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在重症哮喘患者中的应用论文_马涛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在重症哮喘患者中的应用论文_马涛

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急诊科 内蒙古鄂尔多斯 017000

【摘 要】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在重症哮喘患者救治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重症哮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低流量吸氧、支气管扩张剂、茶碱类药物、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抗生素抗感染,纠正电解质紊乱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检测两组患者动脉血气指标治疗前后的改变情况,并进行症状评分。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pH、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动脉血氧分压(PaO2)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症哮喘疗效显著,可有效动脉血气指标,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无创正压通气;重症哮喘;疗效

【中图分类号】R562.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4-236-01

重症哮喘是呼吸系统常见疾病,患者病情危急,常合并呼吸肌疲劳甚至出现呼吸衰竭,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将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死亡率极高[1]。无创正压通气微创、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本文对无创正压通气救治重症哮喘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5年3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60例重症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0例,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29~65岁,平均年龄(36.5±12.6)岁;观察组30例,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28~66岁,平均年龄(36.1±12.8)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状况等方面差异并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排除标准:合并严重的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有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患者、意识障碍患者、不适合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或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有禁忌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给予支气管扩张剂、茶碱类药物、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抗生素抗感染,纠正电解质紊乱和维持酸碱平衡,同时给予低流量氧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实施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采用无创呼吸机经口鼻通气,设置为S/T模式,实施呼气末正压和压力支持,根据患者个人适应情况调整潮气量,且不得低于5ml/kg,通气次数2~4次/d,通气时间4~6h/次,氧流量调整为为5ml/min。在治疗期间,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同时检测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指标的变化,主要测定pH、PaCO2、PaO2的改变情况。

1.3 症状评分标准

密切观察两组患者窒息、呼吸急促等临床症状和体征,并进行评分。评定标准[2]:0分:窒息、呼吸急促等症状完全消失;1分:出现症状短暂发作;2分:出现2次以上的症状短暂发作;3分:症状发作频繁;4分:症状加重且发作次数频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治疗前pH值为(7.260±0.017),PaO2为(61.1±5.3)mmHg,PaCO2为(83.8±7.1)mmHg,症状评分(3.2±0.9)分;治疗后pH值为(7.302±0.023),PaO2为(78.5±4.5)mmHg,PaCO2为(61.5±5.5)mmHg,症状评分(1.2±0.8)分;观察组治疗前的pH值为(7.258±0.019),PaO2为(62.3±5.0)mmHg,PaCO2为(82.9±6.8)mmHg,症状评分(3.3±0.8)分;治疗后的pH值为(7.371±0.017),PaO2为(93.6±10.4)mmHg,PaCO2为(42.3±5.5)mmHg,症状评分(0.6±0.5)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H值、PaO2、PaCO2、症状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pH值、PaO2、PaCO2、症状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H值、PaO2、PaCO2、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显著,观察组动脉血气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重症哮喘患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喘息、气急、胸闷、随咳嗽等,在短时间内可出现病情危急状态,并发呼吸衰竭,若不能及时、有效救治,病死率较高。重症哮喘患者气道会发生严重痉挛,呼吸道分泌物增加引起的痰栓造成气道狭窄或阻塞,导致患者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弥散能力下降,PaO2下降,PaCO2升高,可出现酸中毒。而以往研究表明[3],气道发生阻塞时,内源性呼气末正压可增加19cmH2O,导致呼吸做功进一步升高,患者会出现低血压、呼吸肌疲劳、心律失常等。常规治疗可缓解患者病情,但是重症哮喘病情危急,缓解效果差,多需要机械辅助通气治疗。机械通气能迅速的改善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状态,有效纠正呼吸急促、窒息等临床症状。在实施机械通气的过程中,有创通气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还容易引发气道感染,增加护理难度。而无创正压通气不需要手术,在鼻面罩通气状态下改善患者通气状态,有效克服气道阻力,降低患者呼吸时造成的体能消耗和呼吸肌疲劳程度,通过提高气道压力来改善呼气末正压,提高了肺功能的残气量,有效防止肺泡萎缩,改善通气状态,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也随之纠正。另外,无创正压通气是在无创基础上进行的,并发症少,疗效安全可靠。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后动脉血气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之,无创正压通气能有效改善重症哮喘患者动脉血气指标,疗效满意,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林辉斌,李伟杰,苏伟强,黄耀光,苏小勤,陈秀桃.无创正压通气并经管道雾化吸入治疗重症哮喘的疗效[J].广东医学,2012,11:1599-1601.

[2]任波.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82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22-223.

[3]陆洋,阳文新,申红,丁华,尹述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J].东南国防医药,2015,05: 481-483+510.

论文作者:马涛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1

标签:;  ;  ;  ;  ;  ;  ;  ;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在重症哮喘患者中的应用论文_马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