技术
        2.2.1 建模方法的选择
        2.2.2 建模方法框架
        2.2.3 建模案例分析与讨论
    2.3 基于Skyline对 BIM模型的轻量化处理
        2.3.1 从CATIA到 Skyline的文件转换
        2.3.2 案例展示
    2.4 本章小结
3 基于BIM的极软弱围岩大断面隧道开挖与支护技术
    3.1 引言
    3.2 三台阶九步临时仰拱(“三九”)开挖技术
        3.2.1 技术原理与施工工序
        3.2.2 施工要点
        3.2.3 技术特点与优势
    3.3 二重管后退式超前深孔注浆预加固技术
        3.3.1 加固原理与注浆参数
        3.3.2 加固材料及溶液配合比
        3.3.3 施工流程及要点
    3.4 基于BIM技术的隧道开挖与支护模型及3D可视化交底
        3.4.1 隧道开挖与支护BIM模型
        3.4.2 基于BIM模型的2D交付技术
        3.4.3 基于BIM模型的3D交付技术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BIM的隧道围岩监测与超前预报技术
    4.1 引言
    4.2 基于BIM的智能化隧道围岩监测技术
        4.2.1 隧道围岩监测目的与监测项目
        4.2.2 隧道及地下工程施工监测信息系统(TGMIS)
        4.2.3 智能化监测方案:TGMIS与 BIM协同管理平台的结合
    4.3 基于BIM与云模型的超前地质预报技术
        4.3.1 BIM技术与传统超前地质预报方法的结合
        4.3.2 基于BIM技术与云模型的隧道掌子面稳定性预测
        4.3.3 案例分析与综合评价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BIM的隧道施工协同管理平台及精细化施工组织管理
    5.1 引言
    5.2 BIM协同管理平台
        5.2.1 信息处理架构
        5.2.2 数据来源与输出
        5.2.3 主要功能模块介绍
    5.3 基于BIM技术的精细化施工组织管理
        5.3.1 项目管理流程
        5.3.2 4D虚拟施工模拟
        5.3.3 可视化技术交底
        5.3.4 4D+实景的进度管理
    5.4 本章小结
6 宝兰客专石鼓山隧道工程应用分析与效果评价
    6.1 工程概况
        6.1.1 工程地质条件
        6.1.2 工程风险评估
        6.1.3 典型地层隧道工况
    6.2 基于BIM的隧道施工技术应用效果分析与评价
        6.2.1 黏质黄土地层隧道工况应用效果分析
        6.2.2 富水砂砾石粉质黏土地层隧道工况应用效果分析
        6.2.3 下穿河流浅埋段隧道工况应用效果分析
        6.2.4 BIM技术效益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附录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致谢

(7)基坑开挖对旁侧既有隧道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理论分析法
        1.2.2 数值分析及模型试验
        1.2.3 现场监测分析
    1.3 本文研究内容
第2章 室内模型试验
    2.1 引言
    2.2 模型箱构造
    2.3 模型材料
        2.3.1 模型试验土体
        2.3.2 地下墙材料
        2.3.3 锚杆及隔离桩材料
        2.3.4 隧道材料
    2.4 室内模型试验概况
        2.4.1 模型尺寸
        2.4.2 模型材料准备
        2.4.3 测点选择及布置
        2.4.4 模型制作、放置及土体装填
        2.4.5 模型卸载
        2.4.6 试验数据收集
    2.5 基坑开挖对既有隧道影响试验数据分析
        2.5.1 不同开挖阶段隧道弯矩分析
        2.5.2 埋深对隧道弯矩的影响
        2.5.3 距离对隧道弯矩的影响
        2.5.4 600 mm隔离桩对隧道的保护作用
        2.5.5 400 mm隔离桩对隧道的保护作用
    2.6 结论
第3章 基坑开挖对旁侧既有隧道影响的数值分析
    3.1 引言
    3.2 Plaxis3D软件简介
    3.3 数值建模
        3.3.1 土体本构模型
        3.3.2 基础模型概况
        3.3.3 单元及网格选取
    3.4 数值模拟数据分析
        3.4.1 不同开挖深度对隧道的影响
        3.4.2 埋深对隧道的影响
        3.4.3 距离对隧道的影响
    3.5 南京某基坑工程原位对比分析
        3.5.1 工程概况
        3.5.2 工程模型建立
        3.5.3 施工步骤
    3.6 结论
第4章 隔离桩对既有隧道控制作用的数值分析
    4.1 引言
    4.2 模型介绍
        4.2.1 模型基本概况
        4.2.2 计算模型参数及卸载模拟过程
    4.3 数值模拟数据分析
        4.3.1 18m隔离桩对隧道的保护作用
        4.3.2 12m隔离桩对隧道的保护作用
        4.3.3 不同长度隔离桩的保护作用
    4.4 结论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8)悬索桥锚碇沉井下沉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沉井的发展
        1.1.2 长江大桥基础的发展
        1.1.3 大型锚碇沉井在长江大桥中的应用
        1.1.4 研究意义
    1.2 课题依托工程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3.1 大型沉井地基处理的研究现状及问题
        1.3.2 大型沉井结构内力方面的研究现状及问题
        1.3.3 大型沉井下沉抗力的研究现状及问题
        1.3.4 大型沉井承载特性的研究现状及问题
    1.4 本文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2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大型沉井下厚垫层砂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分析
    2.1 引言
    2.2 地基承载力影响因素现场试验研究
        2.2.1 工程概况
        2.2.2 地基承载力试验
        2.2.3 砂桩施工相互影响试验
        2.2.4 试验结论
    2.3 地基加固效果现场试验研究
        2.3.1 工程概况
        2.3.2 地基处理概况
        2.3.3 现场试验及分析
        2.3.4 试验结论
    2.4 厚垫层砂桩复合地基加固大型沉井场地尚存问题探讨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大型沉井高度方向内力计算方法
    3.1 引言
    3.2 大型沉井高度方向内力计算模型
    3.3 Euler-Bernoulli梁理论及Timoshenko深梁理论
        3.3.1 Euler-Bernoulli梁理论
        3.3.2 Timoshenko深梁理论
        3.3.3 Euler-Bernoulli梁理论与Timoshenko深梁理论异同点分析
    3.4 大型沉井简化深梁的内力变形近似计算
        3.4.1 简支深梁在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响应分析
        3.4.2 简支深梁在杆端弯矩及杆端轴向压力作用下的响应分析
        3.4.3 简支深梁在任意位置集中荷载作用下的响应分析
        3.4.4 十字交叉简支深梁节点荷载分配
        3.4.5 公式验证
        3.4.6 大型沉井拉应力简易计算方法
    3.5 大型沉井拉应力影响因素及拉裂防控措施研究
        3.5.1 初始下沉高度对沉井挠度及内力的影响
        3.5.2 混凝土等级对沉井挠度及内力的影响
        3.5.3 内隔墙宽度对沉井挠度及内力的影响
        3.5.4 内隔墙间距对沉井挠度及内力的影响
        3.5.5 沉井平面尺寸对沉井挠度及内力的影响
        3.5.6 开挖方式对沉井挠度及内力的影响
        3.5.7 井壁宽度对沉井挠度及内力的影响
        3.5.8 外荷载对沉井挠度及内力的影响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大型沉井突沉、拒沉机理分析
    4.1 引言
    4.2 大型沉井突沉和拒沉原因
        4.2.1 大型沉井突沉原因分析
        4.2.2 大型沉井拒沉原因分析
    4.3 刃脚下双层土地基极限承载力上限解
        4.3.1 基本假设
        4.3.2 内部能量损耗率
        4.3.3 外功率
        4.3.4 极限承载力上限解
    4.4 内隔墙下双层土地基极限承载力上限解
    4.5 破坏机构及上限解理论公式验证
        4.5.1 刃脚下双层土地基极限承载力验证
        4.5.2 内隔墙下双层土地基极限承载力验证
    4.6 大型沉井侧壁摩阻力分布模式的分析与探讨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大型沉井现场实测与分析
    5.1 引言
    5.2 监测内容
    5.3 监测点布设
        5.3.1 几何姿态监测
        5.3.2 底部土压力监测
        5.3.3 侧壁土压力监测
        5.3.4 钢板应力监测
        5.3.5 钢筋应力监测
        5.3.6 混凝土应力监测
        5.3.7 长江大堤基础沉降监测
    5.4 现场实测结果分析
        5.4.1 下沉速率分析
        5.4.2 下沉挠度分析
        5.4.3 下沉到位后续施工的沉降分析
        5.4.4 底部土压力结果分析
        5.4.5 侧壁土压力结果分析
        5.4.6 钢板应力结果分析
        5.4.7 钢筋应力结果分析
        5.4.8 混凝土应力结果分析
        5.4.9 长江大堤基础沉降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大型沉井在组合荷载下的响应分析
    6.1 引言
    6.2 考虑位移影响的土压力非线性计算
        6.2.1 土压力计算原理
        6.2.2 计算方法适用性验证
        6.2.3 计算方法在工程中的应用
    6.3 大型沉井在组合荷载作用下的响应分析
        6.3.1 简化计算模型的建立
        6.3.2 大型沉井在荷载作用下的简化计算方法
        6.3.3 土体抗力系数的反演
        6.3.4 算例验证
        6.3.5 沉井转动点位置及转角随主动力的变化
        6.3.6 摩阻力对大型沉井响应的影响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长江干流长江大桥列表
作者简介

(9)上软下硬岩浅埋地铁车站预留岩柱施工力学特征及围岩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隧道施工过程力学研究现状
        1.2.2 地铁车站施工方法研究现状
        1.2.3 隧道围岩稳定性及变形控制方法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浅埋隧道开挖围岩压力研究
    2.1 隧道施工力学基本原理
    2.2 浅埋超大断面隧道围岩力学特征与围岩压力
        2.2.1 常见洞形围岩应力分布解析解
        2.2.2 隧道围岩压力常用计算方法
    2.3 考虑中岩柱条件下浅埋隧道的荷载计算
        2.3.1 普氏塌落拱理论修正
        2.3.2 岩土柱理论修正
    2.4 小结
第3章 预留中岩柱隧道开挖方案模型试验研究
    3.1 相似理论
        3.1.1 相似概念
        3.1.2 相似定理
    3.2 模型试验的设计与实施
        3.2.1 岩石物理力学参数
        3.2.2 相似材料的选取
        3.2.3 试验装置及设备
        3.2.4 试验方案与测试技术
    3.3 模型试验结果处理与分析
        3.3.1 开挖方案稳定性分析
        3.3.2 开挖方案力学特征分析
        3.3.3 考虑中岩柱宽度开挖方案稳定性分析
        3.3.4 考虑中岩柱宽度开挖方案力学特征分析
    3.4 小结
第4章 预留中岩柱施工力学特征研究
    4.1 数值模型构建
        4.1.1 岩土体本构模型及参数
        4.1.2 计算范围与数值模型
        4.1.3 数值模拟方案
    4.2 数值计算结果处理与分析
        4.2.1 中岩柱宽度对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
        4.2.2 中岩柱拆除长度对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
    4.3 不同上覆压力对中岩柱岩体稳定性的影响
        4.3.1 数值计算
        4.3.2 不同上覆压力对中岩柱受力影响
        4.3.3 不同上覆压力对中岩柱塑性变形的影响及加固措施
    4.4 小结
第5章 隧道工程应用与稳定性分析
    5.1 工程背景
        5.1.1 工程概况
        5.1.2 工程地质
    5.2 实例验证与监测数据
        5.2.1 实例展示
        5.2.2 监测方案与监测结果
    5.3 隧道稳定性分析
        5.3.1 监测数据分析
        5.3.2 数值计算结果验证
    5.4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10)复杂地层下穿隧道对既有立交桥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和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下穿隧道施工对地层影响的研究现状
        1.2.2 下穿隧道施工对桥梁桩基影响的研究现状
        1.2.3 下穿隧道对桥梁桩基的影响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复杂地层下穿浅埋隧道施工对地层及桩基的影响研究
    2.1 浅埋隧道开挖对地层影响分析
        2.1.1 浅埋隧道开挖引起地层变形的影响因素
        2.1.2 浅埋隧道开挖引起的地层变形机理
        2.1.3 浅埋隧道开挖引起地层沉降规律研究
    2.2 浅埋隧道开挖对桥梁桩基影响理论研究
        2.2.1 地层变形对桥梁桩基的影响研究
        2.2.2 浅埋隧道开挖对桩基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2.2.3 浅埋隧道开挖引起桩基变形的理论分析
        2.2.4 浅埋隧道开挖引起桩基变形的分析方法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不同岩层倾角下浅埋隧道开挖对地层和桩基的影响研究
    3.1 概述
    3.2 建立Midas-GTS有限元模型及选取参数
        3.2.1 有限元计算模型
        3.2.2 计算工况假定
        3.2.3 参数选取
    3.3 隧道施工工法
        3.3.1 台阶加临时仰拱法
        3.3.2 中隔壁(CD)法
    3.4 不同岩层倾角下台阶法开挖对地层与桩基影响分析
        3.4.1 浅埋隧道地层沉降分析
        3.4.2 浅埋隧道围岩应力与变形分析
        3.4.3 桩基位移分析
        3.4.4 桩基应力状态分析
    3.5 不同岩层倾角下CD法开挖对地层与桩基影响分析
        3.5.1 浅埋隧道地层沉降分析
        3.5.2 浅埋隧道围岩应力与变形分析
        3.5.3 桩基位移分析
        3.5.4 桩基应力状态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埋深下浅埋隧道开挖对地层和桩基的影响研究
    4.1 概述
    4.2 不同隧道埋深下台阶法开挖对地层与桩基影响分析
        4.2.1 浅埋隧道地层沉降分析
        4.2.2 浅埋隧道围岩应力与变形分析
        4.2.3 桩基位移分析
        4.2.4 桩基应力状态分析
    4.3 不同隧道埋深下CD法开挖对地层与桩基影响分析
        4.3.1 浅埋隧道地层沉降分析
        4.3.2 浅埋隧道围岩应力与变形分析
        4.3.3 桩基位移分析
        4.3.4 桩基应力状态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不同隧道开挖方法对不同位置处桩基的影响研究
    5.1 概述
    5.2 台阶法开挖对不同位置处桩基影响分析
        5.2.1 桩基位移分析
        5.2.2 桩基应力状态分析
    5.3 CD法开挖对不同位置处桩基影响分析
        5.3.1 桩基位移分析
        5.3.2 桩基应力状态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下穿立交桥工程实例
    6.1 工程概况
        6.1.1 区间工程概况
        6.1.2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概况
    6.2 监测设计及结果
        6.2.1 监测目的与内容
        6.2.2 监测管理
        6.2.3 监测数据与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四、某工程基础下沉变形的原因分析与加固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某工程厚层红黏土素填土处理方案优化设计[J]. 薛祥,侯东利,马秉务. 岩土工程技术, 2021(06)
  • [2]超期服役粉细砂基坑支护稳定性研究[D]. 张宇.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3]高压旋喷桩加固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的作用机理及应用关键技术研究[D]. 商治.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4]深部层状岩体巷道围岩松动圈形成机理及其工程应用研究[D]. 朱俊福. 中国矿业大学, 2021(02)
  • [5]软土地区基坑开挖变形规律及支护结构参数优化研究[D]. 熊元林.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1)
  • [6]基于BIM的极软弱围岩大断面铁路隧道施工技术研究[D]. 程义广. 武汉大学, 2020
  • [7]基坑开挖对旁侧既有隧道的影响研究[D]. 杨帆. 山东建筑大学, 2020(10)
  • [8]悬索桥锚碇沉井下沉机理研究[D]. 王正振. 东南大学, 2020(01)
  • [9]上软下硬岩浅埋地铁车站预留岩柱施工力学特征及围岩稳定性研究[D]. 陈凯. 贵州大学, 2020(04)
  • [10]复杂地层下穿隧道对既有立交桥的影响研究[D]. 常锡科.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某工程地基沉陷变形原因分析及加固措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