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教师队伍建设的重新审视和实践探索论文

对教师队伍建设的重新审视和实践探索论文

对教师队伍建设的重新审视和实践探索

王冬梅

(内蒙古包头市昆都区包钢实验一小,内蒙古包头 014010)

摘 要: 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印发的第一个直接针对教师队伍建设的文件。这不禁让人想起了几年来,习近平主席在出席与教育相关的会议和座谈中所发表的重要讲话和论述。当再次重温这些被广大网民亲切地称之为“金句”的经典语录时,其中蕴含的深刻道理和思想光辉给笔者带来了许多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深度思考。本文阐述了笔者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以期对广大教师有所启发。

关键词: 师资建设;实践探索;教师队伍

引 言

《意见》的出台明确释放出了三个信号:一是将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二是确立了教师崇高的政治地位,《意见》中明确指出:“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1];三是确立了将公办中小学教师作为国家公务人员的法律地位。我校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了教师队伍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全党全社会要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努力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让广大教师享有应有的社会声望,在教书育人岗位上为党和人民事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018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

一、顺势借力——提升教师职业发展的新境界

《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培养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这就为教师队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追求和目标。在我们感到欢欣鼓舞的同时,更要立足实际,顺势借力,进一步提升教师职业发展的品位与境界,做改革坚定的执行者和前沿的探索者与实践者。

全国广大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教师。

好教师要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

——2014年9月9日,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

二、文化立德——以“至心至诚”唤醒职业认同

要想做好教师队伍建设,师德的树立与培养无疑要放在首位,同时也是必须坚守的底线。如何从根本上将“师德”建设落到实处,习近平主席对于师德的诠释,为我们提供了答案,也指明了方向。

Application of Steel Pontoon in Humanized Salvage of Ship Wreck

“中国雷锋小学”的创建是学校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为师德建设奠定了思想基础和营造了良好氛围。所以,我们在追求职业认同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了这一优势,融入了学校倡导的“新时代雷锋精神”,即“一颗钉——专注坚持精神、一块砖——踏实践行精神、一团火——奉献给予精神、一片叶——感恩回报精神、一滴水——团结友爱精神”。通过组织与践行一系列的主题活动,如“寻找最美教师”“教师志愿服务”等,向全体教师进行了渗透和浸润。

“好教师要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而教师坚守清贫、甘于奉献的动力,正是来源于对职业的认同和对职业成就感的追求与满足[2]

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教师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

——2016年12月7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

三、终身造就——以“至理至臻”成就幸福人生

以潜心书法教育多年的邬浩教师领衔,学校成立了一个以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师毕业生为主的书法教育工作室:王江莉(内蒙古写字教学能手)、杨英(内蒙古书法专业委员会委员、写字教学能手)、贾美枝……这些中师毕业生受过较为严格的“三笔字”训练,都已从教二三十年,有着丰富的书写教育经验。工作室充分发挥了团队优势,除了书写技巧、书法创作外,还充分挖掘了书法审美、书法文化的内涵,引导教师去发现美、欣赏美,进而去追求美、创造美。

近十年来的教改、课改工作,使我们牢固树立了培养全面素质、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的教育理念。但与此同时,学生培养和教师培养的落差也不断地被拉大。培养“教书匠”的味道浓,偏重专科、专技;塑造“大先生”的意识弱,缺乏职业基础、公共知识的普及,也缺乏对于教师终身发展需要的关照。因此,学校应以“至理至臻”的共同价值取向为驱动,以“终身造就”的担当和诚意来拓展教师的全面素养,增加其人生的宽度和厚度。

学校要培养出好学生,就必须有好教师。而好教师的培养,最根本的责任还在学校。衡量一个学校办学质量的高低,不仅看学生素质的高低,更要看它能不能造就好的教师。教师的素质决定了学校的“品位与境界”。我们一直追求的目标是教师与学校成为相互成就、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

以书法的培养模式为蓝本,学校还进行了健康知识、社交礼仪、交际沟通、健身操、茶艺等一系列培训,全方位地扩展了教师的能力,塑造了“智慧教师”,造就了其终身追求,最终落实在了掌握真才实学的“真本事”。

一个人遇到好教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教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教师则是民族的希望。

——2014年9月9日,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

四、自我造血——让教师成为自己的优秀培训者

机制专业三个专业方向的基础学习领域课程完全相同,包括英语、数学、计算机基础等课程;人文素质拓展领域的课程包括实用写作、演讲与口才等,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信息技术素养的提升同样也体现了学校校本培训的特点和优势。专长教师引领一个团队,采用全员岗位达标的方式,发挥了青年教师接受新知识快的特点,组建了以东师大计算机专业毕业生90后教师卜娟娟为首的信息技术教研工作室。从基础操作、日常软件入手,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制订了梯度目标,并定期进行指导考核,限期过关。

1.4 统计学相关概念[7] 准确度=(a+d)/(a+b+c+d)×100%,灵敏度=a/(a+c)×100%,特异度=d/(a+c)×100%,假阳性率=b/(b+d)×100%,假阴性率=c/(a+c)×100%,其中a为真阳性例数,b为假阳性例数,c为假阴性例数,d为真阴性例数。

为了解决时间有限、两校区集中培训不易的难题,在征集了教师的意见后,我校开通了《相约周末》栏目。每周六的晚上八点,由一位班主任把自己或团队的研究专题阶段性成果,通过微信群进行线上培训,发送语音及图片。其他教师可以随时播放,还可以进行反复学习。

在班主任的培训中,我们采取了以下策略:班主任每周要坚持记录“班主任日志”,把日常班级管理成功的经验、存在的困惑、失败的举措、育人的理念等随手记录,通过栏目进行反思、交流。研学聚焦共性问题,如“如何发挥班级小团体正面作用”“小班干部的培养”“小组捆绑式积分评价”“班级文化与特色项目整合建设”等,主讲教师进行微讲座或录制微视频,从而对所有教师进行专业培训。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的外交政策进行了较大调整。中国需要在全球性或地区性机构中争取更多的朋友,为国家经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同时中国对联合国的认识也更客观更全面,不再单纯从意识形态的角度出发,而是从多边合作方面进行与国际社会和平关系的发展,认为维和行动的确在避免地区冲突、地区矛盾激化和人道主义救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中国开始有选择地参与联合国的维和行动。

五、机制创新——调动所有资源为教师发展服务

为了促使我校管理人员深入教学第一线,了解教师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师培养,学校特别建立了行政调研课机制。

行政调研课以服务教学、成就教师为准则,通过观课、说课、议课等形式,努力发现教师成长中遇到的困境与问题。在行政例会时,行政人员在充分收集各种信息的基础上进行了研讨,围绕相关的信息进行了充分的对话和协商,总结出了特色和亮点,反思了工作中的缺点和不足,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和建议。

结 语

在今后的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中,学校将坚持“问题导向”的原则,树立“问题驱动”的意识,将工作做精实、做精细、做精致、做精准。我们要把有限的精力与资源投入到必须改进、可以改进的、真正有价值的地方,从而使我们的教师和学校从优秀走向卓越。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是一个重要且现实意义很强的工作。本文在全面回顾现有综合测评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引入关键控制点理论,构建了基于关键控制点的综合素质测评指标体系,并运用标准差法和理想点法进行综合评价。论文的研究成果可以为高校合理的奖惩、促进和决策提供相应的帮助。论文今后将依据评价结果对部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结果进行深度挖掘,从而提高现实应用价值。

科学思维,即指尊重事实和证据,崇尚严谨和务实的求知态度,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习惯和能力[1]。在实际教学中,往往从科学思维方法和思维品质两方面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科学思维方法包括抽象与概括、比较与分类、解释与推断、分析与综合等。思维品质实质是人的思维的个性特征,包括深刻性、批判性、创造性、灵活性和敏捷性[2]。

[参考文献]

[1]薛若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提升教师整体素质[J].基础教育参考,2018(22):27-28.

[2]卞玉婷.基础教育科研队伍建设研究[J].教育科学论坛, 2018(31):32-34.

中图分类号: G45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9192(2019)16-0091-02

作者简介: 王冬梅,(1969.5-),女,内蒙古包头人,校长,小学高级教师,所获荣誉有内蒙古自治区优秀教师。

标签:;  ;  ;  ;  

对教师队伍建设的重新审视和实践探索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