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组织与骨肿瘤病理学和遗传学研究论文_李恒

软组织与骨肿瘤病理学和遗传学研究论文_李恒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 150000

摘要:软组织骨肿瘤在人体中分布广泛、诊断难度大,因此在诊断过程中需要利用遗传学与病理学进行研究。使用分子病理与免疫组织化学方式对其进行检测,有利于促进诊断准确性提升。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分子遗传学得到飞速进步,用于诊断的抗体被不断开发与使用,在临床诊断中,靶向位点逐渐成为重要实践手段。为了提高软组织骨肿瘤诊断效率,促进诊断水平提升,需要对分子遗传学进行深入研究,以提高软组织骨肿瘤研究程度。使为后期治疗提供便利条件。

关键词:软组织肿瘤;免疫组织;化学分子

随着医疗技术不断发展,医学界对软组织骨肿瘤重视程度逐渐提升。为了提高治愈效率,使诊断准确性得到提升,需要寻找新的诊断方式,从病理学与遗传学角度进行分析。由于软组织肿瘤具有多种形态,其发展程度会严重影响患者治愈程度,对患者身体健康较大阻碍。

一、软组织骨肿瘤和遗传学概述

软组织骨肿瘤是常见人体肿瘤形态,具有较广泛分布特性。其主要分布区域为四肢、头部、颈部、腹膜后以及躯干等,通常出现在中胚层,极少部分会出现在外胚层,存在较小概率发现于神经脊组织。根据生物学对其进行划分,软组织骨肿瘤大致被分为恶性、良性和中性。软组织肿瘤发病不受年龄限制,从性别研究不具有差异性。但恶性肿瘤在男性中具有较高发生几率。临床手术进行肿瘤切除后,良性肿瘤治愈率较高;而恶性肿瘤在切除后还需要进行后续治疗,其治疗方式需要根据肿瘤类型进行选择,主要治疗方式有靶向治疗与术前辅助两种治疗方式。

肿瘤遗传学主要包括三方面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易患性的遗传背景、遗传物质的变化或 遗传信息表达的异常同恶性肿瘤发生的关系。以遗传学的方法分析环境中导致恶性肿瘤发生的因素。肿瘤遗传学的研究不仅可以为肿瘤的发生提供理论基础,也可以为恶性肿瘤的诊断和防治提供线索。在分子遗传学飞速发展的条件下,诊疗的个体化以及精准化得到提升,促进了诊疗效率的提高,其明显的优势使个体化诊疗方式得到普遍应用。为了适应现代化医疗需求,需要促进病理学诊断方式进步,在传统医疗技术基础上重点关注分子遗传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的相关知识,深入了解软组织肿瘤发病机制,更新对新亚型以及病种的认识,以便于肿瘤的预防与治疗,满足临床治疗需求。

二、软组织肿瘤的WHO新分类的变化

在日常工作中,软组织肿瘤的组织学分型主要依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编撰的肿瘤国际组织学分类,已于1972、1994、2002、2013年出版了四版软组织肿瘤分类指南。与2002版相比,2013版《软组织与骨肿瘤WHO分类》删除了一些肿瘤类型,也增加了一些新病种,并对部分肿瘤做了新的归属。主要的变化如下:1)纤维母细胞和肌纤维母细胞性肿瘤中,将原归属于皮肤肿瘤的皮肤隆突性皮纤维肉瘤及巨细胞纤维母细胞瘤纳入软组织肿瘤中。巨细胞血管纤维瘤归入孤立性纤维性细胞肿瘤,删除血管外皮瘤。肌纤维瘤和肌纤维瘤病归入血管周细胞肿瘤。2)纤维组织细胞性肿瘤中恶性组织细胞瘤被未分化性肉瘤所替代,并且被划入新增加的未分化/未能分类肿瘤。3)平滑肌肿瘤中的血管平滑肌瘤归入血管周皮细胞瘤。4)骨骼肌肿瘤中新增加硬化性横纹肌肉瘤。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5)血管肿瘤中新增加假肌源性血管内皮瘤。6)将消化系统中的胃肠道间质瘤(GIST)放入了软组织肿瘤中。7)原神经系统中的神经鞘肿瘤划入软组织肿瘤,新增加亚性微囊性/网状神经鞘瘤和混杂性神经鞘瘤。8)分化尚不确定肿瘤中增加了指趾纤维黏液瘤、含铁血黄素沉着性纤维脂肪瘤样肿瘤、不典型性纤维黄色瘤及磷酸盐尿性间叶性肿瘤。9)新增加未分化/未能分类肿瘤。

三、免疫组织化学在实践中的应用

软组织肿瘤最常见的形态就是梭形细胞肿瘤,形态学上区分这些肿瘤极为困难,此时必须借助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日常工作中传统常规抗体的应用极为广泛,但其特异性较为有限,例如平滑肌肌动蛋白(smoothmuscleactin,SMA)不但表达于平滑肌肿瘤,而且也表达于肌纤维母细胞性病变。S100蛋白存在于神经系统肿瘤(如神经鞘瘤、恶性外周神经鞘肿瘤等),但在恶性黑色素瘤、软骨肿瘤及肌上皮肿瘤中也阳性。

KIT、DOG1表达于GIST。随着遗传学中基因技术的的发展,用于软组织肿瘤的新的免疫标记物不断被开发并应用于实践工作中,基因转录相关蛋白中,MYF4(myogenin)是骨骼肌特异性转录因子,特异性表达于横纹肌肉瘤中;FLI1属ETS家族的转录因子,在Ewing氏肉瘤中表达;ERG是血管内皮细胞分化标记物,在上皮样血管内皮瘤、血管肉瘤等血管原性肿瘤中细胞核阳性表达;Brachyury为转录激活因子,参与脊索的发展,在软骨瘤细胞核特异性表达,能够鉴别软骨肉瘤、转移性癌和肌上皮瘤;SOX10(SRY-relatedHMG-box)在胚胎发育时期对神经脊和神经系统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常表达于良性神经鞘肿瘤、透明细胞肉瘤中,在恶性神经鞘瘤中的阳性率为30%~50%;SATB2(specialAT-richsequence-bindingprotein2)属核基质蛋白家族(nuclearmatrixprotein),对成骨起调节作用,敲除SatB2基因的小鼠表现出成骨细胞受损分化和颅面畸形。

SATB2蛋白在骨肉瘤中表达阳性,也表达于一些去分化肉瘤伴异源性骨肉瘤样分化的肿瘤中,例如去分化软骨肉瘤、去分化脂肪肉瘤。从遗传学的角度来讲一些特异性蛋白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Wnt信号通路中的β-catenin最为有名,蛋白在纤维瘤病中细胞核阳性;在高分化脂肪肉瘤及去分化脂肪肉瘤中,染色体12(q13;15)扩增导致MDM2和CDK4蛋白过表达,对肿瘤的鉴别诊断非常有用,可以区分高分化脂肪肉瘤和脂肪瘤,去分化脂肉瘤和一些高级别肉瘤,瘤细胞核特异性阳性表达。基因融合可导致肿瘤发生,如SMARCB1(也称为IN1和SNF5)表达于上皮样肉瘤细胞核,能够区分转移性癌还是上皮样肉瘤;腺泡状软组织肉瘤中t(X;17)易位导致ASPSCR1-TFE3融合基因形成,TFE3蛋白过表达;在Ewing氏肉瘤中,EWSR1-FLI1融合,导致FLI1蛋白过表达;在50%的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中,ALK融合突变,引起ALK蛋白表达;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中,NAB2-STAT6融合基因形成,导致肿瘤细胞STAT6蛋白阳性表达;NY-ESO-1表达于正常睾丸生殖细胞,在80%的滑膜肉瘤的细胞中胞浆阳性。

四、展望

软组织骨肿瘤在形态学上的特殊性令其诊断难度提升,而分子遗传学与免疫组织化学的检测能够为诊断提供帮助,促使其诊断准确性提升。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使病理学的应用范围逐渐变广,但其对软组织骨肿瘤的研究仍然不够充分,其研究不具有系统性,因此与国外研究程度相比具有较大差距。对肿瘤的病理诊断始终使用国外标准,诊断方式过于落后。因此在今后发展中,需要对软组织骨肿瘤的病理学研究进行细致划分,建立亚专科,对相关医疗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促使其专业素质提升,吸收优秀的年轻人才,以提高研究队伍整体专业水平。对肿瘤分子机制进行深入研究,从而提高对抗体的诊断。

五、结语

从病理学与遗传学角度对软组织骨肿瘤进行深入研究,能够有效促进其诊断水平提升,为患者治愈提供有利条件,从而为医学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可能。要重点关注分子遗传机制与病理学的应用,及时发现新型变种,提出有效治疗措施,为软组织肿瘤治疗水平提升带来便利。

参考文献:

[1]范钦和.软组织肿瘤病理学述评[C]//2005骨与软组织肿瘤国际学术研讨会.2005.

[2]陈晓东,韩安家,赖日权.解读WHO(2013)软组织肿瘤分类的变化[J].诊断病理学杂志,2013,20(11):730-733.

[3]贡其星,范钦和.WHO软组织肿瘤分类第四版(2013年)的学习体会[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3,29(6):587-590.

论文作者:李恒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8

标签:;  ;  ;  ;  ;  ;  ;  ;  

软组织与骨肿瘤病理学和遗传学研究论文_李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