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窥镜微创手术应用在鼻窦炎治疗中的临床探究论文_李晓波,杨军,李辉,张劲松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分金亭医院 江苏宿迁 223900)

【摘要】 目的:探究鼻内窥镜微创手术应用在鼻窦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门诊随诊和病房收治的成人鼻窦炎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通过鼻内窥镜微创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5.31%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的71.43%,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鼻内窥镜微创手术应用在鼻窦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佳,值得广为应用。

【关键词】 鼻内窥镜微创手术;鼻窦炎治疗;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7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3-0070-02

Nasal sinusitis俗称鼻窦炎,其主要是患者鼻窦黏膜的非特异性炎症,为鼻科中常见的一种疾病[1]。本文主要分析鼻内窥镜微创手术应用在鼻窦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通过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鼻窦炎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进行治疗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所选取的研究对象为我院于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鼻窦炎患者106例,按照随机分组形式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其中观察组患者64例,男性37例,女性27例,年龄均在18~5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7.0±1.1)岁;对照组患者42例中,男性25例,女性17例,年龄均在18~54岁之间,平均年龄(36.0±1.3)岁。观察组急性鼻窦炎患者11例,慢性鼻窦炎患者有53例;对照组急性鼻窦炎患者有29例,慢性鼻窦炎患者有13例。两组鼻窦炎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通过鼻窦负压置换法和部分结合上颌窦穿刺冲洗术进行治疗,首先让患者将鼻涕擤去,通过鼻甲粘膜收缩剂,如利用1%的麻黄素加少量盐酸肾上腺素喷滴患者鼻腔,从而使患者两侧鼻腔粘膜尽可能收缩,并使其窦口开放。在此治疗过程中,医疗人员需帮助患者摆好正确的体位,一般取仰卧垂头位,将垫枕垫于患者肩下,使其头后仰、颈伸直,并保证患者颏部与外耳道口连线同床面相垂直。在此过程中,患者所有鼻窦窦口均位于下侧,然后指导患者张口进行呼吸,与此同时将0.5%的氯霉素、0.5%~1%的麻黄素以及0.5%的强松龙混合液约4~6ml缓缓滴注入患者一侧前鼻孔中,确保患者所有鼻窦开口均可被滴入的药液淹没;然后再通过与吸引器相连的气囊或橄榄头将患者滴药一侧的鼻孔塞住。在此阶段,使其负压控制在24kPa以下,并将患者对侧鼻孔用手指压住,指导患者均匀连续发出“开、开、开”的声音,持续大约1秒或2秒后需将气囊塞迅速移开,然后再用气囊将患者鼻孔塞住。采用同样的治疗方式循环6次~8次以上,从而通过气囊的正负压力交替作用刺患者鼻窦腔和鼻腔,并确保与外界气压相等的患者鼻腔气压大于其鼻窦内的负压,再将药剂滴入患者鼻窦中。一侧处理完成之后,采用上述方式对患者的另一侧进行治疗,最后指导患者坐立将口中的分泌物及药物吐出。在此治疗过程中,应该随时观察患者是否有不适的反应,在15钟之内使患者保持直立姿势,并严禁患者弯腰或擤鼻,充分使患者吸收进入其窦内的药液,然后将脓性分泌物全部吸出[2]。后续使用克拉霉素胶囊+标准桃金娘油肠溶胶囊+雷诺考特鼻喷雾剂进行综合治疗随诊观察三月。

观察组患者通常结合患者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采用鼻内窥镜微创手术进行科学治疗,其在手术治疗前的准备工作与对照组上述治疗方式相同,唯一的区别是观察组患者在实施麻醉起效后,在内镜引导下将其不可逆的病灶进行彻底清除。在此手术治疗过程中,尽量保护患者原有的鼻腔结构和鼻窦结构,从而使其基本功能不受破坏。手术结束后,为患者置入引流管进行适当引流处理,最终达到临床治疗痊愈的目的。

1.3 治疗疗效评定

按照我院相关治疗标准,疗效分为显效、有效与无效三种。显效:手术治疗后患者所有症状全部消失,通过内窥镜检查时,患者鼻腔中没有脓性分泌物质,并且患者粘膜上皮化,且其窦口开放很好,为显效;有效:手术治疗后患者所有症状基本得到改善,少量脓性分泌物残留于患者鼻孔中,且患者鼻孔中的粘膜有肉芽或水肿、肥厚组织出现,为有效;无效:手术治疗后患者所有症状不但没有改善,且其鼻腔中有大量脓性分泌物存在。除此之外,患者窦口狭窄、术腔粘连,病情有加重迹象。

1.4 统计学方法

本组数据资料分析主要采用我院统计学分析软件SPSS 18.0进行分析对比。计量资料通过(x-±s)形式进行表示,而组间比较通过t检验;采用χ2检验组间数据差异,两组数据资料对比,如果P<0.05表示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反之,则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性对比,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如下表所示。

表 两组治疗疗效对比[n(%)]

3.讨论

通常情况下,鼻窦炎分为急性鼻窦炎与慢性鼻窦炎两种,这种疾病病因较多,而且治疗非常复杂。从鼻窦炎的病理成因来看,急性鼻窦炎主要是由于患者急性鼻腔粘膜炎症所导致;而慢性鼻窦炎主要是由于患者急性鼻窦炎未能彻底得到根治从而反复发作所导致[3]。

本文通过对我院106例鼻窦炎患者进行治疗分析,经对比,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例数为61例,总有效率为95.31%;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例数为30例,总有效率为71.43%,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鼻内窥镜微创手术应用在鼻窦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佳,值得广为应用。

【参考文献】

[1]金桂英.鼻内窥镜微创手术在鼻窦炎治疗中的临床研究[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12:77-78.

[2]王丹.鼻内镜微创手术在鼻窦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3,35:461-462.

[3]刘天文.鼻内窥镜微创手术在鼻窦炎治疗中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22:22.

论文作者:李晓波,杨军,李辉,张劲松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4

标签:;  ;  ;  ;  ;  ;  ;  ;  

鼻内窥镜微创手术应用在鼻窦炎治疗中的临床探究论文_李晓波,杨军,李辉,张劲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