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机遇期下湖南经济优势和无缝对接论文_郭子英

“一带一路”机遇期下湖南经济优势和无缝对接论文_郭子英

长沙市雅礼中学 郭子英 湖南 长沙

摘要:“一带一路”为全球经济复苏和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机遇与动力,更是内陆湖南经济发展的动能与契机,湖南与一带一路无缝对接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一带一路;湖南经济;无缝对接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5周年。当前,全国上下掀起了强劲的新时代改革开放热潮,抢抓“一带一路”合作共赢的“黄金机遇”,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城市发展增添更为澎湃的动力。作为内陆省份的湖南,不东不西不沿海,不南不北不沿边。不沿海,曾是湖南发展的区位瓶颈;不沿边也曾经让湖南的开放型经济有劲使不上,有力放不开。湖南发挥作为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过渡带、长江开放经济带和沿海开放经济带结合部的区位优势,抓住产业梯度转移和国家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大机遇,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加快形成结构合理、方式优化、区域协调、城乡一体的发展新格局。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面对不沿边,湖南省委、省政府主动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主动对接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面对不沿海,不断完善交通运输体系,将交通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助力更多湖南企业“走出去”,为湖南寻求更加广阔的空间和市场。

一、湖南有靠前对接“一带一路”的示范与引领

开放,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2015年3月,备受国内外关注的国家“一带一路”建设顶层设计规划出台,长沙成功跻身重点节点城市行列。为了把“一带一路”机遇转变为发展红利,把挑战转化为前进动力,湖南提出了大力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以融入“一带一路”为切入点,实现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并重、引资引技引智与优化发展环境并重的深度开放,奋力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

湖南经贸代表团先后访问了白俄罗斯,当地政府、企业负责人进行了深入交流,并签署了一系列政府或企业间友好协议,取得丰硕成果。长沙临空经济示范区成功获批设立,成为继青岛、重庆、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后全国第7个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对湖南构建全方位开放发展新格局、打造东部开放型经济走廊具有里程碑式意义。

二、湖南有“走出去”的内在优势

(一)、湖南有着“走出去”的区位优势。

从区位交通看,湖南承东启西,京广高铁与丝绸之路节点城市相连,沪昆高铁与东盟相通,水路可直达东部沿海港口,与珠三角、北部湾也有便捷通道。一批海关特殊监管区相继获批,一批水、陆、空口岸先后开放,为对接“一带一路”战略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从产业互补看,湖南拥有工程机械、轨道交通、冶金、有色、建材、能源等传统优势产业,2012年商务部首次发布中国跨国企业100强,湖南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和华菱集团榜上有名。湖南在种植、育种、农机等方面拥有国际先进技术,与沿线国家加速推进工业化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强农业合作开放的意愿和需求十分契合。从合作历史看,近年来,湖南一批重点企业远赴海外,在沿线国家建成了一批产业园区,实施了一批重点项目,投资规模近几年稳居全国前列、中部6省首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从科教人文看,湖南是国家重要科教基地之一,综合创新能力位居全国前十,新闻出版、电广传媒等极具国际竞争力,为强化与沿线国家合作交往创造了有利条件。在近日深圳举行的第十三届文博会上,“霸得蛮”湘军IP系列文创产品被一抢而空,成为本届文博会上的文创类“明星产品”。

(二)、湖南有着“走出去”的创新优势。

列车浮了起来,“抱”着铁轨,贴地“飞行”,仿佛轻风掠过;满满当当一杯水,立在车内地板上,爬坡拐弯,杯稳如初,滴水未溢——湖南不只有目前世界运营里程最长的中低速磁悬浮线,“十三五”开局之年,湖南亮出的创新成绩单,让全国甚至世界都震动了:世界运算速度最快的“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世界大面积亩产最高的超级杂交稻,世界运行速度最快列车的牵引电传动系统,世界最长臂架混凝土泵车,世界最大功率六轴电力机车,世界功率最强的海上风力发电机等系列世界先进科技成果。一系列世界领先、填补空白的重大创新成果在湖南呈井喷式涌现。

(三)、立足完善本土技术创新体系,形成湖南走向世界的引擎

“一带一路”建设的稳步推进,为湖南创造了投资贸易便利化的重要外部环境,加速着湖南提高经济外向度的进程。为适应分工体系国际化调整要求,湖南需要增强本土经济不可替代的优势。省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明确了湖南通过打造区域创新高地、建设地区创新增长极,在国际产业分工中谋求有利地位的思路。在人力成本和生产要素成本没有明显优势的情况下,湖南只有坚持走技术创新之路,才能获得经济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四)、立足人才高地建设,增强创新中心的辐射能力

湖南虽地处内陆,但对外开放历史悠久。早在1000多年前的唐代,长沙铜官窑陶瓷已经出口29个国家和地区,并成为古代“海上陶瓷之路”的重要支点之一。究其原因,最关键的一点是南北匠人在此聚集、发挥了创造性作用。

人才是构建地区性创新中心的基本条件和根本保障,湖南应进一步通过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与使用机制、完善的人才吸引机制和市场化的人才收入待遇体系,给予人才发展平台和事业舞台,不断吸引人才聚集。要充分利用人才优势,聚合各类要素资源,提高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能力,为区域性创新中心建设夯实基础。

三、结束语

湖南人有着敢为人先的文化基因。湖南是一片有着光荣革命历史的红色土地,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之一。在实现两个百年梦想的筑梦征途上,湖南又是全国推进“精准扶贫”的策源地。湖南人身上烙着“吃得苦、耐得烦”的因子,血管里流淌着“霸得蛮、打硬仗”的DNA。在近日深圳举行的第十三届文博会上,“霸得蛮”湘军IP系列文创产品被一抢而空,成为本届文博会上的文创类“明星产品”。

“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经世致用、坚韧不拔”,这是杜家毫概括的湖南人民的精气神。2016年,在世界性经济不景气,全国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情况下,湖南经济总量突破3万亿大关,稳居全国前十位。湖南经济能够赢得了大跨越、大发展、大振兴、大繁荣,湖南人的“霸得蛮”精神功不可没。

论文作者:郭子英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6

标签:;  ;  ;  ;  ;  ;  ;  ;  

“一带一路”机遇期下湖南经济优势和无缝对接论文_郭子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