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十宣穴、人中放血为主治疗小儿高热惊厥20例论文_刘伟明

针刺十宣穴、人中放血为主治疗小儿高热惊厥20例论文_刘伟明

刘伟明

(武汉市江夏区山坡中心卫生院贺站分院 湖北 武汉 430200)

【摘要】 惊厥是儿科常见急症之一当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腺炎、流感等急性感染性疾病伴高热时发生的惊厥为高热惊厥。十宣穴是人体的重要穴位,中医认为针刺十宣穴可达到“苑陈则除之”,去瘀生新可疏通气血之冲逆,意在调整气血,疏通经脉,清热凉血。人中穴位于人体鼻唇沟的中点,是一个重要的急救穴位。位于上嘴唇沟的上三分之一与下三分之二交界处,为急救昏厥要穴。主治癫狂痫,中风昏迷,小儿惊风,面肿,腰背强痛等症。 我们常说“掐人中”,这句话在人晕倒的时候用的最多。本人对20例小儿高热惊厥采用针刺十宣穴、人中放血治疗的过程进行详细的讨论,并对个案进行详尽的分析。

【关键词】 刺血疗法;高热惊厥;针药结合

【中图分类号】R24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0-0335-02

前言

小儿惊厥是儿科急诊之一,高热惊厥属于小儿急惊风的范畴之中,小儿肌肤较为薄弱,腠理不密,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感受时邪,入里化热最速。现代医学资料表明,惊厥是由多种原因所的暂时性脑功能障碍,是脑神经源异常放电的结果。中医认为,多是邪热蒙蔽心神,引动肝风,神昏抽搐诸症由是而作。此时应该急开闭泄热,使邪有出路,釜底抽薪方为上策。汤药缓不济急,而唯针刺一法最为简便快捷,有立竿见影之效果,充分体现了中医治疗急症的特色和优势。十宣属经外奇穴,位于10个手指的尖端,为体表部位的阳中之阳,高热时常见指端厥冷,足见阳气拂郁之盛。点刺十宣穴出血,可泄诸经邪热,醒神开窍,镇惊息风。人中穴属督脉穴,督脉入属于脑,出头顶交会于肝经,且督脉为“阳脉之海”,因此,刺激人中穴能起到开窍醒神、回阳救降的作用。临床上可用于治疗昏迷、晕厥、中风、中暑、休克、癫痫、急惊风等急症发作,为急救要穴之一。高热时,直接用5ml注射器针头针刺穴位。现代研究表明,急救时刺激人中穴能够改善血压、兴奋呼吸、增强心肌的能量供应,有利于阻断惊厥的发生及发展,加快苏醒。

1.近10年来,我们对于30例小儿高热惊厥采用针刺人中穴、十宣穴法放血治疗,现报告如下所示

1.1 资料与方法

高热惊厥患儿60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28例。确诊为上呼吸道感染45例,扁桃体炎10例,支气管炎3例,肺炎2例,体温均39℃以上。根据患儿就诊次序,随机分为针刺人中穴、十宣穴放血(治疗组)和肌肉注射苯巴比妥组(对照组)各30例,两组资料均有可比性。

1.2 临床表现及体征

惊厥之前,常有发热、呕吐、烦燥不安。惊厥发作时突然意识丧失、口唇青紫、四肢抽动。有时伴有目睛上视、口吐白沫、颈项强直、角弓反张。查体常发现心音亢进、脉搏细弱.偶见瞳孔缩小。

1.3 治疗方法

1.3.1治疗组 全部病例均立即针刺人中穴、十宣穴,先在局部揉捏,使血液积聚于指端。取5ml注射器针头,取人中穴(两鼻孔中间,口唇上端凹陷处)皮肤消毒后术者左手捏紧被刺的手指,右手对准两鼻孔中间,口唇上端的凹陷处,直刺,深入1~2分,重度提插捻转数次,摇大针孔迅速出针,对指尖稍作挤压令出血少许,然后用酒精棉球按压针孔。然后,皮肤消毒后术者左手捏紧被刺的手指,右手对准指尖直刺,深入1~2分,重度提插捻转数次,摇大针孔迅速出针,对指尖稍作挤压令出血少许,然后用酒精棉球按压针孔,并同时适量补充液体。

1.3.2对照组 

给予肌肉注射苯巴比妥7mg。也同时适量补充液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两组解除高热常规采用肌肉注射异丙嗪0.5mg或柴胡注射液,物理降温,冰敷或酒精擦浴,抗感染,呼吸困难时给予吸氧等对症治疗。

1.4 治疗效果

1.4.1疗效标准 显效:从针刺人中穴、十宣穴放血或肌肉注射治疗起1min内惊厥停止,意识清或有哭声。有效:治疗后1min~5min惊厥停止,意识清或有哭声。无效:治疗后5min以上惊厥停止。

1.4.2治疗效果 治疗组全部经针刺后均迅速见效,本组一般针刺2~4穴即20~40s内患儿停止抽搐,哭出声音,神识转清,肢端渐温,体温亦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最多1例针刺共8穴,无刺满10穴者。抽搐停止后,继续治疗原发病,本组全部治愈,无后遗症。

1.4.3治疗结果

附表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治疗组 20 15(75%) 4(20%) 1( 5%) 95 %

对照组 20 12(60%) 2(10%) 6(30%) 70 %

经两组总有效率对比,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对照组治疗无效的6例,经改用针刺治疗后仍然有效。

2.个案举例

李某,男,1岁。母代诉:鼻塞、流涕2d发热12h,伴有高热惊厥l次。

2.1 现病史:患儿于2012年4月13日出现鼻塞、流涕.进乳减少,精神欠佳。于14日晚8时许开始发热、面红、不出汗。15日晨7时,发现患儿烦躁不安。时而惊啼,并呕吐两次。非喷射性呕吐,呕吐物系胃内容物,大约8时突然意识不清。口唇青紫、双眼球上翻、四肢抽动。家长视病情危重,速来求治。

2.2 既往史:体健。

2.3 个人史:足月顺产。母乳喂养。

2.4 家族史:不详。

2.5 体格检查: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不清。下淋巴结可触及。双眼球上翻,四肢抽搐。体温39度,心率110一次每分钟,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呼吸平稳.双肺未及干湿罗音。腹软,肝于剑突下可触及。脾未触及。巴彬斯基氏征(+),克尼洛氏征(-)。因为条件所限,血象及脑电图未查。

2.6 临床诊断:高热惊厥

3.结语

热性惊厥5岁以下患病率为2%~5%,于高热(38℃~40℃以上)2~6h出现强直性抽搐。高热惊厥属小儿急惊风范畴,古语云:小儿肌肤薄弱,腠理不密,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感受时邪,入里化热最速。其主要原因与小儿大脑皮层发育不够成熟,体温调节功能差有关。高热惊厥对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有一定影响,如惊厥时间长或反复发作,会使脑细胞长时间放电,最后导致脑缺氧、缺血,产生不同的脑损伤,影响脑发育。高热惊厥起病急,采用上述方法,能迅速有效地控制惊厥,方便,安全易行,同时应用对症药物以控制再发,充分体现了中医治疗急症的特色和优势。单用药物,等待药物发挥作用则效果差,如巴比妥类药物脂溶性低,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较困难,故发挥作用缓慢(一般在30min后显效),在此期间仍然频发惊厥,采用此法,在药物发挥之前,能快速、暂时控制惊厥或减少发作次数,减轻发作症状和缩短持续时间。针刺人中穴、十宣穴能去除郁滞,通经活络,利气开窍,醒神苏厥,起死回生,又可改善机体的营养代谢,促进血液循环,增加心脏供血,排除微循环障碍,使气血运行通畅,平熄肝火,起到清热解毒,活血散瘀,正中病机以达到退热目的。从西医的角度来看,这一区域神经丰富,对外界刺激敏感,因此能调控中枢对锥体外系的作用。我们在手法上应该强调重用泻法,同时加大刺激,其意义在于迅速开闭泄热,使热扰心神、热极生风等病理过程及时阻断,患儿得以转危为安。这一方法疗效快,简单,容易掌握。但在治疗中对于有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禁用。

【参考文献】

[1] 张宇星,高明与,十宣穴放血为主治疗小儿高热惊厥,中国卫生健康出版社,2011(7).

[2] 李小平,有关十宣穴放血治疗小儿高热惊厥的分析,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8).

[3] 冠晓蝶,余丽芳.在治疗小儿高热惊厥方面的有关论述,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2).

论文作者:刘伟明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3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5

标签:;  ;  ;  ;  ;  ;  ;  ;  

针刺十宣穴、人中放血为主治疗小儿高热惊厥20例论文_刘伟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