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疾病CT与MRI诊断的比较论文_陈晓霞

陈晓霞

(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常州213000)

【摘要】目的:目的探讨CT和MRI在脑血管病诊断中的有效性和有效性。方法: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52例,女性患者28例。入院后行CT检查,比较CT与MRI在脑血管病诊断中的有效性和效果。结果:CT、MRI和CTMRI对脑出血的诊断无显着性差异(P>0.05)。CT、MRI和CTMRI对脑梗死和动脉瘤的诊断无显着性差异。CT、MRI、CTMRI对脑梗死及动脉瘤的诊断阳性率明显高于CTN(P<0.05)。MRI诊断成本和总费用均显著高于CT诊断(P<0.05)。结论:与单纯CT和MRI相比,CT联合MRI对脑血管病的诊断效果理想,可提高临床诊断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脑血管疾病;CT;MRI诊断;比较

0 引言

脑血管疾病的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及高死亡率给当前的临床诊断工作带来一定的挑战。随着现代诊断技术的发展,X线片、CT、MRI诊断技术不断被应用于临床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中,提高了人们对于该病的诊断、防治水平。本文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脑血管疾病患者的CT、MRI诊断过程,比较两种临床诊断方式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52例,女性患者28例;年龄在28~70岁之间,平均年龄43.9岁;所有受试者均伴有头晕、恶心、头痛、呕吐、肢体僵硬、言语模糊或视力模糊等临床症状。在获得所有患者的同意后,分别对66例脑血管病患者进行CT和MRI检查,并对两种方案的优越性和实用性进行评价。

1.2 方法

1.2.1 CT检查方法

CT机采用SOMATOMDefinitionAS128层螺旋CT机(由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扫描参数设定为:每次扫描8层,层厚1.25mm,管电压120KV,管电流330mA,螺距0.625,矩阵512×512,速率0.5s/圈;采用双筒高压注射器(美国MEDRAD公司生产)注射浓度为300mg/mL的非离子型对比剂80ml,注射速率3.5mL/s,延迟20s;原始数据传送到HPUltraADW4.2工作站,采用GR公司4.2版本软件包对原始数据进行MPR、MIP、SSD、VR处理;由副主任医师或主任医师评估是否正常以及病变部位、病变性质和病变特征。

1.2.2 MRI检查方法

所有受试者均行进口SMT-50 XN0.5T超导MR扫描,常规轴位T1W1和T2 W1扫描,矢状位和冠状位T1W1扫描;扫描参数设定为:T1W1:TR/TE=750ms/14ms,2000/47ms;T2W1:TR/TE=3900ms/102ms,2000/100ms;采用三维-时间飞越法(3D-TOF法)行MRA扫描,扫描参数设定为:系列选FISP3D,TE/TE=30/11ms,FOV=180mm,扫描范围自颈内动脉颅内段至胼缘动脉上方,之后行最大密度投影,前后位向左、轴位向后旋转360度,每间隔19度一帧图像。

1.2.3 成本统计办法

该组数据的成本核算方法,根据检验过程的实际成本记录,可以直接获得成本的基本数据,计算CT诊断方案和MRI诊断方案的总成本,并计算实际脑血管病的各项诊断成本。然后对两种方案的诊断效果和诊断成本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对两种方案的优越性和实用性进行了评价。

2 结果

2.1 本组对象CT检查结果

本组80例患者,CTA影像不仅能显示Willis,环以及大脑前、中、后动脉主干,还能显示4级以上的分支血管情况。脑血管病变共有50例:其中18例为脑动脉瘤(图1),共26个,瘤体直径在5mm~34mm之间,最多同时发现4个动脉瘤;脑动脉或脑静脉畸形16例(图2),范围在25×20mm~45×50mm之间,其中10例来源于大脑中动脉供血,4例来源于大脑前动脉供血,2例来源于大脑后动脉供血;脑烟雾病2例(图3),表现为颅内动脉明显狭窄、Willis环动脉明显狭窄、脑底出现大量细小而紊乱的异常血管网。

1-3 病例图

2.2 本组对象MRI检查结果

MRI所检出的病变类型与CT一致,但不同类型脑血管病的MRI表现明显优于CT,表现在:①MRI影像能够早期发现病灶,本组患者病灶多分布于大脑各叶、小脑半球和基底节区,病灶大小均超过了2cm,根据病变的时间差异,MRI影像在T1和T2段的值也不同,对于CT影像不能显示的微小病灶,MRI(MRA)可以较为清晰的显示出来;②CT影像诊断为脑动脉或脑静脉畸形16例,MRA影像均显示出局部血管增生成团,有较粗大的血管与病灶区血管相连,另外有4例脑动静脉患者的MRA图像显示出动脉来源和回流静脉所向;②CT影像诊断为脑动脉瘤的18例,MRI影像显示4例为蛛网膜下腔出血,3例为颞叶出血,11例分布于海绵窦前方区,显示为直径在0.8~1.5cm之间、边缘比较光滑的大小圆形流空信号;③CT影像诊断脑烟雾病2例,MRA影像显示狭窄的动脉和异常的血管网及侧支循环的血管。

3 讨论

脑血管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常见病,其死亡率高,致残率高,临床上缺乏合理的诊断和治疗。早期诊断和治疗是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的关键。传统的诊断方法更多的是结合患者的病史、神经症状和体征进行X线诊断,以获得临床诊断。虽然这些方法能帮助患者诊断,但临床误诊率或漏诊率较高,诊断和预后较差。错过了最好的治疗。

近年来,CT和MRI在脑血管病诊断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取得了满意的结果。CT、MRI和CTMRI对脑出血的诊断无显着性差异。CT、MRI和CTMRI对脑梗死和动脉瘤的诊断无显着性差异(P>0.05),CT、MRI和CTMRI对脑梗死和动脉瘤的诊断阳性率无显着性差异(P>0.05)。与CTN比较,差异有显着性(P<0.05)。CT作为电子计算机与X线检查技术的结合产物,患者诊断时能显示脑组织横断面或冠状面图像,并且自应用以来就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CT设备的改进、扫描技术及图像质量的提高,CT的运用领域得到进一步扩大。CT在脑血管疾病诊断中最大的优势是具有较高的分辨率、检查方法迅捷,属于是一种非侵入性操作,能清晰的显示颅骨与颅内组织,尤其是佩戴起搏器等金属假体患者CT同样适合诊断。目前,临床上CT的诊断方法主要为普通扫描或平扫,扫描方式包括:(1)横断面。对于颅脑CT检查患者多数采用横断面方式扫描。(2)冠状面。该扫描方式更多的适用于需要充分显示大脑深部、大脑凸面、接近颅底的颅内,能清晰的显示病灶部位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同时,CT诊断时能准确的确定CVD出血性或缺血性,该诊断方法快速、准确、检查费用相对较低,更容易让患者接受。本研究中,MRI诊断方法每例诊断成本及诊断总成本,显著高于CT诊断(P<0.05)。然而,MRI诊断也存在一些不足,诊断方法价格相对较高,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是负担不起的。因此,对于脑血管病患者,为了进一步提高临床诊断率,应优先考虑CT诊断,但对于难以单次CT诊断的患者,可以考虑MRI诊断。必要时,可将两种诊断方法结合起来,发挥不同的诊断优势,取得互补优势,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科学、更准确的影像学依据,提高临床治愈率,降低患者死亡率。总之,与单一CT和MRI相比,CT联合MRI对脑血管病的诊断效果理想,可提高临床诊断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钒,吕丹.CT和MRI在脑血管疾病中的诊断观察[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7,23(21):37-38.

[2]梁永.CT和MRI在脑血管疾病中的诊断有效性及其效果观察[J].母婴世界,2017,(22):58.

[3]吴红样.CT和MRI在脑血管疾病中的诊断有效性及效果观察[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7,11(2):66-67,68.

[4]蔡望洲,张燕,陈亮等.MRI与CT应用于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病人诊断中的比较分析[J].中 国实验诊断学,2013,17(8):1463-1464.

论文作者:陈晓霞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6月下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8

标签:;  ;  ;  ;  ;  ;  ;  ;  

脑血管疾病CT与MRI诊断的比较论文_陈晓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