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中的方法简说论文_吴林峰

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中的方法简说论文_吴林峰

(渠县龙凤乡中心学校 渠县 635200)

课程改革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我们要充分理解课改的“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结合教学内容,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教学媒体的作用,把小学语文在课程改革中教活,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获取知识,品味学习中的乐趣,培养语文综合能力。

一、借助多媒体,培养学生记忆能力

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识字是重点,若能将现代教育技术融入到现代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必能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提高识字的效益。根据识记遗忘曲线“先快后慢”的心理规律,小学生学刚学的生字很容易遗忘,实践证明,如果没有直观材料的帮助识字,那以往的速度会更快。因此,识字教学中最好的办法就是给与识字的感性背景材料支撑。一个字要想在学生的头脑中扎下根,还必须通过反复练习,及时反馈,强化记忆。根据少年儿童身心特点可知,少年儿童的注意力不够持久,若只是机械化的重复,不仅记不住,而且可能产生厌学情趣。多媒体具有交互功能,能为学生提供表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发展、主动探索,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

二、运用多媒体,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阅读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运用信息化辅助教学,从优化训练内容出发,使学生听觉、视觉、触觉都参与感知活动,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阔学生视野,丰富阅读层面,训练阅读思维,发展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1、多媒体辅助,激活学生阅读感受

阅读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生动、逼真的情景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热情,使整个学习充满乐趣。如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时,打开计算机,屏幕上就呈现出一片树林,让人赏心悦目。《美丽的小兴安岭》主要描写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学习的过程中,适时出现“春”、“夏”、“秋”、“冬”四个乖巧(动画小人或小动物)的小按钮,根据学习的需要,按任何一小按钮进去,屏幕上就会再现课文的有关段落,同时呈现所描写的景色。孩子们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体验,就会积极地思考,纷纷地发言或绘声绘色地说自己的收获,谈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

2、多媒体置景,催促学生思维跃迁

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学起的作用,不止是漂亮服饰的一个点缀,而是浑为一体的血肉——即教育资源的融合。它能让学生生动形象地理解、感悟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提高语文素养。例如郑振铎的《燕子》有这样一段描写:“在微风中,在阳光中,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掠过,唧唧地叫着,有的由这边的稻田上,一转眼就飞到了那边的柳树下边;有的横掠过湖面,尾尖偶尔沾了一个水面,就看到波纹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柳树、燕子、湖水”这些景物我们都见过,然而由它们组成的这一幅优美的画面,见过的人却少之甚少,莫说是小学生。因此,我在教学时,让孩子们反复阅读,在想象的基础上,恰到好处地利用多媒体创设文本所描绘的景色,配上轻缓的音乐,加上声情并茂的朗诵,那活泼可爱的小燕子,那翠绿欲滴的柳枝,清澈见底的湖面,那一望无际的稻田都呈现在学生面前,无不让孩子们陶醉其中,浑然忘我。看后,学生交流感受,有的说“燕子正在演奏《春之歌》”;有的说“燕子正在和柳树阿姨作游戏”; 有的说:“老师,我看见燕子把湖水逗笑了!”孩子们的感受超越了文本教材,思维发生了跃迁,为学生感悟思维拓宽道路。

3、活化文本教材,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我们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新课标要求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CAI课件能化静为动,化枯燥为有趣,化无声为有声。教师通过有趣的动画画面,使静态的知识动化,并能直观形象地对学生的心理进行“催化”,有效地诱发他们自主探究新知识的欲望,使教与学双方自始至终处于“活化”状态。《蝙蝠与雷达》一课是一篇科学说明文,了解蝙蝠与雷达之间的联系是课文的重点和难点,文章只配有静止的插图,无法让学生了解“蝙蝠”夜行的秘密。然而在教学中,我通过多媒体教学软件,用生动形象的动画,再现了科学家做的三次试验。孩子们在观察中自然得出了“蝙蝠夜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结论。轻松愉快地明白了雷达的工作原理,了解了蝙蝠与雷达之间的联系。同事也因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自主阅读能力。

三、运用多媒体,提高学生作文能力

作文,对于小学生来说是薄弱环节,学生视作文为洪水猛兽,一旦作文便是唉声叹气。一写作文,好多学生只能搜肠刮肚,东拼西凑。再读上交的作文,不是内容空洞,毫无新意,便是弄虚作假,言之无物,以致于有些同学是“望作文生畏”。而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其生动鲜活的画面,缤纷的色彩,悦耳的声音来展现作文教学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利用多媒体投放图片或录像,引导学生观察,掌握观察的基本方法与技巧,并由此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身边的人、事、物,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掌握观察顺序,观察的重点。通过观察加以思考,挖气观察对象的特征,然后引导学生掌握观察作文的基本知识。指导学生掌握观察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有几点:观察要有序。如果观察有序,作文就会有条理,层次分明;观察要抓住特点。只要抓住不同特征,下笔才会有神有力;观察要展开联想。如观察“花”,除了对形状、颜色、气味观察外,还要引导学生由苹果联想到象花一样的人;观察要有感情。教师引导学生带着感情去观察事物,才能表达出自己的爱或恨,才能感染读者。

实践证明,恰当运用多媒体辅助小学语文教学,省时、快捷、高效,大大增加了课堂密度,扩大了信息量。多媒体的优化组合,能使课堂形象化、趣味化、交际化和生活化,能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能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能让学生全面地提高语文素养。

论文作者:吴林峰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6年第03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6/30

标签:;  ;  ;  ;  ;  ;  ;  ;  

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中的方法简说论文_吴林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