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皇家建筑屋脊上的兽形装饰研究论文_陈佳俊

摘要: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无数的朝代更替。民族不断的融合,慢慢的孕育中国古建筑的独特魅力。这其中皇家建筑有着其独有的特点,代表着古代阶级等级制度的森严,代表着无上的皇权权威。我国皇家建筑的代表自然是紫禁城故宫。在故宫的太和殿的大殿屋脊上,我们会发现装饰着一排兽形的雕塑。数量为十个分别是“一龙二凤三狮子,海马天马六押鱼,狻猊獬豸九斗牛,最后行什像个猴”这个数量顺序是严格规定排列的,象征着威严而不可侵犯的皇权。

关键词:古典皇家建筑;兽型装饰;建筑阶级

一.“龙、凤、狮”的形象寓意分析

龙是中国古代皇权的代表动物,古代皇帝都自称为“真龙天子”,龙在中国和东南亚等国的历史文化中是神一般的纯在,为总神兽之首。通常象征着吉祥、福瑞和安康,是汉族等东亚民族的文化图腾的,在中国古代与龙有关的传说数不胜数。它的形象的特点是“九似”,就是说与九种动物相似,而具体是与哪九种动物相似,想在的研究成果尚不能统一。在中古古代传说中龙的形象多为神秘,它的大小尺寸可以随心所欲的变换,可以隐性又能呼风唤雨。《张果星经》云:“又有辅翼,则为真龙”,认为有翼方是真龙。如西周有大量身负羽翼龙纹器皿,乃至青龙在先秦纹饰中也有羽翼,一说青龙为祖龙。龙本身并不存在,这是封建社会人们想象出来的神话生物,通过历代统治者的宣扬,百姓深信不疑,统治者是龙的化身,在紫禁城中除了屋脊,在门窗,柱子,座椅等等物件上都有着与龙有关的装饰图案。据不完全统计仅在太和殿一座宫殿内有关龙的的装饰图案就有一万两千六百多条,可见龙在古代皇家建筑中所占有的地位。

凤在屋脊上的排列顺序仅次于龙。凤自古以来在皇权社会是皇后的象征,皇帝有龙袍,皇后有凤冠霞帔。“龙凤呈祥”也是形容皇帝与皇后的关系,在中古古代传说中凤是百鸟之王,是人们心目中的吉祥瑞鸟鸟,象征着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古代人们认为只要处于太平盛世,便有凤凰飞来。“凤”其甲骨文和“风”的甲骨文字相同,即代表具有风的无所不在,及灵性力量的意思;凰即皇字,为至高至大之意。凤凰也是中国皇权的象征,常和龙一起使用,凤从属于龙,用于皇后嫔妃。

狮子是兽中之王,在中国古代狮子的文化形象起始于汉朝,狮子并不是中原土地上所孕育的生物品种,据史料记载狮子是从西域所引入的生物物种。相传东汉汉章帝时,西域大月氏国把一头金毛狮子作为礼物进贡给中国的皇帝。后来随着佛教传入中土并兴盛,狮子作为佛教中的护法神兽也一并传入并且在文化中逐渐成为了一种被赋予了神力的灵兽。在中国的文化中,狮子更多地是作为一种神话中的动物,而不是现实生活中的动物,和麒麟一起成为中国的灵兽。唐代高僧慧琳说:“狻猊即狮子也,出西域。慢慢的发展狮子在中国人的精神世界里逐渐成了吉祥的象征,在园林里随处可见狮子的造型,在庭院的门口也要有两只狮子来镇宅。作家龙应台在其著作《百年思索》中“从石狮子出发”一文里说道:“中国没有活生生的狮子,所以庙前画里、锣鼓阵中的狮子是走了样的狮子。然而走了样的狮子并不是谎言,因为它是图腾,既是图腾,当然就无所谓走样不走样……。

二.其他兽形装饰的寓意

天马形状如同骏马,据说可以日行千里,风驰电掣,速度无法企及,是古代先人们心中的幻想出来的天神的马;海马并我们现在概念意义中的“海马”这是中古传说中的瑞兽,能够深入大海湖泊,能逢凶化吉,遇难成祥。在古古代天马和海马都是忠义与勇敢的化身;押鱼又称作狎鱼,是海中异兽,它的造型是将兽首与鱼身结合起来,,在古代传说中它能够兴云作雨、灭火防灾,也同样寓意着吉祥。我国古代建筑基本都是木质结构一旦起火火势很难控制,所以将押鱼置于屋脊之上是希望它镇压火灾,防止宫中失火;;狻猊形似狮子,在它的头上皮披下来长长的鬃毛,因此又叫“披头”。有一些说法是狻猊就是狮子,但在造型上还是稍有不同,传说中龙的第五子(不同版本中也有记载为第八子),平生喜静不喜动,好坐,又喜好烟火,所以形象大多出现在烟炉、丹炉等器具上,,在屋脊上的寓意着有威武凶猛的神兽镇守,奸佞恶灵不敢靠近;獬豸是传说中的神羊,形状如羊,有一角,在古代它主管刑狱司法,其头顶的一角象征着公平正义;斗牛是虬螭的一种,牛头牛身,身上有鳞,遇阴雨作云雾,传说中是一种虬龙,与狎鱼作用相同,一说其为镇水兽;行什的造型像只猴子,但背有双翼,且手持金刚宝杵,具有降魔的功效;又因其形状很象传说中的雷公,将其放在屋顶,是为了防雷,象征着消灾灭祸,逢凶化吉,还含有剪除邪恶、主持公道之意。

结语

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文化博大精深,一代代工匠们用自己双手给后人留下了这宝贵的文化财富,我们要通过对这些古建细节的研究,找到其内在的文化内涵,就如本文研究的兽形装饰构件一样,通过对其动物形象的探究,发现其中蕴含的意义,了解古代皇家的建筑等级和审美取向,这样才能更好保护我们的古典建筑,使我们中华的建筑文化发扬光大。

[1]丁广惠.中国传统礼仪考[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6

[2]赵广超.不只中国木建筑[M].北京:中华书局,2018

论文作者:陈佳俊

论文发表刊物:《青年生活》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3

标签:;  ;  ;  ;  ;  ;  ;  ;  

中国皇家建筑屋脊上的兽形装饰研究论文_陈佳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