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南方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省广州市 510800
摘要:对于同步顶升更换支座施工,我们需要通过大量的现实例子,通过在实践中数据分析,进行大量的数据总结,在总结数据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分析,找到适合同步顶升更换支座施工的优良方案,下面我们通过分析支座更换的施工方法,研究施工过程的控制要求,深入探讨支座的维修重点,希望对从业人员给予帮助。
关键词:桥梁工程;支座更换;同步顶升
一、概述
随着我国桥梁建设的普及,我国对建桥技术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我们需要更多的技术支持,用来支撑我们的建筑施工,其中比较重要的就是桥梁施工,在桥梁施工中,我们不仅仅需要建桥的构想,更需要强大的技术帮助。我们在对一些桥梁的常规检查中发现,很多桥梁的支座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害,主要表现于有局部偏位、脱空、表面不均匀鼓凸、表面开裂等情况发生。这样的情况已经对行车安全和桥跨结构产生重大影响,所以需要对病害支座进行更换。由于桥梁是重要的交通枢纽,所以在支座更换的过程中,要尽量保证交通的顺利通畅,这样就会对支座更换施工作出更高的要求,下面我们进行具体的分析和论述。
二、同步顶升支座更换原理及方案简介
1、更换原理
通过更换故障支座这种修补手段,防止桥梁损害的进一步发展,能够深入改良主梁的受力结构,增强桥梁的持久性。施工和设计方案应安全、快捷,并提供充足的安全措施。而且,在施工过程中要减少对桥梁的原有影响。施工通过使用扁式电动油压千斤顶组,通过油泵机进行控制,同步顶起同一盖梁上的所有梁体,用同时控制油表力和梁体位移的方法,对整个顶梁过程进行控制。支座更换按“纵向逐墩顶升,横向同步顶升”顺序,以顶升量为主,顶升力复核的双控控制策略,同一墩横向不同步顶升量控制在1mm内。
2、总体方案
采用“工控机+液压控制系统+可编程控制器”构成分布式的控制系统,选择“位移+应力限值报膂、压力双闭环控制”的监控策略,实现各顶升点位移和压力在线的监测调节。通过变频技术来实现对液压系统的小流量调节,实现准确的同步顶升和同步下降。采用梁板的应力监测,保证顶升与回落过程桥梁的结构安全。
三、顶升施工基本要求
1、顶升施工的桥梁检查
在顶升施工之前,我们必须对顶升梁段进行充分的检查,不仅要掌握桥梁的结构,而且要了解桥梁可能存在的具体问题,保证顶升施工的安全。另外,在支座更换施工之后,我们还需要对桥梁进行全面检查,以此来确定桥梁结构是否存在损害,如果存在损害则要采取进一步的维修措施。
2、顶升安全性要求
在桥梁顶升的建设工程中,我们首先要考虑桥梁顶升施工是否存在危险,风险系数的高低,通过系统的评估,在保证顶升施安全的基础上,进行桥梁顶升施工,保证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及保障桥梁建筑的长久性使用,我们需要可靠的桥梁建筑保障我们的交通畅通。
(1)结构整体安全
在进行更换支座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保证整个桥梁的安全,保障桥梁整体结构的安全,由于桥梁都是混凝土结构,这样的就够都具有整体性,牵一发而动全身,我们需要保证桥梁整体结构安全的情况下进行支座更换,必须保证整个施工同步,避免结构不稳而造成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2)局部顶升着力点承压计算
在顶升施工过程中,我们要确定盖梁顶升和梁体的着力点,这里需要专门的技术设计,需要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充分的核算,在精确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施工建设,保证了施工的安全,也保证了顶升施工过程中对桥梁的保护,是施工能够带来最大的经济价值,同时也能防止顶升施工过程中出现局部损伤。
(3)盖梁及墩柱的安全
在顶升过程中,因为支座反力作用的位置改变,盖梁和墩台受到的内力就有所不同,我们也需要进行系统的分析,保证其他因素不会对桥梁的整体结构安全产生影响,能够保证整个桥梁的安全。
(4)施工安全
施工安全也是我们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当所有的安全因素都考虑周到的情况下,我们需要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我们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时时刻刻注意施工的安全,利用同步顶升系统,安装安全监控系统,这能够充分保障施工的安全,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我们需要考虑施工过程中脚手架防护,保护脚手架上工作人员的安全,主要高空作业、关心高空作业人员的安全,在施工过程中合理使用电能,保证安全,这一系列的安全操作,都需要我们重点关注,不能被忽视,需要系统培训和深切重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顶升施工方案的可行性要求
桥梁顶升施工是对既有桥梁的改造或维修,所以会存在顶升数量、吨位、安放位置等一系列问题,需要考虑施工操作空间以及可能中断交通的情况等等,需要我们提前指定好操作性方案,进行可行性评估等,对可行性方案的评估需要系统的数据统计和分析,同时还需要考虑交通影响因素。
四、顶升施工的操作要点
1、顶升过程控制要点
(1)安全限位措施
由于液压缸安装的误差及顶升过程中其他不利因素的影响,在顶升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微小的不均匀偏差,为防止梁体倾覆和滑移,保证桥梁顶升的准确性和安全性,需要采用有效的限位措施。限位装置应该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这是顶升安全控制的重要措施。
(2)临时支撑设计
顶升过程应采用分级顶升,每一级行程的最大位移控制在1 mm 以内,在顶升过程中,需要及时调整临时支撑高度,保证其与梁底密贴。大多数实际施工都采用了螺杆式千斤顶作为临时支撑,其高度可以实现无级调整。
(3)顶升过程的同步监控
对梁体顶升过程中的安全监控,很多施工都采用了东南大学研制的监控系统对结构应力、挠度,梁体位移、整体姿态等进行全程跟踪监测,能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具有自动报警功能。
(4)落梁后梁底标高控制
对于已建成桥梁,梁体就位后,自重作用下的内力分配已完成,因各主梁间横向有横隔梁联结,纵向有桥面连续,除了保证各片梁体在上升阶段位移一致外,还要确保落梁后各片主梁回落到原有标高处,避免强迫位移长期存在。
2、支座维修要点
(1)支座滑动面调整
调查发现滑动支座的纵向滑动功能失效,是因为原设计将滑动支座的滑动面设置在支座垫石的顶面,滑动面易积累灰尘等垃圾,影响滑动效果。另外由于梁体在温度及制动力作用下带动支座纵向滑移,易导致盖梁及其下部结构受力不利。因此本次维修时将滑动支座的滑动面调整到主梁梁底,同时按照规范要求在梁底设置一块不锈钢钢板。
(2)梁底调平处理
现场检查发现梁底混凝土粗糙不平,未设置不锈钢钢板,造成支座局部承压。为避免支座更换之后局部脱空,梁底须进行调平处理,同时在梁底补设一块不锈钢板。为保证钢板与梁底密贴,钢板与梁底面间用结构胶填充,结构胶完全固化后才能完全落梁。落梁后必须检测不锈钢钢板是否水平、钢板与支座是否密贴、支座四周是否异常,如果存在脱空、钢板不水平现象或其他异常问题,则返工重新调整,直到合格为止。
五、注意事项
1、第一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落梁前,在这个时候需要测量各支座的梁底高度,梁底标高要和顶升前标高相同;
2、在支座拆除前,要标记支座在盖梁,安装新支座时,要按照原来位置放置,如果原支座位置位置错误,要重新测量、重新确定;
3、对于同一墩台上的同一排支座,他们的横向位置要成线性排列,而且到墩台横向中心线的垂直距离一致;在同一桥墩上要有2排支座,各自与桥墩横向中心线的垂直距离要一直,防止在支座位置出现偏心和受压现象;
4、各墩台上设置的固定支座和滑动支座必须与原设计图纸一致,不能出现误差,如果发现和之前的设计不一样,要和相关部门取得联系,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5、在称重的时候,称重的方式不能采用单点顶升的形式,同一墩台上的所有支座必须同步进行称重,这是重点的要求。
六、结语
通过实际的工程操作,在同步顶升更换支座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保证整个桥梁体系结构的安全,保证整个桥梁在可控的范围内进行支座更换,不仅仅需要整体的桥梁安全,还需要具体的施工安全,不仅仅要求工作人员具有充分的施工安全经验,还需要具体、系统的安全评估,我们需要具体的安全施工预案,根据具体的施工预案,在施工预案的要求下进行系统的安全培训,这不仅仅不要一份责任心,更需要大量的经验,保障桥梁的施工安全,保证整个支座更换的顺利进行。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能够对施工人员及相关从业人员一些帮助。
参考文献:
[1]JTG/T J23—2008 公路桥梁加固施工技术规范[S].
[2]周明华,翟瑞兴.公路桥梁橡胶支座更换技术的探讨[J].现代交通技术,2005,2(3).
[3]JTG D62—2004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S].
[4] 李秉南,陈道远. 苏州市松陵大桥整体顶升改造关键技术[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5(04)
论文作者:程明秀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9
标签:支座论文; 桥梁论文; 过程中论文; 结构论文; 钢板论文; 位移论文; 横向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