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的高校学生管理思想与实践_蔡元培论文

蔡元培的高校学生管理思想与实践_蔡元培论文

蔡元培高校学生管理思想与实践摭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管理思想论文,高校学生论文,蔡元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被毛泽东同志誉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蔡元培先生是我国现代史上勋劳卓著的民主主义革命家、兼融中西的启蒙思想家、独树一帜的教育改革家。特别是在其任职北京大学校长期间,他师表群伦,气量恢宏,耿介拔俗,除旧布新,实行“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政策,博采众议,容纳新潮,整饬校风,励精图治,树文化建设之宏模,开教育改革之先河,导高校管理之新路。正如时人评言:“蔡先生学界泰斗,哲理名家,就职后励行改革,大加扩充,本其历年之蕴蓄,乐育国内之英才,使数年来无声无臭生机殆尽之北京大学校,挺然特出,褒然独立,延名师,严去取,整顿校规,祛除弊习。……学风丕振,声誉日隆”。①且影响所及,不止于北大,而在于全国;其所改革看,亦不止于教育,而在于整个文化。本文拟对蔡先生的高校学生管理思想与实践活动及其现实启迪意义作一综合性探讨。

综括而言,蔡元培的高校学生管理思想与实践主要集中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倡导学生全面发展

蔡先生反复申明并一再倡导,高等学校的教育目标和培养规格,应以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的全面发展,相辅相成为宗旨,从而把学生真正培养成为具有“狮子样的体力”、“猴子样的敏捷”、“骆驼样的精神”、“崇好美术的素质”、“自爱爱人的美德”的健全人才。对此,他率先在北京大学的学生管理过程中进行了颇有见地的阐释与尝试。

一是关于德育。蔡元培认为:“教育之目的,在使人人有适当之行为,即以德育为中心是也”。②因为“德育实为完全人格之本。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无益也。”③他曾在1916年著述了《德育三十篇》,作为华工学校讲义,教导师生涵养德性,崇尚文明、经世济民、知行统一。他坚决反对尊孔读经,极力主张教育事业超轶于宗教之外,以免使学生受到宗教迷信的毒害。他在任教育总长时就明确规定:“各学校中均不得有宣传教义的课程,不得举行祈祷式,”“大学中不必设神学科”。④后来,他毅然顶着各种压力,取消了北大的“经学科”,而在哲学科中增设了印度哲学、欧美哲学和比较宗教学。

二是关于智育。蔡元培论及的“智育”,主要是指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授、基础理论研究的指导以及培养发展学生的智能,其实质是科学教育与智力开发。因此,他再三强调在智育中不仅要传授必要的系统的知识与技能,更要注重训练学生缜密的思维能力和严谨的治学态度。

三是关于体育。蔡先生三令五申:“夫完全人格,首在体育。”⑤因为“今日的学生,便是明日的社会中坚、国家柱石”,“而病夫式或准病夫式的学生,焉能担得起异日社会国家的重责!又焉能与外国赳赳武夫的学生争长比短!”⑥因此,“学生体力的增进,实在是今日办教育的生死关键”,他殷切期望“青年们!起来吧!养成体育的习惯,锻炼健全的身力,自小学以至大学,无日不参加体育活动,以养成坚实的体力,去运用思想,创造事业”。⑦任职北大校长期间,他多方筹措经费,成立体育会,兴办运动会,增添运动器材,购置体育设施,修建游泳池,还养了几匹马,专供学生练习骑术。蔡先生还指出,国家所以落后,备受外强欺侮,重要原因之一是军事不强大,国民体质不发达。因此他倡议:“各学校应一律提供体育,国民身体既强,临时授以‘军事知识’,亦可执干戈以卫国家”。⑧鉴于此,他有创见性地在北大增设了军训课,组编了学生军,还特聘军事教官到校教练,并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和学生一起“早晚参加军事操练,蔡元培剪发,服操衣,与诸生同练步伐”,“对学员更多鼓舞”。⑨他还很重视体育与卫生相结合,提倡“运动亦卫生之要义”的体育观。他在《中学修身教科书》体育一节中提到卫生时说:“请述其概:一曰节其饮食;二曰洁其体肤及衣服;三曰时其运动;四曰时其寝息;五曰快其精神”。并再三强调:进行体育的目的,“是要发达学生的身体,振作学生的精神,并不是只在睹赛跑跳,或开运动会博得名誉体面上头”。⑩

四是关于美育。在蔡元培的全面发展教育思想中,美育占有特殊的地位。他认为,美育可以“陶冶活泼敏锐之性灵,养成高尚纯洁之人格”;(11)可以使人“超越利害的兴趣,融合一种划分人我的偏见,保持一种永久平和的心境”;(12)可以“使人生美化,使人的性灵寄托于美,而将忧患忘却”;(13)可以使人“不但觉得人生很有意义,很有价值,就是治科学的时候,也一定添了勇敢活泼的精神”;(14)可以使人超脱利害,发展个性,“提起创造精神”;(15)可以使“人我之见,利己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去也”。(16)因如此,“吾人急应提供美育”。(17)为此,他率先在北大设置了美育课,并自编讲义,亲自授课,对大学美育的概念、内容、过程、途径、原则、方法等作了较系统的论述,是我国最早运用美学理论,把美育放在与德、智、体三育并列地位并作为新教育方针提出的第一人。他强调,为配合美育,大学必须注意环境的幽雅和校园的绿化,最好“有山水可赏”,使“校舍之建筑,器具之形式,造像摄影之点缀,学生成绩品之陈列”,(18)都具有美感色彩,让学生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中引起“清醇之兴趣,高尚之精神”,“激情导欲”,开智明理,洁化情操,美化人生。

五是关于劳动技术教育。蔡元培认为:“劳动是人生一桩最要紧的事件。”现代社会迫切需要一种“出力少而生产多”的“新的方法”。“要学习这种新方法,而且要不断的加以改良,所以要劳动教育”。(19)他提倡“勤于工作,俭以求学”,使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有机结合,因为“只凭用脑力研究学问,而不劳动,则身体上不能获得平均之发达,以致年龄愈大,脑力愈衰”。(20)

蔡元培在我国教育史上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使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几方面全面发展的管理思想并率先在北大付诸实践,实乃我国高校管理史上不可多得的宝贵遗产,为我们今天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了经验的借鉴。

(二)支持学生爱国行为

蔡元培生活在满清封建统治日益衰败、辛亥革命刚刚推翻封建帝制、帝国主义列强侵略和瓜分中国挑唆并支持军阀连年混战而致生灵涂炭、国弱民贫的历史时期,他满怀爱国热情,大力宣传御侮救国和强兵富国的思想,并积极支持学生的爱国行动。“伟大的五四运动,实先生提供诱掖,导其先路”。(21)当军警抓走学生后,他不仅不执行教育部开除“闹事”学生的指令,反而挺身而出,带领各大专学校校长及北大部分师生代表去游说保释被捕学生。他一再声明:“学校当局的看法是,如果学生的行为不超出公民身份的范围,如果学生的行为怀有良好的爱国主义信念,那么,学生是无可指责的”。(22)他对震惊中外的“五四”爱国运动给予了高度评价:“这个生气勃勃的运动把为社会服务的理想、兴趣和希望灌输到青年们的心中,从而培养了他们的组织和管理才能,锻炼出领导能力并树立了集体观念,这场运动使学生获得了无可估计的效果”。(23)

(三)狠抓学生学风考风

学风是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动因。在学生学风建设方面,蔡元培首先致力于改革学生的观念。正如他于《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一文中所详述的:“我们第一要改革的,是学生的观念。我在译学馆的时候,就知道北京学生的习惯。他们平日对于学问上并没有什么兴会,只要年限满后,可以得到一张毕业文凭。……这种科举时代遗留下来的劣根性,是于求学上很有妨碍的,所以我到校后第一次演说,就说明‘大学学生,当以研究学术为天职,不当以大学为升官发财之阶梯’”。(24)并指出:“大学为纯粹研究学问之机关,不可视为养成资格之所,亦不可视为贩卖知识之所。学者当有研究学问之兴趣,大学养成学问家之人格”。(25)要求学生改变观念,端正态度,研习学术,修养德性。其次,蔡元培反复训诲学生要集中精力、专心读书。他指出:“做学生的第一件事就要读书。读书从浅近方面说,是要增加个人的知识和能力,预备在社会上做一个有用的人材;从远大的方面说,是要精研学理,对于社会、国家和人类作最有价值的贡献”。(26)再次,蔡元培主张拓宽学生思路,开发学生智力。他尖锐批评了大学中存在的那种抱残守缺、偏狭一科、分数挂帅、忽视智能的陋习,呼吁学生要更新观念、开阔视野、拓宽思路,“破专已守残之陋见”,“立融汇贯通之学风”。对此,他提出了四点具体要求:(1)学术并重。他要求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基础学科(学)与应用学科(术)之间的关系。他认为:“学与术可分为三个名词,学为学理,术为应用。……学必借术以应用,术必以学为基本,两者并进始可”。(27)(2)文理结合。他要求文科学生学习一些理科知识,理科学生掌握一些文科理论,以便文理渗透,相得益彰。否则“文科学生,因与理科隔绝之故;直视自然科学为无用,遂不免流于空疏”;“理科学生,以与文科隔绝之故,遂视哲学为无用,而陷于机械的世界观”。(28)(3)中西贯通。他要求学生既要认真学习与掌握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也要努力学习与掌握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以达到“萃中土文教精华于身内,泛西方哲思蔓延于物外”。但在学习中既不能贩卖西学,也不能把西学当作装饰品,而应取研究、扬弃的态度。(4)知行统一。蔡先生要求学生要把学到的社会规范与守则付诸个人行动,把理论与实际密切联系起来,推动社会发展,建设精神文明。

在学生考风建设方面,蔡元培也提出了一些真知卓见。他不止一次地痛斥了当时北大个别学生那种恶劣的考风:“平日荒嬉既多,一临考试,或抄袭课本,或打听题目,或请划范围,目的只图敷衍,骗到一张证书而已”。(29)他对学生在复习考试期间那种自私、偏狭、嫉妒的不良习气进行了严肃的批评:“同学之间,不肯相互研究。竟有得一参考书籍,秘不告人,以为惟我所知,可以考得第一,可笑之至。”认为“这样考试制度,受科举余毒,……应得改良”。(30)他要求学生正确认识考试的目的和意义,端正态度,遵守考纪,实事求是地汇报自己的学习成绩。

(四)引导学生自立自爱

在学生管理方面,蔡元培尤为注重学生自立精神与自爱意识的培养。对此,他主要提出并贯彻了“六自”方针:一是诱导“自尊”。北大前身是京师大学堂,京师大学堂脱胎于清末康有为、梁启超创办的“强学会”。因此学生大多为“京官”,只是“抱了一种或升官发财的目的而来”,所以蔡先生就任北大校长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在学生中端正学风、整顿学纪,“以引起学生自尊人格、服务社会的精神”。(31)二是勉励“自学”。他指出:“最好使学生自学,教育不宜硬以自己的意思,压到学生身上”。(32)因为从学习效果来看,“单靠教科书和教习,讲堂功课固然要紧”,但学生通过自学,“随时注意发见求学的门径和学问的兴趣,更为紧要”。(33)三是提倡“自治”。蔡先生反复叮咛学生:“以后望注意‘自治’二字,人人能管理自己,同学能互相管理”。(34)为此,他亲自倡导并组织成立了一些锻炼学生自治能力的社团组织(包括学术社团),如进德会、音乐会、体育会、雄辩会、新闻研究会、化学研究会、哲学研究会、孔子研究会、书法研究会、画法研究会、国民杂志社、新潮杂志社、数理学会、阅书报社等。这些自治性的社团组织,自始至终都得到了蔡元培的具体指导,有的他还代拟会章或兼任会长,这就把师生的兴趣爱好引导到学术研究和健康有益的课外活动上来了。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克服其游荡、散漫的课余生活旧习,还陶冶和培养了学生的道德情操。如由蔡先生倡导成立的北大师生“进德会”,以不嫖、不赌、不纳妾为基本戒条,影响甚广。四是主张“自省”。蔡先生指出:“学生方面,也要自省”。(35)有自知之明,存反省之心,以便及时发现自己在为人处世和学习研究中的不足,查缺补漏,不断提高。五是鼓励“自动”。他认为:“学生并不是熬资格,也不是硬记教员讲义,是在教员指导下自动的研究学问的”。(36)要求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勤于动笔,勤于思考,在深钻细研中不断进步。六是力求“自助”。他指出,学生应该懂得:“教我的先生既不能很知道我,最知我的,便是我自己了,如此,一切均须自助为好”。(37)

(五)教育学生敬爱师友

蔡元培再三告诫学生,要“礼貌有加”、“敬爱师友”。他语重心长地对学生说道:“行道之人,偏迷方向,执途人而询之,必致谢词。欧美各国,入肆购物,彼以物来,此以钱往,必互道谢,为教员者,牺牲其研究学术之时间与心力,而教授诸君,指导诸君,所以裨益诸君者,较诸指途、售物,奚啻百倍?”(38)任职北大校长期间,他针对屡有发生的学生对教师“辄悻悻然形于辞色”、“甚至为鄙悖之匿名书信、匿名揭帖,以重伤教员之感情”的行径,郑重地发布了《劝北大学生尊重教师布告》:“深望自此之后,诸君对于教员,益益亲爱,益益诚恳,全体同学中,不再发现有不合情理之举动”。(39)蔡先生苦口婆心的谆谆教诲,对后来形成北大尊师爱生、学友互助的优良校风,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六)改善学生管理方法

蔡元培曾劝告北大校政管理人员与教职员不断研究接近学生、管理学生的有效方法。他要求“教育工作者应满腔热情地去关心、爱护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不要一味地“严刑峻法”、拘泥训诫,而应在“公正地对待每个学生的同时,努力探索一些灵活的管理方法,旨在使他们能冷静地思考问题,从而获得更大的进步”。(40)

蔡元培先生“倡导学生全面发展、支持学生爱国行为、狠抓学生学风考风、引导学生自立自爱、教育学生敬爱师长、改善学生管理方法”的独具特色的学生管理思想与实践,今天对我们高校管理者仍具有一定的启迪和借鉴意义。在新形势下,我们也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克服那种重视智育、轻视德育、忽视体育、漠视美育、鄙视劳动技术教育的片面现象,使学生德才兼备,又红又专;要教育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使其真正具有爱国之情、报国之心、卫国之志、效国之行,为“四化”建设尽心竭力;使学生树立良好的学风考风,改变那种“六十分万岁”、混毕业文凭、不求上进的观念,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严格考试制度,严明考试纪律;引导学生自尊、自学、自立、自强、自省、自动、自助、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学习技能,开发智力,开阔学生视野,拓宽学生思路,使其文理渗透、中西融合、学术并重、知行统一,面向社会发展,服务市场经济;引导学生文明礼貌,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男女交往举止得体,衣着整洁,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讲究卫生等;要求教育管理者加强学习,提高素养,健全学生管理制度,改善学生管理方法,优化学生管理成效,使学生管理工作日臻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注释:

①蔡尚思著:《蔡元培学术思想传记》第15页。

②④⑤⑩(18)(27)(32)(33)(34)(35)(37)高平叔编:《蔡元培教育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第195页,146页,14页,116页,196页,221页,119页,132页,109页,117页,119页。

③⑧(15)(16)(25)《蔡元培全集》,中华书局1984年第3卷第8页,第4卷第339页,第4卷第43页,第3卷第33页,第3卷第191页。

⑥(19)(20)(22)(23)(26)(30)(31)(36)(38)(39)(40)高平叔编:《蔡元培教育论集》,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478页,468页,428页,401页,409页,481页,269页,412页,248页,326页,326页,410页。

⑦《蔡元培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第663页。

⑨周天度著《蔡元培传》,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2页。

(11)高平叔编:《蔡元培美育论集》,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184页。

(12)(13)(14)(17)(29)《蔡元培美学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83页,144页,137页,144页,141页。

(21)转引自延安《新中华报》1940年4月19日。

(24)《蔡元培先生纪念集》,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32-233页。

(28)《蔡孑民先生言行录》(上),第29页。

标签:;  ;  ;  

蔡元培的高校学生管理思想与实践_蔡元培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