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灵魂赋能空间——保利大厦重点改造项目设计探索

以灵魂赋能空间——保利大厦重点改造项目设计探索

一、赋空间以灵魂──探保利大厦重点改造工程设计有感(论文文献综述)

林凝[1](2015)在《城市综合体的旅游休闲功能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城市综合体的开发热潮逐渐升温,城市综合体的相关研究也日渐成为一个倍受关注的课题。与此同时,经济的发展催生了人们对城市旅游及休闲的需求,而且城市综合体已不再拘泥于单一的功能,而是发展为关联的复合功能。因此,开发城市综合体的旅游休闲功能,一方面可以满足城市人口的休闲娱乐需求,另一方面又可以增强城市旅游形象及竞争力。在未来的发展中,功能完善且独具特色的城市综合体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旅游目的地或城市旅游的形象标志。本文即从城市综合体旅游休闲功能的发展现状入手,对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第一部分主要涉及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国外和国内学者对城市综合体的研究综述,以及本文的创新性及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等。第二部分主要探讨了城市综合体的发展历程及功能变迁,包括城市综合体的概念解析、国外和国内发展历程、旅游休闲功能概述等,此外对城市综合体旅游休闲功能的表现形态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第三部分对成都市城市综合体旅游休闲功能的发展现状作了简要概述和调查,包括成都市城市综合体的发展历程、建设概况、典型案例介绍等,并对问卷调查做了统计和分析。第四部分基于前文对城市综合体旅游休闲功能的概括和分析,提出了城市综合体旅游休闲功能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李磊[2](2014)在《城市发展背景下的城市道路景观研究 ——以北京二环城市快速路为例》文中指出城市道路景观涉及城市交通、建筑、园林、市政、水利等诸多方面。构建城市道路景观理论体系,将城市道路景观提升到城市景观整体营造的高度。通过对其价值体系的探讨,让城市道路景观空间承担起更多的城市空间责任,还原城市道路景观形态的原来面目。论文上篇采用文献整理总结和将同时期东西方城市比较研究的方法,系统的回顾了城市道路景观形态与城市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首先,根据不同时代城市发展背景下,传统城市、现代主义城市、新城市的城市道路系统的特点,提出推动城市道路形态演变的动因和后果;根据不同城市发展阶段城市道路景观形态,提出街道时代、大道时代、道路时代和后汽车时代的道路景观发展阶段的划分方式,并总结其特征。最后总结提出新城市道路景观的理论体系,包括:城市道路景观的三种尺度(城市尺度、汽车尺度、人的尺度);三个构成要素(空间要素、行为要素、文化要素);四个特性(空间的延展性;动态与静态统一性;意向、意象和意义的统一性;连接和空间二元对立性);四元价值构成(场所价值、连接价值、环境价值、文化价值);基于四元价值构成的城市道路景观形态层面模型和评价原则。论文下篇采用专题文献研究与现场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对北京二环路景观展开研究。首先,将北京二环路的历史渊源与北京旧城城防体系和京师环城铁路建立关联,从城市发展的角度,回顾了北京二环路从规划到落实的全部过程,提出北京二环路建设与北京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其次,从空间、行为和文化三个方面对二环路景观进行研究,提出北京二环路景观空间构成以及道路、建筑、绿地和水系空间各自的特点;提出北京二环路景观中行为要素研究方法和内容;构建北京二环路景观的文化体系,包括“五色两极”的文化构成,景观的文化核心,以及文化景观内容在空间上的分布特点。最后采用调研、问卷和访谈结合的方法对二环路景观进行的评价,针对北京二环路景观特性,提出都市型环城绿道的定位。借鉴国内外城市道路景观案例,以及已有针对二环路改造的提案基础上,为北京二环路景观的未来发展,提出理想化的远期发展目标和现实的近期完善策略。论文得出以下结论:传统文化和生产能力背景下,东西方传统城市道路均以街道的形态存在。工业革命的发展以及现代主义城市规划理论造成传统城市街道空间在新的城市发展中消失,甚至遭到破坏,现代交通技术的发展,主要是汽车,促成现代城市等级道路体系的形成。新城市道路景观回归传统的同时,创新适合新城市发展需求的景观形态。城市道路景观空间是城市景观空间类型中最具控制性和综合性的空间类型。北京二环路是北京城市发展的关键环节,是北京城市景观发展的核心。北京二环路具备都市型环城绿道体系的特质。北京二环路景观将是北京新城市发展阶段的标志性景观体系。

伍晖虹[3](2013)在《扎哈·哈迪德在中国的建筑设计实践研究 ——以广州大剧院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经济迅猛发展,国内建筑设计实践呈现出跳跃式的变革,海外建筑设计的输入成为这场变革的重要力量。扎哈·哈迪德以中标广州大剧院项目而闻名中国,由此进入岭南人乃至国人的视野并与之结缘。本文梳理了海外建筑设计在中国的发展历程,追述了扎哈·哈迪德的出身、教育和独特经历对其创作思想的形成之源,分析了扎哈·哈迪德以广州大剧院为代表的一系列建筑设计实践,探讨了扎哈·哈迪德建筑与景观一体化设计等创作思想及其表现手法,总结了扎哈·哈迪德的设计理念即“晰释复杂性”、非线性系统中的复杂性思维以及“不规则建筑的自然意向”之景观表达。“晰释复杂性”是哈迪德建筑创作的核心理念,是其设计的指导性原则;哈迪德以解决复杂性为方向,通过不断创新,利用新材料、新设计技术、新形式等概念,面对各种挑战,扩充了建筑设计的成果总目、语言和内容;围绕非线性的复杂性思维,以参数化设计系统为核心,哈迪德以非线性、结构性、有机塑性为特征创造“超理性”的建筑形态,营造模糊而连续的复杂空间,划分动态的功能空间,诠释了“绘画性”建筑美学观;不规则建筑的自然意向贯穿于哈迪德建筑与景观一体化设计思想的建筑创作过程,设计中注重场地文脉的梳理与提炼,使场地建筑与城市文脉、场地肌理相互和谐交融;同时以动态的文脉观关注文脉的继承与发展,剔除毫无价值的文脉元素,挖掘有意义的影响因素,创造出新的城市建筑语汇,营造了崭新的城市建筑景观。文章重点剖析了扎哈·哈迪德在中国的第一个方案实施完成作品——广州大剧院的设计实践,进一步探讨了哈迪德建筑与城市景观相融合的设计理念。大剧院方案“圆润双砾”之设计立意构思,“双砾”意象之建筑与景观融合共生,“双砾”艺术与自然之地域文化表达,艺术化空间建构和结构成就建筑之美等,都体现了结合中国传统园林、景观和文化思想,以及对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文章结论部分指出了本研究的借鉴意义与启示。哈迪德的创新是建立在融合科学技术发展,以及对城市文化动态历史发展观认识之上的,是融合了传统与现代、中方与西方、艺术与建筑、建筑与环境、建筑与景观,以及科技与建筑等各种社会发展因素的开拓性建筑创作。哈迪德是开启一个时代新建筑语汇的先锋,为中国建筑设计领域提供了有价值的借鉴和有益的启示。建筑创作设计理念的自我创新,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外建筑的融合与交流,中国本土特色建筑理论的建立,追求建筑风格与功能的统一,国人建筑文化的自觉与自信,人、自然和建筑的有机整体建构,是中国建筑设计发展的必然选择。唯此,中国建筑师才能早日走向世界,融入世界,早日向世界展示中国设计的风采。

于方[4](2013)在《基于整体地域建筑理论的西安鼎昊大厦超高层设计研究》文中指出超高层建筑因其巨大的影响力而成为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城市宠儿。自上世纪90年代随着经济的崛起,亚洲迅速成为超高层建筑的活跃区。中国更是已经成为世界超高层建设的头号主力军。如何在这些具有浓厚地域特点的城市中建造能体现当地社会形象和价值观念的摩天大楼,就成为近年来超高层建筑发展的新趋势。西安的超高层建设也在最近的几年逐渐升温,作为一个地域特色鲜明,文化历史厚重的古都,城市的现代化发展具有强烈的文化彰显诉求,在这种背景下进行超高层的建设,不仅需要谨慎考虑各种影响,发挥积极的引导和辐射作用。同时也要妥善处理技术和经济,生态和人文等诸多因素。本文以西安鼎昊大厦项目设计为研究对象,提出以建设地点的自然、技术和社会三方面出发的整体地域性设计思路,以此去认识和解决超高层建筑与多方面地域条件相协调的各类复杂问题。首先根据整体地域理论的视角对若干典型的超高层设计案例进行归纳总结,再从西安地域条件的认知出发,结合对西安超高层发展的调查研究,逐步梳理出当地的地域因素,通过合理运用所总结的设计策略和原则,将理论研究成果用于鼎昊大厦的工程实践中,指导大厦的相关内容设计。使鼎昊大厦取得经济与技术的双平衡,与城市的人文和自然环境和谐共生。并在本项目的实践基础上,对理论应用的普遍性进行了拓展研究。通过回顾超高层建筑的发展历程,对比与普通高层建筑的区别,分析影响超高层建筑设计的多种地域因素,得出超高层建筑对地域条件更加紧密的依存关系。并对整体地域建筑理论和超高层建筑进行关联性研究,得出以整体地域建筑理论进行超高层研究的可行性和适宜性。进而建构出基于整体地域建筑理论的超高层设计原则。

丁格菲[5](2008)在《普利茨凯奖获奖建筑师的建筑设计创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筑设计创新现已成为建筑领域的热门话题之一,越来越多的建筑师开始关注建筑设计创新。建筑师在探索建筑设计创新的同时,倘若能借鉴优秀建筑师的建筑设计创新的经验和成果,方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20世纪后半叶以来,许多杰出的建筑师投身于建筑设计创新的浪潮之中,其中以普利茨凯奖获奖建筑师尤为突出。因此,普利茨凯奖获奖建筑师的建筑设计创新是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论文在引入创新学理论的基础上,论述了普利茨凯奖获奖建筑师的创新个性溯源,提出了他们建筑设计创新的个性特征与时代特征,进而分别从设计理念创新、建筑形态创新、建筑技术创新对普利茨凯奖获奖建筑师的建筑设计理论与实践进行系统地研究与论述,全面总结了他们对建筑设计创新的探索。论文在分析普利茨凯奖获奖建筑师建筑设计创新的背景与环境的基础上,论述了普利茨凯奖获奖建筑师的创新个性不仅涉及到二战后以来的社会、经济、技术、文化、哲学、地域等外环境的影响,同时,还与获奖建筑师自身的创新素质等内环境相关联。从微观上比较分析了1979年至2008年历届普利茨凯奖获奖建筑师建筑设计创新的个性特征,从宏观上论述了1979~1988年度获奖建筑师的继承创新、1989~1999年度获奖建筑师的多元探索、2000~2008年度获奖建筑师的理性回归的时代特征。论文研究了普利茨凯奖获奖建筑师对设计理念创新的探索,论述了他们在建筑设计创新中提出或运用的创新性的建筑理念,指出他们的建筑设计新思想和新原则包括强调建筑与自然共生、强调建筑与文化融合、强调建筑与城市整合及强调建筑与艺术结合四个方面。指出他们的设计理念创新超越了“坚固、实用、愉悦”这一经典的建筑设计原则,丰富了建筑理论的内容,为建筑设计实践创新提供了理论基础。论文研究了普利茨凯奖获奖建筑师对建筑形态创新的探索,从形体、空间和细部三个层面论述了他们的建筑形态创新,指出他们在权衡建筑的外在形式与内部逻辑规律的基础上,进行独立思考,创作出不同于20世纪初期现代主义建筑的新的建筑形态。形体形态创新包括几何构成形体、动态解构形体、单一纯粹形体、自然模拟形体和有机巨构形体形态。空间形态创新包括叙事空间、复杂空间、均质空间、生态空间和虚拟空间形态。细部形态创新包括符号化细部、构件化细部和人性化细部形态。论文研究了普利茨凯奖获奖建筑师对建筑技术创新的探索,从四个层面研究了他们自主运用的、易于操作的建筑技术创新,一是基于材料演绎的建筑技术创新,包括改进材料性能、材料加工工艺、建构方式以及类型选择创新;二是基于结构优化的建筑技术创新,包括新的建筑结构体系、局部结构的分置变换和表皮结构实现独立自治;三是基于生态手段的建筑技术创新,包括引入室内绿化、控制自然通风、调节自然采光和使用双层幕墙;四是基于计算机应用的建筑技术创新,包括建立数字化模型、进行数据模拟分析和辅助施工,指出这些对建筑技术的创新应用很好地解决了设计中的技术难题,为他们的建筑设计创新创造了条件。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引入创新学理论,系统地总结了普利茨凯奖获奖建筑师对建筑设计创新的探索;提出了他们建筑设计创新的个性特征和时代特征;从自然、文化、城市和艺术四个角度研究了他们的设计理念创新,初步构建了他们建筑设计创新的理论体系;从形体、空间和细部三个角度指出了他们的建筑形态创新,为建筑形态创新的进一步研究做了铺垫;从材料、结构、生态和计算机技术四个角度论述了他们的建筑技术创新,为更多的新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创新应用提供了有益的借鉴。通过本文的研究可知,普利茨凯奖获奖建筑师的建筑设计因凝聚时代精神而创新,因运用新的理念而创新,因创造新的形态而创新,因应用新的技术而创新,这些研究对今后的建筑设计创新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参考作用。

二、赋空间以灵魂──探保利大厦重点改造工程设计有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赋空间以灵魂──探保利大厦重点改造工程设计有感(论文提纲范文)

(1)城市综合体的旅游休闲功能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现状
    1.3 创新性及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2 城市综合体的发展历程及功能变迁
    2.1 城市综合体的概念解析
    2.2 城市综合体的发展历程
    2.3 城市综合体的功能类别
    2.4 城市综合体的旅游休闲功能及其表现形态
3 成都市城市综合体旅游休闲功能发展现状
    3.1 城市综合体的发展历程及现状概览
    3.2 城市综合体典型案例介绍
    3.3 城市综合体消费者问卷调查分析
4 城市综合体旅游休闲功能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4.1 城市综合体成功的原因
    4.2 旅游休闲功能开发存在的问题
    4.3 旅游休闲功能开发的对策研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城市发展背景下的城市道路景观研究 ——以北京二环城市快速路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上篇 理论部分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处在快速城市化发展阶段,城市道路发展迅速
        1.1.2. 城市道路快速化发展造成城市公共空间缺失和环境质量恶化
        1.1.3. 城市道路建设与城市自然和文化景观遗产保护之间矛盾凸出
        1.1.4. 城市道路景观的建设理念相对落后
        1.2. 选题的缘由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
        1.4. 研究内容
        1.4.1. 内容范围
        1.4.2. 需要说明的几个相关概念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1. 学术价值
        1.5.2. 现实意义
        1.6. 研究的方法与路径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路径框架
    2. 城市道路与城市的发展
        2.1. 道路与城市的起源
        2.1.1. 道路与城市的形成
        2.1.2. 城市的发展与道路
        2.1.3. 城市道路相关概念的起源与辨析
        2.2. 传统城市街道的形成与变迁
        2.2.1. 中国传统城市街道的形成与变迁
        2.2.2. 西方传统城市街道的形成与变迁
        2.2.3. 传统城市街道时代的终结
        2.3. 现代城市道路的产生与发展
        2.3.1. 现代城市道路的概念解析
        2.3.2. 现代城市道路系统产生与发展
        2.3.3. 现代城市道路系统的分类与功能
        2.3.4. 现代城市道路系统下的城市发展与危机
        2.4. 新城市道路时代的到来
        2.4.1. 新城市主义:传统城市街道生活的回归
        2.4.2. 紧凑城市:新城市道路体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2.4.3. 步行城市:后汽车时代的城市道路的价值伦理
        2.5. 本章小结
    3. 城市发展背景下的城市道路景观
        3.1. 城市道路景观概念辨析
        3.1.1. 景观
        3.1.2. 城市景观
        3.1.3. 城市道路景观
        3.2. 城市道路景观的历史变迁
        3.2.1. 街道时代
        3.2.2. 大道时代
        3.2.3. 道路时代
        3.2.4. 后汽车时代:新城市道路景观的回归与创新
        3.3. 新城市道路景观
        3.3.1. 新城市道路景观的三种尺度
        3.3.2. 新城市道路景观的三个构成要素
        3.3.3. 新城市道路景观的四个特性
        3.3.4. 对新城市道路景观四元价值构成的假设
        3.3.5. 基于“四元价值”构成的新城市道路景观形态层次模型
        3.3.6. 新城市道路景观的评价原则
        3.4. 本章小结
下篇:实践部分
    4. 二环城市快速路建设与北京城市发展
        4.1. 北京二环城快速路的前身
        4.1.1. 北京旧城的城墙与城门
        4.1.2. 北京环城交通的原型:京师环城铁路的建设始末
        4.2. 北京二环城市快速路的规划与建设
        4.2.1. 北京城市规划中的“二环路”
        4.2.2. 城墙、城门和护城河的命运
        4.2.3. 北京二环城市快速路的建设
        4.3. 二环城市快速路对北京城市形态的影响
        4.3.1. 二环路对北京城市交通格局的影响
        4.3.2. 二环路对北京城市空间格局的影响
        4.3.3. 二环路对北京城市文化格局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5. 北京二环城市快速路景观的构成与分析
        5.1. 北京二环城市快速路景观的空间构成
        5.1.1. 北京二环城市快速路景观空间结构分析
        5.1.2. 北京二环城市快速路道路桥梁景观空间解析
        5.1.3. 北京二环城市快速路临街建筑景观空间解析
        5.1.4. 北京二环城市快速路绿地景观空间解析
        5.1.5. 北京二环城市快速路水体景观空间解析
        5.2. 北京二环城市快速路景观的行为构成
        5.2.1. 北京二环城市快速路的业态分布与行为分析
        5.2.2. 北京二环城市快速路公共交通布局与行为分析
        5.2.3. 北京二环快速路行为主体类型及行为模式分析
        5.3. 北京二环城市快速路景观的文化构成
        5.3.1. 北京二环城市快速路景观文化构成的五色和两极
        5.3.2. 北京旧城城墙和城门是二环路景观的文化核心
        5.3.3. 二环路临街建筑记录北京现代与传统文化两极的冲击与融合
        5.3.4. 二环路内部景观空间的文化景观分布及构成
        5.3.5. 二环路外部景观空间的文化景观内容及其作用
        5.3.6. 二环路文化景观与北京城市景观格局的关系
        5.3.7. 二环路文化景观的视觉关系环廊
        5.4. 本章小结
    6. 北京二环城市快速路景观的评价、定位与发展
        6.1. 北京二环城市快速路景观的评价
        6.1.1. 评价的方法:调查与访问
        6.1.2. 调查的结果
        6.1.3. 访问的分析
        6.1.4. 基于调查与访问结果的评价总结
        6.2. 北京二环城市快速路景观的定位
        6.2.1. 关于城市环路(ring road、beltway)
        6.2.2. 关于绿道(greenway)
        6.2.3. 城市环路与绿道的结合:都市型环城绿道概念的提出
        6.2.4. 北京二环都市型环城绿道定位的内涵
        6.2.5. 北京二环都市型环城绿道定位的基础
        6.3. 北京二环城市快速路景观的发展探索
        6.3.1. 有借鉴意义的相关案例
        6.3.2. 北京二环都市型环城绿道改造的理想途径
        6.3.3. 北京二环都市型环城绿道发展的现实策略
        6.4. 本章小结
    7. 研究结论
        7.1. 研究的成果
        7.2. 研究的结论
        7.3. 研究的创新
        7.4. 研究的不足
        7.5. 研究的展望
参考目录
图表目录
附录1:北京二环步行、自行车交通量调查统计表
附录2:北京二环街边游园调查表
附录3:北京二环景观环境评价问卷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3)扎哈·哈迪德在中国的建筑设计实践研究 ——以广州大剧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表清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研究现状
    1.3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意义、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意义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哈迪德创作思想的形成
    2.1 出身及家庭影响
    2.2 教育的影响
        2.2.1 本科:贝如特美国大学数学专业
        2.2.2 硕士:AA 伦敦建筑联盟学院
    2.3 设计理念的来源
    2.4 小结
第三章 哈迪德设计理念及其国内外实践
    3.1 晰释复杂性
        3.1.1 参数化设计认识
        3.1.2 参数化设计核心
        3.1.3 案例分析
    3.2 非线性系统中的复杂性思维
        3.2.1 “超理性”的造型想象
        3.2.2 模糊而连续的流动空间营造
        3.2.3 动态的功能划分
        3.2.4 “绘画性建筑”的美学诠释
        3.2.5 小结
    3.3 “不规则建筑的自然意向”之景观表达
        3.3.1 场地文脉的呼应:建筑和谐
        3.3.2 场地建筑的城市公共化空间
        3.3.3 建筑与景观之融合共生
        3.3.4 小结
    3.4 一脉相承的设计理念:国内主要设计实践
        3.4.1 长沙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
        3.4.2 南京青奥中心
        3.4.3 银河 SOHO
        3.4.4 小结
第四章 广州大剧院
    4.1 设计任务书
    4.2 广州大剧院国际竞赛实施和评选
        4.2.1 实施和筛选:“九大方案甄选三大设计”
        4.2.2 专家点评:“广州大剧院要独一无二”
    4.3 “圆润双砾”方案探析
        4.3.1 “双砾”:方案立意构思解析
        4.3.2 “双砾”:建筑与景观之融合共生
        4.3.3 “双砾”:艺术与自然之地域文化表达
    4.4 广州大剧院设计实施
        4.4.1 建筑与景观融合的设计理念
        4.4.2 中西建筑文化冲突调和
        4.4.3 先进的参数化技术设计手法
        4.4.4 艺术化的空间建构
        4.4.5 结构成就建筑之美
        4.4.6 设计攻关与实施缺憾
        4.4.7 小结
第五章 借鉴与启示
    5.1 借鉴与启示
        5.1.1 设计理念的自我创新
        5.1.2 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5.1.3 设计手法的技术创新
    5.2 结语
        5.2.1 建构中国本土特色的建筑理论
        5.2.2 建立中国建筑文化的自觉自信
        5.2.3 追求建筑风格与功能的统一
        5.2.4 实现人、自然和建筑的有机融合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1
附录 2
致谢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4)基于整体地域建筑理论的西安鼎昊大厦超高层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的理论意义
        1.2.3 研究的现实应用价值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超高层“地域性”倾向的发展状况
        1.3.2 国内超高层“本土化”趋势和“地域性”研究状况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2.整体地域建筑理论应用于“鼎昊大厦”的可行性研究
    2.1 整体地域建筑的理论框架
        2.1.1 建筑的地域性
        2.1.2 整体地域建筑理论的概念
        2.1.3 整体地域建筑理论的三轴心
        2.1.4 整体地域建筑理论的特点
        2.1.5 若干超高层案例的地域性呈现
    2.2 项目的宏观背景研究
        2.2.1 西安地区的基本地域条件认知
        2.2.2 西安的高层与超高层发展现状
        2.2.3 西安超高层的发展远景及存在的问题与机会
    2.3 项目的微观背景研究
        2.3.1 本项目的“设计愿景”构想
        2.3.2 本项目的“现实条件”分析
        2.3.3 “设计愿景”和“现实条件”的对立统一关系
    2.4 整体地域建筑理论应用于“鼎昊大厦”的可行性
        2.4.1. 以理论观点将“设计愿景”和“现实条件”融合的可能性
        2.4.2 本项目地域条件和建筑地域性特征的逻辑关系重构
        2.4.3 确定内在构成和外在表达相一致的设计主线构思
        2.4.4 确定内部功能和外部形式相统一的设计原则
    2.5 本章小结
3.基于整体地域建筑理论观的“鼎昊大厦”内在构成确定
    3.1 针对城市规划和市场条件的项目定位与开发强度确定
        3.1.1 项目的规划背景
        3.1.2 项目的市场研判
        3.1.3 项目的定位与开发强度
    3.2 针对区域空间关系的建筑形态控制
        3.2.1 建筑高度的可能性分析
        3.2.2 空间形体的选择性分析
    3.3 针对周边城市条件的总平面布置
        3.3.1 可建设范围分析
        3.3.2 总平面布置分析
    3.4 针对功能布局的剖面初步分析
        3.4.1 主要功能的布局分析
        3.4.2 针对剖面的层高分析
    3.5 针对使用规模的交通影响评价
        3.5.1 交通现状与交通需求预测
        3.5.2 项目交通影响评价
        3.5.3 停车需求分析评价
        3.5.4 结论与建议
    3.6 本章小结
4.基于整体地域建筑理论观的“鼎昊大厦”外在表达生成
    4.1 外部设计的地域特征塑造(地域性的主线表达)
        4.1.1 针对西安城市历史文脉的建筑形象塑造
        4.1.2 针对楼宇微环境的抗风雨荷载和外立面维护
        4.1.3 针对高新区城市风貌的建筑材质表达
    4.2 内部设计与外部设计的关联性建立
        4.2.1 外部形式与标准层的关联性
        4.2.2 建筑形体与结构形式的关联性
        4.2.3 内部功能与外部形式的关联性
    4.3 内部设计的地域性体现(地域性的支线表达)
        4.3.1 针对西安办公环境风格的底层大堂和顶部会所设计
        4.3.2 针对西安技术条件的核心筒优化与电梯配置
        4.3.3 针对西安地区救灾疏散条件的消防和避难层设计
        4.3.4 针对项目周边交通情况的地下停车设置
    4.4 本章小结
5.理论应用的普遍性延伸:由项目个案向一般性的拓展研究
    5.1 以整体地域建筑理论进行超高层研究的合理性
        5.1.1 本项的特殊性与普遍性解析
        5.1.2 超高层与一般高层的区别
        5.1.3 超高层建筑自身的独特性
        5.1.4 基于整体地域理论进行超高层研究的合理性
    5.2 以整体地域建筑理论进行超高层研究的适宜性
        5.2.1 “内在构成”和“外在表达”与地域条件的对应关系分析
        5.2.2 影响超高层设计的显性因素——自然、文化、技术
        5.2.3 影响超高层设计的隐性因素——市场机制、政治需求、人为因素
        5.2.4 显性因素与隐性因素之间的辩证关系
        5.2.5 基于整体地域理论进行超高层研究的适宜性
    5.3 基于整体地域建筑理论的超高层地域性设计原则建构
        5.3.1 整体性原则
        5.3.2 当代性原则
        5.3.3 生态性原则
        5.3.4 人文性原则
        5.3.5 适宜性原则
    5.4 本章小结
6.结论
    6.1 主要论点
    6.2 创新点
        6.2.1. 得出项目“地域性”的构成要素
        6.2.2. 揭示影响超高层建设的显性、隐性因素
        6.2.3. 建构理论观下的超高层地域性设计原则
    6.3 有待深化和拓展的内容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图目录
    表目录
研究生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附录
    鼎昊大厦方案图纸:

(5)普利茨凯奖获奖建筑师的建筑设计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课题研究的目的
        1.2.2 课题研究的意义
    1.3 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综述
        1.3.1 关于普利茨凯奖及其获奖建筑师的研究
        1.3.2 关于创新学与创新的研究
        1.3.3 关于建筑设计创新的研究
    1.4 相关概念概述
        1.4.1 建筑设计创新概述
        1.4.2 普利茨凯建筑奖概述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1.5.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5.2 研究方法
第2章 获奖建筑师的创新个性溯源与时代特征
    2.1 获奖建筑师的创新个性溯源
        2.1.1 社会转型
        2.1.2 经济基础
        2.1.3 技术引擎
        2.1.4 文化思潮
        2.1.5 哲学介入
        2.1.6 地域差异
        2.1.7 主体个性
    2.2 获奖建筑师的时代特征
        2.2.1 1979~1988:继承创新
        2.2.2 1989~1999:多元探索
        2.2.3 2000~2008:理性回归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获奖建筑师的设计理念创新
    3.1 强调建筑与自然共生的理念创新
        3.1.1 积极融入自然环境的理念
        3.1.2 有效利用自然要素的理念
    3.2 强调建筑与文化融合的理念创新
        3.2.1 历史传统继承的理念
        3.2.2 地域文化浸染的理念
        3.2.3 以人为本需求的理念
    3.3 强调建筑与城市整合的理念创新
        3.3.1 场所整合的理念
        3.3.2 类型整合的理念
        3.3.3 模式整合的理念
    3.4 强调建筑与艺术结合的理念创新
        3.4.1 结合绘画的理念
        3.4.2 结合雕塑的理念
        3.4.3 结合摄影的理念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获奖建筑师的建筑形态创新
    4.1 关于形体的建筑形态创新
        4.1.1 几何构成形体形态
        4.1.2 动态解构形体形态
        4.1.3 单一纯粹形体形态
        4.1.4 自然模拟形体形态
        4.1.5 有机巨构形体形态
    4.2 关于空间的建筑形态创新
        4.2.1 叙事空间形态
        4.2.2 复杂空间形态
        4.2.3 均质空间形态
        4.2.4 生态空间形态
        4.2.5 虚拟空间形态
    4.3 关于细部的建筑形态创新
        4.3.1 符号化细部形态
        4.3.2 构件化细部形态
        4.3.3 人性化细部形态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获奖建筑师的建筑技术创新
    5.1 基于材料演绎的建筑技术创新
        5.1.1 材料性能创新
        5.1.2 加工工艺创新
        5.1.3 建构方式创新
        5.1.4 类型选择创新
    5.2 基于结构优化的建筑技术创新
        5.2.1 新颖的建筑结构体系
        5.2.2 局部结构的分置变换
        5.2.3 表皮结构的独立自治
    5.3 基于生态手段的建筑技术创新
        5.3.1 室内绿化的引入
        5.3.2 自然通风的控制
        5.3.3 自然采光的调节
        5.3.4 双层幕墙的使用
    5.4 基于计算机应用的建筑技术创新
        5.4.1 建立数字化模型
        5.4.2 进行模拟数据分析
        5.4.3 计算机辅助施工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个人简历

四、赋空间以灵魂──探保利大厦重点改造工程设计有感(论文参考文献)

  • [1]城市综合体的旅游休闲功能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D]. 林凝. 四川师范大学, 2015(01)
  • [2]城市发展背景下的城市道路景观研究 ——以北京二环城市快速路为例[D]. 李磊. 北京林业大学, 2014(04)
  • [3]扎哈·哈迪德在中国的建筑设计实践研究 ——以广州大剧院为例[D]. 伍晖虹. 华南理工大学, 2013(05)
  • [4]基于整体地域建筑理论的西安鼎昊大厦超高层设计研究[D]. 于方.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3(05)
  • [5]普利茨凯奖获奖建筑师的建筑设计创新研究[D]. 丁格菲.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8(03)

标签:;  ;  ;  ;  ;  

以灵魂赋能空间——保利大厦重点改造项目设计探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