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主性论文_李春霞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主性论文_李春霞

李春霞 陕西省延安市洛川县东关小学 727400

自主性学习能让学生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内在的动力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参与的情感体验,真正做到“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的教学。那么,在新课改教育理念的推动下,如何让学生自主地学习呢?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参与意识、提高学生自主性参与的能力呢?在数学课教学中,我有如下的教学体会:

一、提供自主努力目标,增强自主参与意识

教师要调整好与学生间的站位关系,同时也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接受型的被动学习为探索型、发现型的自主学习。目标导向意在置学生于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看了学习目标就能明确本课要学习的内容和需要达到的程度,进而围绕目标带着问题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笔者认为,课堂上不仅要让学生明确一节课的总目标,还应该让学生明确每个教学环节的具体目标。一般在一节课的课始亮出总的目标,使学生有个总的冲刺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环节的具体要求也要通过教师的过渡语或小黑板、幻灯等形式使学生明确。

目标导学的根本在于把学生推到探究新知的“第一线”,让他们自己动手、动口、动脑,主动思考问题,并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暴露他们感知理解新知的矛盾和差异,把他们弄不懂的地方、错误的地方都摆在桌面上,再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摒弃错误,发现真理,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化。这样,通过活动,让学生自己发现要学习的东西,能够积极地被同化,因而容易得到更深刻的理解。

二、激发自主学习动机,形成自主参与动向

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在学习时有以下特点:情感体验为“有趣”的那些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会显示出一种兴奋,喜欢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对数学学习“厌倦”的那些学生大多数数学成绩不太好,从而产生了对数学的恐惧。虽然同一个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体验会随着学习内容的变化而变化,但在一定时期内基本的情感体验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凡是富有成效的学习,学生必须对要学习的内容产生深厚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它是学生获取知识、拓宽眼界、丰富心理活动的最主要的推动力。所以,要让学生感觉到数学“有趣”,就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激励因素,要以教师之情导学生参与之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主要做法是:

1.教师要把自己置身于参与者位置、服务者“地位”,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热情鼓励每个孩子,实实在在地营造出平等、宽容、尊重、理解、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课上想说、敢说、爱说、乐说,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尊重每个学生,相信每个孩子都能学好,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异议甚至批评。要正确看待学生答错、写错的不同情况,帮助查找原因。对待学生要多宽容、鼓励和引导,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源源不断的激励过程。

三、创设主动探索空间,促成自主参与学习

课堂教学效率的优质、高效离不开全体学生全程积极、有效地参与。教师要努力创设主动探索空间,让学生有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笔尝试、动口表达解决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时间与空间,使其外部活动逐渐内化为自身内部的智力活动,从而获取知识、发展智能,以更积极的姿态自主参与学习活动。

教师要提供让全体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时机。一般应当做好铺垫,让学生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处尝试解答新知识,使所有学生能够跳一跳摘到果子,享受成功的喜悦,继而以更饱满的热情参与下面的学习。要避免由少数学生的活动代替多数学生的活动。在教学中,能让全体学生动手、动口的就不让部分人代替,能让多数人动口、动手的就不让少数人或个别人代替。要使全体学生都能够有效地参与学习过程,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学习状态是一个关键。所以要对“学困生”有一个倾斜政策,不但要给他们多吃偏饭的机会,还要为他们创造能成功的条件。例如,教师巡视课堂时,优先关照学困生;课堂批改作业时,重点批改学困生的作业;小组议论,安排学困生先发言;课堂提问,优先考虑让学困生回答力所能及的问题等。对他们的每个微小进步要及时予以鼓励,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总之,数学课堂教学中要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的机会,提供主动发展的空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从而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使学生的数学素质得到提高。

四、着力于学习方式的指导,提高自主参与能力

传统学习方式是把学习建立在学生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的一面上,从而导致了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不断销蚀。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这种他主性、被动性的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

要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验活动和操作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增进学生自主意识的关键在于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让学生由“要学”到“学会”,最后过渡到“会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

总之,在数学课堂中注重学生的自主性,是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的教研工作。它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胜心,发展学生积极进取的心理品质,还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好习惯。因此,教学时,要想方设法发展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自主地学习。

论文作者:李春霞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4年1月总第10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4

标签:;  ;  ;  ;  ;  ;  ;  ;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主性论文_李春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