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C模式下建筑供应链模型研究论文_刘耀锋

EPC模式下建筑供应链模型研究论文_刘耀锋

湖北浩华工程项目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071

摘要: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发展迅速,加强对装配建筑供应链的协同管理会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本文从建筑供应链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基于EPC模式的装配式建筑供应链的结构模型,并描述了装配式建筑项目建造的协同管理流程,最后为实现装配式建筑供应链协同管理提出了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供应链;EPC模式;协同

引言

目前,我国装配式建筑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装配式建筑供应链与制造业的供应链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将制造业中先进的供应链管理理论结合EPC模式应用到装配式建筑项目中可以提升装配式建筑项目的协同管理效果。本文在研究了装配式建筑供应链结构的基础上分析协同管理的流程,并基于BIM技术为装配式建筑供应链设计了信息协同管理平台,使得供应链各参与方能够实现信息共享,从而实现资源高效配置和协同管理。希望能够为EPC总承包企业进行供应链协同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1.基于EPC模式的装配式建筑供应链结构探究

1.1基于EPC模式的装配式建筑供应链的概念

目前,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传统的建筑供应链,对装配式建筑供应链的研究相对较少,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根据目前的研究,建筑供应链是指以业主需求为目标,建筑项目从项目规划(包括项目总体规划、可行性研究等工作)、项目的设计(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项目的实施(主要是现场施工)、项目后期的运营维护整个建设过程中的相关活动和所有组织机构形成的建设网络。装配式建筑供应链区别于传统建筑供应链的最重要的一点是:供应链的参与主体中出现了预制构件生产商和供应商,供应商一般有第三方物流承担。传统建筑供应链中,采购商将原材料采购完成后,送到施工现场供施工单位使用,而在装配式建筑中构件生产商完成材料采购后还进行预制件、部品的生产制造,构件制作完成后由第三方物流运送至现场进行装配式施工。基于EPC模式集成化建造的关键是通过高效的信息沟通使得设计和构件制造的衔接,构件制造与现场施工的衔接,保证供应链的运作顺畅。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给出基于EPC模式的装配式建筑供应链的定义:根据业主的需求,结合装配式建筑项目,以总承包商为核心,通过控制供应链中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形成由业主、设计院,材料采购商,构件生产商、构件供应商(第三方物流)、监理单位、以及外部政府,融资机构等所构成的网络组织结构。

1.2基于EPC模式的装配式建筑供应链模型

根据上文分析,装配式建筑供应链的结构比传统建筑供应链更为复杂,区别于传统建筑供应链的最明显就是生产模式并伴随着企业之间合作关系的改变。为了实现装配式建筑供应链协同管理,首先要识别供应链上的各个参与主体,并理清各个参与主体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供应链结构模型。

2.装配式建筑供应链协同管理流程分析

装配式建筑项目相比于传统建筑而言,其主要区别在设计,构件生产和施工阶段,下面就这三个方面进行描述。

2.1设计阶段协同管理

装配式建筑在建造过程中,标准化构部件的应用及优秀设计方案的引入极为重要,因此,在设计阶段,构件生产商提前介入,可以根据构件生产工厂实际情况,通过BIM技术来模拟构件的生产过程,及时发现构件生产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对设备的布置,构件的堆放等进行合理安排。设计人员在深化设计过程中对构件进行拆分并优化整合,与构件生产商相互配合,使深化设计后的模型、图纸能够满足后期工厂的加工要求,能够与构件生产设备实现数据的传递,完成构件自动化生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构件生产阶段协同管理

装配式构件经过设计院深化设计后,进入工厂生产阶段,在构件加工前期,构件生产商利用BIM技术把设计模型转变为构件加工模型,采购商借助BIM技术实现和构件生产商的协同,合理为构件生产准备原材料。在构件加工过程中,构件生产商对构件生产过程进行模拟,将构件生产模型和加工设备连接来实现构件自动化和数字化的生产。在构件生产后期库存管理与运输过程中,构件生产商、供应商利用BIM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与施工单位的协同管理,合理安排构件的库存,运输和安装。

2.3施工阶段协同管理

在施工阶段,各参建人员依托BIM技术,对建筑实行模拟建造,提前避免建造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构件供应商按要求把构件运输到施工现场,施工方和各方生产人员协同作业完成施工装配[1]。

2.4装配式建筑供应链流程协同管理的技术支持

装配式建筑供应链流程协同管理的实施离不开技术的支持,BIM技术使装配式建筑供应链上的各参与方都可以根据BIM模型来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并通过BIM管理平台实现项目信息的共享,从而实现供应链的高效管理。BIM为装配式建筑建造的信息化协同管理平台的构建提供了技术支持,主要解决装配式建筑项目建造过程中的的设计、生产和施工协同的问题。

3.EPC模式下装配式建筑供应链协同管理的关键问题

3.1信息协同管理平台的构建

装配式建筑供应链上各参与方应该建立信息共享的意识,充分认识到有效的决策都是建立在信息的基础上的,认识到各个参与方在有限信息的基础上做出的决策会导致与决策目标不一致情况,从而造成管理效率低下和资源的大量浪费。在装配式建筑供应链协同管理过程中,基于BIM的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可以集成装配式建筑设计、生产、施工、运营等全过程产生的所有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可进行分类,处理,存储。供应链上的各个参与方能够通过信息共享平台实现相互之间及时、高效的信息交流,从而提升整个供应链的运作效率并推动和供应链的协同发展[2]。

3.2建筑技术标准化

传统建筑由于受到市场化个性需求的影响,建筑结构的类型比较多样和复杂,并且建造方式以现场浇筑的形式,整个行业的标准化程度比较低。装配式建筑的核心就是构件标准化,工厂定制化生产和现场施工装配。不统一的建筑标准导致建筑物品配套性和通用性较差,不利于工厂大规模生产。因此,在项目初期,就应该采用标准化设计和模块化生产方式,使得供应链各参与方在同一技术标准上实现协同管理。

3.3加强协同管理的绩效评价

在装配式建筑供应链协同管理的过程中,为全面、动态地了解供应链协同管理效果,核心企业EPC工程总承包应建立协同管理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的供应链协同管理绩效评价体系应能够准确反映供应链系统的运营状态,为供应链协同管理的优化提供科学的依据,能及时调整和优化供应链的运行并提高协同管理效益[3]。

结论

简而言之,目前,我国的建筑产业化处于初期阶段,企业的专业技术体系尚未成熟,现代化管理模式尚不完善。供应链管理在建筑行业的应用虽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更多的是基于传统建筑背景展开研究。因此,本文主要从建筑产业化背景下建筑模式的选择、供应链内涵、供应链参与主体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结构模型,进一步指出供应链运作的关键,以期为企业更好地实现供应链管理及协同运作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杜康,赵永生.我国建筑产业化发展历程及推进建议[J].聊城大学学报,2017(4):77-78.

[2]时宜.装配式建筑不等于建筑产业化[J].建筑,2016(9):22-26.

[3]叶明,易弘蕾.工程总承包是推动装配式建筑发展的重要途径[N].中国建设报,2018-10-11(007).

论文作者:刘耀锋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6

标签:;  ;  ;  ;  ;  ;  ;  ;  

EPC模式下建筑供应链模型研究论文_刘耀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