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报表制度中专门设置的职工工资变动表初探_职工薪酬论文

财务会计报表体系中专设职工薪酬变动表初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薪酬论文,会计报表论文,变动论文,职工论文,体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企业职工薪酬变动表设置的原因

职工薪酬信息是否应公开存在不同看法。有人认为,公开职工薪酬信息将使低薪企业更难留住高技能人才,薪酬保密有助于职工保持稳定的工作心态。但企业股东、债权人、经营管理者、普通职工、政府的有关管理部门和社会公众等有关利益主体常常需要获取企业职工薪酬变动的信息,有人认为公开职工薪酬信息具有显著的正面效应。政府有关管理部门也积极支持企业实行薪酬公开。笔者认为,企业职工薪酬信息应向有关利益主体公开,不宜保密。企业职工工资、奖金等薪酬是职工劳动绩效的报酬形式,应当公开接受职工监督和检查,并以此激励职工提高绩效,鼓励职工获取合理合法的薪酬;职工薪酬中的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等项目的薪酬,政府制定了缴费标准和支付结算办法,公开要求企业执行;职工取得并携带非货币性的实物福利过程本身是该薪酬的公开体现;股份支付薪酬具有激励职工学习榜样的效应,也应是公开的薪酬。职工薪酬形成过程应具有公开的标准,职工薪酬形成结果应公开接受有关利益主体的检查。如果职工薪酬信息不公开,不仅信息使用者无法直接了解薪酬变动信息,还有助于薪酬分配中滋生腐败。

我国现行的企业会计报表体系中,各种主要会计报表都未直接反映职工薪酬变动的总体信息。虽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设置了披露职工薪酬信息的附表,用于补充说明主表中职工薪酬项目,但信息使用者仍然无法直接从该附表中获取企业人均薪酬水平、可比期间职工薪酬水平的变动情况、核算主体高层人员薪酬状况等有关薪酬信息。而且会计报表附注中设立了41种会计附表,报告主体通常难以全面编制包括职工薪酬附表在内的各种附表;一般信息使用者往往也无法直接获取附表信息,因此在附注中披露职工薪酬具体信息达不到有效监督职工薪酬形成情况的效应。

实务中企业通常以向职工提供工资结算条方式公开薪酬。笔者认为,企业不仅应向各职工提供工资条公开其薪酬形成信息,还需在会计报表体系中专设职工薪酬变动表向企业内外公开职工薪酬信息;企业应按月分部门编制职工薪酬公开表、整个企业各部门职工薪酬汇总数公开表和职工薪酬变动表,企业内应指定时间和地点向全体职工公开各职工薪酬情况的对比信息;企业内外公开的职工薪酬账、证、表中基本项目数字之间应直接对应,以助薪酬信息使用者监督检查;企业的业务主管或行业主管部门有必要制定企业内外公开职工薪酬的具体规范,指导企业实施。原因有三:

第一,编制职工薪酬变动表对外公开职工薪酬信息,能有效促进企业建立合理的薪酬分配机制。编报会计报表的主要目的应当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关会计信息并促进企业改进管理,企业高层领导人员的薪酬水平和薪酬分配方式往往体现着企业职工薪酬分配机制的合理性,企业是否实施职工薪酬信息公开的核心力量来自核算主体高层领导人员的领导。在会计报表体系中专设企业职工薪酬变动表对外编报,公开企业领导人员和普通职工薪酬变动信息,有助于信息使用者及时分析评价职工薪酬形成和结算支付方法的合理性,各利益主体借助职工薪酬变动表数据监督检查和分析评价企业薪酬管理方法,及时发现薪酬分配中不合理现象,提示企业领导改进薪酬分配方式,促使企业及时采取措施解决不合理的薪酬问题;保密职工薪酬信息往往可以掩盖企业不合理薪酬分配问题,公开职工薪酬信息有助于对薪酬分配中存在弊端形成舆论压力,促使企业建立合理的薪酬分配机制。

第二,在企业内部公开职工薪酬变动信息是企业有效实施财务公开和民主监督的具体体现,有助于有效保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政府有关部门对职工薪酬中包括养老保险费在内的很多项目都制定了明确的缴纳支付标准,要求企业执行。企业定期编制直接关系职工利益的各类薪酬变动情况表,提高职工利益分配的透明度,接受职工的监督检查,是企业有效实施财务公开的内在需要。公开利益分配信息有助于企业形成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制度,激励职工获取合理合法的薪酬,制约利益分配中不合理现象的持续存在,职工薪酬的公开是企业实行民主监督的有效形式。依据职工薪酬账证资料编报职工薪酬变动表并在企业内部公开,能有效促进企业薪酬账证表中有关数据一致,职工能及时了解并监督企业缴纳医疗保险等薪酬政策的执行情况,有助于保护职工合法的薪酬权益。

第三,企业内外公开职工薪酬变动信息,有助于包括政府、职工、股东在内的信息使用者真实了解民生状况、企业薪酬费用负担程度和企业之间的薪酬差距。职工薪酬水平直接反映了民生状况和职工消费能力,职工薪酬信息使用者在关注民生、谋求提高职工薪酬水平的同时,还要兼顾企业的承受能力,有助于企业探讨降低人工成本费用的途径,讲究成本效益,建立绩效工资分配机制。公开职工薪酬信息也有助于信息使用者了解其他企业的职工薪酬状况,分析评价企业之间、行业之间职工薪酬的差距以及职工承担个人所得税程度等信息。

二、企业职工薪酬变动表的设置与填列方法

宜专设的职工薪酬变动表是指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内职工薪酬各部分的形成、结算支付、结余情况以及在前期数基础上变化的动态报表。格式如表1所示。

职工薪酬变动表内各项目之间的内在联系可用关系式表示:

关系式1:职工薪酬额=工资奖金津贴+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辞退福利+股份支付薪酬+其他薪酬

关系式2:期初结余薪酬+本期形成薪酬-本期结算支付薪酬=期末未付薪酬

关系式3:人均薪酬=当期形成职工薪酬/当期平均人数

关系式4:其他人员薪酬=企业职工薪酬合计-高层人员薪酬

企业职工薪酬变动表由会计人员依据职工薪酬有关账簿记录中的结账资料填列,宜在各会计期间按月度、季度、半年度和年度分别编制。“期初数”栏内各项目数字,应根据上期职工薪酬变动表“期末数”栏内所列数字填列。如果本期职工薪酬变动表规定的各个项目的名称和内容同上期不一致,应对上期职工薪酬变动表各项目的名称和数字按本期的规定调整,按调整后的数字填入到本表“期初数”栏内。“本期形成”栏反映了职工薪酬各部分的本期实际发生数,应分别按应付职工薪酬有关账簿记录中本期贷方发生数填列。“上期形成”栏反映了职工薪酬各部分的上期实际发生数,应按上期职工薪酬变动表各项目的形成额分别填列,如果上期职工薪酬变动表的项目名称和内容与本期职工薪酬变动表不一致,应对上期职工薪酬变动表项目的名称和数字按本期的规定进行调整,填入报表的“上期形成”。“本期减少”栏反映了职工薪酬各部分的本期实际结算支付数额。本项目内各部分应分别按应付职工薪酬有关账簿记录中本期借方发生数填列。“期末数”栏反映了职工薪酬各部分的期末实际结余数,本项目各部分应按职工薪酬有关账簿记录中的期末贷方余额填列。如果职工薪酬有关账簿中出现了应付职工薪酬的借方余额,职工薪酬变动表中该项目数应当以“-”号填列。职工薪酬变动表中各部分期末数合计数应同该期末资产负债表中应付职工薪酬的期末余额数一致。“本期人均薪酬”栏反映了企业职工薪酬的本期平均水平,本项目应按本期形成职工薪酬数除以本期平均职工人数计算填列。“上期人均薪酬”栏反映了企业职工薪酬在上期的平均水平,该项目应按上期形成的职工薪酬数除以上期平均职工人数计算填列。职工薪酬变动表中各行基本项目数应按职工薪酬总账与所属各明细账核对表中相应项目数填列。其中“高层人员薪酬”栏反映了企业高层领导人员薪酬的形成、结算支付和结余情况,本项目应分别根据职工薪酬核对表中高层人员薪酬数汇总计算后填列。“其他人员薪酬”栏反映了除高层领导人员以外的企业职工薪酬形成、结算支付和结余情况,该项目应按企业“职工薪酬合计”减除“高层人员薪酬”的差额填列。“代扣个人所得税”项目反映了报告企业代扣个人所得税的形成、缴纳和结余情况,该项目应据代扣个人所得税有关账簿记录数填列。

三、职工薪酬账、证、表之间的衔接方法

职工薪酬变动表中各项目主要依据职工薪酬账簿记录中的有关数据填列,按职工薪酬变动表中基本项目开设职工薪酬明细账账户,使职工薪酬账表的基本项目数字之间直接对应,是如实反映职工薪酬信息的内在需要,也有助于简化职工薪酬变动表的编制。“应付职工薪酬”总账下需专设“工资”、“职工福利”、“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辞退福利”、“股份支付”等明细账。其中“社会保险费”还应专设“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三级核算账。运用电算化核算方法,将薪酬凭证数据自动生成为职工薪酬账表中各专设项目数据,可简化职工薪酬账表填列工作。

为简化职工薪酬变动表中相关项目数字的填列,职工薪酬明细账中需细分出企业高层领导人员和其他人员各类薪酬的形成、结算支付和结余情况等项目,职工薪酬各明细账宜采用借贷双方多栏式格式。宜设置的格式如表2所示。

会计人员依据有关职工薪酬形成与结算支付的记账凭证或记账凭证汇总表登记总账,职工薪酬总账采用通常用的三栏式格式,分别反映职工薪酬总额的形成、结算支付和结余情况。

为核对需要,还需编制职工薪酬总账与所属各明细账之间核对表,格式如表3。

在职工薪酬总账与其所属各明细账之间核对相符后,运用电算化核算方法将核对表中各明细项目中的小计数分别填列到职工薪酬变动表中有关项目内。如核对表中“工资”项目的期初余额小计、本期贷方发生额小计、本期借方发生额小计和期末余额小计数分别填列到职工薪酬变动报表“工资”项目的期初数、本期形成、本期减少、期末数各项目中,薪酬变动表中其他基本项目也按相同方法填列。职工薪酬变动表中“高层人员薪酬”项目依据核对表中“职工薪酬合计”项目内高层人员的期初数、本期贷方发生数、本期借方发生数和期末余额数分别填列;职工薪酬变动表中“其他人员薪酬”项目依据核对表中“职工薪酬合计”项目内其他人员的期初数、本期贷方发生数、本期借方发生数和期末余额数分别填列,或按各项目的企业职工薪酬合计减高层人员薪酬的差额填列。

职工薪酬明细账中各项目数字应由会计人员依据职工薪酬有关凭证数字登记,职工薪酬凭证包括了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核算职工薪酬的有关人员在取得职工薪酬结算单基础上,需分部门编制职工各类薪酬形成结算汇总表,按职工提供劳务对象编制职工薪酬费用分配表、编制提取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薪酬费用分配表,据职工薪酬费用分配表编制记账凭证,运用电算化核算方法自动生成职工薪酬明细账中形成薪酬的增加额;职工薪酬核算人员按照支付和缴纳职工薪酬数额的有关单证编制记账凭证,运用电算化核算方法自动生成职工薪酬明细账中的减少额。

四、企业内部公开职工薪酬的方法

企业对外应编报职工薪酬变动表公开职工薪酬信息,对内除了应向各职工提供工资结算单外,企业还应分部门编制各职工薪酬计算表、整个企业各部门职工薪酬汇总表和内外公开的职工薪酬变动表,并指定时间和地点在企业内部公开,便于职工了解全体各职工薪酬情况的对比信息。政府有关管理部门有必要制定薪酬公开的具体规范,指导企业实施。假设某企业有一车间、二车间、后勤服务部门和厂部行政管理部门共四个部门,则该企业应编制四个部门职工薪酬表、整个企业各部门职工薪酬汇总表和对内外报送的职工薪酬变动表,在企业内部公开职工薪酬信息。

企业应按部门编制各职工薪酬公开表,宜设置的格式如表4。

部门职工薪酬公开表后应说明职工各类薪酬的计算依据和计算方法,便于职工核对。

为便于职工了解企业职工薪酬情况的总体信息,也为促使职工薪酬变动表中有关数据更真实可靠,企业需编制各部门职工薪酬汇总数公开表,宜设置的格式如表5所示。

企业内部各部门薪酬汇总表中有关项目形成数字应与职工薪酬变动表中相应项目数字相符。在会计报表体系中专设职工薪酬变动表并定期编报,需要政府有关管理部门制定规范;核算主体高层领导人员应形成领导企业实施薪酬公开规范的核心力量;企业可运用电算化核算方法将职工薪酬凭证中有关数字自动生成为职工薪酬的账表数字。有效公开职工薪酬信息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值得企业各有关利益主体共同重视。

标签:;  ;  ;  ;  

财务会计报表制度中专门设置的职工工资变动表初探_职工薪酬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