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邓小平改革开放理论的哲学基础_邓小平文选论文

论邓小平改革开放理论的哲学基础_邓小平文选论文

试论邓小平改革开放理论的哲学基础,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改革开放论文,试论论文,哲学论文,理论论文,基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至今已有20个年头了。过去的20年,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的20年,也是邓小平改革开放理论从创立到逐步成熟的20年,20年后的今天重新回顾这段历史,从哲学的层面进行概括总结,将大有裨益。

邓小平关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改革开放大思路的理论缘起,可以追溯到毛泽东1957年初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以下简称《正处》)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理论。我们知道,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标志着全党和全国工作重心转移的开始,即从过去的“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正确轨道上来,并且以改革开放作为实现这一转移的具体手段。实现这样的历史性的重大的战略转移,没有科学的理论指导,肯定是不行的。用什么理论来指导,这是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邓小平是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精通熟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社会主义要义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与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尤其是中国社会主义的历史。所以,他考虑这一理论问题时,是以深厚的理论底蕴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作为基础的。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过不久,他就毫不含糊地指出:关于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我想现在还是按照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的提法比较好。毛泽东同志说:‘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从二十多年来的实践看来,这个提法比其他的一些提法妥当。”(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81-182页,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这就为改革开放找到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一方面改革开放并不是改掉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虽然存在着基本矛盾,但是这个矛盾并不是自身无法克服的对抗性矛盾,而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前提下的矛盾,是可以通过完善社会主义体制来解决的矛盾;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毕竟存在着矛盾,不解决矛盾就不能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如何解决矛盾,那就只有在坚持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的前提下实行改革开放,改革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各种体制。这是邓小平坚持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得出的符合逻辑的必然结论。

坚持科学的理论并根据客观的现实状况,在坚持的基础上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科学理论,这才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他说:“指出这些基本矛盾,并不就完全解决了问题,还需要就此作深入的具体的研究。”(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82页,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这表明,邓小平在肯定的基础上,决心通过具体的深入研究,把这一理论继续推向前进。邓小平“作深入的具体的研究”的理论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界定

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邓小平在深刻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作出了新的概括。他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一方面,邓小平将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置诸社会主义建设的首要地位,而且进一步认为,生产力能否更快地发展是检验社会主义是否“够格”,有没有优越性的表现。改革开放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并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另一方面,邓小平又认为,要实现共同富裕,就必须在整个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我们的政策是不使社会导致两极分化”,“我们不容许产生新的资产阶级”。(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在这一新的概括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与毛泽东在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问题上的思维落点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毛泽东更多的是着眼于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强调在这个矛盾的运动过程中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反作用,通过反作用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邓小平在这一问题上,首先强调生产力在社会基本矛盾中的决定和基础作用。他认为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作用的大小、性质如何,首先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水平和性质,它最终制约着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落后或超越于生产力水平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同样会对生产力的发展起到阻碍、甚至破坏的作用。所以,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变革要根据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要求而定。他以农村经济中的生产关系的变革对比作了说明:“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可以肯定,只要生产发展了,农村的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了,低水平的集体化就会发展到高水平的集体化,集体经济不巩固的也会巩固起来,关键是发展生产力,……这种转变不是自上而下的,不是行政命令的,而是生产发展本身必然提出的要求。”(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15-316页,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作为改革开放突破口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正是根据生产力发展的自身要求,作出的正确决策。作为以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以其是否能比其他社会制度更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来衡量的。他说:“我们相信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的制度优越。它的优越性应该表现在比资本主义有更好的条件发展社会生产力。”(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31页,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并且“首先要表现在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果方面”(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51页,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将生产力发展的速度放在两种不同的社会背景下进行比较,以此来证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在《正处》中,毛泽东就已明确地指出过。但从速度和效果的统一方面进行考察,邓小平在新的条件下作了新的概括。实事求是地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就总的经济发展速度而言,是远远高于当时的资本主义的,但这种速度的取得多半得益于大规模的投入。邓小平将速度和效果统一起来进行考察,既考虑到了速度,同时又考虑到了高速度背后的真正意义,使速度和效益走上了良性循环的轨道。他还明确提出,作为上层建筑的核心,社会主义最大的政治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因为它代表着人民的最大的利益、最根本的利益”(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63页,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所以“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结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28页,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对实现四个现代化是有利还是有害,应当成为衡量一切工作的最根本的是非标准”(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09页,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这是毛泽东一贯的观点。但是在解决问题的方法上,两人是有重大区别的。

总之,在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界定上,毛泽东更多地是从生产关系的先进性上去指认社会主义的本质及其优越性。而邓小平则更多地从生产力的状况出发,强调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与反作用,然后再从其相互作用上去指认社会主义的本质及其优越性,思维的落点是从生产力出发,又以生产力为归宿,这是他们在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问题上的最大差异。

二、关于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

邓小平在明确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之后,运用社会基本矛盾的原理,进一步阐述了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的特点及其建设的指导思想。

他明确指出,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表明,就我国现阶段的社会性质而言是社会主义的制度;但是仍然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鉴于这两个特点,一方面要坚持社会主义,另一方面又要发展社会主义。如何坚持社会主义,又如何发展现阶段的社会主义呢?要做到这两点,首先要明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主要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在一定社会历史阶段上的集中表现,能否抓住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主要矛盾决定着能否正确掌握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中心内容及其时代特点。晚年毛泽东把阶级矛盾视为社会的主要矛盾,导致阶级斗争扩大化,使社会发展失去了大好时机。邓小平从初级阶段的现实状况出发,提出所要解决的社会基本矛盾。他说:“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82页,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毛泽东在《正处》中也曾明确提出过,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将由过去的敌对阶级之间的矛盾转变为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工作的中心将由过去的革命转变为“向自然界开战”,但晚年毛泽东却偏离了这一点,教训是沉痛的。邓小平正是吸取了毛泽东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和教训,重新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理论。

坚持社会主义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形态,它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一整套社会制度组成的,它包括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生产关系;以及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无产阶级专政为核心的国家政权的上层建筑等。坚持社会主义首先就是坚持这些。

邓小平强调指出:“社会主义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二是不搞两极分化。”(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72页,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他认为,现阶段的生产力水平还不高,允许非公有制经济一定程度上的存在和发展,并不是对公有制的冲击,而是对公有制经济有益的补充,这对发展生产力有利。但是不管怎样,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无论怎样改革开放,“公有制经济始终占主体地位”。(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72页,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第61页,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不搞两极分化”,并不是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应该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格局。他说:社会主义是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必须实行按劳分配,必须把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结合起来,才能调动积极性,才能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51页,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但是“不搞两极分化”,并不意味着不要拉开高低收入的档次。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就是意味着“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就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这样,就会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式地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52页,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与毛泽东的有关理论相比较,邓小平既坚持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和分配关系中的按劳分配原则的决定性,又将公有制的决定性与其他所有制形式相统一、按劳分配为主体与其他分配形式相统一的多样性统一起来,把发展生产力作为中心环节。这是毛泽东未能进一步探讨和揭示的思想。

从上层建筑的角度来看,社会主义制度表现为: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的意识形态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以无产阶级专政为核心的国家政权的有机结合。毛泽东在《正处》中曾用六条相互联系的标准作为在政治上判断人们言论是非的准绳。他同时强调:“这六条标准中,最重要的是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两条”(注:《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393页,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科学地阐述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必须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性。并且强调指出,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党的领导是“重中之重”。不仅如此,他还进一步从实现四化、从发展生产力的高度深刻揭示了“四个坚持”的本质、特点和作用,继承、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认识,是从与其他社会形态(尤其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比较中提出的,是对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特点的普遍性的概括。而邓小平则在坚持普遍性的前提下侧重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的剖析。这种特殊性一是表现为“不相适应”不是由于在生产力得到充分发展之后,由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某些方面因过时而落后于生产力的水平引起的,而是由于某些特殊因素的作用使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超越了生产力发展的实际需要而引起的。他指出:“可以说,从一九五七年开始我们的主要错误是‘左’,‘文化大革命’是极左。”(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38页,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左”在生产关系上表现为脱离生产力的水平,追求理想化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形式和貌似平等的平均主义分配方式;在上层建筑上表现为脱离社会主义生产力要求的经济基础的主要内容,强调阶级斗争观念越强越好,政治生活中越“革命”越好。二是表现为由此决定的不仅在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中的个别制度、个别环节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而是既有的经济、政治体制呈僵化趋势,成为发展生产力的桎梏。所以不是通常意义上的通过完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中的个别制度、个别环节来解决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即不能仅仅停留在改革是发展生产力的一般认识上,而要进一步认识到改革如同革命一样,也是解放生产力。“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相应的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49页,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37页,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37页,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在这里邓小平最大的理论贡献是将“制度”和“体制”作了完整科学的辨识。制度或基本制度是属于根本性质的东西,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最大的差异在根本制度上的不同。一个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另一个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主;一个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目的是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一个以按资分配为主体,最终必然导致两极分化;一个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意识形态的指导思想,一个则以资产阶级思想为意识形态的指导思想。“体制”更多地表现为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具体制度的整体运作系统。社会主义的体制改革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的前提下,优化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整个具体运作系统,以期更快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邓小平对“制度”和“体制”的辨识,为社会主义进行全面的体制改革和开放提供了充分的理论根据。他认为,我国社会主义根本制度是优越的,但传统的一些具体制度中,还存在着不少弊端。因此,改革的对象不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而是“对体制的革命”,“在改革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们要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技现代化,但在四个现代化前面有‘社会主义’四个字,叫‘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13页,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就开放而言,邓小平认为,对外开放是要“吸收资本主义中一些有用的方法来发展生产力”(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0页,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38页,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对“制度”和“体制”的辨识,同时告诉人们,改革不是改掉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放也不是引进资本主义的基本制度,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但是,在以往的社会实践过程中,有“左”的思想的人,往往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合理性,来论证体现这种基本制度的体制也是合理的,把消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具体制度方面的弊端的改革说成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否定,把吸收资本主义国家的资金和先进的科学技术、管理方法的开放,“说成是引进和发展资本主义,认为和平演变的主要危险来自经济领域”(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49页,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反对对外开放。有右的错误思想的人,又往往用经济体制等具体制度方面的弊端来否定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优越性,特别是国内外的敌对势力利用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失误,“在人民中混淆是非界限,造成消极涣散、离心离德的情绪,……助长一部分人当中怀疑以至否定社会主义和党的领导的思潮”(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有些人则是“打着拥护开放、改革的旗帜,想把中国引导到搞资本主义。这种右的倾向不是真正拥护改革、开放政策,是要改变我们社会的性质”(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5页,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无论是“左”的或右的错误思想都不是真正地坚持社会主义。

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目标模式

在传统的理解上,人们总是把计划经济看成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而长期的计划经济模式运行的结果,并未使经济发展取得预期的效果,相反还不同程度地造成了资源在配置上的闲置和浪费。所以必须破除人们将计划经济等同于社会主义,将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的习惯思维。要完成这个工作,必须首先对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本质特点作出科学的理解。

邓小平明确提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36页,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为什么一谈市场就说是资本主义,只有计划才是社会主义呢?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44页,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29页,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我们知道,无论是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都是社会化大生产的资源配置方式。但是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由于过分强调不同经济行为主体利益的共同性,忽略了利益上的差别性,产生了平均主义、“大锅饭”的弊端。所以,邓小平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过去一直搞计划经济,但多年的实践证明,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03页,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而市场经济则不同,它承认市场上的一切生产者和经营者,都是作为独立的经济主体参与经济活动的,在市场竞争的巨大压力和追求利益的内驱力的推动下,它会不断地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改进技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组合。

从理论上来说,市场经济的法则无疑会给经济的主体以外在的压力和内在的驱动力。但是计划经济的实施往往达不到这一点,毛泽东早在1956年就已经指出,要把国内外的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但是,晚年毛泽东却想用政治的方法去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用阶级斗争和大搞群众运动的方法作为调动积极性的手段,结果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他有一个重大的缺点,就是忽视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是说他不想发展生产力,但方法不都是对头的,例如搞‘大跃进’、人民公社,就是没有按照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办事。”(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接受这一教训,邓小平在改革开放的一开始就提出,“学会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这种经济方法最完整的形式就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则。但是,市场经济具有很大的自发性和盲目性,按其自身的规则运作,对社会经济发展也会起到一定的负作用。如何才能既防止它的负作用,又能充分利用它自身的优点呢?邓小平提出:市场经济并不是不要计划,而是要在遵循市场规则的总前提下,运用计划的手段去避免市场经济的自发性。邓小平说过:“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比较,它的优越性就在于能做到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保证重点。缺点在于市场运用得不好,经济搞得不活。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如何解决?解决得好,对经济的发展就很有利,解决不好,就会糟。”(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48、116、16-17页,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邓小平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模式,是对毛泽东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的突破性发展。但是如何更好地实现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的有机结合,这对我们来说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可以说,邓小平只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实现这种结合的基本方法论原则。而对于具体的结合过程,一方面,还需要根据实践深入发展的需要作出不断的调整;另一方面,有关这一方面的理论还有待于进一步地丰富和发展。事实上,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理论研究还远远不能满足实践发展的需要,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标签:;  ;  ;  ;  ;  ;  ;  ;  ;  ;  ;  ;  ;  ;  ;  ;  

论邓小平改革开放理论的哲学基础_邓小平文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