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南海某部官兵口腔保健行为与牙龈炎发生率的相关性调查论文_王婧,祝强,李学盛,庞恋苏,王燕一(通讯作者)

(海南省三亚市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 海南 三亚 572002)

【摘要】 目的:了解驻南海某部官兵口腔保健行为及与牙龈炎发生率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口腔调查问卷的形式,对驻南海某部官兵口腔保健行为进行调查,并对受试官兵进行口腔检查。口腔检查中主要记录牙龈指数(GI)、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填写记录。结果:本次调研共调查官兵582人,均为男性,平均年龄28.4±3.2岁。68.4%的受试者可以做到每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61.2%的受试者认可刷牙是保持口腔健康的有效方式。26.8%的受试者经常性牙龈出血,60.7%的受试者经常性口腔溃疡,但专科就诊率均偏低(<20%)。一天三次餐后的旋转式刷牙可以有效降低牙龈指数、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结论:驻南海某部官兵的口腔医疗需要仍需满足,口腔医疗任务以及口腔卫生宣教任务十分艰巨。要加强口腔疾病预防工作,保障部队良好的战斗力。

【关键词】 牙龈炎;口腔医疗;口腔保健

【中图分类号】R78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5-0394-03

海军部队(潜艇部队、应急部队、驻岛部队)在执行任务或训练时,条件艰苦,长期处于应激紧张状态使免疫系统功能降低[1],分泌的炎性因子最先攻击口腔的软、硬组织,口腔疾病发病率保持高增长。口腔疾病与其他系统性疾病相比具有两个明显特点:①口腔疾病在军队人群中患病率最高;②口腔疾病绝大多数为慢性疾病,长期、缓慢地影响口腔健康及机体健康。

近年来多次针对部队官兵的口腔健康状况调查显示,牙龈炎的患病率在口腔疾病中持续高居首位[2],成为军队人员最常发、高发的口腔疾病。本调查针对驻南海某部官兵的口腔情况进行调研,明确牙龈炎的诱发因素,为防治牙龈炎提出相应策略。

1.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驻南海某部官兵为调查对象,采用整群抽取的方式,根据本单位编制军官、士官、义务兵等比例随机抽取,共调查官兵582人,均为男性,平均年龄28.4±3.2岁。

1.2 研究方法

参考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制定的《口腔健康调查表》,针对驻南海某部官兵生活、训练特殊性,结合官兵体检情况,制作《口腔健康问卷调查表》[3]。本调查参与医师均为口腔专业医师,2人一组,1人检查,1人记录。所有医师均经过口腔健康调查标准培训,Kappa值为0.79,预实验结果符合率>80%。医师在检查过程中,主要测量受试牙的牙龈指数(GI)、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4]。每位患者检查牙位6颗:16、11、21、26、36、31、41、46。

1.3 观察指标

(1)牙龈指数(GI):0=牙龈健康;1=牙龈轻度炎症:牙龈的颜色有轻度改变并轻度水肿,探诊不出血;2=牙龈中等炎症:牙龈色红,探诊出血;3=牙龈严重炎症:牙龈红肿,并有自动出血倾向。(2)菌斑指数(PLI):0=龈缘区无菌斑;1=龈缘区的牙面有薄的菌斑,若用探针尖的侧面可刮出菌斑;2=在龈缘或邻面可见中等量菌斑;3=龈沟内或龈缘区及邻面有大量软垢。(3)龈沟出血指数(SBI):0=不出血;1=轻探龈沟时出血;2=探诊龈沟时出血,无肿胀;3=牙龈溃疡或其他

1.4 统计方法

采用简单的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探究口腔健康行为与牙龈炎的相关性。运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

2.结果

2.1 口腔健康行为调查(表1)

68.4%的受试者可以做到每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并接受口腔卫生宣教。61.2%的受试者认可刷牙是保持口腔健康的有效方式。45.9%的受试者保持一天2次的刷牙习惯,且多集中于早、晚。56.0%的受试者不刻意选择牙膏的种类与品牌。71.1%的受试者从未使用过牙线,将牙线使用常态化的不足10%,而牙签的使用率高达80.1%。

2.2 口腔常见疾病患病率调查(表1)

52.2%的受试者有过牙龈出血情况,26.8%的受试者经常性牙龈出血。溃疡的发病率在受试者中占97.4%,其中60.7%的人发病率大于或等于1次/月,17.9%的溃疡患者选择口腔科就诊,60.7%的受试者在溃疡期选择自行治疗(饮食、使用药物等)。71.0%的受试者在发现智齿萌出或者出现智齿冠周炎时选择口腔专科就诊或治疗,11.5%的受试者不做任何处理。

2.3 口腔健康行为与牙龈炎发病率的相关性(表2)

刷牙次数、刷牙时机的选择对于牙龈指数、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的影响较大。大于或等于3次/天的牙签使用,并未降低菌斑指数,且会增加龈沟出血指数。旋转刷牙法显著降低牙龈指数,但对菌斑的控制作用不明显。

2.4 口腔洁治普及性调查(表3)

60.0%的受试者认为口腔洁治是治疗牙龈炎的有效方法,而曾接受过口腔洁治的受试者达68.9%(n=401)。在401名接受过口腔洁治的受试者中进行调查,认可定期口腔洁治是预防牙龈炎有效手段的为48.4%,但会定期进行口腔洁治的不足50%(36.4%)。在影响受试者定期洁治的因素中,洁治时的疼痛、敏感、出血成为首要因素(26.2%),洁治后出现牙龈萎缩、结石/色素再次沉积占影响因素的15.2%。

3.讨论

部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口腔健康对于保障部队的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5]。随着南海驻岛官兵作训任务的增多,特别是口腔疾病发病率的上升,严重影响口颌功能健康,造成对部队战斗力的不良影响[6]。原因分析中发现,受试官兵采用集体供给配餐制。驻地管理严格,请假外出不便,口腔清洁、护理工具的选择与购买有限,牙线与药物牙膏的使用率偏低。

菌斑是引起并加重龈炎的主要原因,牙龈组织的炎症反应取决于菌斑量,对菌斑的反应则因人而异。菌斑指数可以评估牙龈炎的潜在发生率,牙龈指数与龈沟指数可以直观反应牙龈组织情况以及牙龈炎症程度。菌斑的增多是产生牙龈炎的高危因素,有效控制菌斑,是维持口腔健康的重要一步。本调研中发现,三餐后的旋转式刷牙,刷牙有效时间≥3分钟,可以有效控制牙龈炎症。推荐将牙线的使用普及,进而替代牙签的常规使用。本调研中发现,牙膏的选择对于牙龈健康的影响不显著。在本次调研中发现,洁治时疼痛、敏感、出血,洁治后结石与色素的再次沉积成为影响再次接受口腔洁治的不良因素。

卫勤保障是保证部队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官兵在南海特战条件下的口腔健康,对于保障部队的战斗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利用军人门诊就诊、基层宣教、巡诊等契机,加大口腔健康教育宣教,包括正确的刷牙方法、牙线的使用、常见口腔疾病的预防等。做到口腔疾病的“预防为先,防治一体”,加强驻岛官兵的口腔健康,维护口颌功能稳定,最大化保证部队的战斗力。

【参考文献】

[1]刘垚.我海军口腔卫生勤务发展现状及对策[J].海军医学杂志,2010,31(2):118-120.

[2]吕叶.1083例飞行人员牙周病流行状况调查分析[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5,33(3):291-292.

[3]曾钦.某部官兵口腔保健行为方式调查[J].医药前沿,2015,5(33):348-349.

[4]茅海东.口腔健康教育在青春期龈炎治疗中的意义及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21):232-234.

[5]雷涛.高原野外驻训官兵口腔卫生状况动态调查[J].西南国防医药,2015,6(25):689-691.

[6]陈凯.某部新兵牙周情况、龋齿和智齿冠周炎的调查分析[J].海军医学杂志,2012,33(2):118-119.

本课题资助:全军医学科技青年培育项目(15QNP076)“牙龈炎相关致炎因子的筛选及其作用机理研究”

论文作者:王婧,祝强,李学盛,庞恋苏,王燕一(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9月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1

标签:;  ;  ;  ;  ;  ;  ;  ;  

驻南海某部官兵口腔保健行为与牙龈炎发生率的相关性调查论文_王婧,祝强,李学盛,庞恋苏,王燕一(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