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护理在预防手术室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中的应用论文_王丽娟

陇西县第一人民医院 甘肃 定西 7481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普外手术患者出现创口感染的原因并利用精细化护理减少创口感染。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6年10月134例普外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对照组,各67例,干预组给予精细化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手术创口感染发生率。结果:干预组感染发生率4.47%,对照组17.91%,两组疼痛评分、住院时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外手术类型多,创口形状、大小、位置差异大,精细化护理能够减少创口感染,加快患者愈合速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普外手术;精细化护理;创口感染

普外手术种类多,适应症状多,因此临床上普外手术接诊率高,诊室的护理工作压力大。除疾病自身为患者带来的影响外,患者术后创口顺利愈合,也是影响手术效果的主要指标。术后创口感染是比较常见的手术后并发症,患者的创口由于感染出现出血、愈合延迟、流脓等症状,除疼痛感剧烈外,愈合效果较差,一些患者由于创口愈合慢、反复出血等症状留有疤痕,影响美观[1]。因此,普外手术室护理的关键,是减少患者由于手术室感染产生的创口感染,提高手术安全性[2]。本文对所选患者的手术室护理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精细化护理对手术创口感染的预防作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6年10月134例普外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67例/组。干预组男29例,女38例,年龄26~76岁,平均年龄(65.08±10.24)岁,病程0.8~13年,平均病程(8.16±4.38)年。对照组男30例,女37例,年龄25~74岁,平均年龄(53.16±10.27)岁,病程1~14年,平均病程(8.15±4.21)年。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手术室精细化护理,包括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一:术前护理:①无菌包和器械的清洗,灭菌,器械台、手术床、推车等用清毒液擦拭。检查层流系统,仪器、氧气、吸引器等,保证正常运行。②术前访视病人,认真阅读医疗和护理病历,了解病人基本信息,了解手术和麻醉方式,病情及各种生化检查结果。确定患者手术部位及标识,对患者进行手术内容讲解,帮助患者了解治疗过程,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缓解术前情绪紧张,使患者能适应手术。③在病人入手术室前1小时将层流系统打开维持运行状态,以保证手术室恒温,恒湿和洁净度,湿度保持在22℃-25℃,湿度40%-60%。二:术中护理:手术中保持手术间的正压。尽量减少开关门次数。巡回护士在术中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保持输液通畅,保证术中物品供应及时,并认真填写手术护理记录单。器械护士于手术前30分钟,整理器械台,检查器械性能与灭菌指示卡是否合格,并与巡回护士清点器械,敷料,并由巡回护士记录。术中及时准确传递器械,并保持手术台干燥,无菌。三:术后护理:巡回护士与麻醉师安全将病人送至病房,交待不同麻醉注意事项,观察麻醉恢复情况,保持输液通畅,对意识清醒的患者,询问患者感受,视病情使用麻醉止疼泵。与病区护士交接病人。整理,清洗手术间,30分钟后关闭层流系统。

1.3 疗效判定

对比患者感染发生率、住院时间、创口疼痛评分。

1.4 统计学分析

利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住院时间、创口疼痛,均数±标准差(x±s),t检验,计数资料:感染发生率,率(%),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干预组感染发生率4.47%,对照组17.91%,两组疼痛评分、住院时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3 讨论

有研究显示,术后切口感染属于普通外科手术中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且发病率较高,已经成为导致抑郁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3-4]。手术切口深、出血量大,在手术后的护理难度大。尤其在外科手术病房,致病菌种类多、手术种类多,患者创口大小、深度、位置也各不相同,患者创口的护理难度大。手术创口的愈合效果,直接影响了患者的恢复情况,许多患者在术后由于创口的疼痛感剧烈,引起身体的应激反应,出现流脓、分泌物过多等症状,也会影响创口的愈合。感染在医院中较为常见,患者出现院内感染的一部分原因,是术后护理出现漏洞,患者由于护理不够细致导致创口感染,患者病房内人流复杂、病房内消毒效果差,都是产生创口感染的主要原因。另一部分原因,则是由于患者手术期间出现感染[5]。并且以手术室感染的危害性更强。患者创口感染,会出现红肿、分泌物,创口无法有效愈合,进一步出现出血、溃烂。手术创口感染除延长患者治疗时间、加重患者疼痛感外,患者的治疗费用、精神压力也随之增大,严重时由于创口感染产生的全身性症状,容易导致患者死亡。因此临床在对普外手术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十分重视手术室创口感染的预防和处理。手术室是患者手术的场所,对患者躯体进行切开、处理、缝合的过程中,如果无法保证手术室的无菌化,手术安全性无法保证,患者出现手术创口感染几率直接更加。为此,精细化护理的主要目的,就是在患者手术期间,严格手术室消毒流程,减少手术室创口感染的发生几率[6]。本次实验中对患者采取精细化护理,创口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较对照组低13.44%,患者的感染发生率降低,住院时间得到明显缩短,创口疼痛感也随之下降,患者的手术后预后效果,从整体上得到明显的改善。

综上所述,在预防手术室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实践过程中,与以往临床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相比较,本院采用精细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不仅能有效降低切口感染地发生,还能显著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精细化护理对预防手术室普外科手术创口感染的效果显著,患者的感染发生率降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陈静. 手术室优化护理对预防妇产科开腹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J/OL].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S2):363.

[2]张秋玲. 精细化护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提升效果分析[J]. 数理医药学杂志,2016,29(12):1879-1880.

[3]马红丽.腹部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7):1310-1312.

[4]李新源,郭亚民,吴新民,等.腹部III类切口感染的防治体会[J].中华外科杂志,2014,52(3):226-227.

[5]张艳. 精细化护理管理对普外科手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15,10(28):219-220.

[6]岳大敬,王春桃. 精细化护理在预防手术室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中的应用[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27):131-132.

论文作者:王丽娟

论文发表刊物:《世界复合医学》2017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6

标签:;  ;  ;  ;  ;  ;  ;  ;  

精细化护理在预防手术室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中的应用论文_王丽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