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无张力疝气修补术与传统疝气修补术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_高愚

对比无张力疝气修补术与传统疝气修补术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_高愚

绥棱县人民医院 152200

【摘要】目的:对比无张力疝气修补术与传统疝气修补术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先后选取126例我院收治的患有腹股沟疝的患者在2013年9月-2017年11月期间,分为采取传统疝气修补术进行治疗的对照组和采取无张力疝气修补术进行治疗治疗组,对两组的临床效果给予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抗生素治疗时间、住院天数以及手术当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要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无张力疝气修补术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疝气修补术,并且更加符合人体生理解剖结构,具有手术时间较短以及手术当中出血量较少等相关优势,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传统疝气修补术;无张力疝气修补术;临床疗效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tension free hernia repair and traditional hernia repair. Methods: 126 patients with inguinal hernia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which took traditional hernia repair and the tension free hernia repair in the treatment group of 126 patients with inguinal hernia in September 2013.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sults: the average operation tim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the time of antibiotic treatment, the number of hospitalized days and the amount of bleeding during the operation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and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tension free hernia repair is better than the traditional hernia repair, and it is more in line with the body physiological anatomy structure, with shorter operation time and less bleeding in the operation. It has the value of clinical popularization.

[keyword] traditional hernia repair; tension-free hernia repair; clinical efficacy

疝是因为人体腹腔当中的器官或者组织经过腹壁非正常缺损或者薄弱部位而突出在体表外的疾病。其发病诱因大部分是因为前列腺肥大造成的排尿困难、习惯性便秘以及慢性支气管炎造成的慢性咳嗽等相关疾病导致长期腹部压力增加等,对患者健康生活质量带来非常大的不良影响[1]。本文笔者选取2013年9月-2017年11月在我院接收的患有腹股沟疝的患者一共有126例,对126例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给予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9月-2017年11月在我院接收的患有腹股沟疝的患者一共有126例,疾病类型包括有斜疝、腹沟嵌顿疝、直疝以及切口疝,它们依次为34例(26.89%)、38例(30.16%)、40例(31.75%)、14例(11.11%)。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3例。当中,治疗组男性43例,女性20例。年龄在23-48岁,平均年龄为40.8±2.3岁;对照组男性42例,女性21例。年龄在20-45岁,平均年龄为38.7±1.9岁。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之间的相关临床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能够给予对比。

1.2临床方法

1.2.1对照组方法

对照组对患者实施传统疝气修补术,病人通过硬膜外麻醉或者局麻以后,根据病人身体情况采取Shoulice方法或者Bassini方法给予手术治疗,将皮肤腹外斜肌腱膜给予切开,将疝囊给予有效处理,同时高位结扎以后将精索给予游离,将腹腔内部斜肌下缘以及肌腱和腹股沟韧带有效缝合在一起,之后将精索置入到腹腔内部斜肌与腹腔外部斜肌腱膜之间,同时给予有效固定,整个临床手术治疗结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2治疗组方法

治疗组对患者实施无张力疝气修补术,病人通过硬膜外麻醉或者局麻以后,在腹股沟做一个斜切口,将皮肤腹外斜肌腱膜给予切开,将精索给予游离,疝囊以后游离送回腹腔,同时在疝环内部置入填充物,之后再和腹横筋膜给予有效缝合,对于疝囊相对比较的病人实施横断处理,将疝气补片放置在精索后与耻骨重叠1-2厘米处,之后将腹外斜肌腱膜和皮肤给予逐层缝合,整个临床手术治疗结束[2]。

1.3临床观察指标

对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手术当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抗生素治疗时间以及并发症情况给予详细记录,同时给予对比分析。

1.4临床统计学处理

采取SPSS1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情况对比

治疗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抗生素治疗时间、住院天数以及手术当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2.2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情况对比

治疗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要比对照组低(P<0.05)。

3讨论

腹股沟斜疝在临床当中属于一种常见疾病,其指的是腹腔脏器经过腹股沟缺损部位向体表突出而产生的疝,也被称之为“疝气”,其发病机制大部分和胚胎期睾丸在下降过程当中腹膜鞘状突没有可以闭塞有密切关系,男性病人要多于女性,并右侧多于左侧。根据相关实践研究表明,双侧发病的患者占总体5%-10%。这种疾病的相关症状包括有腹股沟区域存在可还纳性包块,当病人腹腔内部压力增高的时候,包块会逐渐增大,当患者采取平卧体位或者睡眠以后包块逐渐缩小或者全部消失[3]。

传统疝修补术当中将残留组织当做补片对腹股沟管后壁给予修补,极易导致手术以后复发,同时肌腱与腹股沟韧带两个不同解剖位置的组织有效的缝合在一起,进而使缝合张力明显增加,和外科手术原则不相符。无张力修补手术则是通过聚丙烯单丝材料制作而成的疝气补片对腹股沟管后壁以及内环给予修补,补片孔径相对比较大,并组织相容性相对比较好,可以使手术以后发生感染的几率明显降低。在临床修补的时候能够完全实现无张力对合,利用修补也许可以使腹壁韧性明显增加,同时对内环给予重新建设,并且不会对韧带功能造成任何影响,和外科手术原则相符合[4]。

在临床手术过程当中要注意一下几点;(1)手术之前对其相关病史给予详细询问,明确致病因素,同时根据其身体情况制定一个相对应的手术方式;(2)在临床手术过程当中,必须要在无菌环境之下才可以进行操作,同时解剖层次要清晰,并及时给予止血,以及保持手术视野清晰,在手术当中动作要轻柔、缓慢,临床手术以后要叮嘱护理人员对于切口给予有效压迫,以免手术以后发生感染以及血肿等;(3)手术以后不可以进行高位结扎,要根据内环大小来选取疝气补片。本文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抗生素治疗时间、住院天数以及手术当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要比对照组低(P<0.05),和上述相关报道基本相同[5]。

总之,无张力疝气修补术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疝气修补术,并且更加符合人体生理解剖结构,具有手术时间较短以及手术当中出血量较少等相关优势,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参考文献:

[1]秦平.无张力疝气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临床对比[J].当代医学 , 2013, 12(24):131-132.

[2]党登峰 ,肖晖.无张力修补和传统修补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临床比较[J].中华临床医学实践杂志,2010, 3(2):156-157.

[3]邓莫根,周凯.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治疗进展[J].实用临床医学 ,2010, 11(7):123-126.

[4]徐立金,徐永立,谢小春,等.无张力疝修补与传统术式的应用体会[J].临床外科杂志,2010, 17(12):853-854.

[5]李润铭,曾隆桂,陈琼驹.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 , 2011, 17(3):100-101.

论文作者:高愚

论文发表刊物:《世界复合医学》2018年第0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31

标签:;  ;  ;  ;  ;  ;  ;  ;  

对比无张力疝气修补术与传统疝气修补术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_高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