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阶段,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确保各专业人员能够相互协调,所以还要加强施工过程的严格化和精细化管理。而 BIM 技术在建筑施工中可以发挥多项作用,不仅能够协助施工人员实现施工过程的管理,还能发挥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功能,所以在现代建筑施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因此,施工人员还应加强该技术的研究,以便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中较好运用该技术。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参与方较多,施工工艺复杂、信息量大,工业化程度较高。通过BIM 技术手段,运用精细化施工管理理念,提出了装配式建筑施工新的管理模式,提高装配式建筑施工效率。
关键词:BIM 技术;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运用
装配式建筑是指用预制的构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不仅绿色环保,节省造价,而且可大幅度提升建筑品质,必将成为建筑业主要领域之一。“装配式建筑”和“BIM 技术”是目前建筑行业内的热点,具有许多共性与互补性,都还仍处于起步阶段。通过调研,装配式建筑在实际工程中运用的还比较少,万科房地产开发的装配式住宅为早先工程实例,目前需多的企业还仍流于形式,装配式
设计和施工条件还存在难题。但是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复杂,涉及单位较多,机械设备和人工配置变化多样,通过人为很难对项目做到精确控制,本文把施工精细化管理与BIM 相结合,探讨一种基于 BIM 的装配式建筑施工精细化管理方法。BIM 技术能够为装配式建筑的快速发展提供新的解决方案,有效提高装配式建筑的构件生产、施工吊装、工程造价、运维等全命周期的效率与质量,同时也可以弥补我国装配式建筑在设计施工中的不足,充分发挥装配式建筑的特点,优化施工解决方案,对装配式施工进行精细化管理,保障我国装配式建筑快速健康发展。
1 BIM 技术在预制装配式建筑概述
1.1 BIM 技术
所谓的 BIM 技术,其实就是一种构建和应用建筑信息模型的数字信息技术。通过参数模型,BIM 技术能够完成各种建筑工程数据信息的整合,并完成项目建设过程中涉及的各种数据的分析,从而完成数字信息化立体模型的构建。作为一种仿真模拟建筑物的模型,该模型以建筑、施工、水暖、结构等全生命周期的各项信息数据为依据,可实现建筑物的仿真模拟,所以具有一定的协调性、优化性和可视性,能够在建筑设计和建造管理中得到应用。
1.2 预制装配式建筑
预制装配式建筑是一种新型建筑,采取的是全新的装配式建筑技术和可持续技术,将采用新型绿色优质材料进行建筑构件生产和装配,不仅符合国家住宅产业化与节能减排要求,还能解决建筑空间无法灵活分割的问题。相较于传统建筑,预制装配式建筑自重仅为建筑的一半,在实际施工时会将工程预制好的建筑构件运输到施工现场,然后根据设计要求安装与施工。
1.3 BIM 技术与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关系
BIM 技术是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集成了建筑工程项目各种相关信息的工程数据模型,是对该工程项目相关信息的详尽表达。因为预制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结构相比较预制装配式建筑可再生、产业化程度高、工期短、用工少、低消耗、空间大、分隔灵活、材质均匀、各向同性、轻质高强、建筑垃圾少、脚手架用量少、钢材用量少、节水、节电、减少建筑施工过程中噪音的产生,所以预制装配式建筑是建筑工业化的最有效途径。此外,虽然预制装配式建筑有前文所述的较多有点,国家政策也鼓励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但其自身由于预制构件数量及种类繁多,在设计、生产、施工及运营维护阶段都容易出现更多的问题,而 BIM 技术可以很好的解决预制装配式构件在这些阶段所存在的总策划能力不足、施工技术不能满足要求等问题,所以BIM 技术与预制装配式建筑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依托,BIM 技术在预制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是我国建筑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施工精细化管理措施
使用 BIM 软件建立模型,对建筑物构件进行参数化建模,包括构件内部的钢筋分布,管线排布,线管线盒位置以及连接件位置,并在 BIM 应用平台将各个构件进行拼装检查,确保构件之间连接完好。把做过的各类构件作为构件集分类编码存储,形成标准化构件库,为以后建立构件提供支持,提高建模效率。将做好构件导入到预制构件生产系统,提高生产效率,保证生产质量。
2.1 场地动态布置,合理利用空间
根据施工场地的环境现状,施工设备,施工配套及建成后交通路线等各种影响因素进行施工场地布置。可以在场地各实体中添加工程属性以及计划使用的时间、平面和空间位置、施工用途和状况、相关指标和参数、设置拆除时间等信息,并且其于施工进度关联,可以根据进度实时查询每个设施当前使用情况及时
修改添加设施,进而实现了整个施工场地的多维动态布置。
2.2 施工进度模拟,精确制定计划
将 BIM 模型与施工进度关联,可以查看和修改任意时刻构件的生产日期、装载情况、吊装信息、支护配件等属性,实时准确的为采购计划、存储、拆分建筑实体等提供数据支撑。可以直观、精确地对整个建筑的施工过程进行控制,减少资源浪费。
2.3 施工工艺模拟,形象直观易操作
通过 BIM 的三维可视化功能对施工工艺进行模拟,对不同方案进行论证,提前发现施工难点吃透技术难题。将施工工艺流程直观、形象的展现到施工人员眼前,普及并提高每一个施工个体的综合能力从而加快施工速度。生动形象展示各专业成果,提高施工过程中各阶段、各专业之间的沟通协调能力。
2.4 物料跟踪,精确采购
通过 RFID 可以把建筑物内各个设备构件贴上标签,以实现对这些物体的跟踪管理,但 RFID 本身无法进一步获取物体更详细的信息(如生产日期、生产厂家、构件尺寸等),而 BIM 模型恰好详细记录了建筑物及构件和设备的所有信息。此外 BIM 模型作为一个建筑物的多维度数据库,并不擅长记录各种构件的状态信息,而基于 RFID 技术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对物体的过程信息都有非常好的数据库记录和管理功能,这样 BIM 与 RFID 正好互补,从而可以解决建筑行业对日益增长的物料跟踪带来的管理压力,为采购部分提供精确的物料信息,及时准确的进行采购。
2.5 动态算量,精确明了
传统的项目成本算量,往往都是在项目开始和项目完成后做总的成本分析,缺乏中间过程数据去支撑项目成本管控,而通过BIM 技术的实施,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可以在任何一个时间点快速提供工程基础信息,通过合同、计划与实际施工的实物消耗量、分项单价、分项合价等数据进行对比,可以有效地核算项目运营管理是盈是亏,资源消耗量有无超标等阶段性成本分析,为项目及公司的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3结语
装配式建筑施工涉及现场浇筑和构件安装两种生产模式,所学设备繁多,工艺复杂,而 BIM 技术在设备材料采购管理,可视化模拟等方面有明显的优势。BIM 技术在当前的建设行业中具有宽阔的发展空间,合理的应用 BIM 技术能在建设的过程中减少错误率,也能确保住宅设计的科学性和准确性。BIM 技术与精细化管理相结合是提高建筑工业化有效方法,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生产效率,优化施工管理,从而达到精细化管理的目标。所以,建筑企业应明确 BIM 技术的性质和其主要的功能,充分地意识到其具有的重要性,才可以有效地管理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这对于这预制装配式住宅未来的发展具有较高的效益。
参考文献:
[1]徐境,胡亮,李广,张学伟,章小葵,王海英.PC构件精细化管理在大型装配式商业建筑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8(02):17-19.
[2]刘媛.装配式建筑建造过程质量问题及改进机制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04):174.
[3]张兰兰,郝风田,张卫伟.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施工成本控制研究[J].价值工程,2017,36(34):44-46.
论文作者:曾昭煌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0
标签:建筑论文; 构件论文; 技术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信息论文; 精细化论文; 模型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